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用喜雨韵三首

十用喜雨韵三首朗读

《十用喜雨韵三首》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南九月,菊花香,猎子牵黄与臂苍。
岁年丰收,连楚越,土地肥沃超过渠凉。
雨停下来,泽地甘甜,回归三印(指水稻、麦子和豆类的种植)。
雷声渐息,神功收敛,收入五箱(指宝藏)。
作品完成,功夫到位,无需再回归皇宫,像一个成年人一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丰收的秋天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恩赐和丰收的欣喜之情。首先,作者通过描绘江南九月的菊花香气,营造了一个温暖宜人的秋天氛围。接着,他描述了一个猎人牵着黄色的猎犬,在丰收的土地上自豪地行走,象征着收获的喜悦。

接下来,诗中提到岁年丰收,连楚越,土地肥沃超过渠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丰收的庆幸,认为这片土地的肥沃程度超过了其他地方,也超过了渠水的清凉。这种对土地肥沃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以雨和雷为象征,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喜悦和敬畏之情。雨收之后,大地变得甘泽,农作物收成丰盛;雷声渐息,则象征着神灵的力量隐匿起来。这种描绘传递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神奇力量的敬畏。

最后两句诗,作者表示自己的作品已经完成,他的功夫已经到位,不需要再回归到皇宫中。这里的“不须赤子更回皇”是在表达对自身成熟和独立的自豪,不再需要依附于权势和地位,而是像一个成年人一样自立自强。

整首诗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恩赐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满足,同时也反映了个人成长和独立的心态。这种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情绪,使得这首诗具有一种欢乐、宽慰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乐观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朗读
()

猜你喜欢

镜湖渺渺烟波白,不与人间通地脉。
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
东皇高之置度外,正似人中巢许辈。
万木僵死我独存,本来长生非返魂。
()
淡妆西子,怎比西湖好。
南北两长堤,有庵画、楼台多少。
翠光千顷,一片净琉璃,泛兰舟,摇画桨,尽日金尊倒。
名园精舍,总被游人到。
()
滚滚长江水,苍苍大别山。
古今人老尽,山水镇长闲。
()
窗暗窗明昏又晓。
百岁光阴,老去难重少。
四十归来犹赖早。
浮名浮利都经了。
()

长安列绣衢,青楼是倡家。
重闺隐鸳鸯,暖幕霏烟霞。
密霰岂能入,回飙无奈何。

()
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
凭谁修玉户,未觉减金波。
练净前溪水,银侵左界河。
浩然风露爽,通夕祗长哦。
()

鸡唱五更中,严装犯朔风。

苦寒欺病骨,劳役减衰容。

()

清溪流水白云关,处士高标玉笋班。虚馆数楹愚剡似,好山十里画图间。

风前高柳株株弱,沙上群鸥个个閒。煮茗汲清童子小,引雏哺果鸟声蛮。

()
东风一夜转熙台,日上瑶池绮席开。
可但六宫环佩响,重孙满眼贺春来。
()

一夜满城三尺雪,寒林枯木尽生春。盆池水窄成冰鉴,庭竹枝低扫玉尘。

()

未利山矾亦可人,圣之和与圣之清。由来风物须弹压,故遣孤芳集大成。

()

月从海底来,行上天东南。
正当天中时,下照千丈潭。
潭心无风不动,倒影射入紫石岩。

()

田家无四邻,开门惟有树。不复辨山翠,苍茫见春雾。

携锄出原坂,牛迹纷满路。布谷时一声,飞过西溪去。

()
独上江楼望故乡,泪襟霜笛共凄凉。
云生陇首秋虽早,月在天心夜已长。
魂梦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
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
()

秋海霜天放眼青,雪衣丹顶破云轻。缑山便欲辞尘世,华表宁堪寄好声。

赤壁夜深人未梦,沙场箭落客空惊。不知何日能归去,直到珠楼十二城。

()
明河查上有仙翁,犯月撞星到碧穹。
金阙东边银牓处,大书天地长男宫。
()

