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山阳七咏 万杉寺

游庐山山阳七咏 万杉寺朗读

《游庐山山阳七咏 万杉寺》是苏辙所写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万木青杉一手栽,
满堂白佛九天来。
〈仁宗初年,有僧手种万杉,特为建此寺,仍以禁中佛赐之。〉

诗中的"万木青杉"指的是万杉寺中参天茂盛的青杉树,而"一手栽"则表示这些树是由苏辙亲手种植的。"满堂白佛九天来"意味着寺庙中供奉的佛像洁白无瑕,并且似乎具有超凡的力量,来自九天。

涓涓石溜供厨足,
矗矗山屏绕寺开。

诗中提到的"石溜"是指潺潺流淌的溪水,这些溪水为寺庙提供了充足的厨房用水。"矗矗山屏绕寺开"形容山峦高耸,像是围绕着寺庙一样。

半榻松阴秋簟冷,
一杯香饭午钟催。

诗中描述了苏辙在万杉寺中的生活。"半榻松阴秋簟冷"表达了他在松树的阴影下,躺在凉爽的竹席上。"一杯香饭午钟催"则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提醒苏辙应该去享用由僧人准备的香饭了。

安眠饱食平生事,
不待山僧唤始回。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辙在万杉寺的宁静与满足。他能够安心入眠,享用美食,不需要山僧来唤醒他,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万杉寺的自然美景和僧侣的生活,展示了作者在这个地方得到的内心宁静和满足感。诗中的景物描写清新自然,言简意赅,表达了苏辙对于山林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寺庙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传递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意境,使人感受到山林中的宁静与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九王旧好漫相寻,椒室沉沉月色侵。宫监忽惊见故主,频闻悲怨到更深。

()
尝记唐家逢五日,近臣藩镇贡衿鞶。
吾君教朴无来献,却叠香罗赐百官。
()

万里穷边使,三秋出井陉。金鞍装宝络,斑管代青萍。

吏识终军貌,人瞻博望星。归来市骏马,持节报明廷。

()

行婆能击涂毒鼓,远近闻之皆胆怖。唯有南泉与赵州,同死同生殊不顾。

阿呵呵,伎死禅和不奈何。

()
绝爱公家花气新,一林清露百般春。
是中宴坐应容我,只恐微风唤起人。
()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

忆昔前元全盛时,四海人物咸熙熙。拂郎远国奉职贡,进到神马尤权奇。

是何生此异毛骨,双蹄雪白身抹漆。肉騣碨礧七尺高,骏气淩风欲超忽。

()

陌上春光遽如许,花落花开任风雨。
谁怜四印居士贤,苦遭造化小儿侮。
苦来医手罕折肱,老去流年剧飞羽。

()

男儿远向交河道,铁马金戈事征讨。边头八月霜风寒,欲寄戎衣须趁早。

急杵清砧捣夜深,玉纤铜斗熨帖平。裁缝制就衣袄裙,千针万线始得成。

()

时事懒言多忌讳,野吟无主若纵横。

君看三百篇章首,何处分明著姓名。

()

当年携伴醉玄都,何似辞荣傲海隅。酒熟持觞狎花鸟,月明摇棹出菰蒲。

烽烟东北犹传檄,刍粟西南更援桴。羡尔彩毫舒物外,看山长日混樵苏。

()

鸟飞暮知还,蚁微亦有藏。游子怅无托,故乡那得忘。

轒辒岁横骛,生涯日凄凉。骨肉各窜匿,冢祠缺烝尝。

()

孤亭介林端,隐显表异岐。高树上干霄,万卉发华滋。

绝涧若修蛇,屈曲复逶迤。微飙激清波,鳞甲忽参差。

()
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逦渐行尽,始见独尊惟大洪。
()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
初夏佳风日,颓然坐北斋。
百年从落魄,万事忌安排。
乡俗能尊老,君恩许赐骸。
饥寒虽未免,何足系吾怀!
()

