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朗读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是宋代陈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浓阴犹辨石粼粼,
百尺浑疑到底冰。
湍急宛乘银骑出,
身轻直向碧霄凌。

风前别酒能禁几,
雨外征衣却惯曾。
最是萧萧霜叶动,
路回不见笋舆凭。

中文译文:
浓密的阴影仍然映照出光滑的石面,
水面百尺之深仿佛是一层冰底。
湍急的水流仿佛骑着银色的马匹冲出来,
身体轻盈地直冲向苍穹。

在风前,别离时喝酒能够减轻几分伤感,
在雨外,征途上的衣袍却习惯了风雨的洗礼。
最富有诗意的是那寂静中飘落的霜叶,
回到原路,已经看不见曾经依靠的舟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离别之情和旅途的感受,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首先,诗中描述了景山的一片浓密阴影,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水面映照出闪烁的光芒,仿佛是一层冰底。这种景象既有一种美丽的景色,又带有离别的忧伤之感。

接着,诗中描绘了湍急的水流犹如骑着银色马匹冲出来,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奔波。作者形容自己身体轻盈,直冲向苍穹,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在离别之际,作者在风前喝酒,试图淡化离别的伤感;然而,在征途的风雨中,作者习惯了风雨的洗礼,体现了一个行旅者坚韧不拔的品质。

最后,作者以"萧萧霜叶动"的景象来表达离别时的寂寥和凄凉,回到原路时,已经看不到曾经依靠的舟车,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追忆。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的细腻和诗人的个人感受,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心境,展示了作者对离别和旅途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

林间收积雨,月额见晴暾。水驿春归柳,斜阳雪在门。

海禽来有信,巢燕语初温。社酒谙方法,相邀醉一尊。

()

青盘香露倾荷女,子墨风流更不言。

寺寺云萝堪度日,京尘到死扑侯门。

()
清如野鹤有仙骨,閒似片云无俗情。
试问老人那得病,定应金粟是前生。
()

辛苦延津事已非,生还辇下愿多违!苏卿有节谁人验,王粲无家何处归?

喜听蛮方歌赤舄,争传词客满黄扉!袖中双笔犹堪用,拟向公门马上挥!

()

百褶罗裙稳称身,年年打扮庆嘉晨。东家人祝双双寿,莫管侬家二八春。

()
上医医国岂无方,谠论扶持弱必强。
屹若中流为砥柱,男儿如此是真刚。
()

万类分歧途,心为不羁马。衔勒一以缓,顿辔若襄野。

塞阱杜其几,蔽明义已下。见好思则迁,觼軜不可把。

()
雾外知何寺,锺声只隔山。
望来无里许,还在九霄间。
()
少时好睡常不足,上事亲尊日拘束。
夜吟朝诵无暂休,目胔生疮臂消肉。
今踰四十无所闻,又况丧妻仍独宿。
虚堂净扫焚清香,安寝都忘世间欲。
()

明窗莹几净无尘,月映幽窗夜色新。
惟有梅花无限意,射人又放一枝春。

()

芳树宜三月,曈曈艳绮年。香交珠箔气,阴占绿庭烟。

小叶风吹长,繁花露濯鲜。遂令秾李儿,折取簪花钿。

()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踘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
朝日团团龄碧峰,蔬盘牢馔四时同。
园供小摘添幽事,雨打寒菘带晚浓。
可但牛香参玉版,直须进步礼黄龙。
溪堂炊甑容千客,不打者黎饭后钟。
()

忽忆儿童唱大堤,便携僚友出金闺。
清溪绕郭穿鱼市,瘦马寻芳踏燕泥。
酒美得辞花下醉,诗成谩向竹间题。

()

古人重向隅,何以久坐石。安得秦庭中,而乃无夜泣。

苦此秋荼繁,畏彼夏日赫。三刺不及讯,两造未遑绎。

()

束帛难招鲁两生,奉常绵蕞乱纵横。满朝将相轻年少,治道难因礼乐行。

()

仙侣招邀自有期,九天升降五云随。

不知辞罢虚皇日,更向人间住几时。

()
岁晚风霜恶,将如遥夜何!残灯挑更暗,寒犬吠偏多。
支枕成孤咏,怀人起浩歌。
梅花不解饮,谁伴醉颜酡。
()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

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

()

客行宜努力,时亦近醇醪。一盏熏人醉,云安米正淘。

()

