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风水洞僧院

游风水洞僧院朗读

《游风水洞僧院》是宋代释智圆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风水洞的僧院,以及其中的幽静景色和历史传承。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游风水洞僧院

风水洞中分为双洞,
幽奇景象如同沃洲。
猿猴夜晚吟唱悠扬,
山色寒冷适宜秋天。
云雾缭绕阶前的石头,
钟声遗留在竹林楼边。
多么令人称赞的白太守,
曾骑五匹马游历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风水洞的僧院,展示了这个僧院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诗人通过描绘山洞之美、夜晚的猿猴吟唱、秋天的寒冷山色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幽静、宜人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风水洞"是指一个自然形成的山洞,而"双洞"则暗示着洞中景致的丰富多样。"沃洲"是对这个环境的形象比喻,意味着风水洞的景色如同一片富饶的土地。

在夜晚,洞中的猿猴发出清脆悠扬的吟唱声,使得这个僧院更加生动有趣。山色的寒冷与秋天相得益彰,给人以深沉、凉爽的感觉。云雾缭绕的石阶和残存的钟声,使人联想到悠久的历史和僧院的庄严氛围。

最后两句赞美了一个名叫白太守的人物,他以往曾驾驭五匹马在这里游览,这句话突出了这个僧院的名望和历史。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景物的对比来展示僧院的秀丽景色和历史沉淀,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清新的感受。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及这个僧院所散发出的深厚文化底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

猜你喜欢

失学嗟何及,应门望汝贤。来迟春雨后,立尽夕阳天。

山店村村柳,江湖日日船。何时占鹊喜,袖简拜庭前。

()

天阴十日不见星,蛰龙欲起驱雷霆。大风五月忽动地,急雨三更如建瓴。

剪烛西窗还独坐,辟兵南国几时宁。可怜骨肉求相隔,满树秋声谁与听。

()

京华白发染尘埃,喜见文场闭复开。自是曹参当继相,不然王式肯轻来。

上躬藻火惭无补,众论盐梅属有材。素志已酬归欲早,相期浊酒坐莓苔。

()

汉室中兴日,贤人愿仕时。先生独不屈,此意竟谁窥。

文叔差增旧,君房亦素痴。谋谟先已定,仁义此奚施。

()
吾年七十五,一朝忽患瘧。
仍害及老妻,对床更撼铎。
寒时寒如冰,热后热如灼。
既去还复来,如与我有约。
()

昔书《枯树赋》,如见庾兰成。故宅空文藻,荒洲绕县城。

远烟三澨晚,残雪五溪明。萧瑟登台意,悲风日暮生。

()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

老来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一家。

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

()
今朝天气好,寒减暖初增。
微醉无灰酒,闲居有发僧。
芳情花下月,艳眼雪中灯。
久废赓酬事,新诗忽启滕。
()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

避乱归来两鬓霜,春风依旧满门墙。喜看义犬眠花坞,惊见灵龟踞石床。

曳尾泥途来远道,负书莲叶出重光。慎须勿落元君梦,自笑能知五世昌。

()

山深断人迹,云滃迷前路。偶尔飞锡鸣,知是僧归处。

()
误人仙源不记春,花间一见喜津津。
可怜尘迹空遗恨,一树桃花经几秦。
()
吾乡人物苦雕零,赖子传家有典刑。
仕宦方期行古道,姓名早已达天庭。
致君事业须先办,涉世风霜要饱经。
终不负丞宁久屈,会看感遇际千龄。
()

新晴水暖藕花红。烘人暑意晚来浓。共携纤手桥东路,杨柳青青一径风。
深翠里,艳香中。双鸾初下蕊珠宫。月笼粉面三更露,凉透萧萧一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