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书事十三首

天台书事十三首朗读

《天台书事十三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组诗篇。这组诗以天台山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山间小圃中种植松竹的情景。以下是该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台书事十三首》

小圃都无花木名,
只栽松竹养余清。
时时风向边头过,
喜听松声又竹声。

诗意:
这个小圃里并没有种植鲜花,只有松树和竹子,以此来养护作者内心的宁静。时不时,微风从旁边吹过,作者欣喜地聆听着松树和竹子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组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在天台山的小圃中的生活情景。小圃中没有花木,只有松树和竹子,这种选择体现了作者对清静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喜爱。诗中的"余清"一词,既指作者自身的清净心境,也可理解为松竹所代表的高洁、坚韧和淡泊的品质。同时,诗中的"风向边头过"揭示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微风吹过松树和竹子,带来它们的声音,作者欣然倾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悦耳之音。

通过这组诗,作者将自然景物与内心的宁静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松树和竹子的清风和声音,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小圃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与安宁。整个诗篇以其简练的文字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追求,给人以静谧舒适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入岩仙境清,行尽复重行。若得闲无事,长来寄此生。

涧松闲易老,笼烛晚生明。一宿泉声里,思乡梦不成。

()
邻砧落日数声残,汀树秋风几叶丹。
冉冉清愁来不断,无方能使酒肠宽。
()
犹龙景象驾翔鸾,道在虚无天地间。
一二合将归大礼,五千言外不开关。
仪形眇邈难相类,圣迹希夷语默闲。
昔日西游如似梦,化胡异域却应还。
()

十里商中抱帝畿,苑烟宫雾共霏微。
长杨猎近寒熊吼,太液歌馀瑞鹄飞。
碧护斗城天倚盖,光衔蓬岛日舒围。

()
始初一著,仙凡争交。
须知斗敌爻爻。
俗意俗心力大,投漆没胶。
真心裂来周正,免火坑、里面身炮。
()

谪宦闻尝赋,游仙便作诗。白银双阙恋,青竹一龙骑。

先入茅君洞,旋过葛稚陂。无然列御寇,五日有还期。

()

石榴裙子称纤腰,唱歇新声换玉箫。背立东风偷拭泪,为谁肠断为谁娇。

()

鬓丝冉冉飏茶烟,药裹关心手自煎。祸福从来相倚伏,灵氛何必事建篿。

()
圭瓒方陈礼,干旄乃象功。
成文非羽籥,猛势若罴熊。
()
帝城官妓出湖边,尽作军装斗画船。
夺得锦标权遗喜,金银关会赏婵娟。
()

珠林遥隔水云村,百里寻僧日欲昏。行逐鲛人趁番市,渐闻鴃舌杂华言。

山钟近接三巴寺,海气晴分十字门。到处不妨吾道在,岛夷今识法王尊。

()

云散鹤飞何所止,殿台散木长横枝。閒寻旧日经行处,荒草犹眠半截碑。

()

天围欲尽三千界,地险真成百二关。不向中峰最高处,诸君元未识庐山。

()

燕京阊阖五云开,袪服晨趋亦快哉。萍水敢期仙客棹,榴花还及故人杯。

西曹词赋留高步,东郭河山得隽才。戎马正当挥涕日,可无飞檄自天来。

()
长条袅袅串红绡。
无风时自摇。
十分娇艳更苗条。
殢春情态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