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永宁时作。金朝。元好问。连延村落泣阳崖。川路到山回。竹树攒成风月,溪堂隔断尘埃。小亭幽圃,酴*未过,芍药初开。驴上一壶春,主人莫厌重来。
《朝中措 永宁时作》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描述了一个位于山中的村落,阳崖上泪水连绵不断。川路蜿蜒而上,回旋于山间。竹树成行,形成了美丽的风景,宛如风月交融。溪水从村落旁流过,将尘埃隔断在溪堂之外。小亭和幽圃相映成趣,芍药初开,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中还提到了主人骑着驴,手持一壶春酒,欢迎客人重返这个美丽的山村。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村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山水、竹林、溪水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这样一个美丽的山村,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厌倦,向往宁静、简朴的生活。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连延村落泣阳崖,
川路到山回。
竹树攒成风月,
溪堂隔断尘埃。
小亭幽圃,
酴*未过,
芍药初开。
驴上一壶春,
主人莫厌重来。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元好问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首诗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让人思考现代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生活是否真正能够带来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送友人之楚。清代。谢方琦。残雪梅花月满庭,送君移棹访湘灵。几行归雁云边断,无数寒山江上青。罨画一尊虚载酒,武昌孤剑又侵星。平生漫说无同调,好向三闾吊独醒。
尔孚复以诗乞余长春花新本数株此花种固来自尔孚也。明代。郭之奇。娇丛离陆不胜春,春盛还归春主人。若使花情犹识旧,此朝投报莫疑新。
牡丹二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夺尽春光胜尽花,都人巧植斗鲜华。搜奇不惮过民舍,醉赏唯愁污相车。密蕊攒心承晓露,繁红添色映朝霞。何妨纵步家家到,园圃相望幸不赊。
酬杨侍御寺中见招。唐代。皇甫冉。贫居依柳市,闲步在莲宫。高阁宜春雨,长廊好啸风。诚如双树下,岂比一丘中。
招贾秘书。宋代。曹勋。不见贾夫子,病怀何得陈。呻吟一春了,物色九秋新。闲花翳栏槛,秀气浮衣巾。笑言约中浣,鸡黍供萧晨。
上元日祭友兰先师与公佩文远享胙因呈二君。明代。顾清。新祠香火旧庭阶,古木依然傍砌台。黄卷一生惭报称,青衿此日幸归来。晨星落落嗟同辈,社栎萧萧叹匪才。安得两髦还似昔,夕阳相伴挟书回。
昌邑山舟中。明代。吴与弼。红日衔山莫景明,扬舲共喜夜风生。中天月好长湖稳,五六云帆作伴行。
寿圣院西南石壁上有龙洞出入里许。清代。阮元。神龙抉壁入,破壁复飞去。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当门立大佛,乍见心疑怖。石泐面如削,曾向梦中遇。过此入深隧,秉爝遂暗度。俯行尻益高,相呼不相顾。一隙忽生明,目开夜响曙。不知出何山,奇险更难步。手中得葛萝,足下生松树。蜿蜒攫爪痕,是我题名处。
题黄仲文小景四首 其一 春日观泉。明代。蓝仁。雨过春山草木稠,悬崖千尺挂飞流。幽人倚杖遥观处,似在庐山五老游。
东冶亭。宋代。朱大德。东冶亭联白下门,问谁走马谢公墩。梅炎一样摇蒲扇,惟有清风后代存。
桃花白头公。明代。陈昌。小桃花谢又花开,閒却当初玉镜台。为问白头花底鸟,刘郎去后几时来。
