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庵即事

翠峰庵即事朗读

《翠峰庵即事》是宋代黄庚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幽静的地方度过了整日的雪天,手持杖藜行走在遥远的道路上。他穿过一条布满黄叶的小路,来到了一座碧绿的溪桥旁,看到了岩石上飞瀑般的寒雪,听到了松树风声与夜潮的呼啸声。作者认为只要是山,都可以提供一个隐遁的地方,无需借助楚辞等辞章来吸引人们。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在清寂的山间感受到的宁静和与自然的融合。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峰庵即事》

竟日雪幽处,
杖藜不惮遥。
客行黄叶路,
僧立碧溪桥。
岩瀑飞寒雪,
松风吼夜潮。
是山皆可隐,
何用楚辞招。

译文:
整日在幽静的地方下雪,
我手持杖藜也不感觉遥远。
我作客行走在布满黄叶的小路上,
僧侣站立在碧绿的溪桥。
岩石上的瀑布飞溅寒雪,
松树的风声呼啸夜潮。
山峰随处都可以藏身,
何需借助楚辞等辞章来吸引。

诗意与赏析:
《翠峰庵即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的追求。诗中的"竟日雪幽处"描绘了整日飘雪的幽静场景,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他手持杖藜,毫不嫌远,表达了他愿意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心情。黄庚以"客行黄叶路"表现出他作为过客在这片美景中行走,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诗意。

接下来,诗中的"僧立碧溪桥"描绘了一位僧侣在碧绿的溪桥旁站立,暗示了僧侣对自然的深入体悟和顺应自然的境界。"岩瀑飞寒雪,松风吼夜潮"这一句用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了飞溅的瀑布和呼啸的松风,给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和声音。最后的两句"是山皆可隐,何用楚辞招"表达了作者认为任何山都可以提供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不需要借助华丽的辞章来吸引人们。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山水之间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宁静与隐逸生活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可以思考自己在人生中寻求内心平静和与自然相融的意义。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准的描写,以及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呼唤了人们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喧嚣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黄庚朗读
()

猜你喜欢

极目东南王气浮,雨余春色满皇州。
看花一饮翻如醉,听角无心亦自愁。
吴越是非残客梦,山川今古白人头。
殷勤更向楼中望,只有孤云得自由。
()

不管先生巾欲摧,雨中艇子便撑开。
青山隔岸迎人去,白鹭冲烟送酒来。

()
回望玉楼金阙。
正水遮山隔。
风儿又起,雨儿又煞,好愁人天色。
两岸荻花枫叶。
()
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
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
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
()

不谓斯时有此翁,无能田亩累其穷。异蔬自灌欲百品,老圃官量无十弓。

草阁晓梳秋发白,玉杯春醉夕阳红。馀生尽可忘荣辱,事与樊迟请学同。

()

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营。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外舒英。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

瑶华低放小窗间,雪干冰枝不用攀。巳把数茎当庾岭,何须千本说孤山。

()
浮玉乘壶香似桂,流金方絮滑如苔。
报投且致相思意,酬唱须寻应猝才。
君喜旌幢开使府,我贪花竹作春台。
明年准拟游招隐,莫放遮山绣幕来。
()

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
莫嫌啖蔗佳境远,橄榄甜苦亦相并。
都将壮节供辛苦,准拟残年看太平。
()

春入湖山,先放花明。御苑人归上国,南山鹤唳青松。

壮皇都人杰地灵,窥紫府洞天风月。透声透色,绝类离伦。

()

缓驱千骑出朝京,唤得春回眼界青。旗脚灵风来庙步,马蹄山雪过昭亭。

极知太守怀忠款,端为君王荐德馨。惭愧去年冬十月,军书彻夜听鸣铃。

()
杨柳今无渚,芙蓉旧有园。
请看蒿里地,即是乐游原。
()

自是韶光不耐秋,水光山色一时休。细将瓦砾分明看,片片飞来落叶愁。

()

一年好景君须记。桂子天香飘坠。蟾光自古,几番圆缺,几番明晦。

何况人生,祸中藏福,进中隐退。向是非乡里,功名场上,百无事,苦萦系。

()
须眉似是绮皓。
耳目已非旷娄。
受明上座顶礼,视彼老公血讐。
()

去岁枫桥度岁除,寒灯一盏自抄书。谁知东观归翻史,仍许西垣缀佩琚。

四辟不忧狞虎豹,九成犹恐眩鶢鶋。彤墀百拜陈金鉴,只愿中兴似国初。

()

