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南夫丞相挽诗二首

魏南夫丞相挽诗二首朗读

《魏南夫丞相挽诗二首》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译文:
青云纡群绂,
白首费符移。
即墨仍飞语,
翁归不受私。
凋零唯舌在,
汗漫付心期。
手种堂前柳,
东风学画眉。

诗意:
这首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魏南夫丞相的哀悼和赞赏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一些景物和情感表达来传达作者对魏南夫丞相的深深怀念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青云纡群绂,白首费符移”意味着魏南夫丞相已经身处高位,耗费了许多心力和精力来担当职责。这两句表达了对他在政务中的勤奋和忠诚的赞赏。

接下来的两句“即墨仍飞语,翁归不受私”描绘了魏南夫丞相退隐后,仍然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德和高尚的言行。他拒绝了私利的诱惑,不为个人私利而屈服。

“凋零唯舌在,汗漫付心期”这两句表达了魏南夫丞相力不从心的感叹。他的身体已经衰老,但他仍然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最后两句“手种堂前柳,东风学画眉”描绘了魏南夫丞相退隐后过上宁静而自得的生活。他在庭院中亲手种植柳树,享受着自然风光和宁静的时光。这里的“东风学画眉”可能寓意着他的心境如同春天般轻松愉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魏南夫丞相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为人民付出的精神。通过描绘魏南夫丞相的生活和情感,诗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感伤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朗读
()

猜你喜欢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

名父由来产哲儿,一门忠孝蔼芳菲。自从藩府驰朱毂,久缺庭闱戏綵衣。

兵筦少淹当遂相,樊川已得未容归。鲁公居外周公内,清夜相思魂梦飞。

()

莫道兵家不是儒,太公韬略胜孙吴。试观大易师贞戒,仁义从来是远图。

()

色借苍苔古,春随野蔓空。回看五陵上,无树起秋风。

()
忙忙终日暂谈玄,便听闺房恶骂传。
郎婿已灰题柱志,亲闱曾教断机贤。
()

古殿诸天近,空门半月悬。佛身金作粟,灯火玉生莲。

潘岳当年咏,王维此地禅。微吟重怀往,愁绝不成眠。

()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

齿牙零落鬓毛◇,颍水多年已结庐。
解组便为闲处士,新花莫笑病尚书。
青衫仕至千锺禄,白首归乘一鹿车。

()

于越归来三见春,买山学圃狎渔人。非嫌厚禄轻捐印,所畏空餐咏伐轮。

时运可惊如过隙,人生何苦不同尘。明年此会谁重讲,唯把书邮问鼎茵。

()
南望武昌山,北望齐安城。
楚江万顷绿,著我画舫横。
云帆不须挂,鼍鼓不须鸣,淡然隐曲几,山水相逢迎。
疏雨漏薄日,非阴亦非晴。
()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䯀骢父马铁锻鞍。

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如三交失蛇矛。

()
宿蕊斗攒金粉闹。
青房暗结蜂儿小。
敛面似啼开似笑。
天与貌。
()
右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
碧砌红轩色未干,去年身殁今移主。
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
()

刚有绪,又无端。细雨千丝月半弯。一寸眉棱千障压,不教人放片时閒。

()
祸我天何酷,子归自古诚。
女孥俄别父,宗直亦辞兄。
家难已稠疉,寇氛方满盈。
分明天有眼,不照此时情。
()

皎月出高天,团团照灵祠。中有一片心,晦朔长不亏。

秉介在韶年,抗节矢幽闺。宁希世人是,况乃论情私。

()

陋巷断人行,柴门不用扃。衰年柏酒绿,春日菜盘青。

强饮邻翁对,长歌稚子听。午窗閒试墨,只写《相牛经》。

()

只道长无再会因,相逢惊喜各沾巾。客中昔是何年别,灯下今疑隔世人。

黄犬不归悲内史,黑貂已敝感苏秦。横流那有安身地,斟酌家山共隐沦。

()

蟠桃已卸花,木绵欲飘絮。东皇更闹春,细洒交梨雨。

()

丈夫事四方,魂魄恋故乡。今我胡为尔,委命付穷荒。

临殁辞明去,亲知不在傍。寸桐为我车,腐革为我裳。

()
清秋移象纬,皎月一更新。
岩桂陪宾席,黄花似故人。
诗参工部正,道入醉乡醇。
遥指灵山下,长衫赛社神。
()
蔬肠那著一星愁,但觉春眠粥似稠。
梦外寻盟何处是,荻洲稚子绿排头。
()

看看北雁又南飞,薄倖征夫久不归。蟢子到头无信处,凡经几度上人衣。

()

远指三川路,初辞六尚班。
占星度危栈,叱驭下灵关。
职亚铜符重,兵销玉帐间。

()

窗明云母光催曙,娇鸟惊啼画栏树。
流苏复帐开芙蓉,枕屏残梦犹朦胧。
东方风来寒剪剪,兰香熏衣藕丝软。

()

