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朗读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注释

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
荣:犹“花”。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遗(wèi):赠送,赠与。
馨(xīn)香:香气。盈:充盈,充积。
致:送到。
贵:珍贵。一作“贡”。
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参考资料:

1、简宗梧.文学的御花园——文选.北京:线装书局,2013:147-148

2、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300-301

庭中有奇树创作背景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参考资料:

1、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300-301

2、萧 统.文选(套装共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343

3、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7

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前两句诗“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于是,思妇就出场了:“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诗的开头四句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发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不禁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更令人难以忍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蕴含着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一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的。至于人物的神情,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着: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更不用说这是一枝容易凋零的鲜花。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两句简简单单的十个字,描绘了一幅清晰生动的画面;并引发读者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是经不住几番风雨的。

  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生竹》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中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是明白说出,而是留给读者去体会。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这样的情感意绪,也许就如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一个个希望,一个个失望,到头来也许“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也许“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葬花吟》)。

  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45-147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朗读
()

猜你喜欢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
多贪缘纵欲,多欲必伤生。
来日应难料,空留不善名。
()
零落残花一两枝,绿阴庭院燕差池。
隔墙笑语秋千散,惆怅三泉驿里时。
()
有薪可卖未须悲,满百青铜况有奇。
十指束枯从秃尽,不堪棘刺罥人衣。
()

千古华胥开梦境,瑶台是处玲珑。有无鸡犬白云中。

山香薰万蝶,涧雪饮双虹。

()

雪序繁云掠苑回,行人此地一衔杯。
东西沟上歌流水,南北枝头怨赠梅。
绵竹诵篇沈秘幄,堵坡题字晦轻埃。

()

翠岩何窈窕,近阁频清游。趺坐岩头石,松风吹不休。

()
羽血未乾蒙陨命,蒙妻正哭妾分香。
天地有心诛汉贼,但迟数月取襄阳。
()

沈沈止水,如大圆镜。一波不生,万象交映。彼美外史,知止有定。

观水之渊,复我之性。湛然虚明,犹水之莹。寂然不动,犹水之静。

()

五更梦虎方说虎,天明馈肉来使府。惊喜出门呼问故,府兵杀虎如杀兔。

星流一矢镜眸破,电激双矛夹心膂。咆哮欲起蹋两股,锦绷就舁气犹怒。

()

九日明朝是,初筵此地张。杯添竹叶酒,瓶贮桂枝香。

晚吹阶除净,高云户牖凉。綵衣称寿处,欢乐未渠央。

()
修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
多凭折腰吏,来作食鱼人。
水发黏篙绿,溪毛映渚春。
风沙暂时远,紫线忆江蓴。
()

护军承诏日,骠骑佐轻车。投豹韬攘恶,教龙钤辟邪。

除狼还得虎,养虺竟成蛇。致使云台将,如云过涿邪。

()

禹穴遗书不可寻,坐看绿叶再成林。千岩竞秀非吾土,三径就荒劳我心。

谁是周人思召伯,今无老叟出山阴。台阶稳上添花萼,时倩来鸿续好音。

()

廊庙江湖身世,先忧后乐心情。本是仲淹孙子,怪来夷夏知名。

()
湖上朱桥响昼轮。
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
()

山村寥落野人稀,静倚枫根坐钓矶。流水带花穿巷陌,远风吹雨入岩扉。

秋声暗促河声急,黄鸟时兼白鸟飞。吟社客归秦渡晚,渚烟溪月共忘机。

()
出山相过便东行,水落山空一别轻。
留得清诗照窗几,万花妆里独梅兄。
()

妻孥能相期,每出必遽还。如其归稍晚,必谒郑推官。

()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

明窗净几閒临帖,东阁西斋静阅书。诸子娱亲时绕膝,清时清乐有谁如。

()

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
老去胡宜誓酒卮,兴来破戒为君持。
自今排日花羊醉,报答春光已后时。
()
十年鳌禁谪仙人。
冰骨冷无尘。
紫诏十行宽大,白麻三代温淳。
天开寿域,人逢寿日,小小阳春。
()
销尽炉香独掩门,琵琶声断月黄昏。
愁心正恐花相笑,不敢花前拭泪痕。
()

黄阁纷纷议讲和,江淮从此欲投戈。万松宫晚笙箫迥,五国城高雨雪多。

楚泽竟亡周社稷,燕京谁复汉山河。祠前吊古忧时客,暮倚南枝一慨歌。

()

