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寺看南山

上寺看南山朗读

《上寺看南山》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叠叠是峰峦,西连梁雍宽。
与其行里看,不若坐中观。
包括经唐汉,并吞历晋韩。
消沉事难问,唯尔尚巑屼。

诗意:
诗人邵雍以游览南山为背景,以景物描写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诗人观赏南山的壮丽景色,山峦重叠,西连梁山,广阔无边。诗人认为,与其从山下徒步攀登观赏,不如坐在山顶的寺庙中静静欣赏。诗人在描述南山的壮丽之美的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沉思。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山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叠叠的峰峦和广阔的山脉使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力和壮丽。诗人表达了他对这种壮美景色的欣赏,通过"不若坐中观"的表述,诗人强调了在静静欣赏中能够更好地领略到山的美丽。

除了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还在诗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包括经唐汉,并吞历晋韩"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暗示了历代文化的传承和融合,诗人从历史长河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演进。

最后一句"消沉事难问,唯尔尚巑屼"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很难找到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唯有山峰之上的寺庙才能提供内心的宁静和启示。"巑屼"指的是山峰,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他追求心灵上的升华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回顾历史和思考人生,展示了邵雍对大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他也传达了对内心宁静和心灵升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前者虽登攀,淹留恨晨暮。

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歘构三癸亭,实为陆生故。

()

郑客西入关。
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

()
换却冰肌玉骨胎,丹心吐出异香来。
武陵溪畔人休说,只恐夭桃不敢开。
()

不下山来十四年,区区笑我走尘寰。
只应后夜经声寂,明月清风自往还。

()

天遣飘零过一生,愁烟愁雨更愁晴。牵来傀儡浑无力,织到璇玑总未成。

尘海几人离茧缚,花天一例等蛛萦。负风倘作淩云想,莫阻鹏抟九万程。

()

徙命乘轺入锦川,岷沱寒霁好人烟。弹琴旧治俄三政,持斧重来未十年。

欲去民忧同乐只,敢孤朝寄独恬然。邑城东望踟蹰久,魏阙天遥里数千。

()

罗浮仙子玉为肌,姑射神人练作衣。隔竹传香风细细,当窗藏影雪霏霏。

广平赋就名尤重,和靖诗成和者稀。谁为写真传不朽,杨郎妙笔夺天机。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

()

特进天人间世英,长身玉立气峥嵘。高年幸际时熙洽,盛德尤关国重轻。

柱史久闻周典礼,留侯多识汉公卿。寓言有道皆心服,论治无为顾力行。

()

隔岸林泉照眼清,玉虹千尺挂空青。松风谡谡凉如洗,一段匡庐九叠屏。

()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不许、飞尘到。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

岩阴暝色归云悄。恨易失、千金笑。更逢何物可忘忧,为谢江南芳草。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

()
江鸥野鸭自保社,黑黑白白斗分明。
东边唼唼西边舞,安得吾身似汝轻。
()

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
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
愁向胡天别塞垣,一闻南雁一销魂。
妾心纵得随明月,解近君王不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