朝不见黄鹄,黄鹄乃在苍梧之南,炎州之北。洪涛澒洞不可测,鲛人龙户相过泣。

暮不见黄鹄,黄鹄乃在沈墨之阳,易水之阴。太液池迥愁人心,鹓雏鸑鷟鸣相寻。

()
贾生料吴楚,竟毙大梁城。
一身不自保,痛哭空伤生。
()

胡风冻合鸊鹈泉,牧马千群逐暖川。

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

()
了事衲僧消一箇,长连床上展脚卧。
梦中曾说悟圆通,香水洗来蓦面唾。
()
闲门绿树老,华池芳草生。
偶随蝴蝶起,独自下阶行。
何处垂杨院,春风骄马鸣。
()

马前风叶助离声,楚驿都荒不计程。
一令尚淹三县事,几家曾见十年兵。
夕阳远树烟生戍,秋雨残荷水绕城。

()
簟铺湘竹帐垂纱。
醉眠些。
梦天涯。
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
()

别君经十年,为我问江船。羸马铜街雨,新莺紫禁烟。

披襟留竹下,理咏向尊前。双桨毋催去,春波正可怜。

()

神州丧贤尹,父老泣关中。未尽群生愿,才留及物功。

清光沉皎月,素业振遗风。履迹莓苔掩,珂声紫陌空。

()
宦游到处即为家,况我迁谪来天涯。
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
那知今冬当去此,十月已见凌霜葩。
绕之百匝未易别,对我脉脉如含嗟。
()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
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
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

别后经戎马,家山草不春。弃原空战骨,隐舍祇烽尘。

左计躬耕负,余生患难亲。一镫看聚首,应胜滞江滨。

()

荒幻仙人迹,沧桑不记年。霞窝藏古篆,月峡束寒泉。

踞壑松根老,盘空鸟道偏。坐听山籁发,清响近龙天。

()

吾宗老伯氏,今世葛天民。有酒即拚醉,无财不厌贫。

可怜泉壤下,犹是孝廉身。诸子近萧索,相看更怆神。

()

醉卧嵩云得句豪,岂知平地有风涛。应嗤病骥盐车重,终日长鸣只告劳。

()

檐前白日又成晚,溪上青山浑欲春。晏岁偏伤多感客,异乡犹有未归人。

数株杨柳摇落尽,一双鹡鸰来往驯。最惜酒酣羌管发,霜风拂拂起梁尘。

()
负米惭子路,杀鸡愧茅容。
汗颜戴履间,子职何以供。
()
丙中甲上奇章石,水底山巅杜预碑。
矻矻一生图不朽,光风好处几曾知。
()
老矣读书如欠缘,心非敢后足难前。
切磋有道方成器,穮蔉无功敢望年。
搔抑空怜发种种,摩挲仍愧腹便便。
吾家门户何所寄,但愿儿曹相勉旃。
()

临风思永夕,极目感深秋。
月落应同照,溪阴故独流。
鸟啼清露下,雁过薄寒收。

()

后园驴吃草,莫随言语讨。跳上蓦腰骑,来往长安道。

()

门弟辽阳刘德真,刚直木讷近乎仁。怜君粗有才学术,师我精通天地人。

今日从军征两剑,他时拥旆入三秦。三辰测验须吾子,创作天朝宝历新。

()

扬州春草新年绿,未去先愁去不归。

淮水问君来早晚,老人偏畏过芳菲。

()

淡画眉儿斜插梳。不忺拈弄绣工夫。云窗雾阁深深处,静拂云笺学草书。

多艳丽,更清姝。神仙标格世间无。当时只说梅花似,细看梅花却不如。

()
对景坐清夜,萧然鬓已华。
诗悭难就稿,灯暗不成花。
易醉愁边酒,频归梦裹家。
何时锄旧圃,学种邵平瓜。
()

前来称英隽,有食主人鱼。后来曰贤才,又受主人车。

伊予亦投刺,恩煦胡凋疏。既睹主人面,复见主人书。

()
明月从东来,幽窗光炯炯。
疏窗一尺许,写我肩与顶。
可怜窗下心,愧此窗上影。
()

生有种树癖,性禀由孩提。五岁艺菽麦,幪幪辄成畦。

七岁读书暇,封植靡他为。九岁已悟达,益谙相土宜。

()

