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别大参二首

挽别大参二首朗读

《挽别大参二首》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别大参二首》中文译文:
早年公已阿戎知,
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
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
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
诗兮岂但哭吾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李曾伯挽别已故大参(官名)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逝的朋友的思念和悲痛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早年与大参一起征战西部的经历,他们曾经共同踏过艰险的征途,相互扶持着前行。接着,诗人描绘了他们在百六椽间(指书院或居所)共同学习的情景,这里是他们共同成长的地方,而现在大参已经不在了,诗人感到无限惋惜。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重游荆渚(地名,指江南地区)时的感受,虽然曾经与大参在这里相识,但大参已经不在身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已故朋友的哀悼之情,他认为这首诗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感伤,而是为了表达对这位哲人的哀思。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与已故大参的过往和思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逝去朋友的哀悼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重游旧地时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具有普遍的人情之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生命的深切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凤阁祥烟,龙城佳气,明禋恭谢时丰。
绮罗争看,帘幕卷南风。
十里仙仪宝仗,暖红翠、玉碾玲珑。
銮回也,箫韶缓奏,声在五云中。
()

都护防边旦夕劳,秋来天子赐征袍。何当净扫黄龙塞,白日飞霜上宝刀。

()

万物吾一身,著眼无不是。大程方少年,曾点亦狂士。

真乐本忘言,一笑乃深契。还知万柳中,春塘雨方霁。

()
山郡寒仍少,江村晚易昏。
梅共浑雪色,树影半云根,远役竟何事,壮怀谁与论。
布帆无恙在,长啸下荆门。
()
几度维舟此倚栏,伤心劫火总摧残。
拒霜关落无人管,时有流红驻下滩。
()

潇湘秋色两三枝,写向华堂照寿卮。却羡主人才半百,雄名何必减车骑。

()

记昔年、十分轻健,秦淮白下游遍。结交尽是高怀侣,多伴舞衫歌扇。

心眷恋。纵雨阻、泥妨幽兴何曾倦。曲房小院。有鲫鲙银丝,蚁浮绿酝,畅饮醉仍劝。

()
百越江山冠九州,如屏还愧谩相褒。
惠休此去多吟赏,赢得清风价转高。
()

水广南山暗,杖策出蓬门。火炬村前发,林烟树下昏。

金花散黄蕊,蕙草杂芳荪。木兰露渐落,山芝风屡翻。

()

驿路飘黄叶,关门薄紫荆。
上都瞻处近,北斗坐来平。
塞冷胡笳断,原荒野烧明。

()

间心轻出世,远念起游方。
漱月抛茶井,眠云梦草堂。
归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

()

西湖虽可乐,南渡太偷安。半闲堂上客,半闲闲。销金锅里,蟋蟀斗千盘。

炮打襄阳日,葛岭笙歌,依然人望如仙。

()

云冱长空断雁呼,水声摧岸杂风蒲。扁舟卧听三更雨,一苇难航九里湖。

绕榻波涛归梦短,隔林烟火远村孤。人生何必江山险,咫尺离家即畏途。

()
免呼鉴义与尚书,师卸金栏我佩鱼。
扈豹尾车侬老矣,升狮子座者谁欤。
草鞋曾遍三千界,雪顶今皆八十馀。
台岭壶山隔修阻,可无一字问何如。
()

两年说归明日归,江头草软芬芬菲。
风调江净船行驶,好看芳草怀春晖。

()

十年冰鉴自天官,八座新登大将坛。文武竞絿光节钺,江湖襟带靖波澜。

令公勋业谁能并,开府清新和转难。为报壶浆诸父老,岭云不比豫章看。

()

三径属桃烟,遥遥想宁极。终当佩飞霞,颉颃向空碧。

()

笔床书卷绕壶觞,到此欣然百事忘。
自笑频来非俗客,只愁难却是清忙。
池塘听雨烦心净,轩槛迎风醉面凉。

()

毗陵今古号名州,况是风流得隐侯。
吴岫稍迎双隼旆,洛尘凡敝几貂裘。
预期庭下无嚚讼,还向樽前作艳讴。

()

久病长宜静,山中静有馀。况当深夜后,积雪在庭除。

风枝寂不鸣,四壁虫晏如。星斗宿檐际,微月淡空虚。

()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吊哭深。

()

二子共齎刀,翩翩去意豪。
负才皆万选,入守定双高。
上道梅薰袖,还家草映袍。

()

