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除夜朗读

诗词:《除夜》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中文译文:
眼底童乌已七龄,
吾伊略亦记群经。
丁宁莫就中书试,
只可松边竹下听。

诗意和赏析:
《除夜》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用“眼底童乌已七龄”,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眼底的乌鸦已经经历了七个年头,而人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长大。这一句意味深长,通过乌鸦的成长,抒发了人们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法逆转的理解。

接着,诗中提到“吾伊略亦记群经”,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书籍的珍视。伊略是指古代的文献,作者表示自己对于群经中的知识有所了解,对于古代智慧的传承有所感悟。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文化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于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成果的自豪。

在下一句中,作者写道“丁宁莫就中书试”,表达了一种谦逊和淡泊名利的态度。丁宁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功名,而“中书试”则是指参加进士考试。作者劝告丁宁不要追求功名利禄,避免为了名利而忽略了内心的追求和真正重要的事物。这句话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淡泊名利的价值观,表达了对于人生追求的真正意义的思考。

最后一句“只可松边竹下听”,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环境的向往。松和竹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它们代表了自然的纯净和宁静。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远离喧嚣,沉浸在自然之中的向往。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自己心灵的安抚和寻求内心宁静的期许。

总体来说,方岳的《除夜》通过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和文化的重视,以及追求内心宁静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以及内心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朗读
()

猜你喜欢

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若欲知苦心,须食莲中肉。

采莲复采莲,踟蹰一何久。不愁花妒容,惟恐刺伤手。

()

新春三九左弧垂,惟有东皇造化知。不为等闲花柳计,独应长养栋梁姿。

擎天一柱宁论价,伴月孤根永不移。自昔中书贵多考,愿公难老过□期。

()

五马夹朱轮,清川不动尘。
问山庐岳近,领郡虎符新。
吏冗诗难废,民稀俗易淳。

()
进步须於百尺竿。
二边休立莫中安。
要知玄露没多般。
花影镜中拈不起,蟾光空里撮应难。
()

敛晴烟。桂花如水轻寒。宴中秋、朋簪来会,满筵绿鬓朱颜。罄尊罍、兴吞海量,妙歌吹、声彻云端。独念衰残,强陪欢笑,恍然感旧觉悲酸。功名志,黄粱晓梦,老去奈何天。休追悔,天应教人,赢取身闲。
想姮娥、情都如旧,也须知我贪欢。奈潘鬓、霜蓬渐满,况沈腰、革带频宽。月有重圆,人谁长健,一回相见一回难。王夫子,看君风度,何不早弹冠。莫学我,年年对月,扶病江干。

()
千载风云佐命期,黑头先冠凤凰池。
赤明龙汉升平运,河目龟文柱石姿。
谭笑功成调鼎鼐。
燮和元化请华夷。
()

摩挲三尺锋,虬龙挂寒铁。万古英雄心,歌成唾壶缺。

()
()

嘉气郁氛氲,瑶池日未曛。芝擎香润重,兰长碧生文。

鹤发年年醉,熊丸夜夜分。紫泥封半湿,拟下九天云。

()

疑紫疑红裛露开,胭脂凌乱著瑶台。谁言绰约肌冰雪,不带人间卯酒来。

()

由来束带士,请谒无朝暮。公暇及私身,何能独闲步。

摘叶爱芳在,扪竹怜粉污。岸帻偃东斋,夏天清晓露。

()

谁拟南阳有卧庐,蓬蒿三径闭门居。祗缘好事能携酒,应为穷愁独著书。

阑暑气催鸣鸟变,新凉风过落花馀。云山政值邀欢日,入洛才名信不虚。

()

少小从行伍,千金办武装。日骑官厩马,夜宿酒家娼。

□已宁论死,临危肯畏强。蛮夷知姓字,不敢犯封疆。

()

云脚如麻委平地,塞禽动色占春意。漫漫四际玉宇清,山色溪光夺空翠。

幽栖客子倦伸缩,琪柯掩映琅玕屋。户外不扃人迹稀,断琴挂壁知者谁。

()

三更半夜未成眠,残月今宵正下弦。若有远行人起早,也应相伴五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