江水向愕阳,橙澄写片光。
镜圆珠溜彻,骇满箭波长。
谤勾摇兔影,浮桂动丹芳。

()

月冷乌啼二鼓过,一灯明灭夜如何。怪来欹枕难成寐,风木萧萧感慨多。

()

西湖茭笋夏如玉,龙井杨梅旧有名。白发故人千里去,青山独客此时情。

呼猿洞口萝龛老,石蟹泉头茗椀清。回首天涯来往迹,海门潮落又潮生。

()

鸟外更谁亲,诸峰即四邻。白头寒枕石,青衲烂无尘。

橡栗堆行径,猿猴绕定身。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

()

扁舟共载倦游身,情话欣逢旧主人。折得寒花传驿使,沽来浊酒酹江神。

鹤虽善病声偏壮,虎到能痴性自真。酬唱顿忘行役困,天涯何处是红尘。

()

海岳灵分振代英,当年神降是长庚。风尘一吏淹华发,词赋千秋起盛名。

紫气关前何日隐,玉楼天上几时成。愁听化鹤归来后,嘹唳寒城夜月声。

()

「不走」黄端伯,居然揖左贤。忘生缘学佛,骂敌反称颠。

岂有头皮硬,还期心血溅!帐前新辫发,可悔罪通天!

()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长记先君子。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三年弭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手开东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

风影摇摇酒幔青,画船多泊水边亭。醉来贪看鸳鸯浴,倚破红窗卐字棂。

()

独羡沙鸥鸟,鲜明玉雪衣。和鸣如有意,饮啄自忘机。

刷羽晞朝旭,泯沙傍钓矶。长河波浩浩,相逐不惊飞。

()
素月澄辉,众星灰列。
炳为天文,各和攸别。
椒房既正,阴教斯设。
平雎麟趾,应如乡捷。
()

平湖七百里,四望白波围。
影触吴天阔,寒吞楚泽微。

()
祖道已传,黄梅妙龄。
幻泡忽灭,白净无形。
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鸣风铃。
老松挂月寒方夜,冻鹤巢云梦未醒。
()

王郎好音能琵琶,千态万恨归边沙。明妃紫台作胡语,公主乌孙思汉家。

慷慨惟凭马上乐,凄凉岂必军中笳。新声鼓出好词曲,三日一调劳红牙。

()

月落空阶记旧踪,谁家砧杵乱疏钟。尘心到处还多事,幽兴无时不自浓。

帐底寂寥听雨雪,樽前萧瑟对芙蓉。白头倾盖成何事,并作愁城一万重。

()
晚来无事理扁舟,唤起骚人漫浪愁。
过眼飞鸿三两字,淡烟寒日荻花秋。
()

剪烛裁诗看未休,艳妆无语自含羞。花如东北燕齐女,流落江南日带愁。

()
千峰插碧绕江面,两石中分铜铁堆。
东岫附庸方崒嵂,西山俨立更崔嵬。
悬知造物精神巧,几误良工斧凿来。
万里西舟今蜀境,安流到此莫辞杯。
()

野人清旦起,扫雪见兰芽。始畎春泉入,惟愁暮景斜。

未抽萱草叶,才发款冬花。谁念江潭老,中宵旅梦赊。

()

我爱王子晋,飘然恣天游。碧桃舞吹笙,花落曾城秋。

江海浩无际,人生复何求。还丹有神光,服食登昆丘。

()
昔年三榜偶联荣,人道吾家好弟兄。
更喜鸰原俱有子,还来雁塔再题名。
衰宗正恐儒风坠,晚景那知好事并。
老子已为归去计,从今看汝奋鹏程。
()

去年手中线,为汝缝征衣。江南四千里,孤帆如鸟飞。

悠悠寡母心,清梦常怀归。怀归兰陵道,春风复秋草。

()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
()

