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苏泂。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借居于一座位于街南的宅子中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借得街南宅子居,
萧然几案食无鱼。
山人为办横斜供,
自洗禅龛净水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街南的一所借来的宅子里的居住情景。诗人表达了他在这个宅子中的宁静和自在,通过描述几案上没有鱼的情景,表达了他的清贫和简朴。诗中还描绘了一位山人(指僧侣)在这个宅子里为自己准备供奉,以及他自己用清水洗净禅龛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借居的宅子里的宁静和寂静。通过描绘萧然几案食无鱼的场景,诗人传达了自己清贫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内心的平静。在这个宅子里,山人为自己办理供奉,这展示了一种与世隔绝、超脱尘世的修行态度。而诗人自己用净水洗净禅龛的场景,则表达了他追求心灵的纯净和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刻画了诗人在借居宅子中的宁静生活,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内心的宁静。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清贫、宁静和修行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理。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雹珠泉为刘丹厓作。明代。古春兰公。老蛟夜嚼阴山冰,冰花碎作玻璃声。渊灵惊罔象走,一片青天落星斗。金谷绿城春已空,湘竹红泪啼秋风。仙人剪冰不成雪,雹子累累水中结。照车十二何足多,昆明鱼目腾秋波。呜呼!魏王千金购径寸,竭海遍网珊瑚柯。珠兮珠兮奈若何!
书喜三首 其三。宋代。陆游。满川秋穫重赪肩,拾穗儿童拥道边。夜夜江村无吠犬,家家市步有新船。夺攘不复忧山越,安乐浑疑是地仙。惟有衰翁最知达,避胡犹记建炎年。
老怀。明代。谢榛。残年百事过,阅世复何言。多病仍春草,全家岂故园。游丝风不定,乱雀日相喧。我欲从丹侣,青山静掩门。
九悯九首 其七。明代。祝允明。旧乞无几新乞多。吾食不续欲分何。汝不吾分越夺那。越夺那,乞化偷。孱则丐,狠则楼。
闻云海宽宝林同二师寂音悼之。元代。张翥。久别吴宽与越同,近传归寂故禅宫。葛川有日寻圆泽,莲社无人寄远公。亭外松焚云海静,井间鳗化宝林空。只留一点诗灯在,长照残山剩水中。
秋日感怀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泣玉投珠道路傍,归来我马日玄黄。蒯缑尚恋青袍短,雀弁难禁白发长。元亮官卑辞亦可,曼容禄薄夺何妨。群言销骨良堪恨,但醉如泥却又忘。
雪中共惟长舅氏饮酒。明代。袁宗道。盆梅香里倒清卮,闲听群乌噪冻枝。饱后茶勋真易策,雪中酒戒最难持。垆心香烬灰成字,纸尾书慵笔任欹。共话当年骑竹事,如今双鬓各成丝。
洗竹。宋代。苏辙。寒甚南轩竹半黄,晚抽旱笋杂榛荒。不嫌毒手千竿尽,稍放清风八月凉。短簪只堪除粪壤,新萌会看伏牛羊。扶持造化须人力,早听人言布麦糠。
追次文公先生岁莫燕集韵 其二。明代。方孝孺。贤豪居庙堂,四海为兴起。时乎有不遇,淳风化闾里。用为江河流,处作乔岳峙。所逢异通塞,内省无欣耻。纷纷夸毗辈,患失诚足鄙。屈身营所欲,易愠复易喜。人生贵闻道,外物岂真美。千载箪瓢生,令闻传不巳。
绮夕埋愁,佳春殢醉,客思又消多许。杨柳才青,便有莺栖燕住。
楼一角、三面花藏,帘半卷、二更月度。拨兰篝、香酽如云,管他天际有风露。
绮罗香 媚夜香深,嬉春梦短,依依揽袂,奚复为情。。清代。姚燮。绮夕埋愁,佳春殢醉,客思又消多许。杨柳才青,便有莺栖燕住。楼一角、三面花藏,帘半卷、二更月度。拨兰篝、香酽如云,管他天际有风露。犀卮琼液正满,堪听筝弦变响,暗挑离绪。杜宇催人,烟外鹁鸪催雨。把心头、万种悲欢,了眼底、片时侬汝。解缠腰、半摺罗巾,染将啼泪去。
