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宋代。韩维。庭讼萧然昼景清,每因闲暇接耆英。言诗屡奉从容论,对酒常怀淡泊情。解秩尚思嵩峤色,入朝还听禁钟声。怜君壮岁多留滞,不尽鹏搏九万程。
《和微之》是宋代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庭院中和谐宁静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与耆老交流、自娱自乐的心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泊追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和微之》中文译文:
庭院的争议渐渐平息,白天的景色清净明朗,
每当有空闲,我就与长者们交流,
言谈中常常提到诗歌,从容不迫地论述,
与酒相伴时,常怀着淡泊的情感。
即便解除了官职,仍然思念着嵩山的壮丽景色,
回朝时依然能听到禁钟的声音。
我怜悯你身处官场,年华壮盛却多次受困,
未能完全展翅高飞,只能在九万里的旅程中拼搏。
诗意和赏析:
《和微之》以平和宁静的庭院景象为背景,呈现了一种追求自由和淡泊的心境。作者在闲暇时与长者们交流,话题常常涉及诗歌,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品尝美酒之际,作者内心深处怀有淡泊的情感,对名利的追逐不感兴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诗中提到解除官职后仍然思念嵩山的壮丽景色,这暗示着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俗世的厌倦。禁钟的声音象征着官场的繁忙和压力,而作者回朝时依然能听到禁钟的声音,说明他无法完全逃离官场的束缚。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一个年华壮盛却受制于环境的人的怜悯。作者称赞这位壮年人的不屈不挠,尽管受到种种限制和困扰,仍然在自己的旅程中努力奋斗,希望他能有更好的未来。
《和微之》通过庭院景象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淡泊和内心宁静的情感,同时也对那些在官场中受困的人表示了同情和鼓励。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宋代士人内心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吾生万事,沈思遍、都似今宵之月。只到圆时期便左,揉得愁成乱发。
此夜西园,故人东阁,迟我情偏切。冲泥无计,车轮腹转难歇。
念奴娇 十五夜宋蓼天太史招饮以雨不克赴少顷月出同纬云鲁望两弟暨曼殊小饮寺寓九叠前韵。清代。陈维崧。吾生万事,沈思遍、都似今宵之月。只到圆时期便左,揉得愁成乱发。此夜西园,故人东阁,迟我情偏切。冲泥无计,车轮腹转难歇。少顷皓魄东升,海天一碧,世界都轩豁。燕市且须谋一醉,难得铜街泼雪。丝竹颠狂,弟兄歌叱,碎拗金鞭折。知他何处,笛声缕缕凄绝。
山行逢樵者。宋代。胡仲弓。鹤发童颜歌负薪,衣襟不染一凡尘。担头几点桃花片,恐是当年避世人。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宋代。刘克庄。□□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石教矫玄虚。
一落索。宋代。方千里。月影娟娟明秀。帘波吹皱。徘徊空度可怜宵,谩问道、因谁瘦。不见芳音长久。鳞鸿空有。渭城西路恨依然,尚梦想、青青柳。
望阙。明代。郭之奇。燕云咫尺望中跚,未息征尘已意安。眼到西山朝气出,梦回南岭晓魂残。舟车地尽风光忆,春夏程争日月看。万里见闻今默数,诸缘返计漠无端。
隔谷歌二首 其二。明代。王世贞。弟为官人兄束缚,鹡鸰双飞何刺促。一遘罗网一饮啄,安用生死长相逐。
