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步虚词 四

道士步虚词 四朗读

《道士步虚词 四》是南北朝时期庾信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凝真天地表。
绝想寂寥前。
有象犹虚豁。
忘形本自然。
开经壬子世。
值道甲申年。
回云随舞曲。
流水逐歌弦。
石髓香如饭。
芝房脆似莲。
停鸾燕瑶水。
归路上鸿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描绘了道士步入虚无之境的景象,并表达了对自然和道法的颂扬。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道教符号,表达了对自然界和道法的理解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超凡脱俗的情感,描绘了道士在修炼中达到的境界。首句“凝真天地表”,意味着道士凝聚了天地之真谛,融入了宇宙的奥妙。接着,“绝想寂寥前”表示超越了一切思虑和寂寥的状态,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表达了道士超越了一切形象和自我,回归本源的自然状态。道士在修炼过程中超越了凡俗的存在,达到了豁然开朗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开经壬子世,值道甲申年”,提到了道教中的一些符号,壬子指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一种组合,甲申则是另一种组合。这里表达了道士在特定时刻开启了道法的奥秘,感应到了宇宙的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回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通过描绘回旋的云和流动的水,表达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与道法的共鸣。道士在修炼的过程中,与自然界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最后的两句,“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停鸾燕瑶水,归路上鸿天”,描绘了修炼成功后的境界。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表达了道士达到了无尽的美食和仙草的境界。停鸾燕瑶水、归路上鸿天,描述了道士回归仙境的场景,与神仙共处。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道士修炼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然界和道法的颂扬。通过自然景物和道教符号的运用,展示了一种超越凡尘的境界,引发读者对修道和超越人世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庾信朗读
()

猜你喜欢

自锄空旷汲潺湲,占断清溪第几湾。
傍九日开侵岁晏,居千花殿觉天悭。
餐英饮露平生事,遗臭流芳一念间。

()

昨夜马头雹,满天羊角风。吹灯不敢寐,愁坐欲书空。

()
听说光州好,淮山是四邻。
凝香无一事,奠枕有馀民。
世以文章著,朝须宠数频。
西湖便归去,应不待班春。
()
十年流落负归期,临水登山客有思。
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鹧鸪辞。
()
勘破西铭识本真,添来注脚又重新。
父天母地元同体,物与民胞总是春。
放荡异端黄老佛,纷争战国楚齐秦。
要知俯仰皆无愧,请向圣贤求事亲。
()
蛙蜢泥中走,凤凰云外飞。
云泥相去远,自是难相知。
()

煖日浮烟翠欲消,四山空寂境萧条。饱参禅老庭前柏,不问刘郎观里桃。

()

本来游客意,欲与月明期。

碧海深何许,清光望转迟。

()

花销玉瘦斜平薄。舞衣宽尽腰如削。困甚不胜娇。乌云横鬓翘。
双蛾颦浅黛。鸾镜愁空对。罗袖晚香寒。泪珠和粉弹。

()
莫道迎春好,迎春是送春。
可怜一条路,知老几多人。
坦绿偏宜袜,飘红并可絪。
青帘好消息,今日榨头新。
()

传道青鞋入旧京,乱山何处觅经行。因君却梦西湖色,一夜垂杨满目生。

()
我生不死命在仙,从师远岳方来旋。
皇天未许斩蛟鳄,腰蟠龙剑徒蹁跹。
尘心洗尽五湖月,意气散作六合烟。
朅来人间四十年,布袍高格恼市廛。
()

客里那堪一送君,归心几度逐溪云。九重雨露新承宠,万里舟航只为亲。

煮蕨自知甘列鼎,铺霞偏觉胜重裀。彩衣岁岁堂前舞,不愧当年奉檄人。

()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

()
猗与四公,棠棣之华。
秀韡一时,茂兴两家。
宋公联翩,鄂不相鲜。
万里风云,上负青天。
()

滑醪清满菊花卮,只欠新螯左手持。欲报善邻将意厚,苦惭家酿带春醨。

()

二圣勤民损膳羞,雨馀今见角田秋。碧酒尚堪遮眼醉,红榴不解替人愁。

()

银云卷晴缥渺,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族柔烟,两市帘栋如画。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

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

()

太液池深碧似苔,溶溶漾漾自西来。鱼翻翠藻嘘轻浪,鸟下青蒲绝点埃。

影浸綵舟轻荡飏,光涵星斗自萦回。愿将一滴天瓢泻,散作甘霖遍九垓。

()

元城郭使君,爱母不逮餐。刻木貌慈母,去官西山濆。

上堂示甘旨,下堂候寒温。人见使君孝,作书细讨论。

()
昨日张帆著翼飞,今朝风送蹇驴骑。
吴淞山水夙所爱,得意还教多赋诗。
()

有美人兮山之阿,佩陆离兮冠峨峨。气凌兮衡岱,情驰兮湘波。

结幽兰兮延伫,拊长剑兮寤歌。蹊窈窕兮轮辙稀,木繁翳兮禽声和。

()

挂冠归去一身轻,瑶草华阳洞里耕。仙令祇今多少在,丹成凫鹤自来迎。

()

