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后次韵毛守见招

放榜后次韵毛守见招朗读

《放榜后次韵毛守见招》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饱食安眠愧不材,
疏帘翠帟幸相陪。
深居正厌银袍乱,
失喜初闻铁锁开。
佳句径蒙探古锦,
小槽仍报滴新醅。
诸人欲见风流伯,
不用招呼亦自来。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在放榜(指科举考试的成绩公布)之后创作的。诗人在饱食安眠之时感到自己有些愧不如人,但他庆幸自己身旁有一位疏帘翠帟的伴侣相陪,使他能够在宁静的环境中安心居住。

诗人深居简出,对于权贵显宦的繁华金饰感到厌倦,认为这些外物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然而,当他听到铁锁开启的声音时,他内心的喜悦仍然难以抑制。

苏辙表示自己受到了过去文人墨客的启发,用他们的佳句来装点自己的作品,就像探寻古代的锦绣一样。而他自己的作品也像是新酿的美酒,滴滴香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诸多人士向往见识风流才子苏辙,而苏辙则表示他们不需要特意招呼,因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来到他的身旁。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在宁静的生活中的感慨和自得,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于文学的热爱。他通过对比自己的简朴生活与权贵繁华的对立,表达了对于物质享受的厌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苏辙在诗中展示了他对古代文学的尊重和借鉴,将古人的佳句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创新。他的作品也像是美酒一样,新鲜而香醇,展现了他自身的才华和创造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辙作为一位才子的魅力和受人追捧的态度。他不需要刻意招呼他人,因为那些向往风流才子的人会自动来到他的身边。这反映了苏辙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和声望,以及他才华出众的自信和从容。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在宁静生活中的内心感慨和对于文学的热爱,表达了他对于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以及他作为一位才子的魅力和自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净揩妆脸浅匀眉。
衫子素梅儿。
苦无心绪梳洗,闲淡也相宜。
云态度,柳腰肢。
()
数声猿叫闽山月,千里思家欠羽翰。
疑怪五更衾枕冷,霜壶凛凛逼人寒。
()
荆渚楼中赋,南阳垅底吟。
谁言小隐处,频屈故人临。
经笥茌窥底,词源幸汲深。
思君眠竹屋,雪月冰寒衾。
()
圣贤去我远,何者名事业。
吾欲到彼岸,须君借舟楫。
()

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吹嘘寸草风犹在,倚傍长松梦未休。

借取谩劳闽士论,召还聊寄宋王州。宿源洞里南湖上,似得双溪有乐不。

()

武夷九曲青不足,还向天台访石梁。为是橐轻难压载,尽收山色付奚囊。

()
懒过醒心亭,无人作伴行。
禽鱼皆命侣,松竹亦同声。
只作留时意,那思别后情。
连宵怀晤语,心恻未能平。
()

世情多识事多谙,长对云山共笑谈。煮石采芝随意足,凭君莫唱望江南。

()

攀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

()

塞外飞传警,边兵杀气连。将军离细柳,天子发甘泉。

画角吹霜冷,雕鞍洒血鲜。匈奴今未灭,永夜枕戈眠。

()

自来恩怨本无端,爱即如珠在玉盘。妾命久知飞絮薄,郎心新作落花看。

红笺未许传方胜,绣带空教破合欢。谁信栖鸳春梦稳,等閒平地有波澜。

()

木偶漂来万里身,自怜藏拙向三春。
人穷但有哦诗债,意懒终无下笔神。
屋后云深鸡失晓,厨中饭尽鼠嫌贫。

()
狱无良吏雪无由,处处戈鋋自执仇。
吕母衔冤穷老妇,亦能为帅复私雠。
()

睢陵肇京洛,始兴振江介。宏誉笼一时,休风润遥裔。

至今青箱学,犹擅乌衣最。王父雅树滋,敡历遍中外。

()

不远违亲舍,寻幽就法堂。夜禅宁避虎,晨诵忽亡羊。

寂灭销尘想,常明引隙光。无令竹林赏,春草遂荒凉。

()

古人云已邈,铁汉可能多。有剑曾枭敌,无钱肯系靴。

乘车盟不负,卮酒醉频过。世路仍资格,清名奈尔何。

()

