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吟十首。元代。方回。我爱真西山,读书有甲记。首论天命性,岂可不论气。我爱魏鹤山,周易辑集义。濂洛十七家,一贯六十四。有寂即有感,槁死笑释氏。无气欲为人,瓦砾弃骸胔。复见天地心,有处起生意。王弼独云元,此语决非是。
《学诗吟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爱真西山,读书有甲记。
我热爱那真实的西山,读书时有详尽的笔记。
首论天命性,岂可不论气。
首先讨论人的天命本性,怎能不考虑气质。
我爱魏鹤山,周易辑集义。
我喜欢魏鹤山,整理《周易》的义理。
濂洛十七家,一贯六十四。
濂洛学派有十七家,一贯道有六十四卦。
有寂即有感,槁死笑释氏。
有寂静即有感悟,干枯的树木上开出释迦牟尼的微笑。
无气欲为人,瓦砾弃骸胔。
没有气质怎能成为真正的人,抛弃瓦砾般的肉身。
复见天地心,有处起生意。
再次认识天地的真心,从某个地方产生创造力。
王弼独云元,此语决非是。
王弼独自说道“元”,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这首诗词表达了方回对于学诗的理解和见解。他热爱大自然的真实美,注重读书的记录和总结。他认为人的天命与气质密不可分,强调了学习道家思想,整理《周易》的重要性。他提到了濂洛学派和一贯道的重要性和影响。诗词中还展现了对于寂静中的感悟和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最后,他对王弼的观点进行了否定,认为王弼的说法是错误的。
整首诗词充满了对于自然、学问、人性的思索和感悟,展示了方回对于诗词创作和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题画。明代。何巩道。二人閒立碧山巅,只见山光共水连。树影压来将断岸,荻花开去未耕田。可怜空谷无啼鸟,忽觉前村有暮烟。霁景眼中双泪落,因风吹向夕阳边。
感事 其一。清代。陈炽。河伯笑海若,小大固殊料。杂县眩钟鼓,雅音岂不和。性质阂闻见,俯仰成山河。深识迈当世,薄俗常见呵。遐哉怀古心,太息竟何如。徙薪不及早,爝火能燎原。羝羊亦解触,乃自撤其藩。族类既以殊,祸害安忍言。饥蛟宅深浦,水族无安澜。猛虎在灌林,百兽多忧患。前谋已无及,后虑宁复论。当断不能断,揖盗徒开门。
依韵和许待制後园宴宾。宋代。梅尧臣。春来无处不幽芳,谁复樽前叹异乡。绕榻绮罗观旧艳,傍池桃杏照新妆。柳条拂拂牵丝嫩,蕊粉轻轻落酒香。闻道主公偏爱客,翻思当日醉莎场。
後十一月十一日夜宿柳子镇。宋代。晁说之。早岁无知到柳桥,黄流澎湃客雄豪。自从道路无形势,今日睢阳益谩劳。
宋铙歌鼓吹曲 其十一。宋代。谢翱。清源无诸邦,力弱臣秣陵。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愿齿邹与郳,自达天子庭。四邻彫霸业,国除洗天兵。皇灵畅遐外,蜑俗迩声明。归其所隶州,乞身奉朝请。帝命得陪祀,汤沐在王城。从兹附庸毕,歌以颂河清。
雪洲图为江阴夏叔度赋今其孙珙珍藏于家。明代。王汝玉。江云漫漫天漠漠,冻云著风吹不薄。巫娥翠失十二鬟,春花乱零飞雪落。千山万山削瑶璚,瀛洲路近芙蓉城。仙人白凤望不到,满前琪树纷纵横。树根谁坐蘧庐底,寒衾布袍僵不起。此时清兴与谁同,惟有骑驴暗香里。
登玩海楼。明代。朱纯。旭日动沧溟,楼高曙色明。烟霞千嶂合,钟鼓半空鸣。天阔淮山迥,云连越树平。凭高屡回首,不尽望乡情。
风沙。宋代。陈杰。清野风水觉更长,谪仙此日尚能狂。一株残柳专春事,两箔颓篱共夕阳。过鷁去空江浪白,归鸿没尽塞云黄。酒醒何处吹羌笛,示省吴儿有石肠。
丙午寒食题净土寺一首。宋代。王阮。方见繁红绣小园,已随流水泛前村。人於醽醁真无分,雨共秋千似有冤。投老故应诸事懒,问春能得几分存。不须便作匆匆散,更把松梅子细论。
观丙辰省试宣锁作。宋代。胡仲弓。撒幙焚香冰鉴开,观君切莫负多才。黜边取迪浑閒事,只恐纷纷掷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