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

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朗读

《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杨季恪共同追求高尚理想的情景,以及对自身地位和价值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二疏高躅耸簪绅,
寂寞无人继后尘。
一代风流虽已远,
千年我德镇如新。

幸抛印绶归空谷,
得与湖山作好春。
若较前贤那可并,
却惭温诏下严宸。

中文译文:
两位清高的士人高居官位,以清雅的仪态引领时尚,但他们孤独无人继承他们的思想。一代风流人物虽然已经远去,但千年以来,我的德行依然像新鲜的一样。

幸运地放下朝廷的职位,回到空谷中,与湖山相伴,共同创造美好的春天。虽然无法与前辈贤人相比,但我仍然羞愧于温宪下诏的严肃和庄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方式描绘了作者与杨季恪的境遇。他们身居高位,但却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他们的理想和追求没有得到后人的继承和传承。他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逝去,但他们自己的德行和品格却依然保持着新鲜和不朽的力量。

在这种境遇下,他们幸运地选择了抛弃朝廷的权势,回归自然的空谷和湖山,与大自然相融合,共同创造美好的春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官位和权力,更在于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然而,作者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自身地位的谦逊和自省。他们虽然有所成就,但他们自愧不如前贤,对温宪下诏的严肃和庄重表示惭愧。这种自省和谦逊的态度彰显了作者的品格和思想修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高位士人的境遇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和对品德价值的思考。同时,通过与自然的交融和对前贤的自我评估,展现了作者的谦逊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

猜你喜欢

叠嶂缘青冥,峭绝两崖束。盘盘龙虎踞,岑巘互回伏。

重关设天险,王气舆坤轴。皇灵广覆被,四海同轨躅。

()

众芳已销落,余春栖百卉。流泉泻绝壁,潺潺若风雨。

()

先圣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

川原积雨收,馀阴阁新晴。一宿古兰若,归梦有馀清。

清辰起危坐,笑看烟缕横。读此阿师诗,秀丝出盆明。

()

去年南郡赏元宵,歌舞声中度画桥。烂缦新诗谁记得,红梅零落路迢遥。

()

故人九寺长,邀我此同欢。永夜开筵静,中年饮酒难。

微风侵烛影,叠漏过林端。腊后分朝日,天明几刻残。

()

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

感激时难遇,讴吟意未休。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

()
玄鸟初来日,灵仙望里分。
冰容朝上界,玉辇拥朝云。
碧落流轻艳,红霓间彩文。
带烟时缥缈,向斗更氤氲。
()

避地适他乡,息肩谢羁束。生事未有涯,暂止聊自足。

南园实清旷,可以永幽独。层楼面群山,俯见湖水绿。

()

缤纷万片打窗来,蓦趁斜风舞却回。
可怪今春寒特甚,梅花一半未曾开。

()

()
罗城一百廿里长,东藩将此作金汤。
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
()

断石横烟渚,菰蒲日易昏。片帆千里客,漭漭欲销魂。

()

高台白日哭忠魂,一剑长怀未报恩。请把严滩添旧泪,好随明月到崖门。

()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黄鹤楼前共语时,白苹红蓼对江湄。
衷肠已诉无人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

醉泛吴松,小舟谁怕东风大。旧时经过。曾向垂虹卧。

月淡霜天,今夜空清坐。还知么。满斟高和。只有君知我。

()

玄亭回合众山苍,芰服初裁葛屦凉。双树剩能飘桂馥,九秋秖恐败兰芳。

()

路绝曹溪孰敢过,主君才辨泻悬河。一时风物应丕变,入眼山川秀气多。

()
就莆食菜国恩优,昼锦全胜万里侯。
却笑向来师尚父,磻溪不老老营丘。
()

枕上见青天,明月光流地。空水色相函,千里无停翳。

微云起天末,缭绕忽成字。或散或披丝,或累若椎髻。

()

一过朝天峡,巴山断入秦。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

暮色愁过客,风光惑榜人。明年在何处,妻子共沾巾。

()

茍欲娱耳目。
快心乐腹肠。
我躬不悦欢。

()

相逢冰雪痛乌号,晚岁功名感鬓毛。残夜除书新使节,南天行幰旧征袍。

春归日下人偏去,诗历黔中境益高。闻道吐蕃窥六诏,安边筹略望韦皋。

()

我本山中客,荒居猿鹤邻。苍茫春色晚,寥落别愁新。

心折远游子,寒惊独夜人。何因遣岑寂,不惜苦吟身。

()

空堂孤影起闻鸡,风起高楼鼓角悲。
江海无情游子倦,岁年如梦美人迟。
平生管鲍成何事,千古夷齐在一时。

()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
无妨自是莫相非,清浊高低各有归。
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
()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
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

碧渚苍云路,长帆几叶还。趁秋行九子,携谱看庐山。

采药灵溪见,映花石户关。孤藤双竹屦,听尽水潺湲。

()

一贫报国愧多财,三字称官列上台。投老昌诗犹课日,吞声每饭自兴哀。

病鸱凌凤知何有,腐鼠呼鹓更不回。剩好推枰延橘叟,冷吟销尽掞天才。

()

策蹇西风探水源,万山堆里乱云屯。红霞晚树残秋路,白露荒田野豆村。

烟际鱼梁逢荷筱,人家篱落掩柴门。阳坡一带岩峦好,处处青瑶染绿痕。

()
浣衣轻浣布,布缕不如丝。
□坚犹易穿,布弱从可知。
()