居家赏月天常雨,远客逢秋月倍明。世事美时难两得,化工好处少双成。

诗如遇兴须重赋,酒若逢辰且再倾。不是衰迟废拘检,良心随寓自忘情。

()

铢铢两两较高低,眼渐昏来意渐迷。弄月吟风程伯子,不知何以学濂溪。

()
雨渍身如漆,苔侵面若蓝。
问时都不语,应是忆扶南。
()

秋水芙蓉怅有思,美人肠断倩谁知。可怜画里荒寒景,恰写离魂欲去时。

()
平生顺天命,渴饮与饥饭。
不能便利趋,俛首榷商贩。
随群谒上官,言语但朴愿。
岂知事迎合,宛转若藤蔓。
()

种兰近竹边,竹与争兰光。竹影日渐薄,兰叶亦萎黄。

物以类相合,胡为反相伤?我今抱兰去,永保深林香。

()

不逐攘攘车马尘,暂随时俗庆年新。金钱粗办施僧寺,门板分书给贾人。

旅馆难逢千日醉,菜盘又见一回春。閒身自觉无拘束,万事萧疏总任真。

()
梦觉纱窗晓。
残灯掩然空照。
因思人事苦萦牵,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怜深定是心肠小。
()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

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
春将半。
莺声乱。
柳丝拂马花迎面。
小堂风。
()

土堑为家似燕巢,秋来风雨怕潇潇。马通拾得团成饼,晒向墙头待暮烧。

()

社风正值中和节,故园天末无消息。归梦柳丝丝,水乡春浅时。

年华愁易谢,又报春分也。记得绮窗前,玉箫新燕天。

()

不取禾三百,同笺偈八千。归欤建德国,吾马不须鞭。

()

重重珠幕护窗纱。春思方佳。一种娇慵如梦,微闻莺语哗。

丁香轻掩扣微差。绿云半侧堆鸦。枕痕红晕重,不敢见菱花。

()

落日同骑款段游,倦依松石弄清流。蓬莱汉殿春分手,一笑相逢太华秋。

()

使君五马且踟蹰,马上能听绝句无。

每过桑间试留意,何妨后代有罗敷。

()

四山祗树总成梅,十里幽香护法台。试向邓林投杖去,何如给苑看花来。

()

养志诸郎事,专经永夜残。
虽云绿衫易,更觉彩衣难。
客散棋奁闭,庭虚酒盎乾。

()

江湖风浪恶,飘泊此依依。
白发亲俱老,深春人未归。
云留行李住,风遣落花飞。

()

先生烧丹骑竹马,情恋萧公碧城下。故物无馀只五泉,亦有松风伴潇洒。

谁来洗耳复洗心,寥寥千载闻遗音。寺门不掩象灯暗,猿隔数峰时一吟。

()

绿云弥望水迢迢,泽国秋残木未凋。柳色全迷村市暗,河声直下海门遥。

白门烟雨供凭吊,黄石功名付泬寥。碧水自流人自去,更谁指点授书桥。

()

惊鱼时出浪花雪,短鬓凉吹水面风。远客行船秋色里,谁家吹笛月明中。

()

驮江双鹢度龙州,今日真成万里游。身世北来从汗漫,江山南极更清幽。

蛮邦共向衣冠化,塞草全经雨露柔。自是皇风无远近,瘴烟消尽海岚收。

()

大暑已过风初秋,金陵归客停扁舟。满城冠盖争饮饯,一日三醉尉佗楼。

醉来翰墨无所惜,巨笔如龙飞肘腋。盈箱绢素积未开,一篇及我山中客。

()

蕉鹿何心得失间,如何连夜梦家山。药栏定为游人遍,水阁唯应送客关。

春日欲晴常带雨,客途虽好不如还。少年最爱河东问,抽笔浑惭鬓已斑。

()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凤诏归来。五云两两望三台。已觉精神聚会。

()
天拥帝家,泽流子孙。
三宫燕能,四海崇尊。
声谐韶记,辉烛瑶琨。
维皇缉熙,耀德乾坤。
()

翔风搅客心,烂熳不可收。只舲扬层波,益信生计浮。

沧洲涩归迹,飘撇惭吴鸥。若人求自东,卓荦欣啸俦。

()

陈平无产业,尼父倦东西。负郭昔云翳,问津今亦迷。

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两见夏云起,再闻春鸟啼。

()

