偈颂七十六首。宋代。释师范。竿头丝线放还收,时有金鳞上直钩。风月满船虽不恶,争如峰顶冷湫湫。
《偈颂七十六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师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竿头丝线放还收,
时有金鳞上直钩。
风月满船虽不恶,
争如峰顶冷湫湫。
译文:
竿头上的丝线放下来,然后又收回,
时而有金鳞儿上了钩。
尽管船上风景如画,却不如山峰顶上的冷寂。
诗意:
这首诗通过钓鱼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心境和意境。诗人将钓鱼的过程比作人生的经历,展示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冷静寂寥的追求。作者通过对比船上的风景和山峰顶上的冷寂,传达了一种山中清静之境与尘世繁忙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超脱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简洁的语言,通过对钓鱼场景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心境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竿头丝线放还收,金鳞上直钩,生动地刻画了钓鱼的情景,同时也映射出人生中种种起伏和变化。作者通过描述船上的风景和山峰顶上的冷寂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超脱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钓鱼活动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同时,它也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静谧与超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宋代文学中的影响和渗透。整首诗抒发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给读者带来一种山水之间的恬淡和宁静之感。
晚春初夏八首。宋代。张耒。古柳参天鸣啄木,青芜覆地下鸣鸠。白头懒作留春计,睡起移时独倚楼。
大风。宋代。孔武仲。万窍轩轩渐怒号,坐来浑怕屋山摇。洞庭曾听咸池乐,吴会饱闻沧海潮。此地风声真有似,残春人意正无聊。云师又洒天街雨,明日千官好上朝。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元代。张可久。钱塘即事倚苍云拱北城高,地胜东吴,树老南朝。翠袖联歌,金鞭争道,画航平桥。楼上楼直浸九霄,人拥人民似元宵。灯火笙箫,春月游湖,秋卜见潮。紫微楼上右平章索赋镇钱塘太乙勾陈,玉柱擎天,绣衮生春。潮点鹅毛,山盘凤尾,瓦甃鱼鳞。近北斗三天紫宸,拂危栏两袖白云。可摘星辰,谁信蟾宫,着我闲身。徽州路指楼落成小阑干高倚长空,壮观山城,仿佛天宫。赑遍画鼍,嘶残玉凤,漏尽铜龙。催古寺一百八晓钟,动晨光三十六晴峰。雄视江东.万井春风,太守神功。湖上雪晴鲁至遭席间赋想当年雁塔题名,衣锦归来,揽辔澄清。试坐渔矶,相亲蚁绿,不负鸥盟。青山老西施暮景,碧天高东鲁文星。陶写襟灵,玉手琵琶,军伯娉婷。赠胡有善掌梨园乐府须知,富有牙签,名动金闺。一代风流,九州人物,万斛珠矶。解流水高山子期,制暗香疏影姜夔。胸次清奇,笑毁黄钟,识透玄机。