戊戌正如乘轩鹤,武汉栖迟怀甚恶。垂帘朝局耻弹冠,一语文襄为惊愕。

仲韬长逝不可招,菊翁晚见我入辽。故都遗老天留在,人寿河清属后凋。

()

忽忽离家十五年,每怀桑梓独潸然。东风寒食南源路,洒饭空令忆墓田。

()
朱颜去似朔风惊,白发多於野草生。
挟策读书空有得,求田问舍转无成。
解鞍乌石冈边坐,携手辛夷树下行。
今日追思真乐事,黄尘深处走鸡鸣。
()

江干燕客酒如淮,归路飞辀破绿苔。
灯影入帘窥酩酊,雨声宜梦引咍台。
岂无文送穷行别,似有人呼隐去来。

()

松与菖蒲次第栽,屋小却拄乾坤开。汲泉早计水仙舞,移竹要防山鬼来。

冷淡生涯推不去,周旋俗客闻应回。惟君丘壑意颇切,更待浊醪倾一杯。

()

五月麦熟茧缲丝,黄鹂啄椹鸣桑枝。
南风送帆五两急,吴江酒船初到时。
牛车日转曹门进,鼓市楼西集成镇。

()

坐见春云暮,无因报所思。川平人去远,日暖雁飞迟。

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谁堪登灞岸,还作旧乡悲。

()

濡笔题诗一寄君,镜中华发几茎新。风烟满眼千村夜,桃李连城百岁春。

寂寂寒蝉藏绿叶,踆踆肥马浪红尘。卷舒成算君曾定,三策何年上圣神。

()

访客溪边寺,惠休解爱才。高吟时野兴,小坐引春杯。

翠壁云光薄,青林雨气开。会当忘物我,相对碧山隈。

()

南村差似浣花村,惭愧山巾宰相孙。独抱遗经耕垄亩,病辞束币老丘园。

此生空忝诸公后,举世何如见佛尊。翠竹黄花真妙理,清风明月不须论。

()
春来何事尚凝严,一夜空庭霰雪兼。
坐久罗衣惊顿薄,更阑杯酒觉频添。
旋消疏滴檐间雨,更看平堆地上盐。
谁道东风回暖律,韬霞掩日不容觇。
()

过花帘燕惊红落。一床残梦东风薄。春老不还家。刺桐墙外花。

江南沙草暖。镜水歌眉浅。双篴出烟萝。画船凉月多。

()
运筹陈迹故依然,想见旌旗驻道边。
一等人间管城子,不堪谯叟作降牋。
()
赤日烁行路,青天绝片云。
安得一丸药,立返暍死魂。
()

孤山原结社,归去问吾曹。苏小门前柳,蒋公径里蒿。

梦魂消策海,词赋盛观涛。不浅山阴兴,愿追载酒舠。

()

三溪会汀州,上有仙人居。乃是丁令威,玉佩摇琼琚。

高秋下风露,水清映芙蕖。华表惯闻鹤,小船閒钓鱼。

()
金华千古赤松宅,中有初平叱羊石。
双溪衮衮泻苍波,三洞潭潭接天碧。
钟英孕粹昴星精,文章蚤岁瑞王廷。
横飞直上九万里,红颜两鬓何青青。
()

抠衣幸每蹑膺门,了了惭非孔氏孙。麈尾既容闻吐屑,毫端合许见摛云。

羲皇况已傲彭泽,屈宋安能过广文。白璧一双如见掷,解貂准拟换融樽。

()

共誇元白夹江除,来往鱼椷问索居。见合两邦为反坫,忽传三殿有徵书。

先朝旧露荆州冕,全楚今攀御史车。不独风棱堪独坐,即论循吏许谁如。

()

鹿溪溪头结茅屋,溪水过门清可掬。黛浓玉削溪上山,掩映溪花与溪竹。

住溪主人元不凡,醒心却爱溪潺湲。草坐每分溪畔石,书声时出溪云间。

()

四山蓊郁气朝隮,晚雨廉纤未有泥。鸭绿几寻塘水浸,鹅黄一段稻秧齐。

幽花布地金钱小,野蔓萦林翠幄低。满目淮南风景好,不堪时听子规啼。

()

