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十四首

感怀二十四首朗读

《感怀二十四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表达了对现实境况的痛心和忧虑。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谁说鲁国的美酒稀薄呢?邯郸的士兵们披挂上阵。楚国的宾客们被困在宴会馆中,只能用马匹和毛皮取暖。这样的景象在世间普遍存在,我叹息之余又有何可指责呢?我振衣而登上箕山的山顶,引领众人望向许由的方向。然而,最终我无法看到他的身影,只有眼泪和悲伤在我心中交织流淌。

诗词中诗人通过描述鲁国酒薄、邯郸被战争笼罩、楚国宾客困顿等具体情景,抒发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感叹和忧虑之情。诗人在这种社会现实面前感到无奈和悲凉,他把这种感受投射到自然景物的描写中,用箕山的高处引领众人望向远方的许由,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诗人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无奈和失落引发了他心中的涕泪和悲伤。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具体的形象描绘了明代社会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诗人展示了对社会不公和动荡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理想和追求的坚持。这种诗意的抒发,使得诗词富有情感的张力,引发读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夜苍山万木枯,霜风飒飒满平芜。凉回宋玉悲难写,愁剧张衡咏亦无。

玉署昔年酣翰墨,泥涂今日饱驰驱。可怜司寇堂堂职,忍负君王作叛奴。

()
君王菲食继唐虞,北望中原忆故墟。
嗟我怀人无惮远,参卿军事且烦渠。
急须把酒浇天口,早与归朝说地舆。
湖水小儒无籍在,十年犹佩兔园书。
()

一水云连寺,三花日抱亭。洞龙嘘气白,巢鹤下空青。

宝树披丹壑,珠光映藏经。徘徊归棹晚,孤月入疏棂。

()
鼓吹东方天欲晓。
打彻伊州,梅柳都开了。
尽道鄞江春许早。
使君未到春先到。
()

手劚三茅印月痕,却思庐麓接云根。
便将百战开勋业,何似丹心遗子孙。
行尽义丰思古迹,旧曾敷浅出高原。

()

千劫总归眼底,万缘不入胸中。散发狂歌宇宙,侧身高卧崆峒。

()

五更爆竹千门响,轰醒阳乌春睡。早涌彤轮,竞开朱户,恰对南山晴翠。

桃符荔粉,喜街影暄妍,帘痕韶丽。多少轻烟嫩霭,做就好天气。

()

月满庾公楼。

()
霰雪殊未已,山川气方沍。
千里向萧条,胡为事奔赴。
明廷策多士,岁贡有程度。
海隅苍生地,慎选恐违误。
()

刺促何刺促,江上秋风破茅屋。谁怜杜少陵?长歌之哀甚于哭。

故山可望不可归,髑髅台高春草绿。浮云滓日竟谁洗?烈火连天势难扑。

()

滁阳绕郭皆名山,丹崖翠壁交回环。西南诸峰更奇绝,平地耸出青螺鬟。

美人开轩游息处,况占绿水清溪湾。山川明秀风景淑,别是洞府非尘寰。

()
西风挟雨地江来,水树烟村罨画开。
待得夜晴窗有月,横斜只欠数枝梅。
()

寒花护月色,坠叶占风音。 ——皎然

兹夕无尘虑,高云共片心。 ——颜真卿

()

本是蓬头渔钓客,飘如行脚水云僧。谁家巨舰和州载,笑我扁舟一叶轻。

()
锦字凭谁达,闲庭草又枯。
夜长灯影灭,天远雁声孤。
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
几回愁不语,因看朔方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