十二前旧师友,书来欲拆泪成行。

几回相忆人千里,往事追思梦一场。

()
我生饱识田家趣,只坐无田归计迟。
纵是无田慵可得,莫将画饼欲充饥。
()

城外斜光角已催,城头倦客首空回。
星霜牢落凋年往,天地苍茫暝色来。
千尾昏鸦愁迥戍,几蹄征马思穷埃。

()

越国佳人旧有名,吴中娇舞不胜情。柳腰合是芳魂化,长向胥台一路生。

()

半郊红树,放樵苏驻马,水餐星饭。万队炊香,认晴空烟散。

江寒路远。趁野井、露泉寻遍。帐角支铛,矛头淅米,凉飙催晚。

()

锦檐茸帽婆焦顶。堆金织翠攒花领。蔽膝绣鸳鸯。双环腰带长。

浓香薰半臂。红颊凝烟醉。轻薄不成顽。调笙半日閒。

()
草间小虫鸣素秋,唤起妾身离别愁。
愁多宛转结成梦,梦远直过西凉州。
()
相如既击剑,仲宣亦从军。
二人当其时,皆以能赋闻。
韩公守武垣,迟兵若屯云。
幄中欲寄画,才智莫有君。
()

行潦萦纡会古溪,一行白鸟自高低。敝裘恐惹途边棘,疲马愁颠雨后泥。

思入石林风浩浩,吟成沙草日凄凄。相逢莫问经行地,万壑千崖总是迷。

()

天寒道路长,行子难为容。
况复迫衰暮,视近步憧憧。
干世悔古学,费时惭惰农。

()

尽日望花开,未开花蕾谢。枉费抱瓮公,置之东篱下。

()
昔帝高辛,先禖笔祀。
爰揆仲阳,式祈嘉祉。
陈之科牲,授以弓矢。
敷祐皇宗,施于孙子。
()

春归几何时,绿树阴已满。萧条子云巷,谁借吹嘘暖。

常日双柴扉,深扃类休浣。稚燕掠翩翾,疏蝉弄凄断。

()

一尺髻,三尺刀。仇人头,在女腰。渭水深,华山高。血风腥,天冥冥,手提髑髅气峥嵘。

法吏执之付以理,女欲报仇,先办一死。后来又有庞娥亲,千古英雄在女子。

()
晓到觚棱簇仗斋,千官星拱马无嘶。
清尘警跸来宫阙,夹道观声浃耄倪。
孝治未应夸郑隧,皇威今已竦边鼙。
小臣何以扬君德,手舞相呼醉月溪。
()

潜之伏矣,柞槱既休。有俶其来,榆柳是求。灵驾纷羽,尚其安留。

饮我三爵,言言油油。

()

雾透龟纱月映栏。麦秋天气怯衣单。栋花风软晓来寒。
懒起麝煤重换火,暖香浓处敛眉山。眼波横浸绿云鬟。

()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
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
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
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
()
日月灯光迥不俱,何须伴侣学真如。
国师道在无相见,知音何处不文殊。
()

一片孤云逐吃飞,东西终日竟何依。
旁人莫道能为雨,惟恨青山未得归。

()

白日未中气色明,玉壶兴入西源行。
草堂羡我不共往,竹风为汝致幽清。

()

五更残梦正迷离,窗纸光明烛焰迟。
却忆去年当此日,催人晨起早朝时。

()
牛力轻万钧,性顺异诸畜。
有足不解踶,有角不皆触。
课日引耒耜,为人给谷粟。
私家忧阙食,公家要余蓄。
()

鵁鶄鸂鶒绕船飞,翠筱青杉照晚晖。无限好怀消不尽,江南风景梦中归。

()

