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岳阳楼

再登岳阳楼朗读

《再登岳阳楼》是宋代赵汝鐩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次登上岳阳楼的情景,并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
岳阳城下系着小船,我与客人一同登上百尺楼。
我们寻找过去的诗牌,追忆往昔的诗句,
仿佛乘坐着岁月的车轮,感叹着重返的喜悦。
波浪中映着君王的船只,两山的翠绿在水中倒映,
天空中的云落在巴山和荆山上,如同一面秋天的镜子。
北方的烽火还在燃烧,我不敢忘记过去的乐事和未来的忧愁。

诗意和赏析:
《再登岳阳楼》是一首以岳阳楼为背景的诗词,通过描绘登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客人一同登上岳阳楼的场景,岳阳城下系着小船,体现了作者与客人一同游览的情景。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诗牌和诗句,寻找往昔的记忆,仿佛乘坐着岁月的车轮回到了过去。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文学传统的珍视,展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诗中还描绘了波浪中映着君王的船只,山水的美丽在水面上倒映,以及秋天的景色。这些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最后,诗人提到北方的烽火仍在燃烧,表达了对战乱和动荡时局的忧虑。他表示不敢忘记过去的快乐和未来的忧愁,展现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时局的担忧,既有对过去的怀旧之情,又有对未来的关切之意。这种思考和感慨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并给读者带来了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

猜你喜欢

鸳鸯绣罢阁新愁,独抱云和散书楼。
风竹入统归别调,湘帘卷月笑银钧。
行天雁向寒烟没,倚槛人将清沪流。
自是病多忪宝钏,不因宋玉故悲秋。
()
自笑是迂儒,诚宜与世疏。
左迁犹上疏,薄俸亦抄书。
漠漠花侵眼,萧萧发映梳。
唯当早休去,幽处卜吾庐。
()

素华偏可憙,的的半临池。疑为霜里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
格下轩窗枕水开,画船忽载故人来。
与君同过西城路,却指烟婆独自回。
()
茂陵轻朴学,宽对乃忻然。
口谩谈三代,书才说一篇。
()

并州作客意如何,石调重闻掩泪多。回首燕山五年住,一声如听故乡歌。

()

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

夕阳初隐地,人意喜新晴。屋阁乘潮月,帘飞度水萤。

波平城突兀,野静漏分明。一榻无三伏,翛然夜气清。

()
羯末夸群从,凝徽肖一之。
风花摇切梦,梅雪照诗脾。
日短乌声急,天寒雁影悲。
广轮高隐地,千古一涟洏。
()

阳乌且缓浴虞渊,瑞白春花胜腊前。
台笠看人争播种,扶犁撩我梦归田。
千金何术参医国,十雨从今更问天。

()

寒波渺渺带银沙,醉里人乘白玉槎。一色缀珠三万树,江天何处认梅花。

()

边风吹沙沙半飞,营门栖鸦鸦乱啼。客子膏车酒泉北,将军驻马汉关西。

将军揖客葡萄酒,耳热乌乌酣拊缶。老卒犹能舞佩刀,幼兵亦解鸣刁斗。

()
高阳狂生六十馀,入谒自通臣博徒。
刘季嫚士如庸奴,对客濯足以两姝。
生云足下扶义初,奈何不礼长者乎。
隆准一笑延坐隅,与随何辈载后车。
()
雪晴何所乐,乐趣在杯中。
况复君家美,雕盘脍缕红。
()

独立发万端,南望何亭亭。山鸟时来归,载飞还载鸣。

日暮倚秋风,慷慨不能平。天宇一寥阔,万里凌孤鹰。

()

我有明德。
馨非稷黍。
牲玉孔备。

()
清霜著柳夜来寒。
新月印湖山。
共喜今年称寿,一尊还在长安。
人间千载,从教鹤发,且驻朱颜。
()

猩唇血抹青山面。浪把石榴诗里唤。春光莫是不曾归,踯躅花开犹绚烂。

杜鹃啼破红绡瓣。鼠璞如何浑未辨。虚名还解误山花,客路平添无限恨。

()

月落星沈,楼上美人春睡。绿云欹,金枕腻,画屏深。

子规啼破相思梦,曙色东方才动。柳烟轻,花露重,思难任。

()

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

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

栽花种竹满平园,人道安閒似乐天。自笑铅黄消永日,何如蛮素乐华年。

()

古寺层岩曲,招寻屡为君。石门通细径,江木冷遥曛。

崛起真龙性,幽栖但鸟群。归朝留旧迹,泉壑借馀芬。

()
万古长淮一带流,从来战地不容休。
间关千里军前饷,牢落重阳客里秋。
怅望白衣来送酒,了无黄菊与簪头。
何人早断楼兰首,试解君王宵旰尤。
()
一迳深且纡,森森荫松柏。
清风池上来,幽思与之发。
逸响谐素琴,凉阴散清帙。
弘景或可邀,高怀共披豁。
()