曾闻云驭紫虚来,千载残碑剩古台。采药客来逢旧迹,住山僧傍种新梅。

青蛇剑去虹霓在,黄鹤楼中铁笛回。无意得游苍水畔,片香惆怅炷寒灰。

()
南国邻乡邑,东都并隽游。
赐袍联唱第,命相见封侯。
念昔趋黄合,相看笑白头。
盛衰同俯仰,旌旐送山丘。
()
水到桐江镜样清。
有人还似水清明。
尊前无语更盈盈。
翠袖舞衫何日了,白头归去几时成。
()

沧波水上巅崔嵬,中有幽亭向水开。草色直连天色远,风声长送浪声来。

云收山脚鸡园见,潮满航头钓艇回。咫尺市廛尘不到,槛前鸥鸟自毰毸。

()
吾子命世豪,术学穷无闲。
直意慕圣人,不问闵与颜。
彼昏何为者,诬构来(左口右颜)(左口右颜)。
应逮犯秋阳,动为人所叹。
()

醉头扶起日三竿,扫罢幽轩到药阑。傍架整齐书帙乱,绕篱料理菊枝残。

日融虚阁留馀暖,雨积高空促早寒。处置身心閒里过,不将勋业镜中看。

()

湍驶波翻雪,风生地出雷。薄醪随意尽,寒气逼人来。

更欲明朝去,何妨迫暮回。自怜非李广,醉尉莫相猜。

()

尺素春贻坐阅秋,复言中路有沉浮。祇应郢客疑燕说,不是殷侯懒置邮。

气合形骸都已外,神交文字亦何留。崇山表岭限闽楚,岊水潇滩空自流。

()

艳朵珍丛间舞衣。蹴球场外打红围。小舆穿入花深处,且住簪花醉一卮。

秋欲尽,最怜伊。江梅未破菊离披。情知不与韶华竞,回首西风怨阿谁。

()

长简蓬山藏,娑娑试满年。
频书对命笏,长负出休钱。
运复光华旦,恩回咫尺天。

()
讲师曾此雨天花,台筑山椒几岁华。
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
好教绝顶崚嶒出,莫放浓阴荟蔚遮。
应有醍醐余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
()
春其几何到端木,三信东风银粟粟。
眼惊天地有奇事,喜不自持诗陆续。
尔时茅屋亦堪画,有竹宁甘食无肉。
多年裋褐夜不暖,紫凤天吴共伸缩。
()

把卷思良友,天涯客正来。江乡逢令节,阴雨罢登台。

贫贱甘吾道,文章让汝才。悲怀兼别绪,款款话深杯。

()

金殿萤流月半沈,谩思当日宠恩深。风清香箧捐秋扇,露冷空闺急暮砧。

别院频翻鹅管玉,长门深锁兽环金。可怜碧海青天外,谁识姮娥夜夜心。

()
弘毅规摹本末周,既难分付又难酬。
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莘乐处忧。
()
一骨万金知未惬,五云七字不妨赊。
此翁久断扬州梦,径付凝香旧主家。
()

准提高阁冷窗纱,犹有閒僧转法华。旅榇艰难过庾岭,游魂消瘦似梅花。

高堂肠断趋庭鲤,古木巢空返哺鸦。奉佛生天身后事,西天觉路是君家。

()

小年尝读桃源记,忽睹良工施绘事。岩径初欣缭绕通,

溪风转觉芬芳异。一路鲜云杂彩霞,渔舟远远逐桃花。

()

高僧参透赵州禅,拔寺移归兜率天。
天圣二年四月朔,一宵雷雨撼山川。

()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
去马来车扰扰尘,自难长寄水云身。
碧岩後主今为客,何况开山说法人。
()

家在日出处,朝来起东风。风从帝乡来,不异家信通。

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

()

仙山非雾非烟,翠微缥缈楼台亚。江芜海树,晴光雨色,天开图画。两岸潮平,六桥烟霁,晚钩帘挂。自玄晖去后,云情雪意,丹青手、应难写。
花底朝回多暇。倚高寒、有人潇酒。东山杖屦,西州宾客,笑谈风雅。贮月杯宽,护香屏暖,好天良夜。乐闲中日月,清时钟鼓,结春风社。

