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官舍。宋代。王禹偁。忽从天上谪人间,知向山州住几年。俸外不教收果实,公余多爱入林泉。朝簪未解虽妨道,宦路无机即是禅。铃阁悄然私自问,郡斋何异玉堂前。
《滁州官舍》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然从天上被贬谪到人间,知道要在山州住上几年。除了俸禄之外,不教收获果实,官员闲暇时更喜欢进入林泉。虽然还未解下朝服,但官场之路已经没有机会,只能将官职看作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在官舍的铃阁里,我悄悄地自问,这里的郡斋与玉堂前的宫殿有何不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官员被贬谪到滁州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官员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的官员不愿意只关注俸禄,而是更喜欢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他对官场的机会已经失去了希望,将官职看作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在官舍中,他思考着官场与自然之间的差异。
赏析:
《滁州官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官员的心境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官员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官场虚浮和功利的批判,强调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然之美的重要性。诗中的铃阁和郡斋象征着官员的居所,与玉堂前的宫殿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官员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对官员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官场虚浮的批判态度。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王禹偁。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二 二祖。宋代。黄裳。受果时来合见仙,香山禅定想多年。少林得旨圆融了,不在中间与两边。
建隆郊祀八首。宋代。窦俨。在国南方,时维就阳。以祈帝祉,式致民康。豆边鼎俎,金石丝簧。礼行乐奏,皇作无疆。
述怀三首。宋代。王炎。久客二年半,故乡千里余。儿曹穿草屦,老子挂柴车。世事杯中物,生涯箧里书。一廛何日办,衰晚忆吾庐。
鄢陵。元代。陈孚。鄢陵昔搆兵,万骑夜流血。一矢忽飞来,射落楚山月。哀哉公子侧,战骨当速朽。胡为三日谷,易此半樽酒。我今不饮酒,但饮落月光。晋楚杳何处,雉鸣烟茫茫。
铜雀台歌。明代。欧大任。建安西驾轘辕道,二京旧迹忽如扫。邺都踞虎当涂高,伤心千里青青草。英雄盖世汉征西,叱咤山河落日低。左开朱邸词臣宴,右指金戈壮士提。中天铜雀何年筑,岧峣二台更相属。讲武城连官渡口,滏阳水绕漳河曲。雄图短日祇堪怜,断履残香满目前。穗帷井干含啼处,空向西陵洒墓田。蛾眉曼睩娱清夜,陆机已吊荒台下。美人歌吹讵堪闻,赋诗横槊何为者。登台可望荜圭宫,往事纷纷似梦中。只见孤鸿向嵩洛,咸阳千树尽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