白首玄经病子云,感时怀旧独沾巾。十年战伐多新鬼,四海逢迎少故人。

上苑莺花非昔日,曲江蒲柳为谁春。涌金香酒甜如蜜,满眼沽来莫厌频。

()
不易识蓬瀛,凭高望有程。
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隐隐排云峻,层层就日明。
净收残霭尽,浮动嫩岚轻。
()

抱影萧萧昼掩关,竹窗松几墨花寒。双龙气掩青萍剑,五岳光凌紫箨冠。

真幻禅锋惺后悦,赢输弈局静中看。烧灯倚徙悬高榻,细雨霏微鹤梦残。

()

城中娥眉女,珠佩珂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

匹马都门候晓开,吴公新荐贾生来。
郡中方待传经业,阙下先称射策才。
寒食杏花江店雨,春衣柳絮驿程埃。

()

柴门静闭柳依依,腰折当年事尽非。三径己荒唯蔓草,五株掩翠背斜晖。

归来自分堪篱卧,春去谁怜作絮飞。一抹青烟遥对酒,不教紫陌易缁衣。

()
清晚窗前杜宇啼。
游仙惊梦醉,断魂迷。
起来窗下看盆池。
伤春去,消瘦不胜衣。
()

南山郁幽幽,丰水白浩浩。乌啼汉城树,尘起咸阳道。

骢马东方来,长鸣翻玉蹄。春风吹绿草,明月满关西。

()
万里西风起马蹄,金戈回日塞云低。
未为豫让先亡赵,欲效田单独报齐。
怪石有痕龙已去,落花无主鸟空啼。
至今天与英雄恨,呜咽泉声下札溪。
()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晴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

三径蓬蒿在,风流二子过。狂来忘我懒,坐久觉情多。

竹下黄花酒,风前白雪歌。徘徊还秉烛,明月待羊何。

()
金城杨柳绿毵毵,摇落殊非昔汉南。
一语莫因人遂废,树犹如此我何堪。
()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
入眼风光似世情,金裳玉质转分明。
额黄十二谁分似,疑是仙人成智琼。
()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微渡竹风涵淅沥,

细浮松月透轻明。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

土昉閟中经。
水芝鞱内策。
宝饵缓童年。

()

平生安老睡,此夜独何期。病枕风谁碍,疏棂叶放欺。

山留人愈静,月有句专奇。若许论更鼓,因知某亦知。

()

西江南斗映岧峣,仙客谁如郭四朝。衡岳赤虬飞户牖,匡山白鹿下云霄。

洞经魏姥曾亲授,社酒陶公不待招。簪黻奉恩黄发老,婆娑宁但侣渔樵。

()

落日高城上。
余光入繐帷。
寂寂深松晚。

()

一从明府出岩廊,租吏三年不下乡。日出野田闻雉雊,云移江馆见凫翔。

徵迁路入秦京远,抚字名归汉吏良。遗爱古人谁得似,羊公碑与召公棠。

()

哕哕寒蝉午树鸣,相呼丛杂喜同听。高枝清响谐韶律,谁识梧岗老凤声。

()

暖日傍帘晓,浓春开箧红。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

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

()

叵奈山人酷爱山,山中犹只是人间。不如跨鹤凌空去,心与闲云一样闲。

()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
纤毫物欲不相侵。
方得神凝气定。
动静不离中正,阳生剥尽群阴。
()

画船搥鼓叠烟波,夹道争看刺史过。定有去思留剡水,巳传来暮到嘉禾。

籓垣暂屈元侯镇,鼎鼐终还妙手和。高会莫辞今夕醉,儿童竹马拥郊坡。

()

巀嵲宫墙跨海隅,嵬峨庙貌锁清虚。天开雄镇犹名夏,地拥长堤并接徐。

疏凿岁深频想像,平城功就几踟蹰。丹青旦暮思良弼,倘为蒲轮到玉除。

()

报国詹公子,麾兵战不还。空传云雾险,竟死大安关!

马忆长干瘦,衣怀京兆斑。西溪双血泪,洒滴遍闽山。

()
春潮曾送离魂去。
春山曾见伤离处。
老去不堪愁。
凭阑看水流。
()

宝镜鸾分四十年,魂飞孤冢锁云烟。冰霜节操共姜苦,铁石肝肠令女坚。

万古纲常天地久,一生贞白鬼神怜。朝廷有意敦流俗,早晚褒书下九天。

()

团团初贴水,苒苒渐盈塘。微动知鱼戏,斜披见鹭藏。

幅裁巾学制,筒泛酒移香。折得同青盖,贻君障夕阳。

()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
垂老投荒极,风尘惨独行。
流离遭世难,贫贱得人轻。
烽起知兵合,岚开卜雨晴。
敢辞山路险,日暮且孤征。
()