只与屏添艳,全凭幻写真。光光能取影,叶叶解分身。

萝月思前世,松风梦故人。黄筌信好手,没骨有精神。

()
病与愁兼怯酒船,巴歌闻罢更凄然。
此身未死长为客,回首夔州又二年。
()

日日春风楼上。不见石城双桨。鸳枕梦回时,烛泪屏山相向。流荡。流荡。门外白苹溪涨。

()
畏暑停骖憩驿亭,不知郭外雨如倾。
晚行但觉通衢湿,凉入郊墟分外清。
()

反舌无声夏欲穷,野蒿满径闹芳丛。名花移植根犹浅,未许柔苗战乱风。

()

旅况万山中,凄清谁与同。留连一夜话,稍觉四愁空。

薄宦看孤剑,离人怨断鸿。绨袍无限意,前路雪兼风。

()

微风入枕簟,林卧仰看星。露气秋元白,天光霁益青。

草虫攒暗壁,萤火闪疏棂。那解萧森节,都从一叶零。

()

紫苑雕残百草霜,醉骑海马送宾郎。红娘敲折金钗股,笑对王孙续断腔。

()

又逐晨鸡去,相将甲马还。去如愁故国,忙亦累名山。

云势宜长夜,峰皱失旧颜。溪光兼树影,疑惑不能删。

()
江上草亭新卜筑,已闻扬子著书成。
每逢社日聊随俗,久住青山却有情。
霜入晚松经岁老,雨繁春笋过邻生。
小堂若许临江阁,杖屦无须匹马迎。
()

人生重乡邦,歧路苦南北。简书限王程,欲住不可得。

()
烋屋修垣著画图,连连胜士逸人居。
乘闲我亦无羁束,竹杖芒鞋信所如。
()
听说君中外,堂堂世上名。
文华张右史,正素老先生。
已上三年课,相期万里程。
赠行无好句,聊用一杯倾。
()

永诀似先知,亲朋一一辞。檀郎交慧婢,寡嫂托娇儿。

体弱休贪酒,时衰合废诗。伤情荀奉倩,那不倍凄其。

()

荒寒扫横斜,稀疏开未遍。烟昏雨毛空,标格终微见。

吴姬风鬓乱,睡色馀妒面。谁令种性香,风味极不浅。

()

人谓苍翁只有诗,却于世道早知几。□□鞑舞胡□句,辛有伊川后有□。

()

一翠扑人冷,空濛溯却遥。湖光飞阙外,宫月澹林梢。

春暮烟霞润,天和草木骄。桃花零落处,上苑亦红潮。

()
百岁亏成费械机,乌鸢蝼蚁竟同归。
一檠灯火挑明灭,两眼昏花管是非。
()

李张梁,听少告。休恁踌躇,纵得心颠倒。每恨玉阳无答报。似此修行,何日归蓬岛。大唐僧,九度老。万种难辛,一志终须到。东进佛经弘释教。相契如来,证果真常道。

()
清江一曲君应见。
昨夜潮头浅。
不争落落斗奇奇。
看取水边寒蕊、雪边枝。
()

南湖烟水接天流,天际青螺掌上浮。
欲吊湘君何处是,不堪重倚岳阳楼。

()

襄平岁暮见儿归,为问饥寒为拂衣。囊解青蚨消负易,诗惊白雪和音稀。

每思策蹇登君馆,却幸驱车叩我扉。满眼冰霜情独暖,夕阳残树鸟飞飞。

()
轮不催生灭。
焰里莲开五叶。
得金花,成芝草,分无阙。
生马钰愚人,然悟家缘痛切。
()

使者正乘轺,东行上郡遥。关门临井口,城堡落山腰。

岸远沙如雪,风悲水似潮。客愁何处著,寒月助萧萧。

()

海错山毛绿泼醅,何如江店野人杯。短篱醉共黄花笑,尘务那容到耳来。

()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

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

()
九陌黄尘涴客裾,随人亦恐到茅庐。
朝朝山色供凭槛,夜夜溪声伴读书。
可要功名惊宇宙,分知骨相合樵渔。
晚来小艇总烟出,江上有人争卖鱼。
()

赤松行雨归,手控苍虬双。叱令守洞门,腾攫气未降。

蟠拿岁月久,老腹余空腔。但闻风雷声,日夕相舂撞。

()

无赖晓莺惊梦断,起来残酒初醒。映窗丝柳袅烟青。

翠帘慵卷,约砌杏花零。

()

