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驿夏日。宋代。寇准。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
《临海驿夏日》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岭外突蒸当盛暑,
雨馀新馆觉微凉。
最怜夏木青阴合,
时有莺声似故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一幕景象。寇准以临海驿为背景,写出了夏天的炎热和舒适的感觉。在炎热的夏季,岭外的气温高得让人难以忍受,但当雨过天晴时,新建的驿站却感觉微凉宜人。寇准最喜欢夏季的树木,因为它们的绿荫可以给人带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有时候,他还能听到莺鸟的歌声,让他想起了故乡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景象,通过对温度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感受和情感。寇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他所处的环境中,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夏日的炎热和驿站中的微凉。诗人对夏木青阴的喜爱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舒适环境的向往。莺声的描写进一步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感,将读者的思绪带回故乡,唤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夏日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展现了寇准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引发读者对夏日和故乡的联想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唐多令。宋代。邓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皇后合春帖子。宋代。赵湘。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八。明代。邓云霄。中元佳节月华清,懒拍银盆弄化生。莫信官门才咫尺,还如弱水绕层城。
和王觉民双泉道中。宋代。王之道。白云深处是吾家,山市归来日影斜。独立前村聊送目,孤村送水闹寒鸦。
方巡视残菊宗武示晓起独坐之作因次和。。陈三立。残菊堆排照曲廊,犹能风底漏微香。朝饥百绕啁啾寂,劫末孤逢意绪长。写影移添张壁画,披衣遥认溢楼霜。吟人自媚双烟坐,偷笑城头雁骛忙。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宠辱事多今不见,兴亡时去止堪哀。诸观今日长安道。抵暮行人犹往来。