白石招我入书斋,使我速礼金涂塔。
我疑此塔非世有,白石云是钱王禁中物。
上作如来捨身相,饥鹰饿虎纷相向。

()
想见花间路,篮舁草草装。
叩门驯石喜,入室蠹鱼香。
蹑石苔粘屐,眠松露滴床。
焉知人世事,积甲又宜阳。
()

光风细细飘香转,绿叶阴阴覆槛凉。云物鲜明时节丽,水精宫殿侍君王。

()
我昔浮江坐贪快,六十幅蒲船尾挂。
恶风吹到马当祠,出没蜿蜒舞澎湃。
舟人失色急倒樯,共上芦湾望祠拜。
风云昼晦性命忧,更复何心问薪菜。
()

落日西风弄晚晴,东篱曲曲灿金英。
先生茅舍终年淡,惟有寒芳不世情。

()

朝回禁色转觚棱,避暑宁论酝几升。同舍我犹寒似水,新衙君更冷于冰。

清斋何点栖钟岭,消渴相如老茂陵。赤日红尘心共远,青松多在白云层。

()

张公一生云水客,往岁孤踪寄苕霅。故人刺史眼为青,愿为泛宅浮清泠。

当时鸥鸟难问迹,尚有水村名泊宅。碧蓑青笠宁在无,公今仙去当传余。

()

驱逐风尘岁月虚,临高几度望乡馀。楼头落日重披宴,树杪凉飙复振裾。

暌别每愁书札远,合并休放酒杯疏。山林此地依城郭,耽僻何须问井墟。

()

文园渴疾正如酲,谁念流涎向侧生。

()
爪牙了不露,谁能见其踪。
超然变化处,即此是真龙。
()

五灯留妙偈,百传读高僧。并扫存亡幻,无非傀儡棚。

天灵仍蜾蠃,百闷付觚楞。肯共欧兜语,年年访越峥。

()

高歌每忆故山薇,笑掷青衫换彩衣。
竟为苍生安石起,本来男子次君归。
脱冠弭棹兴非浅,戴笠乘车誓莫违。

()

扫地焚香元自喜,傍门骑马向来慵。田园此去须安枕,海岱今年不举烽。

已分瘦藤扶病骨,生憎明镜写衰容。两公故是经纶手,只问腰金早晚重。

()

二十年前事尽空,半随波浪半随风。谋身喜断韩鸡尾,

辱命羞携楚鹊笼。符竹谬分锦水外,妻孥犹隔散关东。

()
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

武当山高几万丈,中有千年灵寿杖。金光玉芝秀所钟,生在青霞石嵓上。

雨舟先生道者流,赠我一枝东海头。琅玕润滑铁坚瘦,昂首屈项苍精虬。

()

从来䨥燕颔,肯作一书生。投笔辞南国,挥戈向北平。

亦知龙射斗,常有烛笼旌。欲树封侯绩,羞称任侠名。

()

客从昆仑来,遗我双玉璞。云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馀,

食之可以凌太虚。受之颇谓绝今昔,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

()

泼火雨过天蔚蓝,野花村北连村南。流年已届五十五,佳节可怜三月三。

土风不解曲水饮,老怀自爱芳醪甜。绵蛮黄鸟坐高柳,汝曹相对何所谈。

()

洛京韫椟起儒珍,进讲忠规德日新。禁苑金丝舞垂柳,万方已被发生仁。

()
离合纷纷怕远游,远游仍怕赋登楼。
何须一望三千里,望尽西州转更愁。
()

女郎初嫁时,日日称阿母。女郎抱儿归,日日称儿父。

()

宵寒卧增裯,昼寒起增衣。
何如负暄乐,高堂日晖晖。
引光扉尽辟,追影榻屡移。

()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为碾瑟瑟尘。闲教鹦鹉啄窗响,

和娇扶起浓睡人。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
愚公不解计安危,行尽人间恶路岐。
难似车登蛇退岭,险如舟过马当祠。
平生忧患常难测,送老安闲敢自期。
一事不成应有命,惟将知止报明时。
()

遥望长安暗路尘,北风催客雁声频。文心此去高时价,好语偏留慰旧人。

桂树影摇波底月,梅花香透岭头春。竹林未必皆贤隐,曾见山公据要津。

()

七峰主人家七峰,七峰东来如七龙。地当北斗星辰见,派接南山雨露浓。

缘江亭馆连云起,方丈瀛洲天尺咫。帆穑渺渺万里船,烟波日日东流水。

()

升沉渠敢话齐年,妙句推褒辈行然。
高燕况叨琼作醴,凡骀底称玉为鞭。
歌终画扇犹庶面,舞困欹花半压肩。

()

想见挥金拂袖时,九龙山石竹参差。氍毹不是黔公客,只为箫声写一枝。

()

吴门客中

()
抠衣上圣山,徘徊四望通。
下视小区邑,上视高苍穹。
小者吾诚高,高者吾何从。
浑浑道无极,求之不可穷。
()