送鹿。明代。释函可。尔宜隐山谷,胡为露厥角。昔共云中仙,今同笼中鹤。送尔迢递入长安,尽道长安可行乐。高车美食即陷阱,讵料尊荣遭割剥。小鹿无知大鹿忧,悔曾饱啖新民粟。新民忍饥送尔行,天道往复亦何速。忽忆钟山陵寝边,祖宗德泽三百年。歘忽运衰骨肉尽,何况远塞寄荒烟。
柳外新月示诸子。明代。释函是。初出银蟾遍大千,尖时圆相尚依然。只今笑语垂杨下,多少清光在目前。
堕钿怨。明代。石宝。猩红琥珀金指钿,一日不曾离妾身。指文钿花细相映,绿纱夜绣兰釭新。堕来恐在泥与土,掩袂含情独无语。宝钗珠履任轻抛,女伴争知妾心苦。节旄虽落马骨存,一夜为君伤旧恩。
作乐导水 其十七 竹间开径。元代。许有壬。翠寒深处覆苍苔,香雾霏霏晚自开。从此一筇双不借,寻诗迎客几徘徊。
初正答谢江右潘中丞。明代。王世贞。宦迹流年已并除,词肠酒态未全虚。山南东道初辞节,江右中丞再寄书。文锦细盘衔草鹘,紫琼新脍带冠鱼。莫惊廷尉门犹暖,自是交情古不如。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北风吹雨入篷间,宫女腰肢瘦怯寒。阿监隔船相借问,计程今日到淮安。
自咏十律 其二。元代。丁鹤年。腐儒避地海东偏,凤历颁春下九天。再拜帝尧新正朔,永怀神禹旧山川。庙堂久托君臣契,藩阃兼操将相权。只在忠良勤翊戴,万方行睹至元年。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唐代。杜牧。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寄庾敬休。唐代。元稹。小来同在曲江头,不省春时不共游。今日江风好暄暖,可怜春尽古湘州。
赠江西周大夫。唐代。陈陶。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独立正始风,蔚然中兴瑞。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真貌月悬秋,雄词雷出地。具瞻先皇宠,欲践东华贵。咫尺时不来,千秋鼎湖泪。因分三辅职,进领南平位。报政黄霸惭,提兵吕蒙醉。岁星临斗牛,水国嘉祥至。不独苍生苏,仍兼六驺喜。恭闻庙堂略,欲断匈奴臂。刬释自宸衷,平戍在连帅。时康簪笏冗,世梗忠良议。丘壑非无人,松香有私志。三朝倚天剑,十万浮云骑。可使河曲清,群公信儿戏。沧溟用谦德,百谷走童稚。禦众付深人,参筹须伟器。他年蓬荜贱,愿附鹓鸾翅。
次同叔见寄二首。宋代。胡仲弓。独坐看诗话,瓶梅相对清。瓦灯寒不晕,雪屋夜偏明。煨栗填饥腹,煎茶长道情。睡魔排遣尽,窗外听鸡声。
论俗十二首。宋代。刘子翚。扇马严内仗,貂珰侍宸阍。哀哉里闾间。刀阉逮鸡豚。放麑识忠荩,毋卵著格言。矧利肥甘躯,绝其孳息源。难销爱欲心,物物天性存。逆情气必戾,顺化生乃蕃。谁开口腹谋,无乃伤仁恩。
秋闺有望诗。南北朝。庾丹。耿耿横天汉,飘飘出岫云。月斜树倒影,风至水回文。已泣机中妇,复悲堂上君。罗襦晓长襞,翠被夜徒薰。空汲银床井,谁缝金缕裙。所思竟不至,持酒清夜分。
甘棠里遇山人粟千钟见道傍奇峰问其名举无知者戏赠一绝。元代。刘崧。行尽翁源山万重,高人喜遇粟千钟。可怜老却观书眼,不识云间一个峰。
竹火笼。清代。胡延。缭綟成文色正黄,轻圆不似女儿箱。凰鞋双踏红帮瘦,兽炭徐添白屑香。翠袜斜开劳稳抱,绣衾高矗得深藏。雪猧恋暖驱还至,莫漫提携过别房。
丁端叔送牡丹以诗来用韵酬之。宋代。陈傅良。觉省他年见一班,老从湖海看春颁。瞻言百里几相及,仰止高山竟莫攀。每事乞公留上策,不才容我着中间。一时公论方当路,愁为丝麻弃蒯营。
怀明叔晚题。宋代。赵蕃。室暗莫遽寝,庭空成漫行。蚊喧方夏聚,虫咽已秋鸣。月淡星能著,云疏电或明。可人非故乏,幽处莫能并。
即事三首 其一。宋代。李纲。宾江两岸木绵飞,负郭家家熟荔枝。瘴雨蛮烟已萧瑟,可堪梅子欲黄时。
题巫山庙。唐代。刘沧。十二岚峰挂夕晖,庙门深闭雾烟微。天高木落楚人思,山迥月残神女归。触石晴云凝翠鬓,度江寒雨湿罗衣。婵娟似恨襄王梦,猿叫断岩秋藓稀。
寄季张。宋代。黄庭坚。园中看笋已成竹,阶下种槐还得阴。出门望君车马绝,临水问信鲤鱼沈。赠君以匠石斸泥之利器,渊明无弦之素琴。此书到日可归来,思子妙质为知音。