观水。元代。吾丘衍。雨后长流写急湍,奔雷转石喷虚寒。凭谁挂起三千尺,试作庐山瀑布看。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邢大声七首 其一。宋代。赵蕃。骤雨落还收,馀寒去却留。飘零梅树底,髣髴杏梢头。酒有连朝病,诗从一笑求。平生湖海兴,又复具扁舟。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宋代。赵蕃。上得矶来势已危,忽然缆断不能支。惊心钓渚河边石,值尔应当应手糜。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唐代。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奇支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杂诗六首 其二。明代。王世贞。萋萋谷中兰,素质何葳蕤。仰不睹天日,敢望雨露滋。虽或微芬发,寂寞聊自知。萧艾升君堂,左右争光辉。与子固殊途,安用迫相疑。
赠人。金朝。刘迎。何必罗浮访稚川,相逢一笑共谈玄。蓬莱咫尺三万里,铜狄因循五百年。梦幻莫论身外事,啸歌聊得醉中天。几时丹灶同收拾,去入云山了旧缘。
自励 其二。清代。洪亮吉。宁作无知禽,不愿为反舌。众鸟皆啁啾,反舌声不出。岂系果无声,无乃事容悦。依依檐宇下,饮啄安且吉。何忍视蜀鹃,啼完口流血。
春日作。宋代。释德洪。山前山后花半红,桥头桥尾柳摇空。流莺枝上未成语,始啭一声来去风。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五 南山远翠。明代。史鉴。湖水流无际,山形荡欲漂。云生齐北斗,脉衍自南条。朱凤高飞尽,苍梧别望遥。禹功垂万古,祠宇亦萧萧。
游浮邱呈赵太史。明代。陈宏乘。芳郊十里带溪山,仙吏情兼水石间。讵但丹砂垂世外,却移玄圃在人间。平芜莽莽孤烟断,落日苍苍独鹤还。何事桃源重借问,暂来此地远尘寰。
浣溪纱。清代。顾贞观。不是图中是梦中。非花非雾隔帘栊。窄衫低髻正相同。清脆铃声檐鸽夜,悠扬灯影纸鸢风。此时携手月溟濛。
二月十日雨。宋代。赵蕃。喜雪仍喜雨,相须旬日期。天民终自恤,岁事可前知。起我泛舟役,思渠荷笠诗。嗔人问米价,王掾果真痴。
送别。元代。甘复。凉飙应秋气,草木敛华英。客游总念归,子有千里行。匆匆俦侣催,悄悄离思盈。丈夫怀志气,孰不恋荣名。华荐起当路,使者促前征。追饯东门道,把酒哀弦鸣。萧条野驿暮,泛艳江波清。密谋植帷幄,慰彼苍生情。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
鹦鹉曲 序云,白无咎有鹦鹉曲云,侬家鹦鹉。元代。冯子振。叶扁舟,睡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余壬寅岁,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中,恨此曲无续之者。且谓前后多亲炙士大夫,拘於韵度,如第一个父字,便难下语,又甚也有安排我处,甚字必须去声字,我字必须上声这,音律始谐,不然不可歌,此一节又难下语。诸公举酒,索余和之,以汴吴上都天就风景试续之山亭逸兴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樵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上巳华光殿诗。南北朝。沈约。于维盛世即轩妫。朝酆宴镐复在斯。朝光灼烁映兰池。春风婉转入细枝。时莺顾慕声合离。轻波微动漾羽卮。河宗海若生蛟螭。浮梁径度跨回漪。朱颜始洽景将移。安得壮士驻奔曦。
寄友人。唐代。李频。一别一相见,须臾老此生。客衣寒后薄,山思夜深清。诗近吟何句,髭新白几茎。路岐如昨日,来往梦分明。