平原雨多烟草浮,牧童驱牛如挽舟。柴门正在水深处,青山流过屋西头。

()
闽土资生少,农家作苦多。
尚能盖牛屋,未肯入鸡窠。
社里戴花舞,原头拾穗歌。
设令生汉代,堪冠力田科。
()

悲风陨凉叶,送归怨南楚。穷年将别离,寸晷申宴语。

长淮流不尽,征棹忽复举。碧落半愁云,黄鹤时顾侣。

()

天津南望两涯间,蓊若青云乍吐山。
花叶相催何日已,尘埃不断几人闲。
郎官萧洒裁诗丽,博士龙钟叹鬓班。

()

文字如蚀尘,千秋几完美?安得石匣藏,不与造化毁。

陆生少负才,单鞭走万里。饥餐大剑松,渴饮桔柏水。

()

山本无情不解愁,年来底事也惊秋。古今阅尽兴亡恨,知为何人雪满头。

()
昨夜三更泪湿腮,伍胥何事梦中来。
三宫从此相分别,自勒潮头白马回。
()

银河泻冷滴枝花,云散香沈月色斜。中馈夜寒机纤恨,驾天桥断斗牛嗟。

眼前光景如惊梦,帐里音容似隔霞。风急飙轮人去远,银河泻冷滴枝花。

()
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
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
()
岩廊拱神圣,岳牧用才良。
委寄晋藩镇,飞腾汉省郎。
缣推非矫激,绵蕝岂寻常。
花粲挥毫玉,风生漱齿霜。
()
画船晚过淘金碛,不见黄金惟见石。
犹恐黄金价未高,见得锱铢几多力。
()

世人重名利,余心总不然。束薪货升米,清水铁铛煎。

觉熟捻铛下,将身近畔边。时时抛入口,腹饱肚无言。

()

何处桃源许问津,移家愿作避秦人。洞门一片红云影,遮住中原逐鹿尘。

()

羁人起夜半,残月在四野。天风吹孤云,明星欲西下。

远道苦阻艰,太息视羸马。独立黯自伤,谁念远游者。

()

何意铺银海,同来问酒泉。始知若下里,不数岁寒年。

白眼天同调,青樽主更怜。支离老叟话,犹说义熙前。

()
晓来积雪被长峦,约住春和纵腊寒。
谄贺岂堪随味道,高眠且只学袁安。
谩惊柳絮搀先舞,独爱梅花奈久看。
安得化为千万庾,放教籴事一分宽。
()

一枝眼底物华新,翠袖清霜更可人。靓色不须誇缟夜,韶容聊复返青春。

日烘有意姿仍洁,露洗无言态更真。不趁繁华更孤迥,为君唤起雪精神。

()

一曲琵琶怨,伤心别汉宫。回头望故国,日暮白云空。

()

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阴重。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

()
淑景斗清明。
和风拂面轻。
小杯盘、同集郊_。
著个_儿不肯上,须索要、大家行。
()
九渊龙公出忘还,瓦沟垂溜声淙潺;茫茫大泽北际海,潋潋平湖南浸山。
吾庐四望路俱断,蛙黾争雄乱昏旦。
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
今年十分喜有秋,岂知青秧出禾头。
()

骨肉伤凋谢,泉台杳奈何。逢时仍梦寐,葬地且烟萝。

明月三江水,扁舟一钓蓑。凄其怜大被,夜夜泪痕多。

()

笔砚论交半百年,中间摇落更临边。
寻盟花木春犹在,结友松筠晚益坚。
雪霁万峰开紫翠,江空一水恣回旋。

()

蜀水流分水贝长,名家屈指重欧阳。书藏万卷云连栋,赋就三星雪满堂。

南岳荞林原有种,西山丹桂渐生香。文章自古无徼倖,指日坭封列海旁。

()
连日追游笑语同,一樽能遣百愁空。
唐贤阁上秋风冷,巴子台边夕照红。
木落荒坡思白傅,草深颓墓忆宣公。
只怜地狭难成市,依旧沙头作小丛。
()
鸣笳叠鼓催双桨。
扁舟稳泛桃花浪。
别泪洒东风。
前欢如梦中。
()
半符双节镇关东,汉沔从来地望雄。
帕首诸侯趋道左,题襟群彦寄邦中。
江鲂鱠玉飧盘贵,霜橘堆金燕豆丰。
心厌纷华欣吏职,当时朝议宠民功。
()
枕上三更雨,天涯万里游。
虫声憎好梦,灯影伴孤愁。
报国记安出?灭胡心未休。
明年起飞将,更试北平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