碧云垂下大江流,坐倚江城古石头。丹嶂欲平犹作巘,青枫未落已成秋。

三山夕照新林渚,万里西风埽叶楼。虎踞地形犹在眼,清凉深院发鸣虬。

()
圣谛廓然,何当辨的。
对朕者谁,还云不识。
因兹暗渡江,岂免生深棘。
阖国人追不再来,千古万古空相忆。
()

荒园草木深,时复值长夏。绿影遍方塘,清阴蔽茅舍。

白日向西颓,返照穿桑柘。庭花处处开,高低自相亚。

()
顷尝假守向中川,公在黄扉已数年。
每念夔龙容接武,自期鸡犬亦登仙。
入朝终叹一交臂,问道几思偏祖肩。
数仞宫墙天样远,此心何日遂亲传。
()

妆台眠食近何如,走笔殷勤问起居。秦岭云高孤一雁,卫河水阔滞双鱼。

凭栏已是花开后,卷幔刚逢月上初。此际相思千里共,几番西望倍踌躇。

()

谷雨已十日,不散阴云顽。
夜风翼腐草,借光蒲苇间。
往来自相照,似欣天地宽。

()

斑鳞拧鬣玉为肌,梦入松江自可疑。

()

秉轺偶将命,抚俗烟江湄。
地僻接穷峡,务简稀公期。
秋信任无趣,野怀良自宜。

()
穷居罕人事,来往断交亲。
粗安鹪鹩居,靡求尺蠖伸。
坐看柴门外,日飞车马尘。
谁能学桔槔,俯仰更随人。
()

十载披榛共雅游,君诗正始见风流。兰阴山下船船雨,瀫水城边岁岁秋。

知有诸编藏宛委,自堪一褐老沧洲。蒹葭不尽怀人意,独送飞鸿万里楼。

()

圣主忧勤念足兵,近臣特奉玺书行。离筵暂尔停车骑,外阃遥应识姓名。

贾谊心劳陈政疏,韩公力筑受降城。传家贞观遗忠在,几日封章达帝京。

()

野鸭儿,野鸭儿,长芦短苇风披披。不寒不暖天与睡,睡足扑漉横斜飞。

飞划划,鸣轧轧,菰蒲澎浡花欲脱。呜呼此友兮奚可阑,断岸攲树连深山。

()
朱户敞高扉,青槐碍落晖。
八龙承庆重,三虎递朝归。
坐竹人声绝,横琴鸟语稀。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

脉脉长摅气,微微不离心。叩头从此去,烦恼阿谁禁。

()

话杀浑閒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

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

()
参遍曹溪众所钦,玄堂虚寂砌虫吟。
定回瞑目谁相顾,好鸟衔花下翠林。
()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

日光堕地风烈烈,满眼黄沙吹作雪。三更雪尽寒更切,泥床如水衾如铁。

骨战唇摇肤寸裂,魂魄茫茫收不得。谁能直劈天门开,放出月光一点来。

()

矰儿偏吠客,花下卧晴莎。
莫出东原猎,春来兔乳多。

()

魏师临阵却抽营,谁管豺狼作信兵。

纵使将军能伏剑,何人岛上哭田横。

()

桑竹垂馀荫,洪柯百万寻。得欢当作乐,有子不留金。

促席延故老,清歌畅高音。此中有真意,聊用忘华簪。

()
节物赖邻家,南风竞剪花。
门无迎客犬,地有噪人鸦。
病眼愁中暗,题诗醉里斜。
乳离俱老大,今夕意何涯。
()

许生虽学李营丘,墨路纵横多自出。
交柯挥霍裴旻剑,乱蔓淋漓张晓笔。

()

百年摩诘阳关语,三叠嘉荣意外声。
谁遣伯时开缟素,萧条边思坐中生。

()

龙龟不再出,谁能探真精。

图书天所付,手授之二程。

()

嗟君万里谒枫宸,又向江湖老此身。补传抱来空泣玉,新诗赋罢浪惊人。

愁中南国干戈在,雪里长淮道路贫。荐士未如杨得意,绨袍虽赠亦沾巾。

()

汀烟溪树。总是伤心处。望断溪流东北注。梦逐孤云归去。山花野鸟初春。渔郎樵叟南津。谁识摧颓老子,醉人推骂从嗔。

()

屡诫绝依傍,孤撑愧不能。一星湖上见,寒塔静于僧。

()

野花如靥香车路。娇莺学语行云度。芳时可奈落红多,幽怨肯随流水去。

长短亭标离恨谱。东西陌占销魂处。寸心窝里寸眉尖,容得闲愁千斛贮。

()

葡萄样子,樱桃颜色,珠网墙阴笼住。绿翎瘦雀乍飞来,又带雪、一红衔去。

松枝共互,梅花共吐。时节天寒日暮。分明翠袖倚阑珊。

()
早蚕上箔将成趼,晚界蚕方起大眠。
两月辛勤敢胥怨,成丝成绢更成绵。
()
电卷星飞,珠回玉转。
打破面皮,赤心片片。
()

春风歇桃李,秋雨深莓苔。萧然公馆间,得此奇种栽。

九天清露零,一道红云开。句牵绿衣队,酣宴瑶池杯。

()

少年曾作江门游,百尺楼高望隔洲。一病移时空有梦,十年回首又登楼。

山光水色凝秋思,野树荒台起暮愁。谁剪榛芜开塞路,梅花明月旧矶头。

()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