再用前韵谢吴竹修。宋代。陈著。秃髡归阳羡,仙髯卧古藤。前贤成昨梦,后辈嗣谁镫。倾盖欣如故,吟坛得共登。春风吹相聚,聊此寄韦冰。
偈颂一百零二首。魏晋。释慧远。元正启祚旧时事,万物咸新今日春。自是天机超妙化,何须更捋鬼头市。攀北斗,倚南辰,唱拍相随特地新。引得水轮风轮火轮金轮相磨不俱不动,执持世界等空手。面皮厚二寸,眉毛重八斤。有时无事倚门立,十字街头等个人。
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唐代。张说。周狩闻岐礼,秦都辨雍名。献禽天子孝,存老圣皇情。温润宜冬幸,游畋乐岁成。汤云出水殿,暖气入山营。坎意无私洁,乾心称物平。帝歌流乐府,溪谷也增荣。
应天长。清代。项鸿祚。枕屏生绿山眉展,薄睡起来微带倦。鹃声唤,莺声怨,花落絮飞春不管。宿妆临镜懒,闲了粉奁香碗。道是愁深病惯,如何心绪乱。
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诗。南北朝。庾信。冥漠尔游岱。凄凉余向秦。虽言异生死。同是不归人。昔余仕冠盖。值子避风尘。望乞求真隐。伺关待逸民。忽闻泉石友。芝桂不防身。怅然张仲蔚。悲哉郑子真。三山犹有鹤。五柳更应春。遂令从渭水。投吊往江滨。
牵牛。宋代。王庭圭。一泓天水染铢衣,生怕红埃透日蜚。急整离离苍玉佩,晓云光里渡河归。
五贤咏·子家羁。清代。旻宁。鲁昭政不明,童心一言定。强臣久擅权,谗人暗启衅。公族子家羁,忠正国之俊。明达审机谋,谠言罔见听。群小竞昏怓,懵然即笃信。日入慝将兴,终成一朝忿。野井求诸人,胡不早如晋。恶定而好亡,憸邪握其柄。宛转辱乾侯,双琥暂受命。平子何诈谖,言甘欲从政。已非貌而出,无劳频致讯。伤哉志不伸,忠良空饮恨。
南源庄。宋代。曾巩。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医闾在夷蛮,罗浮苦烟雾。子真自爱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悄然怪我思虑深,已欲摧倒闻猿树。眼前了竹林扫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鲂鱮。帽尘便可临水濯,里斗何妨闭门拒。介推母厌俗,久思颠崖住不顾。梁鸿妻亦高,能快穿衣与藜茹。成家傥已嫁诸妹,有立不忧吾弟孺。攘攘天地间,万类歹好恶。欢合无一非,睽穷有百牾。吾独安能逐毛发,饮泉食力从所慕。
送梁甫山左祥瑞。清代。陈恭尹。万里初行即帝都,残年鞍马在驰驱。身经异地情应旷,语有同心兴不孤。朔雪乍晴山似玉,梅花将放蕊如珠。知君桑土绸缪计,力为司农益版图。
鹊桥仙 赠相师周可山。元代。许有壬。春秋七*,江湖万里。老子阅人多矣。两朝名胜一囊诗,道浑似、当时袁李。红尘陌上,白云堆里。扰扰浮生行止。我非燕颔虎头人,但诗圣
感事二首 其一。宋代。张耒。投老益无趣,误为世尘婴。飘然欲脱去,疲弱安能耕。始谋苦不臧,妄欲事功名。中路两不可,徬徨始嗟惊。回辙怆已晚,悠悠事遄征。万物各有求,我生安得宁。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九。明代。谢元汴。忽笑黄江夏,徒成鼓吏名。菰芦中俊物,天地一苍生。但信青猿哭,终疑紫凤鸣。无端发浩想,虎仆代龙耕。
高翁受封为伯宗郎中题卷。明代。王樵。拂袖辞西蜀,湘江一散人。无诗不风雅,有子薄荀陈。云捧龙章下,花迎鹭服新。老来多乐事,山馆日延宾。
敝宅分题得观音梅水。明代。何瑭。远映观音阁,梅花烟水寒。暗香盈断浦,疏影落轻澜。漱玉声相应,和羹子半酸。瀛洲何异此,登眺共凭栏。