浣溪沙(春情)。宋代。苏轼。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黄昏。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
寄淞江陈山人。明代。孙作。百年苦忆高常侍,多病谁怜孟浩然。旧喜涉江今不涉,空斋时阅友朋笺。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宋代。梅尧臣。潘侯擅诗笔,五色神授江。世家有大勋,佐舜同厖降。子孙逢太平,少小事书窗。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罂缸。开口必典车,省腹唯空腔。作者过我门,应笑无戟幢。穷老在弊庐,何异守户尨。有心希买交,白璧无一双。
鉴湖舟中。明代。李昱。鉴湖秋暮水如天,宜与诗人载酒船。两岸芙蓉红未了,小楼丝管出婵娟。
三用韵酬诸丈。宋代。方岳。家在江南黄叶村,归来重葺柳边门。溪云振闼砚犹湿,山溜通池水自喧。但得梅花容着语,无烦桃叶为开尊。逢迎车马荷衣老,面目何堪向绮园。
祝英台近(邀李季章直院赏玉照堂梅)。宋代。张鎡。暖风回,芳意动,吹破冻云凝。春到南湖,检校旧花径。手栽一色红梅,香笼十亩,忍轻负、酒肠诗兴。小亭凭。几多月魄□□重重乱林影。却忆年时,同醉正同咏。问公白玉堂前,何如来听,玉龙喷、碧溪烟冷。
用明有携酒赏梅之约久而未至复和以督之。宋代。胡寅。美酒名花并,无情即易忘。小槽应注瀑,大树欲残妆。虽则通达道,其如隔缭墙。寄人惭大庾,求伴愧高阳。好傍树间醉,时闻盏面午已勤赓唱久,未睹肆筵长。月下疎映,风余片片狂。可怜花似雪,那得酒如湘。梦作瑶林去,斟浮玉斚光。八仙当避席,在卉定羞芳。莫待松醪碧,休寻蜜萼黄。风流贵公子,火急效原尝。
次韵何文缜舍人后省致斋。宋代。韩驹。夜直沉沉浴殿南,春风想对百花潭。藤床转枕寻馀梦,粉壁题诗倚半酣。追记旧游时一笑,劝参真理莫多谈。白头粗试丝纶手,归去扶犁意亦甘。
和裴仪同秋日诗。南北朝。庾信。萧条依白社。寂寞似东皋。学异南宫敬。贫同北郭骚。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旅人嗟岁暮。田家厌作劳。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栖遑终不定。方欲涕沾袍。
莺团橙径,鲈跃莼波,重来两过中秋。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宿春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橙径 一作:怅径)
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围腰御仙花底,衬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声声慢·寿魏方泉。宋代。吴文英。莺团橙径,鲈跃莼波,重来两过中秋。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宿春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橙径 一作:怅径)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围腰御仙花底,衬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木兰花。宋代。贺铸。罗襟粉汗和香浥。纤指留痕红一捻。离亭再卜合欢期,寻见石榴双翠叶。危楼欲上危肠怯。纵得鸾胶难寸接。西风燕子会来时,好付小笺封泪帖。
和汤叔度雪。宋代。杨万里。道得闲来尽未闲,颇缘幽事扰心间。卧听雪作披衣起,不待天明带月看。更觉梅枝殊摘索,只惊蓬鬓却羁单。飞花岂解知人意,风里时时戏作团。
招显道世弼饮。宋代。欧阳澈。桐圭飘剪近重阳,菊绽篱边叶叶香。云破晴空书雁字,雨馀沙碛列鸳行。赏心拟结东山会,卷白交飞北海觞。烂醉眼封多胜概,一时收拾入诗囊。
