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吟》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可勉者行,可信者言。
可委者命,可托者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的思考。他认为,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值得信任和依靠,只有可靠的人才能说出真实可信的话。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可以委以重任;对于那些可信赖的人,可以寄托希望和信任。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通过四句话表达了邵雍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他强调了能力和可信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才值得被信任和依靠,才能承担重要的责任。诗词中的“可勉者行”指的是只有具备实际能力的人才能够为人所用,而“可信者言”则是强调只有真实可信的话才值得被听取。在邵雍看来,一个人的能力和诚信是他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础,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够被委以重任。最后两句“可委者命,可托者天”则表达了对于具备能力和可信度的人的高度信任,他们可以被寄托希望和期待,他们的能力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邵雍对于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的思考,强调了能力和可信度的重要性。它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词句,传达了一种明确而实用的准则,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唐代。刘长卿。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橘井。唐代。元结。灵橘无根井有泉,世间如梦又千年。乡园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风泠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宋代。梅尧臣。人间诗癖胜钱癖,搜索肝脾过几春。囊橐无嫌贫似旧,风骚有喜句多新。但将苦意摩层宙,莫计终穷涉暮津。试看一生铜臭者,羡他登第亦何频。
偈颂二十三首。宋代。释云岫。千岩带雪,万水生冰。今夜寒极岁极,明朝日新日新。山僧禅床角头拂子,长时间挂不犯纤尘。信手拈来,春回大地。展慈容於释迦老子,收怒气於金刚眼晴。只者一著,最妙最灵。今正是时,如何委悉,浩浩尘中寻不见,见无见处却分明。
送人之行在。宋代。郑思肖。歌断阳关奏暮笳,东风吹客向京华。三更舟度淞江月,一路春连上苑花。地逼星辰黄道近,山环宫殿紫云斜。兹游归计须宜早,莫遣相思梦绕家。
九日三首 其二。宋代。张嵲。登高未用怀郪县,少异谁能识孟嘉。岁岁青樽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分将默坐更搜句,肯以衔杯当饮茶。且莫凭栏伤极目,人间秋日易西斜。
挽府幕陈友宽妻。元代。胡奎。棠梨花落春沈沈,美人隔窗鸣素琴。一弹离鸾之古调,再理别鹤之哀音。百年夫妇愿谐老,岂信红颜不常保。昔如南山连理枝,今作秋风断根草。牵牛织女两相望,一旦化为参与商。愿郎长开故箧笥,念妾莫换新衣裳。
竹。唐代。王睿。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此君引凤为龙日,耸节稍云直上看。
仲元女孙。宋代。王安石。双鬟嬉戏我庭除,争挽新花比绣襦。亲结香缨知不久,汝翁那更镊髭须。
老鳏。宋代。陆游。水际山前有老鳏,终年无事亦非闲。渊源师友简编上,土木形骸鱼鸟间。零落断云依钓濑,连涓新月照柴关。葵羹稗饭悠然过,一饱元非造物悭。
送李象山趋朝二首。宋代。陈造。人将宰象山,萧散目郎署。即今拨烦手,蓄缩殆难措。邻分铜铁名,恐坐污染故。髯君千日留,曾无疾顽怒。德孚俗风动,政洽民孺慕。过虞椟中毁,稳下竿头步。定川壮哉县,瞢不揣鲰腐。虎须有危揽,羊肠无善御。彼此剧易间,霄壤计相去。满怀血指羞,乏君斲轮具。邻辉几余分,忽复失强助。归舟不可挽,临风悄延伫。
湘中。唐代。韩愈。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