忆王孙。宋代。汪元量。上阳宫里断肠时。春半如秋意转迷。独坐沙窗刺绣迟。泪沾衣。不见人归见燕归。
江东桥口号 其二。清代。李振钧。跨溪半里赤栏红,争似澄波卧彩虹。细雨纵堪留客棹,生憎江上北来风。
风中柳。清代。刘嗣绾。小小香苏,占得几分红旭。便秋林、也如新沐。苏台山麓。苏堤湖曲。更苏门、啸声堪续。旧盟还在,指点数间茅屋。到而今、倦游应足。苏仙清福。苏卿高躅。倩苏娘、织成图幅。
次韵和昌龄落梅。宋代。孔平仲。玉摧繁艳蕙消香,渐见园林绿叶光。莫诮春风少情思,为君开遍万红芳。
年老逢春十三首。宋代。邵雍。年老逢春春正妍,春妍况在禁烟前。才寒却暖养花日,行雨便睛消酒天。进退樽罍宜有主,栽培桃李岂无权。清谈已是欢情极,更把狂诗当管弦。
池阳地寒梅开甚晚上元后始见疏花一夕春雪晓。宋代。陈文蔚。千林一夜散琼瑰,莫诮亭前春后梅。未入纷纷红紫队,不忍国是雪中开。
开泉。宋代。韩琦。先茔东北隅,有泉渤而出。奔跳若爨鼎,万眼沸不一。始虽稍泓登,渐乃肆沕潏。吾尝展祀馀,爱玩必终日。爰从大旱来,数岁竭如窒。伤哉利泽源,顿尔藏于密。吾今具畚锸,试欲疏潜屈。开无数尺间,旧脉俄腾溢。涓涓力尚微,势已舒沈郁。我愿天道常,不使五行失。均调四气和,寒燠皆从律。宣其润下功,复得沾群物。
转应曲。明代。杨慎。银烛。银烛。锦帐罗帏影独。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门掩,门掩,数尽寒城更点。
游黄山。宋代。石应孙。山川形胜雄江东,九华辉映天都峰。传闻早已汤胸臆,恨不插翼长相从。朅来随牒官秋浦,城郭奔驰厌尘土。絜家捧檄过临城,偷闲两作烟霞主。黄山登鉴原无由。何期易地太平游。清池轩害日舒丽,突兀楼观撑深幽。凭高徙倚敞心目,绝壁半天横碧玉。回溪千里指顾间,螺髻分明三十六。壮怀高向紫霄悬,俯视培楼真一拳。古今秀色餐不尽,笔端收拾生去烟。萍踪倘未逐流水,古刹相望二三里。暇时风月得交游,鸥鹭同眠勿惊起。
次韵刘友鹤端午三首 其二。宋代。高斯得。桐江五月凉,波上抟层飔。伤屈念已怆,怀严濑逾滋。维彼不逢世,如斯良遇时。怀沙与钓濑,异节同光辉。故人去奚伤,宗国逃惧非。精义贵有质,圣远咨从谁。
小重山。宋代。李莱老。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几雨里,近清明。吹箫门巷冷无声。梨花月,今夜负中庭。远岫敛修颦。春愁吟入谱,付莺莺。红尘没马翠埋轮。西泠曲,欢梦絮飘零。
青山相送迎 访王光福之常烟水居。元代。王行。烟苍苍。水茫茫。闲访幽人烟水乡。扁舟孤兴长。蒲含霜。柳含霜。蒲柳萧萧青又黄。水云鸥鹭藏。
次韵酬王箴盘。清代。林朝崧。孤山小集坐花深,金石频闻掷地音。洛苑风流谈在昔,福台韵事继从今。八分体重图书府,三字经传著作林。空谷白驹来又去,匆匆未尽絷维心。
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谿中双舞鹤诗以见志。唐代。李白。令弟佐宣城,赠余琴谿鹤。谓言天涯雪,忽向窗前落。白玉为毛衣,黄金不肯博。背风振六翮,对舞临山阁。顾我如有情,长鸣似相托。何当驾此物,与尔腾寥廓。
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唐代。王维。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送罗先辈书记归后却还闽中留别。唐代。朱庆馀。同是越人从小别,忽归乡里见皆惊。湖边访旧知谁在,幕下留欢但觉荣。望岭又生红槿思,登车岂倦白云程。况当季父承恩日,廉问南州政已成。