苦热行。宋代。文同。黄人顿驾留天中,金鸦吐火烧碧空。炎光染云耸岌岌,旱气烁土飞蓬蓬。龙摇乾胡不作雨,虎裂渴吻燕生风。安和有术擘海水,入底一扣鲛人宫。
呈井南刘主簿。宋代。薛嵎。何处井南居,青山绕屋庐。竹生从碍路,泉响不惊鱼。有道貌亦古,淡交情似疎。慈亲更弥寿,堂上步徐徐。
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明代。高启。玉筝红烛艳春罗,惯向高堂听汝歌。今夕相逢为重唱,孤舟江冷月明多。
东平路作三首。唐代。高适。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清旷凉夜月,裴回孤客舟。渺然风波上,独爱前山秋。秋至复摇落,空令行者愁。
嵩阳道中。明代。李昌祺。度尽青山几百重,垂萝翳日鸟啼风。不嫌幽独无人伴,长在花香树色中。
均台辞二首。宋代。陈与义。小桃借春春已来,平分和气入均台。夜来台边草环绿,今朝芒生满三木。街头拍手闹千儿,齐唱中和宣布曲。使君坐啸闹如云,请酿百川寿使君。但愿使君长乐职,不须更看杓虚实。
和王安之少卿韵。宋代。邵雍。却恐乡人未甚知,相知深后又何疑。贫时与禄是可受,老后得官难更为。自有林泉安素志,况无才业动丹墀。荀杨若守吾儒分,免被韩文议小疵。
京邸冬夜口占。清代。强溱。虱裈偪泰笑平生,土锉寒镫一点明。多少乞怜昏夜里,此时不住马蹄声。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宋代。张镃。气韵非关竹有鱼,莫嫌清荫杂芙蕖。官居不俗从何得,窗下风翻末尽书。
京畿曩咏岁丁丑,古墨斋名景李叟。未识残碑苔藓文,今看劲笔龙蛇走。
卓哉好古少京兆,石拓摩挲开笑口。新诗旧记相伯仲,石门平湖若先后。
文信国公祠唐云麾将军李秀残碑用坡公石鼓歌韵柬椒堂京兆。清代。张祥河。京畿曩咏岁丁丑,古墨斋名景李叟。未识残碑苔藓文,今看劲笔龙蛇走。卓哉好古少京兆,石拓摩挲开笑口。新诗旧记相伯仲,石门平湖若先后。堪嗟六碍留止二,何异石鼓文存九。笔陈希踪大令王,姜芽敛手九和柳。当年范阳镵翠珉,兀峙秦中望珠斗。两书云麾最惬心,千载风生见回肘。世间神物有通塞,一则亭台一蒿莠。良乡博士乃瞽天,闽人董生真石友。重毡遂喜辇驼背,大药终非弃马彀。模糊镜上骞凤鸾,漫漶行间杂科蚪。光价腾时始完平,咏歌纪事惟商耇。繄公直节著开宝,不顾群奸互唧嗾。信国丹忱共日星,神祠素壁依尊卣。升香肃肃来生徒,奏鼓蓬蓬警蒙瞍。观经何啻门鸿都,阙字难稽山岣嵝。依稀圆壁瓦砾残,洗刷清泉尘网厚。大梁携归一已私,前尹流传万历某。墨华古月宜碧空,宦橐黄金等乌有。何如艺苑示戈磔,顿使幽岩脱械杻。坚贞不碍砺角牛,巧诈还当嗤瓦狗。延陵微意寓激劝,柴市忠魂得配偶。方今太平任儒术,起化黉宫首善首。正气堂堂式仰瞻,伪学纷纷亟攻揞。读书益智文可绎,广孝移忠义有取。欧阳集录富金石,昌黎进解磨光垢。真贻模概国士资,况置豆笾官吏守。珊瑚不减交柯珍,杞梓无妨数尺朽。岐阳高唱凤翔和,欲附长篇此同寿。
老还。宋代。宋祁。老还东观复怀铅,坐对秋风鬓飒然。怨曲未平曾破瑟,故疮虽愈尚惊弦。萧条门巷张罗外,閴寂曹司搁笔前。借问不才为累否,古来山水尽天年。
赠屠长卿。明代。佘翔。建章朝罢下彤墀,柱笏东曹日赋诗。结客已倾燕市侠,为郎还草汉宫仪。佩纫澧芷湘灵妒,珠握骊龙海若悲。莫是仙才多玩世,陆沉金马有谁知。
五和二首。宋代。刘克庄。颓然一榻懒巾靴,二月东风尚未和。雀闯屋檐来作宿,蜂衔窗纸去为窝。牢愁余发五分白,健思君才十倍多。欲访东皋贤鼻祖,几回路与醉乡蹉。
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宋代。释斯植。六月厌烦襟,纵步情未足。爱此石径长,缈缈清溪曲。古道何人居,门头对修竹。好鸟发新声,静极成幽独。山风吹晚凉,山影摇红绿。翘首兴未阑,青猿睡初熟。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胡芦沼。唐代。张籍。曲沼春流满,新蒲映野鹅。闲斋朝饭后,拄杖绕行多。