()
玉局仙人,轻帆万里,送入三吴。
怪一舟如叶,元无浊物,依然姑射,满载冰壶。
昔日文君,千言成诵,不识如今记得无。
新来也,喜都将分付,一颗骊珠。
()
回首河堤望。
眷眷嗟离绝。
谁言旧国人。
到在他乡别。
()

脱身游万里,空手出长安。犹以抱琴乐,不知行路难。

春归吴国远,水满紫溪寒。越俗今章甫,疑师不著冠。

()

偶辞清俸恋烟霞,闲赋归来担旧家。三面云山连翠竹,一庭松菊自栽花。

龙鳞晓捲疏棂月,雀舌时烹小院茶。漫羡前贤完美意,欢联棣萼话桑麻。

()

杨柳乱如丝。
绮罗不自持。
春草黄复绿。

()

平生慕高隐,今日扣柴关。松老鹤相对,云深人未还。

望穷流水远,坐久落花班。惆怅归来晚,夕阳杳蔼间。

()
香梅开后风传信,绣户先知。
雾湿罗衣。
冷艳须攀最远枝。
高歌羌管吹遥夜,看即分披。
()

劲越既成土,强吴亦为墟。皇风一已被,兹邑信平居。

抚俗观旧迹,行春布新书。兴亡意何在,绵叹空踌蹰。

()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
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
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
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
()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

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

()

飞传清晨度紫溪,横空桥阁绝云霓。微波岸芷金鳞跃,细雨山樱翠羽啼。

北望帝乡天咫尺,南踰闽岭路高低。皇华最感旬宣意,弭节迟回大树西。

()

攀翻出兰砌,香霭入帘栊。滋艳宜添水,障容更怯风。

幸逢纤手摘,得厕绮筵中。犹胜微丛下,春枝夜夜空。

()

春溪渐生溜,演漾回舟小。沙禽独避人,飞去青林杪。

()

句健未须缠法律,饮豪那暇较瓶盆。疾雷破柱一声蚊,吟狂不觉跨驴稳。

醉卧都忘对虎蹲,个中别是一乾坤。八篇俊逸狂时语,五色光芒雨后霓。

()

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
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
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

()
临临春去却成晴,花落无声片片轻。
一句杜鹃香国泪,半帘皓月故人情。
()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

胜地遥相引,清川澹自临。散怀盘石大,洗耳剑池深。

僧气饶云月,岩居傍竹林。坐来神易怆,松籁莫哀吟。

()

辟书未上意踌躇,蛮障无望车骑都。

允矣曲从人怂惥,往哉聊避鬼揶揄。

()
枝筇挂起一旬强,剪剪春寒到柳塘。
白发不公欺老我,偏於闲处引风霜。
()

兰居地之阴,蔼蔼含华滋。
此本不以刚,而为刚者师。
松无栋梁具,何用稼冰雪。

()
在昔洛阳,雪深丈余。
士也高卧,来令尹车。
今年吴淞,雪复何如。
积素一色,鸥鹭有无。
()

两湖南北寿星明,四十同庚享令名。一镇岩疆一城市,都来白社会群英。

()

大纛高牙镇海濆,山河带砺汉元勋。旌旗汴泗千艘合,箫鼓淮徐万舶闻。

开府世传严仆射,轻裘人识杜将军。翩翩白马平原外,时见双雕落彩云。

()

社家寥落不成欢,虽是芳春似岁残。
旧雨已将消息断,新诗那得递相看。
邃中疏冷梅花韵,箸里酸辛菜甲盘。

()
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
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竹引携琴入,花邀载酒过。
山公来取醉,时唱接z5歌。
()

既雨失阴霾,天怜万灶蛙。是虽犹暑润,亦自觉晴佳。

早见瓢翻海,今无漏透阶。但能开晚景,粗足慰人怀。

()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

何故谒司空,云山知几重。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

()

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应由春草误,著处不成归。

()

门前春水滑,柳外夕阳斜。
欲识春风面,满城桃李花。

()

