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实端明惠牡丹

谢君实端明惠牡丹朗读

诗词:《谢君实端明惠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霜台何处得奇葩,
分送天津小隐家。
初讶山妻忽惊走,
寻常只惯插葵花。

中文译文:
在哪个地方,霜台上得到了这奇特的牡丹花,
将它分送给了住在天津的隐士。
一开始,他的山野妻子吃惊地突然跑来,
平时她只习惯插插向日葵的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以牡丹花为主题的情景。牡丹被描述为一种奇特、珍贵的花朵,作者将它送给了住在天津的隐士朋友。诗中的"霜台"可以指代一处或一座花园,而牡丹花在其中绽放,显示出它的美丽和珍贵。作者通过送牡丹花给朋友,表达了他对友情的赞赏和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作者的妻子的反应。她平时只习惯插插向日葵的花,因此对于收到牡丹花的情况感到吃惊,并快速跑来看这奇特的花朵。这个情节可能暗示了作者的妻子对于平凡、普通的事物更为习惯和熟悉,而牡丹这样的珍稀花卉对她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的珍贵和作者对友情的赞赏。通过对比作者妻子的反应,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感受和习惯的差异。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情之间微妙关系的领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帝德含弘在至仁,乾坤万物总皆春。天池浩浩嬉鱼鸟,御苑跄跄集凤麟。

()

绾绾西塘柳,垂丝荡春色。天情亦容曳,元化无悁亟。

骀宕不损贞,萧森非尚力。昭质岂枯槁,乐天消偪侧。

()

圣朝能用将,破敌速如神。掉剑龙缠臂,开旗火满身。

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

()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金凤台前波漾漾,

玉钩帘下影沉沉。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

()

()
诗与风骚迫,文兼史汉长。
半山非不尔,僻学汴梁亡。
()

药臼空遗千载名,丹成人向九天行。
我来欲觅刀圭剂,只听寒泉佩玉声。

()

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

长安忆,其六忆居停。俗气官腔都一律,曲房便馆几曾经。

更有鬼精灵。

()

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
庐陵一小郡,百岁两胡公。
论事是小异,处心应略同。
有书莫焚稿,无恨岂伤弓。
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
()
杀活全机觌面提,大家相聚吃茎虀。
后生不省这个意,只管忙忙打野榸。
()
道大光今古,功成付圣明。
超然群物表,但见四时行。
()

卷箔舒红茵,当轩玩明月。懿哉深夜中,静听歌初发。

苔含殿华湿,竹影蟾光洁。转扇来清风,援琴飞白雪。

()
万鼓风声吼屋边,老人裘裤旋装绵。
晨梳堕发知衰甚,夜枕闻鸡尚慨然。
身後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
饭蔬饮水平生惯,耻向天公更乞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