仙客归乡词二首。唐代。施肩吾。六合八荒游未半,子孙零落暂归来。井边不认捎云树,多是门人在后栽。洞中日月洞中仙,不算离家是几年。出郭始知人代变,又须抛却古时钱。
洞玄观。宋代。杨备。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留得旧时坛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
酬卢员外。唐代。杨巨源。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舜城风土临清庙,魏国山川在白楼。云寺当时接高步,水亭今日又同游。满筵旧府笙歌在,独有羊昙最泪流。
龙泉秩满题。宋代。蔡用之。昨日新官对旧官,吏民一半冷相看。夜来惟有前滩水,依旧多情到枕寒。
重阳前一日送周元孚还楚 其二。明代。佘翔。篱下菊盈把,尊前客尽欢。讵容风雨妒,新月满长安。
和原甫去年对雪思梅今年对梅思雪。宋代。韩维。中州寒燠与南异,常恨梅花开不早。今年朔雪冬不飞,腊月繁英似南好。君怜芳物感时节,愁见高风冻雪扫。苦嗟十九不称意,徒自令人颜色老。雪迟梅早非我力,会使金樽日倾倒。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宋代。王之道。野云和雨渡金湖,山色微风恍有无。不惯扁舟浮浩渺,且驱羸马上崎岖。
送悟藏主还姑苏。宋代。释崇岳。玲珑岩畔瞥不瞥,竖起脊梁生铁橛。无端林下错商量,携手相随入虎穴。瓮里蓦然失却鳖,个事明明向谁说。彼时只是此时人,谁知眼里重添屑。我携拄杖奔南北,君入西山恣轻忽。放下蛇头捋虎须,翻身便作白拈贼。太虚全布目前机,生杀交驰谁敢窥。我来一笑重相见,鼻孔由来向下垂。密庵家风彻骨贫,密庵有眼且无筋。将无作有这些子,透这些子能几人。西风落木天宇迥,君兮不住别峰顶。曹溪一滴杖头挑,涨起吴江千万顷。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十一 藏真洞。明代。胡应麟。藤萝垂洞口,空谷四无人。恍惚天台路,难寻两玉真。
寄张守仲思十首。宋代。陈造。迂船径欲一相过,安德桥西之字河。未苦路长寒切骨,倚君一笑作春和。
琼花。唐代。郑损。琼花今日多从辩,玉蕊唐人早有诗。天上神仙曾枉驾,世间草木敢连枝。无风亦识飘香处,有眼谁看堕地时。三十年来成一梦,摩挲石刻鬓添丝。
湖边会饮。明代。吴学礼。秫价年平易索醪,西风野店快持螯。门疏杨柳前峰见,瓦上藤花破屋高。时异最伤嫠妇纬,岁寒方重故人袍。小舟待月同归去,横直沙头插短篙。
读华严经三绝 其一。宋代。李之仪。纷纷作客不归来,树本无根何处栽。弹指未应超十地,重重楼阁一时开。
次黎宰并柬曾楚山二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我耕枯旱不逢年,君解翻瓢涨九渊。道义相忘床上下,诗书有味蜜中边。向来湖海鱼千里,此去功名马一鞭。坐想昼帘公事少,时将诗递破苍烟。
偶书。宋代。张镃。花柳无情浪占春,浴鹅波暖草方熏。催畊野旷鸣黄犊,瞰客篱疎立茜裙。拚睡工夫便日永,得閒滋味苦愁分。行行快趁风烟阁,莼鱠诗坛要策勋。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宋代。张耒。风声一夜下林端,遽作霜天十月寒。三伏炎蒸不可过,北风粟烈亦何难。人情何待常从缓,天令难移古不刊。幸有布裘毡履在,雪深高卧更安闲。
偈。唐代。智常。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泥谿。唐代。王勃。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芹溪九曲诗 其二。宋代。朱熹。二曲溪边万木林,水环竹石四时清。渔歌棹入斜阳里,隔岸时闻一两声。
三月旦日出游。宋代。陆文圭。季春已一日,寒气独袭人。斋中偷小暇,陌上追馀春。金华古精庐,几劫化微尘。入门何所见,修竹出墙邻。迤北过崇明,殿阁何嶙峋。山房闲不启,俗客来辄嗔。徐归偃藤床,息我定力均。残书了一卷,古意含酸辛。山芽聊止渴,起瀹石泉新。