路入羊肠径,丹梯百折看。沸雷喧涧石,飞瀑响岩端。

叱驭心徒切,垂堂戒已寒。丛林多枳棘,谁信有栖鸾。

()

逍遥独桑头。东北广无亲。黄瓜是小草。春风何足叹。

忆汝涕交零。

()
高眠窗北。
偃卧喧雷息。
依约关山归路忆。
梦绕池塘春碧。
()
栖真大道於南北,清净之间求爱力,坚持雅志穷诸识。
寻常如观在眼前,唯仰三光无蹔息。
忧念苍生不暇食,自挫周遮尝反侧。
()

城边路,今人犁田昔人墓。岸上沙,昔时江水今人家。

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回换。明月皎皎入华池,

()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新晴。
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
愁生。
()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华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

前年望归归不得,去年中途脚无力。残生何意有今年,突兀家山堕眼前。

东家西家百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先生醉袖挽春回,万落千村满花柳。

()

才抛弱管挽强弓,壮志年年滞粤东。只影飘零同泽畔,片言筹画似隆中。

未舒短翼飞为鹄,空把长髯捋向风。我亦穷途双泪眼,为谁弹作落花红。

()

千柱撑云幪,著土没其础。炎洲未是炎,万箑扇残暑。

丹粒结翠房,似为饥禽禦。仙掌苞凤卵,葡萄垂马乳。

()
忆昔涂抹鬓未秋,著书初不缘穷愁。
交契往往第一流,爱且助之恩意周。
翳桑盘饭惊浪舟,如輠毂需膏油。
疾需妙剂寒需裘,李郝砚席初绸缪。
()

我自东行君自回,清江小艇逐风开。今宵雪屋悬灯坐,还复临樽待我来。

()

独木小舟烟雨湿。燕儿乱点春江碧。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

昨夜青楼今日客。吹愁不得东风力。细拾残红书怨泣。流水急。不知那个传消息。

()
午村茅舍起炊烟,夫带儿耕馁在田。
赤饭黄羹须妇馌,往来莫惮走东阡。
()

黑头时与王孙别,春草又青天一涯。贫甚冯驩犹有铗,归来丁令已无家。

葑田湖窄残舟少,墓道山荒剩屋斜。还忆菌巢书数卷,雪麋应护手栽花。

()

瞬息沿流七里遥,感时回缆木兰桡。
高台未变陵兼谷,故国频更市与朝。
风散乱云通去驿,雨消残雪助归期。

()

胜会难逢真快哉,晴明风日共登台。玉壶细酌题诗罢,绿水青山归去来。

()

亡国秦韩代,荣身刘项年。金槌击政后,玉斗碎增前。

圣主称三杰,明离保四贤。已申黄石祭,方慕赤松仙。

()
清入肝脾冷入肌,天机忽露两三枝。
为渠瘦得身如鹤,诗病除非诗可医。
()

云物凄清秋满湖,遗愁梦落故宫梧。西江终古无情碧,送了鸱夷便沼吴。

烟草迥,水禽呼。越溪寒雨战菰蒲。扁舟赚得西施去,枉费良金写作图。

()
四阶秩德,坛于方泽。
昭事皇祗,即阴以墌。
洁肆于祊,孔嘉且硕。
神其福之,如几如式。
()

竹榻无眠夜始遥,草虫催织竞喓喓。秋来风水生凉冷,忆在吴淞第四桥。

()

井上青丝绠,年深石有痕。石痕犹不灭,况是感君恩。

()
竹列苍戟枝干稠,亭开翠幄窗户幽。
下分灙水入渠口,正坐小榻临清流。
()

我辰建辛酉,肃皇岁庚戌。
初生手有文,清羸故多疾。
自脱尊慈腹,展转太母膝。

()

白门樽酒定交初,又抗前旌赴使车。淮水柳条迎画舫,吴山春色上篮舆。

别怀空抱云中雁,旅食犹弹铗底鱼。惟有芳游频入梦,六桥烟月几人俱。

()

翩翩不下楚江鸥,水宿风餐得自由。闻道鸾凰上霄汉,亦知惊起却回头。

()
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
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
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
()
霏霏连昼复连宵,红药苍苔也寂寥。
唯有御沟堤畔柳,拂檐遮槛不胜娇。
()

陌上桑,无人采,入夏绿阴深似海。
行人来往得清凉,借问蚕姑无个在。
蚕姑不在在何处?闻说官司要官布。

()

亭前轧轧日百舆,桥上剥剥日万屦。

莫非失脚声利然,谁复回头情性故。

()

石家院里葡萄酒,荆媪池边芍药厅。倦剧拥书终日坐,醉来支枕片时醒。

主人并直飞龙卫,邻客谁开放鹤亭?万里沧江云一去,欲将孤影寄伶仃。

()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