静退陶彭泽,风流支道林。论欢虽暂阻,投分本来深。

客舍汗如洗,僧轩云正阴。莫因俗眼碍,终负胜游心。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长蛇嘘雾毒暗天,老鹤俯视心为怜。
引雏振翮下啄蛇,反为蛇噬身不全。
嗟嗟鹤死群鹤怨,中有一鹤负机变。
徘徊蛇旁衔骨归,瘗之中野酬孤愿。
()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
人主词应不偶然,几人曾说笑掀天。
不知南苑今何在,借与张公三百年。
()

六宫春色一宵残,夷难何人策治安。去国登瀛唐学士,降城执戟汉材官。

瑶宫有扇捐金雀,紫塞无旗卷角端。花柳亦知宫女散,妆红颦翠簇金銮。

()

寒泉下碧涧,古木垂苍藤。荫此万里流,闲花自层层。

何人赏幽致,白发岩中僧。

()

玉麈挥仍置,金人戒不忘。谭宁空稷下,辩已诎华阳。

塞兑遵玄圣,冥心对上皇。白圭晨起诵,三复意何长。

()

石勒童年有战机,洛阳长啸倚门时。

晋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预知。

()

数岁白云里,与君同采薇。树深烟不散,溪静鹭忘飞。

更忆东岩趣,残阳破翠微。脱巾花下醉,洗药月前归。

()

魁山一茅茨,中有无名氏。头戴鹿皮冠,发白丝不理。

斋居了无事,危坐乌皮几。流观高士传,放迹心独喜。

()

昔时英杰未伸时,胯下淮阴尚俛眉。
之子古心能自信,众人谤口不须疑。
讨论直取遗经本,芟剔宁容异说枝。

()

人言铨选异堂除,我笑兹言亦太迂。四海九州均一治,六曹三省岂殊途。

春风到处林无槁,夏雨通时物尽濡。会得只将忠实报,门生恩府漫称呼。

()

倭缬帘垂柳外楼,睹妆微露玉搔头。
承平气象应如此,忆杀金明水殿游。

()

忽忽已花甲,仍怜作客身。元宵一樽酒,湘水十年春。

明月认前度,清风怀故人。窗梅开也未,好报岁华新。

()
因思人事事无穷,几度经过感此中。
山色不移楼殿尽,石台依旧水云空。
唯馀芳草滴春露,时有残花落晚风。
杨柳覆滩清濑响,暮天沙鸟自西东。
()
二八佳人宴九仙。
华堂清静斗春妍。
琼枝相倚妙无前。
良夜黄云来缥缈,东风碧酒意留连。
()
作诗浑似谭经载,夺尽从头席几重。
文木一经题品后,虚名不数大夫封。
()

陡绝盘砣势,横空急水流。涧深愁失足,路滑怕回头。

鸟道挺身过,羊肠壮胆游。漫夸骡轿稳,一步一心揪。

()
妖魃肆虐挻馀灾,麦田未麦空黄埃。
饥民忍饥守乡土,倚公力挽和气回。
梵筵告旱初拜手,补陀仙人已回首。
杨枝一麾神受职,雪龙占先效奔走。
()

忆昔蚕丛开蜀国,崔嵬剑阁入寒云。荒郊寂寂猿啼苦,多少归人不忍闻。

()

童寒鹤冷雪霏霏,正是先生得句时。
一段孤清图不尽,梅花从此厌人诗。

()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

绿苞绽绀珠,红泉酝香屑。采采及清秋,汝南有真诀。

()
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风自落。
古坛苍藓少人行,不见双凫见黄雀。
()

昔时清风满野,今日乱雹打瓦,稽首北面陛下。小民非昧昧者,奈何驱之为瓮中鲊?

