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子秀入京

送张子秀入京朗读

《送张子秀入京》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立当归香案傍,
平时高论凛秋霜。
锦囊自富惊人语,
宝剑犹埋断佞光。
雨外雷声随地起,
江头虹气接天长。
有谟入告需时用,
未忍将身学子房。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张子秀入京的场景。张子秀是一位才华出众、道德高尚的年轻人,他站在归香案旁,气质犹如美玉一般。平日里,他言谈高远,思想坚决,如同秋霜般凛冽。他的口袋里装满了珍贵的言辞,令人惊叹不已,而他的宝剑则埋藏着断绝虚伪之光。雨中的雷声随处响起,江头上的彩虹伸展到天际,象征着他的未来有所作为。他有着谋略和才智,进京之后必将用得上,但诗人舍不得将自己的身心也投入其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张子秀的欣赏和送别之情。诗人通过描写张子秀的仪表和言谈举止,展现了他的非凡品质和坚定理念。玉立当归香案傍,形容了张子秀的风度和高贵。平时高论凛秋霜,通过对他言辞的赞美,体现了他的思想深邃和坚定不移的信仰。锦囊自富惊人语,宝剑犹埋断佞光,通过比喻手法,突出了张子秀内心的珍贵和真实,以及他对虚伪的坚决抵制。雨外雷声随地起,江头虹气接天长,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预示着张子秀将有所成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舍不得,他觉得自己也有才智,但不忍将自己的身心埋没在学子房中,宁愿将机会留给张子秀。

整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塑造了张子秀的形象和才华,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和送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迟疑。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体的描写,折射出了宋代社会中的一些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展示了人物的品质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百愁今夜扫。试熨展双蛾,依然欢笑。吟笺绣谱都删却,悔把韶光误了。

拥炉清况,差不减、沉香庭燎。巡檐罢、冷蕊犹含,莫被竹声催觉。

()

窦乳微泉,长似镜中清澈。渍莓苔、一枝寒铁。黛痕点破何年雪。

向磨崖断处,小勒梅花碣。问官阁丰标,绮窗消息。

()

帐掩梅花,一炷水沉烟小。宛转薄衾香不了。堆窗乱叶,听西风横扫。

才病起,禁得夜深清觉。

()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

轻寒漠漠,又杏花天气。卸了吴棉薄纨腻。把花魂细绾,月梦低敲,闲谱得、十叠新词堪记。

番番圆艳约,春事迷人,絮影风光太消碎。小病不胜春,懒想秾愁,拚略受、情多风味。

()

五老云中唤不应,名山从未要人称。虎头写出庄严相,舍利光分大小乘。

三峡波涛惊过客,一龛风雨定诗僧。昔贤跨鹿来栖止,深夜摊书借佛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