三峰棱层如削玉,一派悬泉泻寒绿。平生山水性贪婪,聊与白云相伴宿。

松风竹露有馀清,夜伴孤月依檐楹。神凝气爽睡无梦,不闻楼上霜钟鸣。

()
携琴载鹤又如京,隐处如村却近城。
吴越山从楼外起,江湖水到宅前清。
草将春色归新句,梅着寒香暖旧盟。
最喜出门天咫尺,摩挲老眼看升平。
()

名藩十载力勤劳,故国三冬走俊髦。风景旋披襟抱阔,关山难破梦思牢。

杜陵望岳诗偏壮,王粲浮淮赋转豪。北至神京应咫尺,青云争似白云高。

()

白露可供朝盥,红霞取染春衣。心与江鸥共泛,梦随园蝶同飞。

()

镜台流影射窗纱,风到檐前柳脚斜。竹架整书除脉望,春池洗砚乱蘋花。

桑浓蚕子犹悬箔,日暖蜂干早放衙。童子佩壶寻涧水,涤瓯明日试新茶。

()

玉律颁春谨授时,铜壶传箭漏声移。曈曈晓日开黄阁,习习和风拂画旗。

綵仗三环迎气早,华筵六豆醉归迟。小车行处花如锦,遍洛阳园总是诗。

()
这瞎贼,无羁勒。
指槐骂柳,将南作北。
横也凑他不得,竖也凑他不得。
谁知箩裹生姜,元是井中侯黑。
()
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
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

当年二老赵张俦,独许先生第一流。异政曾闻山鬼伏,直声须向古人求。

从来走卒知司马,到处儿童说细侯。惆怅当年旧游处,羊昙不肯过西州。

()

故人陈孟公,辞如春云气如虹。画法师海岳,山如骞鹏树如龙。

骑箕上天二十载,有子齇鼻画极工。惊蛟嘘云海浪白,离鸾照水岩花红。

()

江山何寂寞,秋色渐萧疏。难觅依人鹤,谁传种树书。

白云攒野径,黄叶满庭除。为汝沾裳久,浮生转觉虚。

()

怀玉东来,冰溪西下,百里水清沙白。灵岫参天,芙蓉万朵,屏倚三台楼北。

坐枕渔矶,起扶鸠杖,行处靸双凫舄。寻旧游、某水某丘,风景未殊畴昔。

()

银灯剔尽梦中残,帘外花枝月影寒。知是玉堂非社席,恼人何事倚栏杆。

()

趋陪禁掖雁行随,迁向江潭鹤发垂。素浪遥疑八溪水,

清枫忽似万年枝。嵩南春遍伤魂梦,壶口云深隔路歧。

()

截得琅玕三两株,溪边日日打鹥凫。觉来世事皆儿戏,赢得头颅似老夫。

()

爱汝石田茅屋好,依然风物似斜川。
白蘋洲渚沧江外,红树园林夕照边。
艇子打鱼偏趁月,山童洗药每临泉。

()

巍巍宝甃耸青冥,轩后开基向此生。云瑞已随仙驭远,电光犹绕北枢明。

()

未忘玄徼梦,又度玉京春。曙色千门动,乡愁万里新。

金钟开紫阙,玉佩点朝臣。借问桃源里,黄冠几隐沦。

()

翠凤翔文囿,黄龙戏禹舟。
乘云畅皇览,御气警宸游。
上圣岂蓄轸,玄功惟委裘。

()

寿阳楼前淮水碧,寿阳美女如脂白。李郎青鬓照青衫,曾在花前作狂客。

伯劳睡重花枝晚,时许蜻蜓一偷眼。欢娱虽少恨已多,纤手红笺挥翠管。

()

一炷清香一卷经,世间无事是山僧。何须更卓飞空锡,长使时人恨不能。

()

海气连天不可扃,深宵凉雨梦吴舲。芦花争我头我白,山气湿人衣更青。

南雁叫群沈远浦,北人回首向长亭。客怀无赖浑如醉,漫罄沙头双玉瓶。

()
刘振美
凤尾从来逞艳姿,巴山夜雨梦回迟。
史家高秉董狐笔,诸子低吟鲁迅诗。
初稼新逢六月雪,厄杨仍发一年枝。
余生入狱何足畏,且看中天日影移。
()

老矣息林邱,平生不径由。
知心时一见,安分别无求。
寒卧死中活,荣华乐处忧。

()

