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月林清玩墨

和月林清玩墨朗读

《和月林清玩墨》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能识别阜陵天上的珍宝,它们同样源自潘李家的刀和圭璧。虽然只有半个规矩,却值得千金,四海间依然传承着那仅存的一角犀牛角。柏树的叶子在春天齐放,最初用来培养麝香,而松树的胡须则在岁月的晚期重新生长。只等自己成家立业之日,再次在浯溪的题记上留下名字。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界中的珍宝和岁月的变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珍贵物品的赞叹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提到了阜陵,这是一个传说中有许多宝物的地方,诗人感叹这些宝物的珍贵和传世之久。诗人通过描写柏叶和松树的特点,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和恢复力的称赞,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自己能够在家庭和事业上有所成就,并再次在浯溪题诗。

赏析:
《和月林清玩墨》运用了典型的宋词写景手法,通过对自然和物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珍贵物品和自然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诗中的宝物象征着珍贵和稀有,而柏叶和松树则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复苏的希望。诗人通过对物品和自然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世间珍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事业的追求。

整首诗词情感平和,语言简练,运用了对偶和修辞手法,使诗词节奏流畅,意境深远。作者以自然界中的物象和珍宝为主题,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期许。诗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空间,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朗读
()

猜你喜欢

独立梅花恨最多,江西夜雨涨恩波。仙翁已矣客犹在,天意不然人奈何!

抚剑有时撑老眼,衔杯无路发悲歌。先生闭户何为者?我亦从今理钓蓑。

()

金粟如来是后身,澄潭孤月净无尘。看同镜里人何似,话到声销道易亲。

铁树开残寒腊燄,雪花藏得旧年春。水云上下深深意,鹤影松虬好结邻。

()
补*功深浴凤池。
好贤人道似缁衣。
佩声清音见委蛇。
千岁寿祺阴有积,两宫恩*古来稀。
()

宝串垂襟软,温香著体柔。青丝贯取意绸缪。只要心心相应、总无愁。

步月难寻梦,临风怕倚楼。江皋玉佩为谁留。又惹一番牵挂、在心头。

()

奇石不可见,佛云今有图。殷勤畏庐叟,为作补天馀。

()

初荷一番濯雨,锦云红尚卷。隘华屋、赋客吟仙,候望南极天远。

还报道、飘然紫气,山奇水胜都行遍。却归来领客,水晶庭院开宴。

()
山河未可尽,行处与春长。
驿路沙俱白,关门柳欲黄。
亲知还自反,离别各相望。
且缓征车发,中心恋故乡。
()

禅月定中观妙相,神奇古怪乃如斯。

起来援笔一挥扫,惊杀人间老画师。

()

低鬟染就宫云绿,麝裙晓展潇湘六。杨子桥东梅岭西,归魂几夜销香肉。

轻妆淡抺浅规眉,爱著生衣弃纨縠。一身飘落等吹花,千里家乡任白鹄。

()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
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
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
()

风烟古上饶,属邑寄山椒。
仇览同栖棘,陶潜共折腰。
安与方就养,黄绶岂辞遥。

()

城郭尘埃心自村,一生吟褐任乾坤。江湖处处客曾席,风雨潇潇人闭门。

蕙帐晓空云出岫,芜城春老竹生孙。诗囊挑入苍烟去,谁管斜阳到韵轩。

()

雨脚如麻未肯收,雨中还作法王游。
云埋辇路烟初合,水溅松岩雪乱流。
心畏险途常恐失,寒侵病骨已知秋。

()

江南见梅只是梅,燕山见画殊依依。西垣夜半草堂梦,青子绿阴雏燕飞。

()

不记开山日,炼丹惟葛仙。清泉沿石滴,孤嶂与天连。

只就岩为屋,何须木作椽。

()

云雁将秋,露萤照夜,凉透窗户。星网珠疏,月奁金小,清绝无点暑。天孙河鼓,东西相望,隐隐光流华渚。妆楼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儿痴女。
金针暗度,珠丝密结,便有系人心处。经岁离思,霎时欢爱,愁绪空万缕。人间天上,一般情味,枉了锦笺嘱付。又何似,吹笙仙子,跨黄鹤去。

()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

众身卑小总难胜,挂向师身恰不争。大地山河皆里许,衲僧眨眼太迟生。

()

昔时我在桃花原,群仙呼我游昆崙。飞佩凌波出湘浦,月明同醉罗浮村。

江头小白效矉者,琼蕤暗结心婵媛。紫皇召还蕊珠阙,十年谪隐苍龙门。

()
极目云天意已舒,迎人草树绿扶疏。
望中孤塔松江近,便有小船来卖鱼。
()

白露凉风吹。
朱明落照移。
鸣条噪林柳。

()

游丝低绾锦连钱。系马绿杨边。故人醒了当时酒,风吹鬓、还似从前。

旧曲休调玉笛,皱波罢照鞦韆。

()

一缕微升海峤东,悠然飘泊信无踪。赤乌苍狗浑閒事,卧看东西三四峰。

()
除墨犹新湿诏黄,题舆不称愧龙光。
且观百粤蛟鳄徙,勿羡九霄鸾鹄翔。
()