和张纯父霜月三首。宋代。陈杰。茅店板桥天落趣,素娥青女洗长新。昔人已与不传死,千古谁怜老斲轮。
再用前韵以谢诸公见答之什。宋代。郭印。三贤富文词,献笑发其端。瓦砾换琼瑶,光照窗几寒。荧煌句中眼,真透祖师关。孺子或可教,倾倒无用悭。嗟余腹空虚,思苦言亦艰。岂如新诗章,字字珠走盘。同门法禁严,欲往心未安。跬步乃千里,彷佛闻笑言。凭谁写胸臆,锦囊去复还。步海吾岂惮,波澜时一观。
和莘叟兄咏张子房韵。宋代。陈傅良。不缘多病遽怀安,阅尽人间万事难。谩以笑谈分楚汉,竟将功业付萧韩。
定风波。五代。阎选。江水沈沈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秋思。元代。黄庚。天容凝碧换秋容,残暑泠然一洗空。梧叶多应愁夜雨,葛衣渐觉怯西风。十分冷淡砧声外,一片凄凉雁影中。兴动莼鲈欲归去,季鹰心事恰相同。
薛道祖鹁鸪帖赞。宋代。岳珂。朋友之宿草未黄,眷眷于旧藏。画史之抵訾未忘,齗齗乎弗偿。鸠抱枋而下垂,鹤唳天而高翔。谁能游九垓以问太虚,其必有以别二子之短长也。
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唐代。骆宾王。幽寻极幽壑,春望陟春台。云光栖断树,灵影入仙杯。古藤依格上,野径约山隈。落蕊翻风去,流莺满树来。兴阑荀御动,归路起浮埃。
樵溪杂咏为黄廷宾 其二。明代。黎民表。玉笈朝朝启,琅函夜夜开。甘泉多侍从,应荐子云才。
杂兴。宋代。张镃。实修名自来,犹影长随身。惑者偏忌嫉,终之反累之。况驰死后誉,何关一丘尘。所以识达早,托醉全吾直。归兴因专鲈,口腹何足陈。到今吴江水。秋至清粼粼。
桃源忆故人 冬夜。清代。杨澄。乍惊岭雪寒梅绽。暖阁红炉妆遍。锦帐佳人睡暖。冰壶一夜满。烟寒山色偏宜远。楼上帘垂不捲。风急雁行吹断。云乱江天晓。
八月十八夕风雨歌。清代。屈大均。去年八月十八夕,前年八月十八朝。宝带桥边观串月,钱塘江上弄惊潮。今年此夕何萧索,秋雨泙澎沉月魄。万里银河水倒飞,千条瀑布天争落。吹笛空为壮士声,何时一战似雷霆。沙场后夜逢明月,会有葡萄醉卫青。
聚八仙花。宋代。董嗣杲。密团粉腻翠枝擎,乱碾铢衣降紫冥。揉雪谩为春晚殿,御风应负饮中灵。蒂占琼瓣轻如蝶,心袅金丛灿若星。谁指凌波姑射醉,有人眠月可曾醒。
次王勉夫见招。宋代。章甫。浪迹踰三纪,知音只数公。拙非今日用,愚与古人同。宾客虽常满,箪瓢或屡空。躬耕逢岁旱,拄杖立西风。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唐代。李商隐。帝作黄金阙,仙开白玉京。有人扶太极,惟岳降元精。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旂常悬祖德,甲令著嘉声。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武乡传阵法,践土主文盟。自昔流王泽,由来仗国桢。九河分合沓,一柱忽峥嵘。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碧虚天共转,黄道日同行。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即时贤路辟,此夜泰阶平。愿保无疆福,将图不朽名。率身期济世,叩额虑兴兵。感念殽尸露,咨嗟赵卒坑。傥令安隐忍,何以赞贞明。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人言真可畏,公意本无争。故事留台阁,前驱且旆旌。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清啸频疏俗,高谈屡析酲。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南诏应闻命,西山莫敢惊。寄辞收的博,端坐扫欃枪。雅宴初无倦,长歌底有情。槛危春水暖,楼迥雪峰晴。移席牵缃蔓,回桡扑绛英。谁知杜武库,只见谢宣城。有客趋高义,于今滞下卿。登门惭后至,置驿恐虚迎。自是依刘表,安能比老彭。雕龙心已切,画虎意何成。岂有曾黔突,徒劳不倚衡。乘时乖巧宦,占象合艰贞。废忘淹中学,迟回谷口耕。悼伤潘岳重,树立马迁轻。陇鸟悲丹觜,湘兰怨紫茎。归期过旧岁,旅梦绕残更。弱植叨华族,衰门倚外兄。欲陈劳者曲,未唱泪先横。