梁苑花开日,深山人卧时。乾坤照华国,泉石助奇姿。

风糁云千片,香莳玉一枝。半窗疏淡影,冷艳认荼蘼。

()

晋王曾此隐,释子住何年。泉石无今古,图经有后先。

()

宫样衣裳浅画眉,晚来梳洗更相宜。

水精鹦鹉钗头颤,举袂佯羞忍笑时。

()
宫缬悭裁翡翠轻。
文犀松串水晶明。
颭风新样称娉婷。
带笑缓摇春笋细,障羞斜映远山横。
()
我适桑干归,君犹五溪去。
飘流若萍梗,何由复相遇。
迢迢江上山,历历烟中树。
后夜月明时,相思渺何处。
()

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

一例书岩石,自誇云好手。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

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

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

()
晓殿龙光起。
御香浓、新诗写就,云飞相第。
一自骑箕承帝赉,千载君臣鱼水。
端不负、当年弧矢。
()

层冰峨峨春不融,璧月皎皎夜常满。明河入望浩无津,欲往从之人甚远。

()
匹马招提晚憩鞍,前村箫鼓饯余寒。
谁知小阁栏干曲,却得梅花正面看。
()
将军北伐辞前殿,恩诏催排苑中宴。
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
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
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
()

古称议礼家,聚谈如聚讼。矛盾各门墙,隔越若楚宋。

纷纭无定说,嗫嚅徒口诵。庙堂富才猷,德光望弥重。

()

病骥从他赎,依然去服箱。已知无伯乐,何必要田方。

舞枥贪飞将,呼刍忆大荒。人间原未识,天上宿为房。

()

烟缕城头日未斜,曾来乞食到君家。于今年代非当日,始信人间有落花。

雨后每寻黄叶寺,春残惟听白门笳。临岐无住悲鸿渐,为数庭前树上鸦。

()
骍弓鹊角苍雕羽,金错旗竿画貔虎。
长驱直踏老上庭,手拔干将斩狂虏。
归来解甲见天子,金印悬腰封万户。
自为大汉上将军,高揖群公佐明主。
()

今朝方外堪乘兴,廿载江湖只梦思。老去烟花休浪笑,向来猿鹤果相疑。

松根草坐春从暖,竹里溪行昼每迟。世虑久知非我意,人间何物更多岐。

()

雪峰高高雪如许,海门潮生浪吞浦。郎罢携囝街西东,到处欢然闻好语。

旧日大官多养高,民词狱寄充官曹。横行阡陌喧夜鼓,唯征关市析秋豪。

()

自解朝绅间桂坛,秋风摇落切云冠。荒涂久矣横今古,莫道人间隐不难。

()

凿池不必深,盈盈半亩绿。小亭置其间,临风幽意足。

四围花槛虚,一径石桥曲。新蘋轻欲飏,芳蒲净如浴。

()

佛陇金银地,新茔祖塔前。谁知天地秘,远付子孙贤。

月冷石桥磬,云开华顶莲。好留行道影,千古照林泉。

()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

病酒厌厌与睡宜。珠帘罗幕卷银泥。风来绿树花含笑,恨入西楼月敛眉。
惊瘦尽,怨归迟。休将桐叶更题诗。不知桥下无情水,流到天涯是几时。

()

远寄萧萧十幅图,霞明雾暗雨模糊。眼中觉我无云梦,胸次知君有太湖。

溪壑怀人如有待,烟云入手若为逋。黄金万树秋风里,拨棹西来莫滞濡。

()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雨里苦愁花事尽,窗前犹噪雀声啾。
群心已惯经离乱,孤注方看博死休。
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头。
()
竹担挑多两肩赤,砺斧时寻涧边石。
老夫气力秋渐衰,易斫喜有枯林枝。
白云无人暗空谷,远声丁丁如啄木。
暮归待伴不独行,前途虎多荆棘生。
()

秋风一何惨,物形随以变。秋风如无情,虫鸟声俱怨。

我无外物累,但有屋中燕。翩翩势将去,盼盼如有恋。

()

