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溪声阁望香炉峰偶成二律

宿溪声阁望香炉峰偶成二律朗读

《宿溪声阁望香炉峰偶成二律》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宿溪声阁望着香炉峰,偶然写成的两首律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宿溪声阁中俯瞰香炉峰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赏析:
《宿溪声阁望香炉峰偶成二律》以景写情,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线,通过对烟岩古、雪涧横、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等景物的描绘,创造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诗中的"随流想"和"潄石情"表达了作者豪放洒脱的心境和对自然的倾慕之情。最后两句"壮怀徒激烈,聊复以诗鸣"表达了作者秉持豪情壮志,以诗歌表达内心情感的决心和自信。

整首诗以字字珠玑,意象丰富,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结合,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欣赏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豪情,并在其中体味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朗读
()

猜你喜欢

忆在武夷同醉日,感君高韵薄秋云。今来手握山东宪,众许才空冀北群。

尘世浮名春梦似,玉堂旧话夜灯闻。年来鬓发俱非昨,要遣丹青早策勋。

()

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

()

霜林无留红,石气寒剪剪。春风何时来,玉树破花茧。

聊持一樽酒,陟此云外巘。流香入诗脾,汲影漱清浅。

()

山向南逾秃,江归下转清。

鸟那容久立,鱼不及潜行。

()

风流人物数元嘉,文史纵横自一家。白面书生谈北伐,黑衣宰相坐南衙。

长城万里歌声惨,合殿深宵烛影斜。俭约犹存永初意,乌篷未胜葛镫华。

()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
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
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

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者谁?

后千年有人,谁能待之。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

()

名花非不好,浊酒赏应难。可惜篱边色,犹从病里看。

枝疏风自倚,蕊冷月同寒。莫遣芳菲尽,相留伴鹖冠。

()
腷趵履险不踏泥,我亦策蹇驱驴儿。
玄云吹寒作飞雪,琐碎渺漭无地皮。
幻苍变白顷刻尔,翕张披拂谁为之。
定自帝所千玉妃,羽衣鹤帔集瑶池。
()
玉缨翠佩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
为君起唱白纻歌,清声袅云繁思多,凝笳哀瑟时相和。
金壶半倾芳夜促,梁尘霏霏暗红烛。
令君安坐听终曲,坠叶飘花难再复。
()

水涨芙蓉粉,烟含杨柳丝。幽人家住五云溪。行过东坡书院,孝侯祠。

箧有中封帖,吟成东去词。荆南相望一相思。恰又晚村花垛,夕阳时。

()

馆娃宫里旧精神,粉瘦琼寒露蕊新。
园吏无端偷折去,凤城从此有双身。

()

道狭难并车,相逢苦踟蹰。

踟蹰将何念,所念在康衢。

()

即时参得指头禅,说似家风玉版传。一日佛堂光自放,我师歇在古灵前。

()
日莫远涂行未休,白头又作长沙游。
湘江一点不容俗,岳麓四时皆是秋。
香草汀洲付骚客,红莲幕府聚名流。
吟边万象写不得,上有风流赵倚楼。
()

罗敷试采桑,出入城南傍。绮裙映珠珥,丝绳提玉筐。

度身攀叶聚,耸腕及枝长。空劳使君问,自有侍中郎。

()

萧然非俗亦非僧,尚被红尘浣姓名。辜负东篱今岁菊,客窗晨树听鸡鸣。

()
倾盖星桥忆去年,官陪预说使君贤。
别来风送空中月,此去云开剑里天。
治效龚黄方侧耳,交情嵇吕好差肩。
相逢便作阳关曲,数日销魂正黯然。
()

有客有客胡未归,长安三见秋叶飞。警霜老鹤夜不寐,吊月孤雁寒无依。

纷纷北里厌粱肉,落落西山甘蕨薇。人生穷达各有命,何须中夜泣牛衣。

()

丽晴蛱蝶粉衣匀,疏竹閒花一径新。淡客不来帘毕静,午窗诗梦暖于春。

()

新阳气候未全佳,尚纵寒威压岁华。赖有椒汤共卯酒,不妨和雪看梅花。

()

羊肠九折路盘岖,不觉胜身上太虚。
失脚从知高处险,西风斜日旱回车。

()

青湖岭下入栖霞,缥缈玉清仙子家。宫殿春移九芝盖,云烟昼下五华车。

冥冥古柏含溪雨,短短青蒲隐岸沙。药臼丹瓢那可问,高原残日散桑麻。

()

自负人谁识,其如世道何。耽书诚有癖,快语慎无多。

月影东南小,江声日夜磨。与君期岁暮,袖草一来过。

()

马蹄残雪未成尘,梅子梢头已著春。
巧胜向人真奈老,衰颜从俗不宜新。
高门肯送青丝菜,下里谁思白发人。

()
手书不受叛臣污,摧抑多端只故吾。
已喜生前能自保,却怜身后尚遭诬。
()

架上残书乱不收,短琴亦挂壁东头。直愁沾湿无泥滓,尤恐堂㘭作水流。

()

远络丛峰间,平流盘石上。
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叶下,色映秋苔涨。

()
边头奏凉风,战士送寒衣。
北征夏徂秋,君王虚六师。
区区彼敌人,授首讵无期。
冰霜辉戈甲,勇忆临去时。
()
久矣无循吏。
自当年、弘宽去后,风流谁继。
律令喜为鹰击勇,无复柔桑驯雉。
何幸见、真儒小试。
()