点绛唇。宋代。魏夫人。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次何子应登赋楼韵。宋代。王灼。使君来作牧,众若倚南山。时节当授衣,已念赤子寒。驾言出登眺,岂为景趣繁。民风指顾中,惠术良欲殚。纾怀有佳句,伏诵一再叹。从今安田里,不度百牢关。
红线诗五首。明代。屠隆。结束戎装剑陆离,月华星彩共低垂。严城秋冷铜焦死,魂断三千外宅儿。
夜渡江(一作柳中庸诗)。唐代。姚崇。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
赠唐太史养疾寺居五首 其五。明代。王慎中。斋中遂偃仰,卧疾即林阿。鸟来窥散帙,龙起听商歌。僧为翻经难,人非问病过。此时方战胜,玉体合如何。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宋代。黄庭坚。头白书林二十年,印章今领晋山川。紫参可掘宜包贡,青铁无多莫铸钱。劝课农桑诚有道,折冲樽俎不临边。要知使者功多少,看取春郊处处田。
老屋愔愔昼掩门,清才妙质苦思君。屠龙每叹平生学,下马谁寻此日坟。
痛惜黄垆埋玉树,忆曾玄鹤困鸡群。西华牢落今安否,见说居莸不改薰。
龚良臣无恙日手抄圭粹中诗数十篇见遗良臣既没于书箧中见之怆然有感因次圭卒章韵以寓哀。宋代。周孚。老屋愔愔昼掩门,清才妙质苦思君。屠龙每叹平生学,下马谁寻此日坟。痛惜黄垆埋玉树,忆曾玄鹤困鸡群。西华牢落今安否,见说居莸不改薰。
寄兴化叶明府进卿二首。宋代。陈造。一昨连甍较诈狙,缿筒合斗未良图。君来嚬笑民之法,政绝锋铓古与徒。俗变身如游建德,时清人不畏萑苻。自公日有诗书乐,大府仍无急急符。
权舆。先秦。诗经。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馀。于嗟乎,不承权舆。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挽妹婿汪汻四首。宋代。许月卿。亡恙壁岩日,媒云妇有依。世秋君六世,时事彼一时。寂寞吾州隔,诸孤我妹慈。九京逢桂老,东坦愧羲之。
寄酬闽中诸护法。明代。释函是。笠瓢几度戒前程,老病人扶畏远征。尚冀裴休宽后命,弥惭慧远滥虚名。花香已见多生愿,尘刹难忘此日情。沟壑未填终不负,山头猿鹤听分明。
减字木兰花 夏日。明代。周兰秀。晨妆草草。绾髻慵梳新样巧。捲起帘栊。远见荷开满沼红。轻摇团扇。熏风阵阵轻吹面。堤柳条条。带雨拖烟拂板桥。
送傅安道郎中将漕七闽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把酒春如许,论诗夜未央。相逢便金石,何必试冰霜。离合知难免,愁思自不忘。它年一茅屋,公肯访荒凉。
寄润卿博士。唐代。皮日休。高眠可为要玄纁,鹊尾金炉一世焚。尘外乡人为许掾,山中地主是茅君。将收芝菌唯防雪,欲晒图书不奈云。若使华阳终卧去,汉家封禅用谁文。
贾节庵冒夏暑越修涂过我苕霅情谊甚厚令闻古。宋代。牟巘五。别饯别尤苦,辗转那得寐。后会倘可期,握手三致意。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宋代。学士院。帝出于震,巽惟齐明。律日姑洗,以示洁清。我交于神,蠲意必精。既兴而往,祈监斯诚。
春晚。宋代。郑刚中。寒鸡不饱亦知鸣,布被堆中又五更。唤此枕边烟浪梦,杂然风外鼓钟声。花笼宿雾方冲湿,窗识朝阳已弄明。盥濯是身无始业,一炉香火向三清。
将归山中留别李二公勉。明代。沈应。三月风光尚夹衣,暖云笼日午行迟。杏园却近桃花坞,寒食相兼上巳时。芳草家家迷蛱蝶,棠梨树树转黄鹂。几回欲共行春乐,南浦归舟已有期。