葛那颈险断胡刀,蓦手攀颏按得牢。
归向镜中嫌未正,特搓过左一丝毫。

()

银河耿耿秋夜长,牵牛织女限河梁。终日美杼不成章,延颈北望涕沾裳。

自居别我之他方,锦衾灿兮独空床。北风发发天雨霜,鸿鹄垂趐不能翔。

()

吁嗟乎!此海邦义烈云

()

千尺长松矗太清,倚松栋宇与云平。
凭阑只恐西风起,吹上青冥九万程。

()
清时不乐道干戈,鼯鼠其如虎豹何。
淮海风云连鼓角,湖山花木怨笙歌。
紫微画省青烟入,细柳空营白骨多。
惆怅无人奏丹扆,侧身长望涕滂沱。
()
清秋九日至,晚菊两三开。
愁把他乡酒,思登故国台。
赐怀朝士宠,诗想从臣才。
向晚能无泪,飘飘雁影来。
()

线日初回腊未残。爱他风雪耐他寒。玉迷银海空花界,白嵌青皴罨画山。

还记也,小时顽。搏狮塑象不曾闲。谁云老去童心尽,多少销磨绮语间。

()

万顷玻璃水接空,雨蓑烟笠下、一渔翁。荷香断续柳西东,秋光好、两岸插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随浪去、笑儿童。三秋几阵鲤鱼风,斜阳外、沉醉荻花中。

()

兹山多赤云,石石悉灵异。冥濛当月午,宝气烛天地。

丹砂亘南北,碧涧分巨细。绝顶辟石房,玲珑逼天际。

()

天收海雾拥朱轮,习习微风起细尘。数朵芙蓉天外落,虹螺山翠笑迎人。

()

尘糁荒阑,冻苏香缬,又簇淡阴双架。帘卷交枝红到眼,旧恨沧桑飘惹。

年年春晚,为花料理琴尊,题襟还喜依乡社。叶底翠禽听惯,茶香情话。

()
昨日来过我,今朝去哭君。
那堪谈笑际,便作死生分。
旷达陶征士,萧条郑广文。
犹怜埋骨处,西北有孤云。
()

蕉阳之西,村庄幽沃。云峰崔巍,烟林葱郁。碧桃千树,绕溪之澳。

堤夹绿阴,岩悬飞瀑。绣陌交通,古道蟠屈。十里桑麻,声闻碌碡。

()

诏书一日至,多士竞轩眉。
独有儒林杰,方缠风树悲。
饥肠惟饱学,正口绝柔辞。

()

可惜天南无此花,丽情还比牡丹奢。
难忘西掖归来早,赠与妆台满镜霞。

()
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
尽识阶庭秀,多窥屋壁藏。
数行杜陵泪,一瓣孔林香。
吾老无行役,何由沥奠觞。
()
熙朝道化聿求成,龙衮天临策俊英。
清问详延敷迺听,嘉犹入告底于行。
尧章焜燿欣承渥,汤训丁宁戒近名。
圣主得贤功烈盛,小臣稽首愿升平。
()

为忆曹溪路,飘然一锡还。云霞堪自老,生死不相关。

地僻逢人少,岩虚伴月閒。无能解尘缚,瓶钵日追攀。

()

碧落静无云,秋空月有明。长江莹如练,清风来不歇。

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
画楼珠翠列娉婷,辽鹤重来失故城。
商女不知宁有恨,徐娘虽老尚多情。
一帘花雨谈幽梦,双浆莼波急去程。
却倚阊门重回首,笳声呜咽暮云横。
()

寂照含虚未兆身,翛然那与物为邻。
任经风月霜威重,枯木花芳不犯春。

()

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

惯向溪头漾浅沙,薄烟微雨是生涯。时时失伴沈山影,

往往争飞杂浪花。晚树清凉还鸀鳿,旧巢零落寄蒹葭。

()

北地非吾土,重游信可哀。鸦声喧白骨,马足起黄埃。

野旷衰杨柳,田荒变草莱。江南风物好,一望一徘徊。

()

何苦怀芳草,无情绿又新。年年生古道,步步是青春。

愁碧连分袂,飞红堕舞茵。一筇当秀野,万里亦随人。

()

惜春无计为春留,独倚元龙水上楼。无数飞花随宿雨,海门东去更东流。

()

翠帘匝匝护朱光,千叶宫桃满院香。阆苑有鸾通尺素,灵桥无鹊寄流黄。

《上林》赋罢归巴蜀,兴庆词工谪夜郎。不是月中亲度曲,世人那解听《霓裳》。

()

紫阁曈昽隐晓霞,瑶墀九御荐菖华。何人又进江心鉴,试与君王却众邪。

()

曾未离茵,何尝坠溷,飘零漫怨韶华。已谢还开,东风自换年涯。

灵香夜爇梅魂醒,又繁枝、密蕊交加。莫随他、飞絮悤悤,沦落同嗟。

()

白石参差径路斜,玉壶终日秘青霞。紫芝满地无人采,十里风吹古桂花。

()
晚上危亭待月生,云头俄涌一轮明。
终朝汩没尘埃里,对此身心觉顿清。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