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闲指紫霄峰下路,

却归白鹿洞中天。吹箫凤去经何代,茹玉方传得几年。

()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应徐托后乘,车马践芳洲。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日上疑高盖,云起类重楼。

()
千家煮蔗浆,万里随风桅。
谷少蔗愈多,荒岁不疗饥。
初闻下令严,巨贾颇不怡。
至今训农文,可配七月诗。
()

为讯华亭鹤唳无,琴声断处客悲渠。
日边消息花争闹,露下光阴柳变疎。
未叹子云新第宅,最怜定国旧门闾。

()
早放天扉一刻开,更声初断雨声催。
不因变化鱼龙日,焉有风云转首来。
()

少年谤法晚护法,□抨鲁公少温公。僧雏两耳掩欲尽,未必西天耳尽聋。

()

一径缘萝到上方,宿云台阁树苍苍。凭虚目送秋鸿远,向夕窗涵海雨凉。

童子见人能下拜,老僧出定自焚香。近来性癖耽禅悦,长向空门礼法王。

()
老业犹存是苦吟,或投野店憩寒林。
西风何处无诗料,水际山颠亦去寻。
()

江亭酒尽客登舟,落木纷纷下未休。南路风波偏觉险,北方裘马正宜秋。

天垂迥野山横接,潮入平川海倒流。二十四桥行乐处,月明歌吹在层楼。

()
山冷没禁当,那堪更漏长。
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
茭白心如墨,冬青子亦黄。
祗宜煨芋栗,啮引对缁郎。
()
年年睡债苦相关,好梦长随苦角残。
作意归来偿宿负,透窗遮莫已三竿。
()

黄叶江南何处村,渔翁三两坐槐根。隔溪相就一烟棹,老妪具炊双瓦盆。

霜前渔官未竭泽,蟹中抱黄鲤肪白。已烹甘瓠当晨餐,更撷寒蔬共萑席。

()
东山歌扇圆荷动,北海琼酥竹叶开。
笑擘轻红堆玉碗,冲尘亦有荔枝来。
()

唐家重考牧,毛仲最承恩。开筵待宋璟,速客烦至尊。

宾从满高堂,日晏湛清樽。把盏不及釂,飘风送回轩。

()
当时身不顾,义激自诸生。
一日魁南省,无人不识名。
官寻流水住,路趁落花登。
遥想凭高处,岳云千万层。
()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
效原眇眇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

已谢登高节,仍追九日筵。花开当月下,雁起是霜前。

物色聊尊酒,乡心隔岁年。过时吾更采,迟暮尔何怜。

()

十载分携无定踪,谁知此日酒家逢。五更酒醒东西去,又隔云山千万重。

()

云中子,是苏公,听予休要头*松。顶华阳,巾九峰。当行化,代山侗。云游西北访崆峒。阐善缘,立教风。

()

苍精出海云为驾,日光珠焰交相射。前驱列缺走丰隆,尽捲银河雨天下。

()
寄语榆林戴,年来书不灵。
翠微双鬓白,茅舍一灯青。
醉后穷豪在,吟成老健能。
杨梅时节近,吾欲理行縢。
()

舟泊风林一雁声,白蘋红蓼共思君。月明江水多于海,雨后秋山碧似云。

()

软绣山街,翠溶溶,一镜秋妆环照。向晚画船,相将载愁多少。

夫容不管啼红,暗坠落、烟轻波小。凄凉,正斜阳送客,湖亭重到。

()
九皋仙子老芝田,小立清池阿那边。
忽作霓裳羽衣舞,天机未信只鱼鸢。
()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

海兰达尔发双垂,歌舞争趋努鲁斯。漫说灵魂解超度,亡人屋上恣游嬉。

()

挥毫曾记昔年游,每爱幽葩傍素秋。可是水仙遗骨骼,只随烟月伴沧洲。

江山识面扁舟客,天地无心老钓裘。我亦分明湖海士,轻红留照木兰舟。

()