问君何所望,征营复彷佛,有时思入重泉下,有时魂游九天上。

若灭若没不可方,或有或无难为状。不为攒霭黛千峰,不为停烟青万嶂。

()
何来拄杖响松扃,左挂椰瓢右澡瓶。
却是故人湖上至,袈裟犹带两山青。
()
江水无极,茎芦可折。
离了梁朝,未到魏阙。
此恨波心向谁说。
()
五更钟已动,起步望中庭。
东壁忽闻雨,西窗犹见星。
□□燃小灶,汲水净空瓶。
儿子归来好,年来乏使令。
()
玉象吞狮子,泥牛上绣鞍。
御楼观射猎,不是刈茆田。
()

圣君御极绍先皇,每以精神格彼苍。漏下斋宫移月影,烟霏紫殿散天香。

群仙杂遝纷来下,百辟趍陪俨列行。预想丰年歌圣德,东郊农事又相将。

()

遥怜绝塞阵云寒,万户消砧泪暗弹。秋到天山早飞雪,征人何处望长安?

()

一冬无此寒,十日不得出。
闭门坐如钩,老去万感入。
治游亦余事,况乃灯火毕。

()

仲冬十一月,我行赴高密。路出东海上,晨起骇初日。

腾腾若车轮,只向平地出。较于昔所见,得此十之七。

()

为客无时了,今朝独远归。还愁三径晚,自笑此身非。

酒醒乡关远,镫残晓角微。题书频雁翼,为扫故园扉。

()
安否每难问,姓名今得通。
久忧埋积雪,大喜得春风。
与世故多识,如公能几同。
既欣还有感,愁对海棠丛。
()

忠孝元家法,经纶岂懒心。日边迟信息,霞外且山林。

风月诗天巧,乾坤酒陆沉。一生欠半面,五字寄哀音。

()

人生贵是男,丈夫重天机。未达善一身,得志行所为。

嗟余竟轗轲,将老逢艰危。胡雏逼神器,逆节同所归。

()

一毡犹记共钱塘,举白持螯思未忘。二十四年弹指过,莫教容易赋河梁。

()

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

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

梧桐庭院绿阴斜,一榻轻风一枕花。幽梦欲成惊忽断,楼头鹦鹉唤煎茶。

()

王乔玉舄飞,方朔金门待。久闻有仙吏,思愿与之会。

君宦松山阳,而与箕颍对。案牍积烟霞,讼庭落苍翠。

()

初秋夜坐孤镫光,烈风雷雨来虚堂。正襟披诵殉节录,忠义郁勃淩清霜。

呜呼常君一儒士,杀身成仁不畏死。志行卓立由平生,仓卒赴难非偶尔。

()

尽日临风坐,雄词妙略兼。共知时世薄,宁恨岁华淹。

且把灵方试,休凭吉梦占。夜然烧汞火,朝炼洗金盐。

()

遍看韶淑万花林,谁似秋风巧力深。
点注红泥千日酒,剪裁紫磨十分金。
色迷仙令疑勾漏,香醉姮娥忘藁砧。

()

疆埸正多故,山林成久留。据鞍皆战马,扣角且歌牛。

清德交游冷,光明诗思浮。从今脱尘浊,自可鄙公侯。

()

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水隔人间世,花开洞里春。

荷锄分地利,纵酒乐天真。万事更何有,吾今已外身。

()
杨花撩乱几时休,看取明朝水上浮。
凝绿满地浑不动,微波忽绽见鱼游。
()
河南牧羊儿,不识奇字书。
君王事边头,无亦官帑虚。
慨然分家资,补国何勤渠。
讵有忠於君,而谓不学欤。
()

浮生宁有涯,性灵不可夭。适自理晨妆,遥见东方晓。

初风半吹竹,寂寂闻啼鸟。地僻我亦閒,日对南山小。

()

闻说江陵府,今又降元戎。
甲外控鸣镝,肩舆强老翁。

()

积雨初收四望新,颓云淡日弄晴阴。故园百里梦不到,杜宇一声春又深。

宿蝶乱红浑满地,藏鸦新绿已成林。客中情味君休问,庄舄无聊但越吟。

()

廿载销沉各老翁,江乡旧馆酹残红。忽惊灰劫馀芳砌,重怆山阳拭槁桐。

行路真难拚病废,闲情渐遣藉途穷。深秋已过繁霜雪,苦忆茫茫衰草中。

()

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
閒观扬子江心浪,静听金山寺里钟。
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法劝鱼龙。

()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