性水流湍,情田不耨,堪叹世人猖獗。土鼓风残,结绳政远,吾道渺如一发。

()

忆昨江城暮,椒花耐晏眠。异乡春较缓,佳节意翻怜。

馀食趋童稚,深杯拨岁年。坐来残漏紧,骑马问朝天。

()
仙李由来公与侯,宋唐相望尽名流。
金銮论事嗟无地,往溯天风记玉楼。
()

放心闲。乐林泉。山檀瓦鼎龙涎暧。寒*兴,冷茶烟。情湛湛,腹便便。陪游鹿,伴啼猿。净灵源。火生莲。清凉照见诸尘遣。明五眼,证重玄。珠莹海,月沉渊。圆明相,应无边。

()

恩命重沾八十初,此身已乞廿年馀。地曹旧借筹边著,河省曾停泣罪车。

锦水一竿供晚钓,菊花三径傍云锄。可应老去浑忘世,雏凤回翔在禁庐。

()

今人看此月,古人看此月。如何古人心,难向今人说。

古人求禄以及亲,及亲如之何?忠孝为朱轮。

()
凤采才看耸柏台,如何又遣赋归来。
晚年造物多颠倒,雷发原来是祸胎。
()

楚封春申君,乃在江水边。孙、卢扰晋室,曾于此泊船。

奸雄与乱贼,到头俱化烟。祗今惟潮水,来去如往年。

()

年年抚树腹,围尺渐至寻。元精贯息息,宁许斤斧侵。

天机运无停,枢纽在吾心。人惟不加检,岂曰力不任。

()

林屋何潇洒,权为羽士家。
客来多载酒,僧至自煎茶。
试墨题新竹,携筇数落花。

()
手里一杯满,心中百事休。
春应唯仰醉,老更不禁愁。
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
眼看筋力减,游得且须游。
()

大海西风烽火收,佳辰与客上僧楼。残年屈指犹余几,行乐无时况觅愁。

()
早于批鵊巧于莺,故国春林足此声。
今在天涯别馆里,为君沽酒复何情。
()

朝歌忧思多,暮歌无奈何。
偶叹气亦绝,未恸血先沱。
泪落入口少,不如出眼多。

()

五月之旦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寿夭固无定,我岂以此辄怨人。

()

庆都将过过唐河,欲访灵台去路赊。试问车夫能指点,好峰无数碧莲华。

()
轻无斗储价,重则筋力绝。
欲下半岩时,忧襟两如结。
风高势还却,雪厚疑中折。
负荷诚独难,移之赠来哲。
()

前生未了妄缘深,薄宦相萦负夙心。只见渊明能印弃,谁知居士解舟沈。

穷通荣辱皆真梦,毁誉称讥尽假音。中隐冷官闲况味,归心无日不山林。

()

悲凉从军行,惨淡山水笔。是家多名士,累世见毛骨。

()

茉莉含香又吐香,山堂晓日短琴张。倚栏按古无新调,流水怀人只旧腔。

翠竹移阴浮碧石,野亭铺簟近吟床。知音久念同游者,北望群山尽莽苍。

()

迎得春来就踏青,了山路转磴磳磳。毰毸凤尾郎衣草,天矫龙腰紫葛藤。

酒瓮添香梅可嗅,茶瓯嚼脆笋初蒸。恍疑京国清明后,城外看花醉旧朋。

()

此个姑姑,谪仙姓吕。肯来贩骨为商旅。蓬头垢面道家风,云朋霞友非凡侣。莫骋容仪,一团臭腐。恩情劈碎非斤斧。心灰念断乐逍遥,大罗

()
若言佛有说,执指为真月。
月指两俱迷,昧修多罗□。
()

风色戒寒候,岁事已逶迟。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

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禾黍经秋成,收敛已空畦。

()

前身那复是江蓠,白白红红忽满枝。恐是韩郎工幻化,赚教陶令醉东篱。

()

秘方传辟谷,驱鸟种芝田。借问秋收日,三千是有年。

()
凄凉庾开府,老去复如何。
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鹭多。
菊荒应自叹,麦秀竟谁歌。
相送堪愁思,萧萧楚水波。
()

代出真儒起陆沉,丁丁伐木振云林。乾坤重换新堂构,山水还能增道心。

晓月欲分香岫色,西飙谁辨峄阳音。曾从五百占名世,一睹遗风景仰深。

()

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况是曾同宿,相违便隔年。

问颜知更少,听话想逾玄。古箓文垂露,新金汞绝烟。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