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登封令

山中寄登封令朗读

《山中寄登封令》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离县日谋经宿,
既到山中未忍回。
公宇若无民事决,
愿携茶器上山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邵雍初离开县城,打算在山中停留一宿,但是一到山中却不舍得离开。他表达了对山中清幽环境的喜爱,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公务繁忙的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他希望能够摆脱琐事,带着茶具来山中,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邵雍对山中的倾慕之情,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疲惫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诗中的“初离县日谋经宿,既到山中未忍回”表达了他初离开县城的决心,但一到山中就被山景所吸引,不忍离去。这表明了他对山水之美的迷恋,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疲惫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两句“公宇若无民事决,愿携茶器上山来”表达了邵雍希望摆脱繁忙的公务,过上宁静的生活。他愿意带着茶具上山,可以理解为他希望能在山中品茗,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清新。这种向往山居生活的情感,在宋代文人中是十分常见的主题。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邵雍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通过描绘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他表达了追求自由、宁静和清新的心境,同时也抒发了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这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情感上的共鸣,成为了宋代山水田园诗的典型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柳已成花草上阶,一程多病不曾来。春寒定似知人意,要勒花枝未尽开。

()

平湖七百里,四望白波围。
影触吴天阔,寒吞楚泽微。

()
高僧闢馆坐诸生,夜久亦闻弦诵声。
物外喜君能笔砚,尘中愧我漫簪缨。
钵餐尚返慈乌哺,囊句时为老凤鸣。
他日篮舆莲社约,只应惠远识渊明。
()

望极秋空无片云,前山历历见遥岑。
新鸿渐到边城静,旧雨不来汀草深。
仙李有时曾入梦,伯桃死后少知心。

()

相约晚樵去,跳踉上山路。将花饵鹿麛,以果投猿父。

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何不寿童乌,果为玄所误。

()
章江茉莉贡江兰,夹竹桃花不耐寒。
三种尽非吴地产,一年一度买来看。
()

缭绕宫墙围禁林,半开阊阖晓沈沈。天晴更觉南山近,

月出方知西掖深。病对词头惭彩笔,老看镜面愧华簪。

()

渊明贪卧北窗凉,篱下无心为发扬。开向薰风根种别,不知晚节有重阳。

()

()
御柳丝长挂玉栏,不须惆怅百花残。
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

赤嵌城头月,何知地下根。大难成硕果,未敢出降幡。

奇局天重创,原心帝有言。蛰龙能饮露,应感再生恩。

()

名阅誇詹氏,新居古五云。擢科魁众士,拔萃喜超群。

礼肃人畏敬,胪传世共闻。好将多锦绣,五色耀龙文。

()
食罢雨方作,起行泥已深。
伴愁多楚些,吟病独吴音。
莫怨马蹄滑,须愁蚕事侵。
梅黄时节是,未可决晴阴。
()

碧山清晓护晴岚,绿树经秋醉色酣。谁是丹青三昧手,为君满意画江南。

()

左火右昆}煌八字彩毫书,铁画银钩照坐隅。
心正自能祛百历,辟邪安用道家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