宵分独坐到天明,又策羸骖信脚行。

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介推名。

()
菖叶青青杏蕊新,牛耕白水一犁匀。
蒨裙窥爱疏篱晚,不是沉香倚太真。
()
正学心端不论材,吁嗟媒禄漫梯阶。
岁寒万木多摧折,凛凛乔松不可理。
()

幼读葩经第一章,河洲起化义能详。相攸如我诚苛刻,误汝愆期已久长。

看到夭桃花绚烂,料来秾李品端庄。雍雍鸣雁行亲迎,六礼完成好肃妆。

()
儿童嬉戏杏花堤。
春归不解悲。
重来草露湿人衣。
无花空绕枝。
()
天风飒飒步声虚,一片红云控帝居。
闻道茅家开夕宴,上元亲授太霄书。
()

道曰五行,释曰五服,儒曰五常。矧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白虎青龙,玄龟朱雀,皆自句陈主张。天数五,人精神魂魄,意属中黄。乾坤二五全彰。会三五、归元妙莫量。火三南方,东三成五,北玄真一,西四同乡。五土中宫,合为三五,三五混融阴返阳。通玄士,把铅银砂汞,炼作金刚。

()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对岸武昌郭,清宵回望频。离心系舟远,旅梦涉江新。

积水明疑昼,浮烟霭似春。楼空黄鹤杳,延伫独劳神。

()
夜风甚细不胜酸,霜落无声只是寒。
日上东窗无个事,送将梅影索人看。
()

来为荆楚使,爱览洞庭湖。一水天高下,诸方地有无。

行舟随鸟尽,飞阁带云孤。忧乐平生志,阴晴任尔殊。

()

小楼斜月独凭栏,乡思曾堪值乍寒。梧历风多飘亦怯,菊迎霜久傲应难。

柔情不比长卿剧,累事争如向子宽。又听疏钟动山寺,添衣无语自盘桓。

()

微虫禀质有清光,踪迹难令暗室藏。
车胤死来人堕学,秋庭终夜恣飞翔。
()
泼黛长空月正浓,与师山路少从容。
莫贪豪侈牛心炙,来看孤圆马耳峰。
()
夷狄自相图,古称中国利。
辽亡金已猖,金灭元愈猘。
如何夹攻策,竟蹈前车弊。
惜哉鹬蚌功,误为唇齿累。
()

击罢泥牛物候新,一鞭分与万家春。未萌草木先回润,久屈龙蛇渐觉伸。

对景谩倾银瓮酒,看花遥想玉京人。东郊明日迎阳去,蹀躞骅骝踏软尘。

()

皋以自牧,谦而益光。进德修业,既有典常。晖光日新,照于四方。

小人勿用,君子道长。

()
一身浪宕无拘捡,闹市门头恣意游。
汉地不收秦不管,不风流处也风流。
健则坐,困则休,信任从教雪满头。
寄语宣和政和元和佛陀,张僧伽李达磨,老聃孔丘,照顾沩山水牯牛。
()

第四桥边枫叶秋,青裙少妇木兰舟。月明打桨唱歌去,惊起芦花双白鸥。

()

()
殄瘁人俱骇,伊余独永叹。
十年交义重,五日旧盟寒。
求去重维絷,欲归无羽翰。
佳城何处是,东盼涕汍澜。
()

一部廿七史,成败与兴衰。明知而故犯,欲将归咎谁。

()

洞庭江上始生波,袅袅西风怨薜萝。商信渐催华发变,凉飙偏觉异乡多。

梧桐叶写怀人句,觱栗声传出塞歌。莫怪才人悲宋玉,愁中时序易消磨。

()

断碣依江口,荒祠落照平。人烟双径出,古木一桥横。

水国蛟龙气,灵台鸟雀声。千秋功业在,庙貌独峥嵘。

()

早寒信已严,颇得羔裘重。起开西楼钥,坐愁长河冻。

阳和逊重阴,飞雪积危栋。红炉照邻壁,蓝尾生怜送。

()

郡楼何其旷,亭亭广而深。故人牧馀杭,留我披胸衿。

满箧阅新作,璧玉诞清音。流水入洞天,窅豁欲凌临。

()

反覆神机老赵州,庭前柏树几经秋?空林元自无枝叶,莫著祥鸾宿上头。

()
清江人物推陈谢,不减当年孔与刘。
肯为赋诗仍作序,要明吾子乃儒流。
()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
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
()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

()

汉国临清渭,京城枕浊河。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望极关山远,秋深烟雾多。唯馀三五夕,明月暂经过。