吟社饮桂月边即席次韵。宋代。周密。白头强逐少年游,闲倚西风十二楼。共醉玉壶千古月,平分香国一天秋。祇应李白怜吾意,不信姮娥识此愁。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
意难忘 重游近园。清代。庄盘珠。桂粟凝黄。记灯燃兰槛,月漾银塘。红牙低按曲,乌舫兢传觞。吹鬓影、送衣香。风也忒匆忙。问此生、开怀有几,忍负秋光。者番重到凄凉。似旧巢燕子,更过空梁。梅还如我瘦,草竟比人长。待去也、转彷徨。住又费思量。只任它、柴门深锁,一片斜阳。
九日无菊月半后始有市者。宋代。韩淲。前年重阳时,黄华正纷披。去年近九日,已有菊盈枝。谁知今年晚,节后才见之。高低灿群葩,可受霜风吹。渊明心事老,借此吟吾诗。彭泽赋归来,草木应差差。人苦不解事,谓渠爱东篱。芳草喜尚浓,色泽愁渐萎。欲醉可不饮,泛酒因儿嬉。
新野道中遇雨。明代。陈洪谟。湍阳初遇雨,晴霁巳经旬。每讶秋还热,今看景一新。邮亭风阵急,茅舍滴声频。颇爱吟鞯稳,浑忘客里身。
题郑静思小像。元代。李士瞻。月明山静海无尘,鹤氅翩跹玉一痕。却记别时春已暮,落花都付富家村。
春思诗。南北朝。萧子云。春风荡罗帐,馀花落镜奁。池荷正卷叶,庭柳复垂檐。竹柏君自改,团扇妾方嫌。谁能怜故素,终为泣新缣。
咏岩桂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和汪正夫梅。宋代。郑獬。禁林自笑老无才,觅得杭州刺史来。饮散凭栏却怊怅,不堪忆著故园梅。
虞美人(正宫)。宋代。周邦彦。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舞腰歌版闲时按。一任傍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
暮春后园。明代。孟洋。暇日西园内,问春春欲归。雀惊看果落,蝶懒觉花稀。积水斜通径,游丝暗着衣。流光不可转,心事苦多违。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宋代。陆游。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咏京师。明代。朱元璋。臣民推戴号神京,叹息驱驰行伍行。转战群雄机尚记,帅征英俊气方平。如今已足勋功赏,向后无知孰永名。暇日试将铜镜昭,乌髭堪比玉垂缨。
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 其一。明代。王守仁。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半无家。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胜世真如瓴水建,先声不碍岭云遮。穷巢容有遭驱胁,尚恐兵锋或滥加。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第一溪。宋代。牟巘五。倚阑发长啸,援笔记旧游。想见同来者,俱非第二流。
桂。宋代。张炜。痴儿总向月中求,不信人间賸有秋。万点尽垂金粟颗,一枝宜上玉搔头。清香已压龙涎倒,堕萼宜将蚁醑浮。吟得诗成对花举,不须招客费赓酬。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清代。佚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首夏侍督学莆田林公药洲游眺。明代。欧大任。青阳布芳陌,朱明届炎陬。仙城久标胜,旧苑开灵洲。丰泽溢嘉荣,百卉纷以柔。菡萏耀金塘,紫薇间朱榴。清川带蒲藻,凫雁唼喋浮。游鱼乐渊深,鸣鸟依林幽。昔闻川上叹,今悟沧浪讴。君子务玄赏,于焉事遨游。温颜重延接,列坐亲绸缪。见眷良已勤,越分非所由。仰瞻九曜石,俯睇琅玕丘。懿彼凤与凰,翩翩不可留。何由附高翼,鉴辉翔九州。来仪亮有期,千秋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