双溪晓行。清代。林占梅。宛转双溪路,茏葱芋粟纷。深坑巢乱石,远树泊轻云。屋尽穿岩构,泉多截竹分。啸猿声不断,每向静中闻。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刘基。我有绿绮琴,其材出空桑。金徽映玉轸,音韵锵琳琅。上弦感薰风,下弦来凤皇。世耳不欲闻,子期今则亡。愿持献重华,路阻川无梁。
和李参政颂示鉴禅者。宋代。释昙华。清源居士顶门著,从本已来自寥廓。更透吾家向上关,活鱍鱍地难收捉。风尘草动鉴来端,临机八面初无作。才起分毫取与心,即被邪师笼罩却。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明代。王立道。三月正当三十日,落花寂寂对閒门。莫言春尽浑无事,分菊移葵事更繁。
吴比部致仕归蕲阳。宋代。郑獬。蘧公四十已知非,长揖公卿卧翠微。结绶才还双阙下,上书便乞故乡归。伏辕赤骥相随老,出网冥鸿自在飞。应向黄梅访逋客,白云飘洒紫荷衣。
丙辰二月上丁释奠致斋于经史阁呈郡僚。宋代。虞俦。泮水分明记旧游,上丁祠事得重修。音遗金石疑犹在,菜有蘋蘩信可羞。老我今惭郡文学,诸生试觅汜乡侯。缅怀安定规模远,杰阁城西最上头。
题吴仲远游淮送行诗卷。元代。方回。昔有大丈夫,万里事远游。远游何所极,飘若孤云浮。欧冶淬利剑,造父翼华辀。东睇薄瀛岛,西顾羞昆丘。长啸首阳巅,悲歌湘水流。九疑叫虞帝,三川哀宗周。世人不之识,问之将焉求。曰有吊古意,聊以消幽忧。之子方盛年,菽水亦易谋。朅从浙河滨,言迈淮壖州。儿女竞执掺,亲朋相谣讴。鸿鹄眇四海,顾此焉足愁。已矣勿复道,勗哉企前修。
夜宿王才臣斋中,睡觉间风雪大作。宋代。杨万里。雨外风非细,风中雪更飞。夜声吹不尽,寒客卧相依。一醉醒醒了,平生事事非。终年才小款,明日又言归。
宿月溪寺。明代。王渐逵。自惭踪迹混尘寰,暂借禅关为浣颜。结习未消花故著,扑缘遥省意相閒。好贤去远溪三过,多病维摩室半间。独倚云根成一笑,满潭寒月仰前山。
春兴(八首)。明代。李东阳。柳丝花片满芳洲,长为溪山感旧游。急雨过窗醒短梦,惊风入树搅离愁。归帆欲挂三江水,病脚难登百尺楼。老去不知春兴减,向来一月罢梳头。¤
杨孝廉邀游河西酒楼歌者持扇乞书。明代。胡应麟。垂柳垂杨千万条,春风留客董娇娆。他时怕唱清江曲,二十年前旧板桥。
关山别意。隋代。王谊。莲叶未青时,沙头话别离。舟行期早发,日晏未曾移。迟回一何久,念我平生友。莫问去程遥,且尽杯中酒。君今往何处,万里长城路。路远人迹稀,黄云黯朝莫。陇阪历欹倾,双轮不暂停。时闻呜咽水,流作断肠声。驱车无少息,又度长芦北。八月雁南飞,天山草俱白。横笛在高楼,关山月里愁。离人听此曲,白尽少年头。
暮春即事。明代。区怀年。惊心才觉日分长,绿满閒庭燕子忙。古帖润侵蝉翅浅,高丛阴厚蜜脾香。愁当赠玦情俱远,赋就停云调亦伤。过雨药栏新溜急,落红消息问横塘。
卜算子 其三 咏笛。清代。佚名。秋寂寂。碧纱窗外人横笛。人横笛。天津桥上,旧曾听得。宫妆玉指无人识。龙吟水底声初息。声初息。月明江上,数峰凝碧。
七禽咏·行不得哥哥。宋代。刘学箕。行不得,唤阿兄。向晚夕,独悲鸣。垣垣之途万人履,跛鳖不休跬千里。汝行不上可奈何,日暮途远无蹉跎。
秋兴。宋代。陆游。老子虽贫未易量,风流犹在小茆堂。蒲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瀣香。千点荷声先报雨,一林竹影剩分凉。秋来便有欣然处,新种蓴丝已满塘。
答郑伯育远寄四首 其四。明代。卢龙云。旅怀萧瑟又逢秋,葭水迢遥思旧游。为恋主恩仍上国,敢云吾道只沧洲。私疑晚暮将何补,却笑卑微孰肯休。寄语昔时同学者,云霄终见凤鸾俦。
醉桃源·芙蓉。宋代。吴文英。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