及郑何妨亟剿民,休论老上与军臣。启疆声吠□□辈,悬阙魂惊垄亩人。
阃外十连空彳亍,隆中三顾未繁频。杞忧嫠恤嗟罍耻,不献金钱止献身。
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 其三。明代。张萱。及郑何妨亟剿民,休论老上与军臣。启疆声吠□□辈,悬阙魂惊垄亩人。阃外十连空彳亍,隆中三顾未繁频。杞忧嫠恤嗟罍耻,不献金钱止献身。
宿横金延庆寺。宋代。吕江。水路通城近,人家与寺连。西风渔市鼓,落日野桥船。尘土非吾事,湖山似去年。今宵禅榻梦,定是到鸥边。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宋代。蒲寿宬。百年岂非长,流光迅飞电。月渚愁滨鸿,风檐凄去燕。鸿燕胡独乖,参辰岂相见。念此霜中英,良时不妨殿。
春游。清代。方应纶。策杖寻春路转赊,青山缺处见人家。茅亭尽日柔风暖,开遍红栏木笔花。
筚篥乐为西瑛公子。元代。贯云石。雄雷怨别雌雷老,云海镘沙地无草。□尘不受紫檀风,三寸芦中元气巧。微声辚辚喘不栖,魑魅梦哭猩猩饥。壮声九漏雪如铁,酥灯燄冷春风灭。神妻夜传髑髅杯,倒解昆仑饮腥血。紫台云散月荒凉,归路人稀腔更长。
送史同叔司直造朝。宋代。孙应时。天壤王郎子,芝兰谢傅家。班行想风采,诗礼倍光华。万里鞭先著,连城玉未瑕。中朝吕范氏,端的有余师。
浣溪沙 秋夜。宋代。张玉娘。玉影无尘雁影来。绕庭荒砌乱蛩哀。凉窥珠箔梦初回。压枕离愁飞不去,西风疑负菊花开。起看清秋月满台。
春景 其二 孤舟乱春华。宋代。刘辰翁。罨画来兼往,孤舟自若耶。悠悠信溪路,籍籍乱春华。今古三高客,乾坤一叶家。泛桃冲雨过,穿柳带烟斜。下水随飞燕,移梢为惜花。日斜归兴急,恐或见胡麻。
赠于纳言文若。明代。吴兆。还治出西华,春城散曙鸦。俸支常不足,客到竟如家。古思澹流水,闲情赋落花。朝朝垂手版,山色正当衙。
天南怀故人。唐代。于邺。独行千里尘,轧轧转征轮。一别已多日,总看成老人。洞庭雪不下,故国草应春。三月烟波暖,南风生绿蘋.
云。唐代。幸夤逊。因登巨石知来处,勃勃元生绿藓痕。静即等闲藏草木,动时顷刻遍乾坤。横天未必朋元恶,捧日还曾瑞至尊。不独朝朝在巫峡,楚王何事谩劳魂。
金缕曲 其二 巴陵杜仲丹贵墀。清代。易顺鼎。此杜依然老。只一事、差强乃祖,时非天宝。家在岳阳楼下住,容易吟魂飘到。看尽那、洞庭秋好。绿雨啼鸪斑竹岸,是古来、未竟伤心稿。二十五,楚骚调。宣南记共风吹帽。怎独自、鬓丝禅榻,焚香却扫。中有水流云在意,懒向词场厮闹。算已是、名心淡了。昨夜游仙帆影挂,为寻君、转过黄陵庙。霜与月,满湖缟。
论政。唐代。邵谒。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孙弘不开阁,丙吉宁问牛。内政由股肱,外政由诸侯。股肱政若行,诸侯政自修。一物不得所,蚁穴满山丘。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朱云若不直,汉帝终自由。子婴一失国,渭水东悠悠。
和寄仵判院八首。宋代。赵希逢。好问君王觅镜湖,含丹照白伴潇疎。玄中得趣浑闲事,只恐故人难得书。
题梧桐宫六逸堂。元代。张昱。龙化青林水满溪,昔人曾此寄幽栖。高情不负杯中物,烂醉何妨日似泥?富贵到头蕉下鹿,光阴过眼瓮中鸡。当时不尽风流兴,付与山莺尽意啼。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宋代。苏轼。垂老区区岂为身,微言一发重千钧。始知不见高皇帝,正似商山四老人。
秋兴。宋代。陆游。去秋尚十日,轩窗夕已凉;露草黏湿萤,坏壁啼寒螿。丈夫志四海,临书慨以慷。白发忽如此,惟有归耕桑。药饵且枝梧,邻曲相扶将。岂无瓮中酒,老病不能觞。南山有归处,岁晚柏已行。下从吾亲游,此事岁月长。
咏史下·慕容恪。宋代。陈普。霜雹风沙杂乱飞,段龛地下见春归。时来但处周公位,历举华人百世希。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清代。佚名。[太簇为角]是尊是奉,兹率旧章。乐音纯绎,荐溢圆方。情文旧矣,神其迪赏。永观锡义,多樯穰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