翠袖红牙兴尚饶,蜂愁蝶散自今朝。年年荣落寻常事,识得春风恨便消。

()

夜来溪雨洗山容,螺髻盘青一万重。水带剩云鱼泄泄,树留深荫鸟噰噰。

晴牵萝幕亭消暑,高设藤床面对峰。寄语襄阳痴绝者,好磨浓墨点芙蓉。

()
只是人生少琢磨,厄於陈蔡尚弦歌。
道之兴废皆由命,虽愬如公奈命何。
()
屈指依稀十五年,鸾台秘阁位相悬。
分飞淮甸雁行断,重见江楼蟾影圆,滞迹未偕朝北阙,高才方命入西川。
愿君通理须还早,拜庆慈亲几杖前。
()

羽毛香润态含痴,睡足云兜力尚微。唤母但能啾唧语,恋巢犹倦往来飞。

薰风庭院帘初捲,落日池台人乍归。白凤赤龙浑异事,争如随分著乌衣。

()
江氛朝暮半晴阴,绀宇飞甍接翠岑。
手摘匏瓜曾未遍,身从鸥鹭得相寻。
千年舞袖云崖冷,几度桃花春水深。
犹有门前旧题句,松风万壑老龙吟。
()
乐天名位聊相似,却是初无富贵心。
只欠小絩蛮素在,我知造物爱公深。
()

四时清景惟秋九,斗酒何妨诗百首。苍苍白露满蒹葭,淅淅凉风动榆柳。

一年佳景惟重九,晋代风流谁踵后。野萸垂紫映华簪,篱菊开黄出丰蔀。

()

蓬莱佳气蔼葱笼,赞拜遥看引上公。日至卿云传太史,阳回玉律肄歌工。

旌旂晓澹瑶台月,环佩春生黍谷风。莫道君门天万里,玉皇元在蕊珠宫。

()
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
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
()

摇落秋风日,低徊万古心。青云悲短翮,白雪怅孤吟。

懒复呼升斗,终须问尺寻。当年初服在,长叹未抽簪。

()
西园饮歇。
倚阑干、玉箫声彻。
荷枯菊老秋芳歇。
两蕊三花、九月南州雪。
()

燕阳万柳古来闻,转入清凉境自分。夹岸生烟迷苑树,曲池流水泛宫云。

花源岂合鱼凫占,散地真成野鹖群。史汉对君谈不厌,露荷风叶已纷纷。

()

东风著物本无私,红入花梢特地奇。想得霜台春思满,一枝聊遣博新诗。

()

昔时喜饮酒,举白不辞深。及玆中岁来,巳复畏人斟。

后生多所忽,岂识老会临。志士惜景光,登麓巳知岑。

()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

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
目虽泪所出,由来心乃源。
白日照我面,意欲乾丸澜。
而不照我心,我泪何由乾。
况在重云遮,使我何自安。
()
诗愁磨尽鬓边青,玄钥无施闭理扃。
牛渚锦官祠庙古,瓣香傥格在天灵。
()
自叹忠肠皎日星,致身无地老岩坰。
君今有策奏天子,要使谗邪缩项听。
()

()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雨霁禽鱼乐,风生草木香。
老惊时易失,闲觉日偏长。
合合蛙何怒?翩翩蝶许忙!闭门真得计,切勿变轩昂。
()

记取元城语,南州热异常。别无卫生诀,止酒是丹方。

()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
仙骨清泠道气浓,饵芝深隐括苍东。
醉游鳌顶三山绿,吟对神炉九转红。
千古遗音生指下,一天星斗在壶中。
萧然不许尘埃到,顾我频来兴未穷。
()
土室宜冬夏,柴门玩岁时。
不嫌贫作祟,直恐老相欺。
草茁牛羊壮,山空虎豹饥。
天晴好挑菜,吾亦伴儿嬉。
()
石上叶生青凤尾,阶前花开黄鹄觜。
美人弄水百花池,水洒花枝双蝶飞。
()

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堑都城引漕渠。
何事馁来贪雀谷,不知留得纪几储。

()
江城如在水晶宫,百粤三吴一苇通。
桑女不论裘粹白,橘奴堪当粟陈红。
弦歌满市衣冠盛,缿讼无人刀笔穷。
多荷弱翁今少霁,更能携客谢岩东。
()
东望川原拱别都,汉唐冠盖已兵墟。
地横嵩少雄中夏,天险轘辕困万夫。
宫殿荒凉兴废恨,山河惨淡战争余。
登临不见淮南道,只有风尘满客裾。
()
日为万象精,人为万物灵。
万象与万物,由天然后生。
言由人而信,月由日而明。
由人与由日,何尝不太平。
()
乘流勿遇坎,触焉遘兹游。
纡余上云垒,禅房忽通幽。
水光浮西泽,草树飒已秋。
岂无竹林友,腰印不我俦。
()
昔人揣才力,宁隐不愿仕。
仕者要及物,隐者止为己。
禄丰责已重,外劳中愧耻。
何如未仕时,优游安井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