红尘随地逐征鞍,长听晨钟起著冠。陇树朝云迷古寨,柏台秋雨怅丛兰。

酒倾逆族浑忘醉,琴对知音不浪弹。满路朔风沙草白,绨袍应笑范君寒。

()

飞扬万里脱笼樊,韝上生涯不耐烦。却笑雄心如饿虎,忍将同类肆鲸吞。

()

湫灵无赖强要盟,断送红颜亦太横。纵有哀诚何处托,青天难觅丑先生。

()

春去云藏岳麓,梅黄雨涨昭潭。
政尔倚栏无那,一瓯唤起清谈。

()

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
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
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

()

默默春宵坐不眠,心期为国重求贤。人间盛事宁过此,天上文光亦烂然。

瑞世凤麟须在网,应时奎壁正当躔。圣明临御真儒出,永弼皇图亿万年。

()

彭泽门前惟有柳,河阳县里只栽花。如今夹竹开桃李,犹似当年刺史家。

()

佳丽尽时年,合瞑不成眠。银龙衔烛烬,金凤起炉烟。

吹篪先弄曲,调筝更撮弦。歌还团扇后,舞出妓行前。

()

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

()

琅邪太守鲁儒英,典校还高刘更生。
已似诸荀并才子,复如群窦占诗名。
尚吟河水怜孤侄,应与乡人痛伯兄。

()

此山已是胜天台,峰顶寥寥正眼开。
无限水云难凑泊,却容扫地相公来。

()
秋风一夕来,木落江水波。
相将雁南翔,奈有孤飞何。
四海兄弟少,百年离别多。
傥坚归来心,富贵尔则那。
()

()

迹熟荀家见弟兄,九霄同与指前程。吹嘘渐觉馨香出,

梦寐长疑羽翼生。住僻骅骝皆识路,来频鹦鹉亦知名。

()
心绪千丝结,年华一鸟过。
可人元自少,知已不须多。
咄咄君休怪,鸣鸣我亦歌。
将军浑健在,醉尉莫谁体。
()

一章
于穆予宗。禀精东岳。
诞育祖考。造我南国。

()
藓砌迎烟渚,花开忽满株。
春风吹烂漫,如展蜀川图。
()
见影蜮犹铋铋,闻声厖尚狺狺。
问谁毛生名纸,知我角出车轮。
()

初破冻云天尚低,缓招淑气下寒溪。我怜早雁传笺字,谁倩新梅带雪泥。

无事端居彭蠡左,有时别梦夜郎西。诗情酿到春三月,共醉萍乡雨一犁。

()
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
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
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欺。
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
()

干戈衰谢两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万事纠纷犹绝粒,百年多病独登台。

新亭举目风景切,巫峡秋涛天地回。独把渔竿终远去,一生怀抱向谁开。

()

武帝胡髯已上天,肯留方朔世间年。仙宫似起偷桃狱,且向莲花峰际眠。

()
大矣坤仪,至哉神县。
包含日域,牢笼月竁.
露絜三清,风调六变。
皇祇届止,式歆恭荐。
()

祇因重负登临约,冒雨来过金镜湖。浪合乱流双桨急,风回断岸一帆孤。

群山入暮青深浅,远树含烟绿有无。世路险夷真转眴,横塘塘上且提壶。

()

南宫平昔佐文衡,丽赋亲聆掷地声。群进士中连得隽,四先生里旧知名。

严凝□□来何暮,潇洒安舆去已轻。万里故乡归不得,要离冢畔有佳城。

()