青天何高高,愁云蔽地愁蓬茅,十鸟九无巢。东撞西拍声喧呶,猎儿自有乌角弰。

()
浴罢气体和,坐睡便胡床。
首欹如汲瓶,数俯辄一昂。
瞢腾复瞢腾,慾泯想亦忘。
乾坤孰高下,今古谁兴亡。
()

遥空飞构倚长堤,瑶草金光路欲迷。刹影洞开三峡里,江流萦绕万山西。

香残象座僧初定,花落龙宫鸟自啼。金锁玉环休更问,碧云回首隔丹梯。

()

儿童遮道问来程,笑插江花拥袂迎。门扫藤萝如有约,地连桑梓岂无情。

梨尊细倒邻翁醉,箬笠高悬世虑轻。月白沙村归路晚,杖藜人在画中行。

()
对春光淡沲,烟冉冉、日迟迟。
渐红入桃溪,青回柳陌,莺刷金衣。
差池。
竞求友去,恼佳人、幽恨上蛾眉。
()
山翁醉如泥,夜半方醒然。
既莫省宇宙,况复知岁年。
閒愁置度外,大道在目前。
日饮岂不佳,第恐无酒钱。
()

闻住西湖十日还,冷泉亭下水潺湲。钱塘东去直到海,于越南来总是山。

情逐断猿明月夜,兴随孤鸟白云间。玉山池馆花无数,应待幽人一破颜。

()
乳莺啭午。
□好梦初醒小轩清楚。
水沈细缕。
趁游丝落絮,缓随风舞。
()
深村落日啼寒乌,中有十数黄於菟。
饱吞猘狗未足醉,时失行客惊相呼。
苍髯老翁百夫勇,蹶张强弩金仆姑。
潜机夜半发乘矢,黄髯白额歼其渠。
()

茅檐桑柘覆新青,何限薰风入户庭。百里炉锤荷真宰,几年憔悴乐更生。

戴星治亦弹琴治,冰鉴明于宝鉴明。三叹贤侯并豸史,茂劳旌奖浃舆情。

()

酝入烟霞品,功随曲蘖高。秋筐收橡栗,春瓮发蒲桃。

旅集三更兴,宾酬百拜劳。苦无多酌我,一吸已陶陶。

()

运平后亲之俗,时乱先疏之雄。逾桂林而驱象,济弱水而承鸿。

既浮干吕之气,还吹入律之风。钱则都内贯朽,仓则常平粟红。

()
苇篷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鹚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
卜算词中算。
卦象分爻彖。
海岛专寻知友来,堪把扶风唤。
莫怪频磨难。
()

畜尔经年久,悬知羽翮长。别来应念侣,秋至忽南翔。

遽欲摩云汉,能无恋稻粱。更防机事密,罗网不虚张。

()
听月楼高接泰清,楼高听月最分明。
转空轧軏冰轮响,捣药叮噹玉杵鸣。
乐奏广寒音细细,斧侵丹桂韵丁丁。
更须一派天风起,吹下嫦娥笑语声。
()

龙山四面何蜿蜒,下有黄云二顷田。朝来爽气入吟思,外家吾叔真才贤。

十年不见令人瘦,一日相逢开口笑。已呼小吏办酒樽,更遣官奴歌水调。

()
晓行云海意苍茫,画入王维鸿雁行。
烟树屏山分远近,风帆沙鸟认微芒。
笔端应有鲛人泪,句法仍搜墨客肠。
日暮归来欣有得,眼空当不数潇湘。
()

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佳人相问苦相猜。

这回来不来。情未尽。

()

兰省为郎久,荆藩拜宪初。凭将旧经术,自可饰刑书。

问俗从江汉,宁亲过里闾。须知陶母意,莫献武昌鱼。

()

久阔易成晚,独居难为欢。如何天壤间,有此忧患端。

永念昔别日,春花始资繁。一往落秋风,空闺馀蕙兰。

()

痴雨歇檐滴,顽云开日华。穴垣惊暗笋,抢地惜幽花。

市隐静于野,客居閒似家。故园亦皆寓,心定自无哗。

()

寂寥寻静室。
蒙密就山斋。
滴沥泉浇路。

()
三人证龟作鳖,有口都不能说。
须弥顶上浪滔滔,大洋海里遭火爇。
别别,金色头陀曾漏泄。
()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