()
人生何能为,寄迹梦寐中。
之子又远去,扁舟逐江风。
而我独栖栖,弱羽挂樊笼。
袖手欲大呼,窘如猿槛穷。
()
霓裳浅艳来何处。
不是闲云雨。
雪苑旧精神,燕席吟窗,昨夜生轻素。
阑珊岂是东风妒。
()
少小家江南,寄迹方外士。
偶随白云出,卖药彭城市。
雪霜侵鬓发,尘土污冠袂。
赖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
()

七尺焦桐一脉泉,高情妙契已多年。此泉直遣作春酒,百岁陪君调素弦。

()

行李事寒天,东来聘礼全。州当定鼎处,人去偃戈年。

雷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遥知清夜作,不是借戎篇。

()
鲸海外多仙境界,蚁窠中有小乾坤。
不愁北谷愚公老,自觉南柯太守尊。
()

君不见宣皇宫中脂粉箱,青花素瓷出上方。陶模范埴好形像,烧胚膊非寻常。

曼身穴腹判两截,一道坎中周四旁。融脂沦粉恐胶结,洄漩复壁流温汤。

()

夏中甘雨不为迟,方伯开筵正及时。明日尽欢须彻夜,殷勤先报主人知。

()

流浪沧浪二十年,三江五湖一钓船。
江神海若谙忠信,此身常在蛟龙渊。
欲渡黄河滨,小儿语相玩。

()

我有磊磈怀,斗酒不能下。有时忽一作,中夜每自诧。

大呼满掬槽头珠,千滴万滴恨未除。昆阳虎斗壮士走,龙韬安用囊中书。

()

卖卜城南今几年,囊中犹自少馀钱。何如宋玉惟题赋,乞得君王云梦田。

()

一卷生花《天演论》,因缘巧作续弦寥。绛纱坐帐谈名理,胜似麻姑背䖹搔。

()

首尾相蟠千里来,中分关陜势崔嵬。凿开地脉黄流出,劈破云根翠壁开。

古雪埋峰明剑戟,苍烟锁树失楼台。金陵自古多佳丽,诗到钟山不易裁。

()

穹庐野布诺水东,大旗之下单于宫。甲光五色马如蚁,列屋层毡嘶朔风。

月氏降王昔授首,圆颅启封出盛酒。金屑露刀□□□,挠以留犁不停手。

()

羽盖飘飖白日临,回光应烛小臣心。愿同汲黯留中闼,更拟相如赋上林。

()

深丛茉莉香有馀,秾李争春俗不除。借箸推排风味胜,尖新莫向小梅疏。

()

昨宵风雨壮,日出课我童。樊椤既粗葺,设酒邀邻翁。

妪稚攀树根,柈沥亦得通。三申守望义,再讲和睦风。

()

古渡无人鸟迹多,眼前历历旧山河。片帆不是秋风客,谁向中流发棹歌。

()

炉中无火已多时,早起惟将一衲披。莫怪山僧常冷淡,夜深无处拾松枝。

()

天涯别绪古今同,又见归鸿入远空。七载滴残寒夜雨,九旬欲冷杜鹃风。

沙场牧散钟声外,岭海人疑夕照中。南北更怜杨柳处,黄云青霭一无穷。

()

心径苔生何处去,谢家人不在渔船。芦花万顷水天阔,白鸟深沉任转旋。

()

江城红叶尽,旅思倍凄凉。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

()

坐到无心入太虚,眼中腾植总如如。若将好恶轻关念,便有应除却未除。

()

二十四桥风月清,琼花观里坐吹笙。金盘露冷凝脂滑,一夜新霜睡不成。

()

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除非一杯酒,何物更关身。

()

终南云雨连城阙,去路西江白浪头。滁上郡斋离昨日,

鄱阳农事劝今秋。道心生向前朝寺,文思来因静夜楼。

()

辽水华亭旧所闻,病中毛羽最怜君。

稻粱且足身兼健,何必青云与白云。

()

大雪幕荒榛,冻云压高树。冲寒上高岭,冈峦莽回互。

苍然暝色合,四望疑无路。迂曲得人踪,一线微通步。

()

万叠松阴锁泬漻,厓悬崩石草萧萧。钓台冷落无寻处,细雨微风涨暮潮。

()

菜园墙倒晴方筑,房店篱穿雨过修。院宇漏时随分整,儿孙大小尽风流。

()