三分鼎足久荒凉,犹有将军激烈肠。达旦烛悬天地昼,斫颜刀下岁寒霜。

蛟龙不必悲荆楚,麋鹿终令恨许昌。从挹英风何处是,衡阳高耸大江长。

()
飞观危栏缥缈中,聊将醉眼送归鸿。
一生未售屠龙技,万里犹思汗马功。
王衍诸人宁足责,姜维竖子自应穷。
他年吊古凭高处,想见清伊照碧嵩。
()
崟崟才数仞,逦迤极幽致。
藤萝与苔藓,蔓延相□□。
青天炼可补,沧海鞭难至。
造物者何为,并此侪魑魅。
()
夜深雪压内门前,一榻还惊四璧天。
上相传觞妻拥炭,归来{右鼻右干}息顿安眠。
()

溪山何必画羸骖,活水痴人不出庵。雪月风花閒自弄,阴阳奇耦共谁谈。

无言自得玄天妙,有画还成卖兔惭。到此北溪终可语,得朋真是在东南。

()

开门见月来松径,扫地移床傍石渠。寂历寒螀共清夜,咄嗟浮世托籧庐。

黄虞道在生何后,沟壑盟寻老只初。一咏一觞还自笑,明时野调独迂疏。

()

两部难分曲调名,莫疑喧聒是蛙鸣。谁能碧草清泉上,受用仪同鼓吹声。

()
青蒲翠草望秋零,乱絮迷春困不醒。
林下水边时一见,对人应是眼中青。
()

玉殿朝回夜已深,三千世界静沉沉。
微微花雨粘琪树,浩浩天风动宝林。
烟锁崑崙山上顶,月明娑竭海中心。

()

金风飒飒送霜砧,万里停云思不禁。北阙岂烦明主梦,西方犹有美人音。

看君剑佩星辰近,老我山林岁月深。珍重交情足千古,却从天外问遗簪。

()

野白秋草黄,颓阳下枯岭。谁歌蒿里曲,悽绪纷难整。

矗矗起新坟,素旗飘断云。陇下笳箫哀响咽,尚书不归履声绝。

()
来朝伊何,筑堤於沙。
对扬伊何,言宣其麻。
明明天子,坐於正衙。
徯公来归,相我邦家。
()

翩翩曾睹凤联飞,衔命初怜下禁闱。郡邑王图全盛在,江南民力半嗟非。

泽中歌雁声应藉,天上班鹓愿岂违。揽策都门何所赠,莫将钟鼎付轻肥。

()

网户昏黄,飘镫近、盈盈蘸甲觞光。曼声不起,尘麝暗簌空梁。

莫倚蛾眉怜短鬓,未秋镜影已先霜。少年场。奈何唤彻,沈恨周郎。

()
得地江山胜,时当秋气深。
虽从吴越至,何间去来心。
日落尔时现,潮生如是音。
楼台面水月,处处足登临。
()
倦将书卷引闲眠,枕上青山几上烟。
午梦似醒醒似梦,湿云如地水如天。
()

商岭采芝寻四老,紫阳收朮访三茅。

欲求不死长生诀,骨里无仙不肯教。

()
京华倦游客,顾我损文鳞。
道觉穷方胜,交缘淡更亲。
句成池草夕,讯到陇梅春。
欲答双盘恨,清才彼有人。
()
萧萧欲脱犹吟叶,耿耿微明未灭灯。
夜半不眠闲倚壁,使君清似北山僧。
()
别驾映旋轸,父老绕称觥。
西风底事于役,造物岂无情。
知道神生崧岳,大庾岭边和气,未足助欢声。
小试活人手,详谳命公行。
()
相见相从道自亲,妙高峰顶谩因循。
业风忽起波涛恶,一锡飘然到七闽。
()
小筑茅茨镜水滨,天教静处著闲身。
平原不复赋豪士,甫里但思歌散人。
翠壁微泉时的皪,衡门叠嶂晓嶙峋。
子虚误辱诸公赏,万里轻鸥岂易驯!
()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
衣染莺黄。
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
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
檐露滴,竹风凉。
()
扑扑烟岚绕四阿,物华终恨未能多。
故应陡起三千丈,始奈重山复岭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