近来阴府心寒凛。对判官详审。高呼鬼使急拿拿,不凌迟,更待甚。

镬汤浴过铁床寝。铜汗频频饮。高声祷告且饶些,后番儿,不敢恁。

()

杜宇催归不绝声,知君归计正留情。东胶茶焙春烟暖,西堠花村夕照明。

音信尚烦黄耳寄,交情不负白鸥盟。明年筑室相邻住,儿辈求田与力耕。

()
蓬蒿深处有人家,户外蛛丝纲露华。
数树芭焦乾未得,长官亲自见生涯。
()

病眼亡聊祗强回,道人得得供新梅。
谷寒未必春先到,几夜冰蟾照得开。

()

斜川一壶玉,川东三四家。篱落半流水,茁茁青蒲芽。

我为水边游,月魄舒晴华。隔篱见灯火,儿语时纷挐。

()

郑虔一吸三斗酒,雪毫洒墨鬼运肘。
惊猿斗虺出深薮,忽上微绡争欲走。
谁向高台歌大风,吹折万木千山中。

()

书生磨吻铅刀铦,君家手笔不退尖。琢成秀句夺天巧,平揖鲍谢奴高钱。

郊寒岛瘦复可哂,汉风楚国真能兼。胸中疾邪茹不吐,但觉忿气生虬髯。

()

敢叹边氛炽,今闻公道开。中原非世事,南国自人材。

朱履羞弹铗,黄金谩筑台。天涯转蓬恨,何地赋归来。

()

拟分华榻共春灯,到日先生去博平。别鹤行云那有迹,落花飞絮倍多情。

空怜皓月明朱幌,尚自馀香袅画屏。我复东西南北去,壁间留语候归旌。

()

蜂迷蜜瓮术丝香,蚁泛花甆碧玉浆。
县僻人稀寒日晚,古松樛翠出危墙。

()
()
啸度万松千步岭。
钱湖门外非尘境。
见底碧漪如眼净。
岚光映。
()
野外初凉冷,征衫亦未重。
檀栾溪上竹,勃窣道边榕。
秋意撩人切,岚光泼眼浓。
更寻天竺寺,却忆此高峰。
()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水沈 一作 水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

黄鹤矶边晚渡时,柳花风急片帆飞。一声长笛鱼龙舞,白浪如山不肯归。

()

有怀不自喻,无金喜结客。志意匪恒期,时以寄吾迹。

所思如有人,求之不可得。及门曾子固,于君为夙昔。

()
玉卮细酌流霞湿。
金钗翠袖勤留客。
行色小梅残。
官桥杨柳寒。
()
纵辔不嫌远,逢山犹一登。
夕阳波渺渺,残雪塔层层。
折竹横遮道,饥乌下涿冰。
欲归还小驻,倚杖对崚嶒。
()
十月朔,风雨肇寒天意作。
丛席地炉今日开,免烧木佛无斟酌。
丹霞将错就错,院主眉须堕落。
如聋如盲大家翁,搅扰杀你不要恶。
()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
老去才情半掬悭,不愁不退岂愁前。
清风明月无拘管,与子分张更一年。
()

晨风扫尘,朝雨洒路。飞驷龙腾,哀鸣外顾。揽辔按策,进退有度。

乐往哀来,怅然心悟。念彼恭人,眷眷怀顾。日月运往,岁聿云暮。

()

送君时节水平堤,见说江南雨正凄。琴未出门弦已缓,枉将离泪向郎啼。

()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

赤子吾焉忍,兵戈见绿林。横行锋可近,不杀意仍深。

江海思骸骨,朝廷问腹心。谁云大臣在,家国共沾襟。

()
夹岸凝清素,交枝漾浅沦。
味调方荐实,腊近又先春。
()
宁调元
身世闲商酒半醺,亦狂亦侠亦温文。
绿珠不爱珊瑚树,合配琳琅万轴身。
()
吾衰谬养生,任运常坦坦。
每婴相如病,渐作叔夜懒。
昨因触大暑,留势在鬲脘。
医师戒饮酒,所嗜不可断。
()
停舟曲江浒,吊古谒遗祠。
岩岩始兴公,遗泽芬在斯。
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
芳春□行旅,落日归文狸。
()
露冷霜乾玉骨寒,异香盈鼻酷如兰。
清癯偶入骚人眼,往往开窗尽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