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归自宝林二首

夏日归自宝林二首朗读

《夏日归自宝林二首》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远处山岭初升太阳,长满青翠的林间弥漫着朝霞。山峰回转,遥望风塔,溪水转弯处传来静谧的泉水声。竹林中新鲜的笋叶展开如锦缎,茅花开放,花朵柔软而芬芳。清凉和谐,处处都弥漫着美丽的荫庇,返回的路上心情愉快而灵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早晨归家的景象。诗人描述了远山初升的太阳,林间朝霞的美景,山峰的曲折回环,远处风塔的壮丽景象,以及溪水转弯处传来的安静的泉水声。诗人通过描绘竹林中嫩绿的笋叶和盛开的茅花,表达了夏日的生机和美丽。整首诗充满了清凉和谐的氛围,赞美了大自然的优美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归家的喜悦和轻盈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素材,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归途中的美好景色和愉悦心情。诗人运用景物描写和意象表达,将大自然的景观与个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宁静、舒适和愉悦的氛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远近、高低、动静等对比,增强了描写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诗人以清新的笔触绘制出竹林和茅花的形象,生动而细腻地展示了夏日的生机和美丽。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家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愉悦。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夏日早晨归途景色的真挚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和归家的向往。赏读这首诗词,可以感受到夏日清晨的宁静和美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温暖,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喜悦和轻盈。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夏日的清晨,体验到其中的美好和愉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朗读
()

猜你喜欢

弃地瓦砾间,兹桐偶谁树。
忆见拥西墙,俄成划烟雾。
得时花弃鲜,照影清泉助。

()
岁月匆匆雁往回,马头西去又东来。
不知自有乾坤后,几度芦花谢复开。
()

未发先愁有一朝,如今零落更魂销。青丛别后无多色,

红线穿来已半焦。蓄恨绮罗犹眷眷,薄情蜂蝶去飘飘。

()
雨声深院里,歌扇小楼中。
当时飞燕马上,妖艳为谁容。
娇颤须扶未稳,腰褭轻笼小驻,玉女最愁峰。
掠鬓过车骤,回首意冲冲。
()

鱼尾霞生明远树。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剪水双眸云鬓吐。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此会未阑须记取。桃花几度吹红雨。

()

春至盘蔬有蕨芽,纸窗竹屋自成家。客来清坐不饮酒,旋破龙团泼乳花。

()

〔次首律髓入侠少类。题曰杂诗。作卢象诗。〕
朱绂谁家子。
无乃金张孙。

()
老怯京麈化素衣,无端抛掷钓鱼矶。
碧云又见日将暮,芳草不知人念归。
万事莫论羁枕梦,一身方堕乱书围。
岷山学士无消息,空想灯前语入微。
()
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
封狐犹未剪,边将岂无羞。
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
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
()

怨娥坠柳,离佩摇葓,霜讯南圃。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把残云、胜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

岳麓久不到,兵戈浩联绵。及玆再来游,莲宇犹依然。

隔江望城郭,瓦砾稀人烟。十里无草木,髡尽群山颠。

()

侵云祠宇绝荒凉,目眴凭虚兴寄长。
仙者远游非穆穆,天之视下亦苍苍。
贵公业趁尘泥腐,小尉名争日月光。

()
男儿妇人带弓箭,塞马蕃羊卧霜霰。
寸步东西岂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
龟兹觱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
竟夕无云月上天,故乡应得重相见。
()

维城依玉树,奕叶挺瑶桢。念祖思贻燕,遵王凛法程。

脤膰推嗣羙,领袖早知名。赤社磐宗固,青藜夜阁明。

()

禁园绮合群芳茂,瑞柏屏开秀色呈。
托植久依仙杏密,附枝俄接帝梧荣。
非烟结翠和风细,滴露凝华晓日明,

()
多病苦长夏,炎歊盛朱明。
得秋如故人,一见意已清。
夜来风袭月,桂柳窥栏楹。
颇忆横塘溪,百计无余营。
()
多病怯烦暑,短才忧近职。
跂足北窗风,遥怀浩无极。
故人易成别,诗句空相忆。
尺素寄天涯,淦江秋水色。
()

落日孤城小,轻烟一水斜。青山蒙氏脸,绿树僰人家。

绝塞无来雁,荒城有噪鸦。多情此州尹,劝酒说京华。

()

雄关阻塞戴灵鳌,控制卢龙胜百牢。
山界万重横翠黛,海当三面涌银涛。
哀笳带月传声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
颇闻十六渡,客子良间关。
一雨落涧谷,湍气怒潺潺。
我来属秋晚,霜叶初斓斑。
窈窕行竹舆,鸣禽相与闲。
()
意所欲往路无远,暖韭早梅政堪剪。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
()

周郎归濂溪,旱燥害嘉谷。仰饱百指馀,嗷然坐空屋。

应书乞米帖,得继朝来粥。行升大夫籍,月赐万钱禄。

()

悠扬秋日澹冈陵,系马乔林叩梵扃。过雨溪流初瀰瀰,无风竹影自泠泠。

空馀古柏庭前老,依旧寒山户外青。惆怅祖师飞锡地,岩阿谁为一镌铭。

()
日暮江风急,江花水上飞。
吴船三十丈,载得夕阳归。
()

未识堂堂玉立姿,已传薤露满山悲。
空余父执修恭意,谩继词流纪德诗。
诸子尽贤门益大,万家余地冢初累。

()

仙翁卧云日,种松药炉东。

千载鳞鬣古,突兀成老龙。

()
长夏何堪日日晴,德音优渥遍群氓。
黄堂少试为霖手,赤地今传喜雨声。
诚意自知关善政,天心正不远人情。
四郊已报四家语,一饱应无百计营。
()

月是银釭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夜寒独立竹篱傍。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从来林下异闺房。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

凭君点数西南景,枕上观山有几州。

()
东风卷尽欺花雨。
月明皎纸庭前路。
月底且论诗。
从教露湿衣。
()
谁将一段楚天碧,磨向崖心万仞馀。
桥柱不题司马字,兰亭留待右军书。
()

君不见獬豸不识字,高柱削铁坚,白简孰辨贤不贤?

又不见鵔鸃偏尚武,高屋压虎肩,五兵不理长酣眠。

()

两弟平安否,无书渡剑门。家居端我念,生计与谁论。

珠桂饥寒色,池塘涕泪痕。愁来谁慰藉,自抱小孤孙。

()
雪后西郊物外清,官閒乘兴此閒行。
出门疏树无尘色,入内流渠带野声。
近腊酒醪香更酽,得风弓箭力还生。
知君病起心犹壮,独背船窗唱渭城。
()

暮年亲友最关情,一举离觞百感生。池草几番康乐梦,云山何处酉阳城。

江湖去鹢三秋景,霄汉飞鹏万里程。西望桂林才咫尺,春风莱綵好相迎。

()

微俸还同请,唯君独自闲。地偏无驿路,药贱管仙山。

月色生松里,泉声在石间。吟诗复饮酒,何事更相关。

()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
我行忽百里,送客亦已空,傅子独眷眷,旦暮随此翁。
谢之不肯去,瘦马冲北风,泥溅及马臆,霜飞逼裘茸。
茅店得小语,慨然念年凶,不作儿女悲,道义相磨砻。
我归亦何为,鱼鸟愁池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