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以诗愧谢之

负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以诗愧谢之朗读

《负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以诗愧谢之》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雨连绵不停,泥泞的道路正滑溜。
心中念叨着,何时才能见到晴朗的天空。
亲朋好友远远相送,确实已经很过分了,
我已年老体衰,畏寒难以远行。
虽然相隔不远一程,但两次的旅行始终未能成功。
两个问题纠缠在我胸中,让我愁坐无法平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邵雍在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中未能达成的遗憾和忧虑。诗人描述了连绵不断的秋雨,泥泞的道路给他带来的困扰和不便。他心中渴望着晴朗的天空,但却无法如愿以偿。他感叹亲朋好友为他送行的殷切期望,但他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因畏寒而无法远行。尽管目的地并不遥远,但他两次的旅行计划都未能实现。他内心纠结着两个问题,让他愁坐无法平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通过描述秋雨连绵、泥泞的道路和无法远行的困境,诗人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常,以及个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诗中的“负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指的是邵雍为了与三位朋友会面而约定的旅行计划,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诗中流露出的无奈和遗憾,让读者感受到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无常。诗人的抒发也带有自省之意,他以诗愧谢三位朋友的期望,表达了自己未能达到他们的期待的愧疚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它呈现出一种淡泊中的哀愁,表达了人生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不易。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当年文价重连城,蚤向词坛识姓名。玉署鸣珂朝建礼,金门持戟扈承明。

中天正属飞龙起,南国遥看结驷行。侍从清朝臣不厌,驱驰赤社帝关情。

()

群红飘尽绿阴浓,醉里看花若梦中。篱外野桃如有意,为予回首略从容。

()

救韩齐将出关门,魏国追兵胜负分。减灶一筹输竖子,伏林万弩待将军。

书名斫树无遗迹,埋骨依山有旧坟。断足不知勍敌在,谋身疏阔可怜君。

()

奇峰名淑景,御坐正当中。五粒皆银鬣,双珠倚玉童。

分披九霄露,不是庶人风。独有华阳洞,天书贮几通。

()

惟此夏德德恢台。两龙在御炎精来。

()

疏山元是读书山,相望麻姑旧醮坛。
梵刹雄夸今日胜,隐居谁作故人看。
閒随米运川涂迥,喜入林亭境界宽。

()

晴鸠呼雨不呼泥,一艇流沙弱水西。周赧筑台深避债,鲁哀徙宅再忘妻。

涂穷自我魂迷蝶,交绝烦谁死炙鸡。橄榄蔗浆双掷取,侬家滋味在楂梨。

()

忆昔乡书领荐时,雷陈意气重相期。壮年事业成春梦,晚节交情溢故知。

聚首不妨开口笑,索居无耐盍簪稀。老逢佳节思亲友,安得花前共酒卮。

()

水涨官河远,西风去棹轻。
四山犹暝色,万木尽秋声。
村近闻鸡犬,天寒忆弟兄。

()
诗成春草梦池塘。
相忆托玄香。
常记饮仙房。
笑一举、曾蒙十觞。
()

舞阶干羽未班师,命将南征即陛辞。绣斧风行迎暴胜,羽书日报获仙芝。

宪曹得士资谋画,才略如公出等夷。儒术可亲军旅事,投壶相与雅歌诗。

()

宫殿如波涌两山,上方不与世相关。望穷弱水三神外,梦在匡庐五老间。

茶烹土锉旗枪碧,酒泻银瓶琥珀殷。闻有仙人葛洪井,丹砂乞我驻红颜。

()

由余片言,秦人是惮。日磾效忠,飞声有汉。桓桓抚军,古贤作冠。

来牧幽都,济厥涂炭。

()

飞来之峰可图写,画工摇笔不敢下。玲珑八面尚能摩,万古冷泉那可画。

赵公胸中有泾渭,爱山自得山水意。向来与客到峰前,亭上酌泉赏泉味。

()

布萨开斋涕泗挥,大通基在昔人非。此身终属侯丞相,谁办金钱赎帝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