苕溪渔隐旧称仙,一卧菰芦近百年。门径不通车马路,行踪只在水云天。

鱼梁日落频呼酒,柳岸风轻每放船。试数同时钟鼎客,几人能结海鸥缘。

()

衮风柳絮乱溪桥,一抹轻烟野外遥。
独钓渔翁占江上,耦耕农父伴山腰。
黄鹂百转趁红日,白鹭一行登碧霄。

()

晚云攒,晚风寒。叶落霜飞篱菊残。不堪看。不堪看。

侬瘦似花,倚栏谁个怜。

()
景公死乎不与埋。
三军之士不与谋。
师乎师乎。
何党之乎。
()

小扇题诗墨色新,碧纱囊剪藕丝匀。月团常在纤纤手,不用流苏拂暗尘。

()
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
()
听筝堂上一欷歔,翻手君恩似昔殊。
按罢金滕应莫怪,近前闲捋使君须。
()
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
借问遇者谁,正人行得路。
中丞薛存诚,守直心甚固。
皇明烛如日,再使秉王度。
()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
密叶罗青烟。
()

一种皇华觐紫宸,文资换必异常伦。
随轩已有三茅客,下榻宁无两制人。
清洛听应移足懒,碧嵩看想转头频。

()

新凉为招客,胜集非预图。
前峰雨未散,泠风绕吾庐。
披襟沐清驶,合席随沾濡。

()

半舫斋前种玉时,森森才见出墙枝。如今又见孙枝透,凤尾翛翛转更奇。

()

朔风吹浪势仍回,舟楫初经滟滪堆。谯火远明花石戍,柁楼才转郁孤台。

江城喜值双龙合,候吏仍驱五马来。寒色不须催日暮,深杯还待月华开。

()

停桡因旧识,白发向波涛。以我往来倦,知君耕稼劳。
渚田临舍尽,坂路出檐高。游者还南去,终期伴尔曹。

()
令导禅和翠微峰,铁壁铜墙路不同。
遥指双林是归处,至今犹尚鬼侗通。
()

桥向来边度,风从阔处来。
冷然旬五日,无去亦无回。

()

暧暧水边村,萧条绝尘滓。钱君智者徒,而后能乐此。

平生丘壑情,所向政在是。问谁为此图?吾兄能固尔。

()

风穿月透海藏楼,坐近虫声已似秋。流水斗龙潮乍过,停云顾兔雨旋收。

微行士女应忘反,缟夜园林信壮游。可惜旧情衰谢了,祇堪偃卧看牵牛。

()
知韫才能负壮心,莫嗟作尉尚湮沉。
幽求起去登台席,居易徵来入翰林。
望气台边桑柘密,弃繻关畔水云深。
怜君况是徵君后,闲擬秋凉策杖寻。
()

欲仗匡成授一经,在家犹子惜难成。宗衰尚自留残檗,僧老元无恋俗情。

纵有材华嫌局蹐,只无衣食易漂零。随君趋步勤鞭策,久许儒门有典型。

()

席虚合有君臣契,诏下先酬父子情。归得校书随杖屦,老便洛社结耆英。

映江晴月一舟小,度鸟閒云两睫轻。文字唱酬翻自信,传家莫漫说西平。

()

古墓荒凉草色新,况逢寒食倍伤神。谁怜地下魂无主,原是先朝谏猎人。

()
管弦绣陌,灯火画桥,尘香旧时归路。
肠断萧娘,旧日风帘映朱户。
莺能舞,花解语。
念后约、顿成轻负。
()
贪看霜月步亭皋,不觉寒侵范叔袍。
且倚诵诗驱疟鬼,断无人寄碧腴膏。
()

谷陵岸谷本何常,尽是盘龙梦里冈。欲买一丘埋浑沌,却教世上再羲黄。

()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

春将暮,花渐无,春催得落花无数。春归时寂寞景物疏,武陵人恨春归去。

()

辕门士卒众还雄,更羡车攻马又同。
自是经营能竭力,新来节制免从中。

()

小小船斋阚碧流,水仙招我下湖游。箫声袅袅歌声合,桂子香中十里秋。

()

石上泉流泉上石,泉之寒冽石坚贞。
补天到海何须论,且慰往来行路人。

()

自从戟钺临东阃,恋恋车尘拜紫芝。排雾已逢回阮眼,持蠡谁解测黄陂。

知音不借一人誉,走驿聊驰千岁诗。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

()

蓖山硗确强田畴,村落熙然粟豆秋。翠竹江村非锦里,青溪夜月已渝州。

小楼高下依盘石,弱缆西东战急流。入峡初程风物异,布裙跣妇总垂瘤。

()
春花秋草。
只是催人老。
总把千山眉黛扫。
未抵别愁多少。
()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
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
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
不原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