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几吟。宋代。邵雍。以圣责人,固未完备。以人望人,自有余地。责人无难,受责非易。其殆庶几,犹望颜子。
《庶几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以圣责人,固未完备。
以人望人,自有余地。
责人无难,受责非易。
其殆庶几,犹望颜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邵雍对圣人责任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他认为圣人对人民的责任是永远无法完全完成的,因为完美是无法实现的。然而,普通人对他人的期待和希望是有限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余地。责备他人并不困难,但接受责备却并不容易。作者认为这种境况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就像期待颜子(颜回,孔子的学生)一样。
赏析:
《庶几吟》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圣人责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的"庶几"一词意味着"几乎",强调了责任和期望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认识到圣人对人民的责任是无法完全实现的,这与人的局限性和完美的不可及性有关。然而,他也指出每个人对他人的期待是有限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空间。责备他人容易,但接受责备却不容易,这是因为批评和反思需要勇气和谦逊。作者通过将这种境况与期待颜子相提并论,强调了这种困境的普遍性和长久的存在。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人的局限性,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题四皓子期子猷太白四图 其一。明代。杨士奇。万叠青山外,林居頫涧滨。翛然四老者,知是茹芝人。
赠执中允上人。元代。杨载。南山多白云,澶漫塞崖谷。中有庞良叟,寂寞卧林屋。前门树高松,后户植幽竹。孤风相缠绕,波涛惊荡沃。梵文五千卷,诵说尽精熟。时时发清唱,铿锵击金玉。伊余走海内,一见辄叹服。愿言从之游,淡泊心自足。
杂诗四十首 其二。明代。刘基。小鱼头如针,大鱼须如松。小大各生育,孰私天地功。坤灵发淫怒,溟海簸惊风。大鱼食小鱼,陂池为之空。陂空水亦竭,小大相噞喁。但见灌莽间,颅骨成崆巃。残膏饫蝼蚁,孰辨鲸与鯼。
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鬨然秀发因成二章。宋代。林逋。青帘有酒不妨赊,素壁无诗未足夸。所重晚芳犹在日,可关秋色易为花。深枝苒苒妆溪翠,碎片英英剪海霞。莫管金钱好行市,寂寥相对是山家。
浣溪沙。宋代。张淑芳。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阑绿水绕吟廊。花枝惊堕绣衣裳。或定或摇江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为谁掩抑锁芸窗。
送翟兰之任藤县教谕。明代。黄阅古。唇齿江山作胜游,旧衔新拜古藤州。狄梁士气从今盛,安定文风在此收。笔架龙山呈秀色,莲花蘋水出双头。都门话别飞三爵,转盼天南紫气浮。
寻春词二首 其一。明代。黎延祖。日日寻春转惜春,木棉花发柳条新。黄鹂久住终飞去,忍见悲啼别主人。
题蔡君谟真迹 其一。明代。解缙。汴水东流宋社移,中郎名字日星垂。精神翰墨犹生气,想见彤庭赐对时。
玉城十景为侍御泾邑叶公赋 其五 兰津望月。明代。胡应麟。种竹聊依宛水头,栽花仍记瀫川游。万家明月悬秋浦,千尺飞虹锁暮流。
福严寺回望岳市。宋代。朱熹。昨夜相携看霜月,今朝谁料起寒烟。安知明日千峰顶,不见人间万里天。