君看一絇丝,能得几日络。君思几州铁,打此一大错。

目前岂不快,后悔将奈何。我非通神明,比汝更事多。

()

省署开文苑,沧浪学钓翁。(《纪事》云:“此二句据

之诗也,子美怀据诗即用为句云:“独当省署开文苑,

()

南山玉柙散馀香,回首人间感海桑。低语金轮同度劫,太阴幸得炼形方。

()

千骑去翩翩,专城尚少年。
韦平家好学,阴马世称贤。
官用才能进,恩非雨露偏。

()

敕使召还都,争言新命殊。三朝皆报主,六典复司徒。

旧德今谁在,皇心古帝俱。最应边饷赖,西北壮规模。

()

宫殿随身信所如,寓形一室似楼居。神游八极皆吾土,天入三山不满壶。

雨夜无人共清月,水扉几度种丹鱼。山童长怕渔舟至,不放桃花下五湖。

()

故居移杏圃,新宠沐枫宸。天马飞黄日,云龙际会辰。

华陀初入魏,扁鹊旧鸣秦。术妙乾坤秘,功存社稷臣。

()
趁得官闲且载书,隔墙时唤子云居。
公如碧树有秋意,渠亦清流临浊淤。
盖代勋庸诚有种,凿空道德竟何如。
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
()
待雪多年久未逢,兹辰如望故人风。
稍添松顶三分白,独露蕉心一寸红。
泥尾可能留雁使,豚蹄何敢谢龙工。
不如借取公家氅,着向飞楼缥缈中。
()

彼岳惟崧,天作其神。嗣生我公,我公斤斤。嘉猷矢陈,柄国之均。

帝亲命之,纂成前人。不显其道,惟申是保。

()

濯水经何日,随风故有人。绿衣犹偪画,丹顶尚迷真。

暗淡云沈古,青苍藓剥新。映襟知惹泪,侵鞯想萦尘。

()

清愁叠积。更莫迟留春酒逼。吹面和风。梅信新来一线通。

危楼晓望。雪满群山开画障。目断瑶川。同凭阑干意几般。

()
伛指循良吏。
祗吴公、传不书名,一人而已。
彷佛三生来展骥。
就种棠阴千里。
()

渰水不盈尺,大舟行水中。
朦胧微有月,潋滟寂无风。
时序三秋半,阴晴万里同。

()

春风飒然至,幽人午梦醒。遥见池塘绿,不知春草生。

如何骑马客,亦向梦中行。

()

霭霭春云度女墙,萋萋春草遍芳塘。园林风景非吾土,庭馆莺花是异乡。

野岸波纹浮鸭绿,官桥柳色弄鹅黄。不知多少相思意,秖逐游丝百尺长。

()
可怜江北女,惯唱江南曲。
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
郎为匕上香,妾为笼上灰。
归时虽暖热,去罢生尘埃。
()

落花飞絮满江城,薄霭遥遮远色明。别酒乱浇胸垒块,狂诗尽放笔纵横。

石桥立马日还暮,野岸移舟潮已生。自觉老怀偏作恶,客中送客倍关情。

()

别愁凄满院。正晚来、疏帘和雨都卷。春痕背镫见。

又烟丝碧润,露花红断。潇潇线线。绕回阑,寒轻夜浅。

()
道书司马悔,福地地天台。
兹山秀盘西,亿载青崔嵬。
如何越中志,纪载殊未该。
浪云唐子微,曾过兹桥来。
()

西风江渚罢鸣琴,报政难留去客心。乡士何困逢盛饯,宰君其敢望重临。

□堂尊俎明秋月,嘉会衣冠侈上林。为向南云早鸿道,春明还许嗣徽音。

()

普贤菩萨不来,山谷老人不去。
夜来月上胜峰,说尽萨提露布。
惊起峨眉衲子,脚酸不到中路。

()

短辕西去笑羁臣,将出阳关有故人。坐我名园觞咏乐,倾来佳酝色香陈。

开轩观稼知丰岁,激水浇花绚古春。不问官私皆护惜,平泉一记义标新。

()

哀猿一声夜未半,峡峡柔肠寸寸断。

()

白昼春光绿染衣,东风千里挂帆归。
竹篱红白花相映,只听鸡声在翠微。

()

旧学开宏构,斯文耸奥区。
由来汉丞相,善教鲁诸儒。
自昔升堂训,于今避席趋。

()

重重栏槛千寻出,一一窗扉八面开。

()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幙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