稳睡寒床帖竹枝,宛然奇梦诵新诗。一樽贮却香醪好,留到看山对菊时。

()

座上辞安国,禅房恋沃州。道心黄叶老,诗思碧云秋。

卷轴朝廷饯,书函内库收。陶欣入社叟,生怯论经俦。

()

巉然瘦骨鬓鬖鬖,扶杖前廊力未堪。欲问故人章博士,为谁骑马出城南。

()

我爱嵇中散,读书想介狷。浊酒弹素琴,了毕平生愿。

孤生托江淮,垂缨入王甸。匹若菁茅微,偶与芹菹荐。

()
忆昨姑溪岁丙辰,老仙元日去班春。
当家句子频催客,省事天公却笑人。
紫凤天涯今已老,泥牛岁首又还新。
笑谈谁记当时选,独立东风倍怆神。
()

三月有八日,时俗称上巳。伦子邀我游,访旧脩禊事。

高朋集宴坐,云日亦欣媚。密荫纡前荣,芳葩敞丹塈。

()

山灵有宿约,寤寐应未爽。高韵摆尘俗,幽思入无象。

分明桃花潭,春水增十丈。迟回虎穴傍,展转不可上。

()
天公留雪待嘉平,飞霰来时晓未明。
病士拥衾催暖酒,闭门不听扫瑶琼。
()
笔底词华盛,宁论大小山。
敷腴建安际,古澹贞元间。
未许窥三昧,时容见一斑。
草堂诗律在,风味唤仍还。
()

记得天台雁宕归,满山松露湿人衣。十年眼底无林壑,今日画图看翠微。

()

一室青芜长,终朝静不哗。
圣贤开美酒,子母破新瓜。
绿筱初翻箨,红蕖稍荐花。

()

颓然顽石,粹然妙蕴。全假全真,壁立万仞。

()

颇觉维舟惯,翻怜旅泊新。若为催跋履,空复向风尘。

时序惊遥汉,关河近北辰。乡心兼客思,凄绝可谁论。

()

世路竞棼逐,末学多支离。生意本无言,春风上绿枝。

()

十二街头三尺雪,骏马健行如跛鳖。
生怀故人厉半村,拂袖前行何勇决。
叠山居士强欲吟,冻笔如椎砚欲裂。

()

窈窕轩窗面北开,百花都是旧时栽。青天有影池中见,白日无光树底来。

酒令逡巡香未过,棋声剥啄梦初回。阑干朝暮惟多景,不着凡间一点埃。

()

开帘看春客窗暖,古壁尘埋碧瑶简。娇莺夜挟东风归,桃株满林红玉烂。

巷南巷北花参差,飘垂络拥悬红丝。藐金挥掷压豪杰,使酒怒碎珊瑚枝。

()
缭碧萦青一径深,倦随扶老上遥岑。
耕云自识本来面,曝日谁知见在心。
浮世事如风雨过,贵人头亦雪霜侵。
草庵虽窄乾坤阔,野鹤孤云不可寻。
()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

遍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

()
衮衮登瀛更上坡,且容老子钓烟波。
凤麟自合呈祥瑞,凫雁何曾击少多。
时有耦耕人共语,亦无问字客相过。
倒囊欲答骊珠赠,柰此家徒四壁何。
()

一个虚亭倚翠林,亭前慈孝竹阴深。
白云落尽花同落,半点残红无处寻。

()

珠冈鼓岭对衡门,独契金兰永弗谖。鹿豕深山原有待,菊松荒径喜犹存。

游因宋贾曾随牒,好结朱陈已共村。把臂入林从此始,心閒身健且加餐。

()

承天门下黄金阙,高鼻夷人入持谒。表上连钱肉騣马,俶傥权奇蹑慌惚。

神行狮子玉花高,气奋龙媒朱汗沫。欢归圣德肃灵威,西极来从月氏窟。

()

食货生之源,易穷久乃变。金玉炫耳目,始觉菽粟贱。

逐末竞锥刀,举世互相煽。海客多奇淫,大利遂私擅。

()

扇留风,冰却暑。夏木阴阴,相对黄鹂语。薄晚轻阴还阁雨。远岸烟深,仿佛菱歌举。

燕归来,花落去。几度逢迎,几度伤羁旅。油壁西陵人识否。好约追凉,小舣兼葭浦。

()

五岭何烦汉节临,暂来南国种棠阴。诗亲老杜真无敌,迹访涪翁尚可寻。

登览漫穷千里目,衰迟唯有五湖心。江山弹压归诗伯,诗赋梅花雪片深。

()

客云自孔氏,不觉喜逢迎。止宿见二子,孰云无世情。

()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
骐骥泥中行,偶蹶未千里。
终当至高衢,尚苦泥行耻。
今归雨蒙蒙,嘶鸣欲何止。
乃念彼名驹,近在清川涘。
()
一梦黄梁,邯郸道、几人曾觉。
空怨杀、津亭叠鼓,戍楼残角。
往岁相逢淮□渡,今年同向钱塘泊。
叹飘零、俱为出山忙,平生错。
()

清溪潮上送行船,回望高城隔晓烟。
景色似看名画展,醉魂犹忆寿杯传。
春盘食菜思三九,人日书幡诵百千。

()

久慕陶公卧北窗,还从马祖吸西江。
扫愁那用千金帚,折慢惟瞻七宝幢。
日晏卷帘延叠嶂,雨晴欹枕听流淙。

()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
两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
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
往读西归志,一一未深剖。
及兹亲见之,语巧极雕偻。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