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五首)

感兴(五首)朗读

《感兴(五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时不乐道干戈,鼯鼠其如虎豹何。
淮海风云连鼓角,湖山花木怨笙歌。
紫微画省青烟入,细柳空营白骨多。
惆怅无人奏丹扆,侧身长望涕滂沱。

中文译文:
清朝时期不快乐于谈论战争,就像鼯鼠与虎豹相比又如何。
淮海之间战争连绵,湖山间花木叹息笙歌。
朝廷官员画着宫殿,青烟飘入紫微宫,但只有细柳树下空营着白骨。
我感到忧愁,没有人奏响丹扆(象征帝王的乐器),我侧身长久地眺望,泪水如雨滂沱。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时代的痛苦和忧虑之情,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首两句“清时不乐道干戈,鼯鼠其如虎豹何。”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代的厌恶,认为小人物在战乱中无法抵抗强权。接下来的两句“淮海风云连鼓角,湖山花木怨笙歌。”则描绘了战争的景象,淮海地区的战争不断,湖山间的花木也因战乱而叹息,笙歌声中透露出悲哀。接下来的两句“紫微画省青烟入,细柳空营白骨多。”则表达了皇宫中的虚幻与空荡,只有细柳树下才有残留的白骨,暗示了战乱带来的死亡和荒凉。最后两句“惆怅无人奏丹扆,侧身长望涕滂沱。”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奏响象征和平的丹扆,但现实中却只能长久地凝望,泪水如雨滂沱。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乱时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同时,通过对宫廷的描写,暗示了统治者的虚伪和腐败。诗词的意境悲凉,用意深远,通过对战争与和平、宫廷与百姓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呼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

猜你喜欢

紫阳山下园五亩,一半教儿种菊花。
霜渐浓时花更好,六年何事未还家。
()

池刹居偏野,云霞日异开。松声清座梵,竹气洒林苔。

白鹤佺期觅,青梯灵运来。偶看香阁咏,因爱皎然才。

()
临寰宇,恭已岩廊。
属意在耕桑。
爱民利物,德迈陶唐。
跻俗尽淳庞。
()

生绡未展已生凉,白白红红映两厢。赖得转庵先著语,几成虚送许文昌。

()
宰士雍容望最优,便期簪笔侍凝旒。
暂劳省户弥纶手,稍缓关中馈饷忧。
寓直文谟高内阁,褰帷仁政被南州。
龙蟠虎踞登临胜,天险防边得细筹。
()

曾是上清携手处,迢遥笙鹤遗音。水如环佩月如襟。

幔亭人杳,归路已难寻。

()
北商久不通,犁枣罕登盘;山舍惟有橘,琐细如弹丸,此外则柿栗,收拾猿鸟残。
虽无庞翁话,儿孙亦团栾。
今岁雨雪晚,岁莫始大寒,二稚乃可怜,不诉衣襦单。
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
()

蓬鬓秋风老,柴门辙迹疏。谁同今夜月,望绝故人书。

止酒愁元亮,何心赋子虚。得诗还喜诵,习气未全除。

()
插天天目隐云中,但见苕溪绿向东。
半折竹初经腊雪,争妍麦已眩春风。
翻飞水鸟偏饶白。
窄小村船亦画红,闻说南塘赵书宅,近来毁卖与琳宫。
()
今年冬後,黄花初绽。
莫怪时光较晚。
晓来玉露浥芳丛,莹秀色、无尘到眼。
支筇驻屐,徘徊篱畔。
()

长兄能友弟能恭,廉让家风比孔融。寿永萱堂多幸福,孙谋燕翼乐无穷。

()

绿树阴阴惬豫游,早蝉清韵远还收。
唤回昼梦和宫漏,引起微冰助麦秋。
禁柳烟中飞乍觉,御沟声里听偏幽。

()

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
片帆孤客晚夷犹,红蓼花前水驿秋。
岁月方惊离别尽,烟波仍驻古今愁。
云阴故国山川暮,潮落空江网罟收。
还有吴娃旧歌曲,棹声遥散采菱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