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少华崩。宋代。邵雍。变化无踪倐忽间,力回天地不为难。若教施展巨灵手,岂止轩腾少华山。六社居民皆覆没,九泉磐石尽飞翻。刍荛一句能收采,尧舜之时自可攀。
《闻少华崩》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变化无踪倐忽间,
力回天地不为难。
若教施展巨灵手,
岂止轩腾少华山。
六社居民皆覆没,
九泉磐石尽飞翻。
刍荛一句能收采,
尧舜之时自可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少华山的崩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思考。诗中通过对少华山崩塌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幻和力量的无穷。作者认为,如果人能够运用巨灵般的手段来控制自然力量,那岂止能够轻易地掌控少华山,更能掌控整个天地。诗的后半部分暗示了人类的努力和智慧可以创造出伟大的成就,甚至可以达到尧舜时代的辉煌。
赏析:
这首诗词以少华山崩塌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力量的浩大和人类的微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类智慧的思考。在形式上,诗词采用了七绝的形式,每句四个字,平仄工整,节奏鲜明。在意境上,诗词通过对少华山的崩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的力量和智慧。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巨大力量与人类的微小置于一起,突显了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思想上的冲击,展现了邵雍深邃的思想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呼鸡。宋代。林之奇。鸡呼鸡来前,犬嗾犬至止。夫岂必可召,役以食乃尔。今吾曷为悲,人而鸡犬为。自计无自存,西山谢夷齐。
雨中宿僧院。唐代。张乔。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蝌斗子。唐代。岑参。临池见蝌斗,羡尔乐有馀。不忧网与钓,幸得免为鱼。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守孙满岁。元代。方回。升沉荣瘁可须论,古镜当空了不昏。莫笑今逾六旬叟,颇欣已有两男孙。特牲与子羞家庙,联骑何人叩圃门。急扫秋亭具肴果,凉边烂漫倒清樽。
十六日出迓客。宋代。赵蕃。逢迎非我事,且逐众人行。粗识郊原趣,因兹诗句成。黄华菜谁主,自唤鸟何名。忽忆来时路,还思去日程。
禅人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瘦削而黄,惯穷不忙。闲情许淡,默味能长。灵犀之通一点晕,老蚌之蕴千年光。而今到处相随去,头头的的露堂堂。
村居漫兴三首 其三。明代。杨光溥。莫怪林泉僻,衡门尚考槃。爱纫兰叶佩,学制笋皮冠。黠鼠凌人走,残蜗缀壁乾。柳塘春水浅,辜负一渔竿。
李尔冲杜对海招访山庄友人。宋代。章甫。故人新筑读书轩,薄有图书古意存。醇若饮醪交有味,淡如对菊落无言。远山作势青排闼,曲水多情绿绕村。散步连吟分野色,渔歌樵答又黄昏。
寄南康徐大夫。宋代。孔武仲。山南泉石有余清,几日篮舆天上行。亦欲西园伴飞盖,庞公不惯入州城。
上清乐 其五。宋代。赵佶。浮绝山连白玉京,金华楼共日华明。五真结就圆珠气,骨似丹琼貌似婴。
论语绝句一百首。宋代。张九成。岂是区区务相师,寻常一事不容欺。及阶及席方皆坐,犹告之曰某在斯。
思佳客。宋代。陈允平。压鬓钗横翠凤头。玉柔春腻粉香流。红酣醉靥花含笑,碧翦颦眉柳弄愁。偏婀娜,太温柔。水情云意两绸缪。佯羞不顾双飞蝶,独背秋千傍画楼。
右司周炳仲亦用韵并和以谢之。宋代。李曾伯。谁将拙句彻名流,勾引春风入笔头。廊庙喜登端士用,田园盍为故人谋。曾芳草外思淮事,应海棠边念蜀游。细雨挑灯成朗诵,剧谈如共峡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