尝为赵太社作章泉二字及匹纸写诗二十二首赵。宋代。魏了翁。易象於坤必有章,泉翁此义发天光。离趋外卦文加质,乾伏中多絅覆裳。欲验吾心观羽坎,诚知是理识归藏。公诗谢我祗成辱,敢复从公质寸长。
渡江有怀秣陵旧游八首再寄王长公 其三。明代。胡应麟。金波怜旧句,玉树待新题。夜宿寻高座,春游出大堤。残僧留晋宋,古佛辨隋齐。明日楼船上,谁同教水犀。
寄张子安 其二。宋代。李正民。来往三吴二十年,星星华发已盈颠。未开松菊陶潜径,且泛江湖范蠡船。黄石不逢宁论富,丹砂可就试求仙。乘闲欲访张公子,共说升平一慨然。
道勾漏山灵宝观窃睹两朝御书谨成古风。宋代。李纲。抱疴卧云海,夙夕负深恐。宽恩听旋归,何啻丘岳重。问津勾漏山,散策宝圭洞。群峰罗翠屏,环合无缺空。游仙契初心,幽赏恊清梦。却来观宸章,宝气腾螮蝀。真行杂草隶,笔势极翔动。大小飞白书,飘洒萦舞凤。恭惟睿智姿,多能本天纵。妙迹藏名山,俾与万世共。林峦增炳焕,神物劳护拥。惜无深岩屋,荫覆示崇奉。何当鸠良材,为葺倾压栋。天弧不指狼,中原胡马閧。九庙未奠居,臣子衔愤痛。岂知炎荒中,奎画得瞻讽。至哉慱大言,粟麦因异种。天常及诸佛,一一资妙供。窃于翰藻间,窥见神心用。源流此中来,基本中兴宋。稽首归琅函,斐然成善颂。
题鄞江渔者画。明代。谢肃。鄞江西津连上虞,津头万山环我居。放船学把直钩钓,此岂有心专在鱼。春风潮耒拍江岸,桃花气暖蒸人倦。强吹一笛卧中流,梦掣六鳌凌碧汉。自离故国竟飘蓬,愁见沧江落画中。西伯文畛今寂寞,后车何处载非熊。
寿贾封君。明代。边贡。绿野新开学士堂,碧山云雾接苍茫。灵椿独秀千冬雪,老凤长栖万仞冈。肯与郡侯为地主,只教儿子报君王。贪书我亦同关尹,迟暮亲逢李伯阳。
次韵答林首座。元代。行端。一房閒寄长松下,残喘谁留如病何。为报南山旧玄侣,幻华光景已无多。
行香子 词综卷二十四作北宋于真人词,历代。唐代。无名氏。阆苑瀛洲。金谷重楼。算不如、茅舍清幽。野花绣地,莫也风流。却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酒熟堪*。客至须留。更无荣、无辱无忧。退闲一步、着甚来由。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十二作元僧明本词。案词综谓此词见呜鹤余音,但检鸣鹤余音卷六并未注
丛翠亭。宋代。欧阳修。柳色满重城,迢迢出翠甍。春云依槛暖,夕照落山明。走马章街晓,翻鸿洛浦晴。清樽但留客,桴鼓昼无惊。
临江仙。元代。山主。菩萨端严身相好,朱颜粉腻容仪。冠侵霄汉玉毫飞。花*影里,端坐证无为。阵阵香风胜瑞彩,身披素帔天衣。鸟盘云鬓月初眉。圆光项上,
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宋代。文同。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鶖鶬游。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陵阳谬守卑且劳,马前空愧持旌旄。平生读书若诟,老大下笔侵离骚。贫且贱焉真可耻,欲挞群邪无尺箠。安得来亲绛帐旁,日与诸生供唯唯。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君子道远不计程,死而后已方成名。千钧一羽不须校,女子小人知重轻。
敢云为善乐陶然,差了吾身补缀缘。古木溪边愁断石,危亭山半引清泉。
踏青裙屐喜寒食,唱晚渔樵渡野烟。几度寻梅诗思阔,灞桥骡稳小庵前。