次韵梁谏议吴殿院二诗 其一 江皋晚望。宋代。史浩。烟销晴日淡笼沙,伫立江皋望眼赊。金刹倚空知梵宇,青蓑著艇见渔家。时平喜听三京复,乱定还拚两鬓华。丘壑满胸随处好,不妨旌旆过云涯。
感春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盎盎酒杯绿,披披花萼笑。虽无同心客,幸有白日照。趋时性已拙,悲歌声不妙。素发未能归,猿鸟应相诮。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自劝二首。唐代。白居易。稀稀疏疏绕篱竹,窄窄狭狭向阳屋。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醆纱笼烛。不知有益及民无,二十年来食官禄。就暖移盘檐下食,防寒拥被帷中宿。秋官月俸八九万,岂徒遣尔身温足。勤操丹笔念黄沙,莫使饥寒囚滞狱。急景凋年急于水,念此揽衣中夜起。门无宿客共谁言,暖酒挑灯对妻子。身饮数杯妻一醆,馀酌分张与儿女。微酣静坐未能眠,风霰萧萧打窗纸。自问有何才与术,入为丞郎出刺史。争知寿命短复长,岂得营营心不止。请看韦孔与钱崔,半月之间四人死。
十一月四日陪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韵。宋代。郭印。官閒访招提,偶作南山游。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相将入壶中,水竹净双眸。万竿团修翠,一溪皱横流。长桥翼方沼,彷佛疑行舟。角门通细路,崎岖上层丘。树色老欲暝,风声寒自飕。佛阁瞰澄碧,下有百丈湫。客言龙所邑,不受鱼与鰌。行行更小亭,罗坐得小休。石罅流清泉,甘冷无与俦。濯足夫岂敢,洗耳良末由。自怜山中人,十载冠压头。公檄听奔走,端似置书邮。惟有烟霞疾,沈绵未肯瘳。邂逅惬幽怀,落日尚迟留。五斗奚堪恋,十亩亦易求。要希陶渊明,投绂事农畴。超然傲尘世,知命复何忧。
秋怀诗四首 其四。明代。张时彻。蝜蝂不畏重,蜗牛好高升。涎尽不返宅,力疲竟颠倾。华亭悲鹤唳,上蔡思苍鹰。光宠难久恃,机阱互相仍。宁甘首阳饿,无作五鼎烹。
同区孝廉启图游石室。明代。卢兆龙。不知星子陨何年,岩洞空明势若悬。好挽石牙窥秘穴,忽从山后达诸天。厨供野酌寒吹叶,僧送清茶细引泉。买得小舟寻别胜,蓬壶归路已茫然。
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宋代。刘克庄。忆昔东淮羽檄驰,非公受钺国几危。春潮全藉孤舟渡,厦屋曾将一木支。着白接{上四下离}麾猛将,坑红衲袄等婴儿。扬州遗老闻新讣,犹说平山奏凯时。
赠闻聪师。宋代。释智圆。淡然尘虑绝,禅外苦风骚。性觉眠云僻,名因背俗高。水烟蒸纸帐,寒发澀铜刀。几宿秋江寺,闲吟听夜涛。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三。明代。王夫之。擒守忠如捉鳖,奉嘉王亦建瓴。流汗帆风摇橹,埋头白昼囊萤。
送胡廷干归松江。明代。郑真。谪居陇亩慰幽栖,物外游尘不上衣。自有阮生青眼顾,也如江总黑头归。秋风东海莼鲈熟,晓日西园柿栗肥。自此不须谈作客,白鸥应许共忘机。
冬日杂兴四首 其四。明代。何瑭。五岳柱四极,众山难比崇。春夏泄化机,涧谷披青红。霜雪任刻轹,巀嶪蟠苍穹。天地有正气,令人豁心胸。
霜苞莹绿,是芋原佳产。小炙红盐寄须远。想美人绡帐,锦瑟弦抛,怜俊味,绝胜画篝香软。
凤酥微带涩,扶荔当年,粉省薇郎奏封版。舌本细翻云,菡萏同娇,更冷翠、点来瓶菽。
洞仙歌·丁香橄榄。清代。姚燮。霜苞莹绿,是芋原佳产。小炙红盐寄须远。想美人绡帐,锦瑟弦抛,怜俊味,绝胜画篝香软。凤酥微带涩,扶荔当年,粉省薇郎奏封版。舌本细翻云,菡萏同娇,更冷翠、点来瓶菽。尽缀核、华灯看虫花,笑百结西陵,好春风剪。
刺巴郡守诗。清代。佚名。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题金州西园九首·药堂。唐代。姚合。僮仆不到阈,双扉常自关。四壁画远水,堂前耸秋山。时闻有仙鼠,窃药檐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