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城十吟·其五曰春郊寒食

共城十吟·其五曰春郊寒食朗读

《共城十吟·其五曰春郊寒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郭外花亦繁,不谓繁华失。
幸非在郭中,不见繁华物。
不寒不暖天,光阴半晴日。
花外秋千鸣,月隔秋千出。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郊外寒食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独特感悟。诗人观察到郭外的花朵也是繁盛的,但他认为这种繁华并没有失去其本真的美丽。他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尘嚣繁华之中,因为只有离开繁华的环境,他才能真正欣赏到繁华的价值。诗中描绘了一个既不寒冷也不炎热的天气,时间的流逝仿佛是半晴的一天。花朵外面的秋千摇动着,月亮透过秋千的间隙露出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郊外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独立态度和对清静自然的追求。诗中的花朵繁盛和秋千的摇动都是对繁华世界的象征,而诗人观察到这些景象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是在表达自己对繁华的超然态度。他认为真正的繁华和美丽并不在于外部的物质堆砌,而是在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诗人选择离开喧嚣的城市,来到宁静的郊外,才能真正领悟到世俗背后的美好。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种寂静而清新的意境,给人以静谧、宁静的感受。

这首诗词展现了邵雍独立超然的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清静自然、超脱尘世的思想风貌。它通过对繁华和宁静的对比,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的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箕颍元非争夺场,潇湘自古水云乡。
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
歛版早知游宦恶,署门晚悟世情常。
茹芝却粒虽无术,散发犹当效楚狂。
()
欲上南湖采舫嬉。
还思北渚与岚漪。
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
持此意,遣谁知。
()
卧龙扶汉室,跃马阨秦原。
星落干戈死,山空云鸟存。
昏鸦啼古戌,秋水咽孤村。
愁读出师表,凄凄伤我魂。
()

辛苦一官如跛鳖,懊怀可死不可说。诘朝两丁扛出门,日晡归来颜色失。

轰然一僵便倒榻,万事不理此片刻。官书堆眼午慵回,小臣昏睡过三回。

()
一枝倾国又倾城,笑量香腮百媚生。
湘浦二妃窥宝镜,星宫双六下银泓。
金波影俪婵娟巧,玉露心分沈瀣清。
曾向鸳鸯屏上看,野花空得全叹名。
()

寒食悲看郭外春,数声鸦噪日将曛。山中旧宅无人住,一树繁花傍古坟。

()

车尘蔽重城,俯首但闤阓。
谁知达观亭,自与空阔对。
青山接檐楹,白塔见云外。

()

迥旷沙道开,威纡山径折。波□青密林,□映丹穴壁。

()

京师恶尘土,两足没至踝。
狂风暴然作,塞天赤如赭。
事牵或出门,复又无驴跨。

()

春晴载酒一登台,指点河山落日回。万顷波翻楼橹接,极天云静画图开。

忧时每忆批鳞疏,惊代争传倚马才。不谓圣朝全盛日,亦令迁客渡江来。

()
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
()
凉风不审意如何,逝日能言客有过。
师友渊源说宗派,要君文字饱研磨。
()
并致贺礼
向蒲江佳处,报新葺、小亭轩。
有碧嶂青池,幽花瘦竹,白鹭苍烟。
年华再周甲子,对黄庭、心事只翛然。
()

吴苑春如绣。
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
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

()

禦寇论功忆昔年,又从扬子驾楼船。塞门列阵山云合,幕府听笳海月悬。

仗剑独临龙虎地,登台长啸凤凰天。于今未老归诗社,祗遣儿曹办酒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