泸溪周元公书院 其一。明代。符锡。绝学千秋梦始醒,藻频何处荐舂陵。那知山市潢污里,别有春风一径庭。
赠周谏议两山 其二。明代。林俊。野梅香正结,素洞暖初开。扫径閒云识,从天旧雨来。棘篱催过酒,沙鹤引登台。人意仙灵会,披衣坐紫苔。
寄怀李丸。明代。葛一龙。思君夏之日,日在东园东。泉漱松根下,石摇潭影中。睹棋来木客,司果有徂公。昨夜秋声起,帷褰栗叶风。
清平乐。宋代。李弥逊。推愁何计。车下忘乘坠。日上南枝春有意。已讶红酥如缀。儿童缓整余杯。芒鞋午夜重来。素面应憎月冷,真香不逐风回。
送敬之。宋代。韩淲。一笑招真岩,屈指如昨日。梅雨打溪船,回路顿萧瑟。岂知数载后,相逢仕涂出。复是暮春时,薰风转吕律。武夷山甚高,千丈耸崷嵂。昧者信谁知,见者多自失。名父难为子,世论莫深诘。要使学力健,用则定爵秩。我亦理征帆,相将坐林密。先乃送君归,斑衣入堂室。从容奉亲欢,岂但文度膝。
山房秋日即事。宋代。郑清之。失惊墙外已飘黄,屈指秋来十日强。暑寇负顽犹出没,风师未壮且翱翔。橘包捧腹微藏叶,桂蕾呈身只欠香。扫尽暮天疑浴罢,半眉淡月画新妆。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宋代。晁公溯。来守剑西三里城,胸中岂止俗尘生。簿书堆案惟思睡,见此魁梧觉眼明。
怪底相逢熟姓名,春风曾及见趋庭。八千里外身如梦,三十年来鬓未星。
剩有书香留仕版,不将尘鞅愧山灵。湘南风月堪娱弄,可复怀人到鹤亭。
归善唐汝达尝侍其先君教华亭京邸相逢恍如一梦于其赴铜鼓学也赋以赠之。明代。顾清。怪底相逢熟姓名,春风曾及见趋庭。八千里外身如梦,三十年来鬓未星。剩有书香留仕版,不将尘鞅愧山灵。湘南风月堪娱弄,可复怀人到鹤亭。
不雨遣闷二首 其二。明代。刘基。池上芹泥即渐乾,梁间燕子拾虫难。绿窗无限伤春意,看尽斜阳更倚阑。
琵琶。唐代。无名氏。粉胸绣臆谁家女,香拨星星共春语。七盘岭上走鸾铃,十二峰头弄云雨。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过邓尉山题天真上人新开禅院。明代。王鏊。手斸嵌岩邓尉濆,五湖风月自平分。钟声夜扣林间雨,蜃气朝横岭上云。慧眼又传新法嗣,幔幢曾折古魔君。我来亦是寻常事,信息谁教野鹿闻。
交阮嗣宗一首。宋代。舒岳祥。贫莫客千里,富莫不出门。迫隘多陵辱,飘摇困风尘。所以丈夫志,奋翼凌清氛。一举蹴四海,载举登昆仑。玉皇顾我笑,众嫭粲以繁。引酒酌北斗,银河为飞翻。天姿固如是,龌龊何足云。鄙哉贫贱者,矫首望余芬。鹏鷃各有分,榆枋保终年。
西陂。宋代。宋庠。岁晏西陂好,澄波共夕阳。戏鱼来有晕,惊鹜去无行。荇叶疏犹碧,兰苕老更香。裴回归鞅晚,併为似沧浪。
十年此地看花时。醉题诗。夜弹棋。湖海相逢,曾共惜芳菲。前度刘郎今度客,嗟老矣,鬓成丝。江梅吹尽柳桥西。雪纷飞。画船移。满眼青山,依旧带寒溪。往事如云无处问,云外月、也应知。
江神子/江城子。宋代。韩元吉。十年此地看花时。醉题诗。夜弹棋。湖海相逢,曾共惜芳菲。前度刘郎今度客,嗟老矣,鬓成丝。江梅吹尽柳桥西。雪纷飞。画船移。满眼青山,依旧带寒溪。往事如云无处问,云外月、也应知。
长门怨。明代。佘五娘。宝鸭香消夜气清,长门灯暗梦难成。窗前细雨腮边泪,点点声声滴到明。
送人下第归荆溪。明代。王立道。北上空嗟献玉非,梦魂先绕故园飞。长安晴日苍龙阙,荆渚秋风白板扉。红树渐随岐路尽,黄花如伴远游归。多才莫讶无知己,且向江头一振衣。
黄鹤洞中仙 俗卜算子。金朝。王哲。卜算词中算。卦象分爻彖。海岛专寻知友来,堪把扶风唤。莫怪频磨难。只要公明灿。决定坚心没恼愁,永结长生伴。
吾州畴昔聚文星,我已后之君有声。丹笔未雠天禄阁,白头犹住锦官城。
旧谙林麓深堪隐,今见溪山远更明。剩欲相投小盘礴,溪头亡那橹双鸣。
李商叟举似用南涧山字韵茶山星字韵数诗辄借韵呈商叟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吾州畴昔聚文星,我已后之君有声。丹笔未雠天禄阁,白头犹住锦官城。旧谙林麓深堪隐,今见溪山远更明。剩欲相投小盘礴,溪头亡那橹双鸣。
绿水词。唐代。李贺。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