岁在丙申虚度七十追思少壮犹不如人顾此龙钟讵堪惕励漫吟七律八章非敢用以征诗聊述鄙怀云尔 其六。清代。安祥。敢云为善乐陶然,差了吾身补缀缘。古木溪边愁断石,危亭山半引清泉。踏青裙屐喜寒食,唱晚渔樵渡野烟。几度寻梅诗思阔,灞桥骡稳小庵前。
念奴娇 雨中。明代。朱朴。荼䕷初谢,又山丹开过,蔷薇零落。二十四番花信了,清暑绿阴帘幕。五月陂塘,熟梅风雨,病怯春衫薄。重门静掩,客怀无奈萧索。惆怅绿绮弦空,紫箫声断,好事翻成恶。睡起无聊还欲睡,梦绕白云丹壑。怨别伤离,新愁旧恨,一醉都抛却。数声山鸟,醒来人在西阁。
沉醉东风·重九。元代。卢挚。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次禊帖韵。宋代。叶茵。梅花旧刻字将磨,勘辨其如病眼何。千载鼠须遗墨少,一时赝本误人多。肯将金谷序文比,因想山阴气候和。最喜孤居山下姥,慕名特特为烹鹅。
酬德邵。宋代。李正民。三年绝域寄孤身,齧雪吞旃踵昔人。琴奏南音惟念楚,鸡鸣中夜忽离秦。重来泽国寻渔父,免向沙场逐雁臣。好在五湖波浪阔,解缨濯尽塞垣尘。
菩萨蛮(十月十三日,宝应宰招饮,弟子常盼酒所指屏间画梅乞词)。宋代。陈造。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烟竹雾溪桥夜。斜倚小峰峦。依依同岁寒。生绡明粉墨。浅笑犹倾国。恰似野桥看。飘零只等闲。
送别杨奇琛归洞江歌。元代。刘崧。朝别李元忠,暮别杨奇琛。各言故乡久离别,使我历乱空愁心。愁心忽如江上风,不可凭御谁能穷。南行浩荡一千里,吹雪径度青原峰。我生少小轻乡井,独以羁穷寄形影。经时负米未能归,何待他年愧裀鼎。閒来思种东村田,青山欲买羞无钱。携书强聒附童稚,客中相顾谁相怜。杨郎杨郎本同郡,文水钟奇故才俊。芳年初发春江长,劲气已逼秋崖峻。读书东家不下楼,手写细字如蝇头。长怀丹阙陈三策,独抱遗经穷九丘。春风二月惊初见,伯劳东飞遇西燕。凤山祠下月如眉,明绣楼前水如练。看花把酒能几时,念子还乡从此辞。城头乌啼北斗曙,飞霜已落青梧枝。桐江东南符山岭,闻子幽居好林景。千年古剑合神机,光射玄潭黑风冷。子归何时当再逢,即恐睽隔劳忧忡。江外风尘眯人目,我欲远寻麋鹿踪。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宋代。韩元吉。我初见君诗,谓世无此作。飘零三十年,文思各衰落。俱持使者节,恨别还作恶。未置白玉堂,端须著岩壑。
念奴娇 范龙仙斋头喜遇娄东许九日赋赠。清代。陈维崧。六千三万,算老颠此后,终当乐死。十载诗名成底用,何限东西卫尉。一语惊魂,杜陵曾说,主将奴才子。问他奴价,而今果否如婢。君已鬓点吴盐,怜余种种,亦复肩随矣。浮世几场开口笑,盗蹠也是如是。燕子年光,虫娘庭院,且住为佳耳。杨花如梦,满城日暮飞起。
西湖筵上赠胡侍郎。宋代。范仲淹。官秩文昌贵,功名信史褒。朝廷三老重,乡党二疏高。涯业尽图籍,子孙皆俊髦。西湖天下绝,今日盛游遨。
送陈员外使西蕃。明代。王洪。剑佩翻翻出武威,关河秋色照戎衣。轮台雪满逢人少,蒲海霜空见雁稀。蕃部牛羊沙际没,羌民烟火碛中微。兹行总为宣恩德,不带葡萄苜蓿归。
示黄冈长老二绝。宋代。胡寅。归兴逢山便解颐,上人多思乞留诗。千若万壑经行处,他日烦师觅旧题。
奉题赵王思训楼一首。明代。黄省曾。上国巍楼建,凌云在邺阳。宝山通雾满,金水接源长。八绮龙文焕,层飞凤綵张。训言恭列圣,思绎羡英王。孝屐臻乌瑞,仁衿洽苇芳。处宫为善乐,藩室服儒光。作弁瞻虞镜,于修入孔堂。竹书千里至,藻撰九隅扬。湛宴西园迈,耽经北观行。设筵留卜夏,拥彗得田方。陟览河山谧,登居草木康。维城真足倚,永翼帝图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