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

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朗读

《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林葩积浮脆,烟雾矜春姿。
山桂结芳坚,冰霰横秋枝。
夫君名卿嗣,华实双葳蕤。
如何仕不偶,通籍鬓生丝。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林中的花朵娇嫩而多,烟雾弥漫,春天的美丽姿态被夸耀。山上的桂花结出了坚实的果实,冰霰横陈在秋天的枝条上。诗中提到了作者的朋友名叫卿嗣,他的才华和品德都很出众。然而,作者自己却感到自己的仕途并不如意,他的头发已经开始出现白丝。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不满。

岂非秋桂类,不足烦嗟咨。
我今三十余,汩没无他奇。
正恐食浮人,敢言位犹卑。
同登天子廷,自视诚非宜。
清朝正注治,谏路方坦夷。
太平可立致,此任非君谁。

作者认为自己像秋天的桂花一样,不值得烦恼和悲叹。他说自己已经三十多岁了,却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成就。他担心自己会被那些虚浮的人所取笑,因为他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觉得自己的地位仍然很低微。他认为自己不适合与那些登上皇帝的朝廷的人一起,他觉得自己的才华和地位与他们不相称。他希望朝廷能够清明正直地治理国家,让谏言之路变得平坦,这样太平盛世才能实现。他认为这个责任不应该由他一个人来承担,而是应该由更有能力的人来担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的不满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对自己才华的自卑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朗读
()

猜你喜欢

壮节无双独占春,灵根谁肯混凡尘。
有时雷雨掀天地,疑是苍龙独奋身。
()
风雨四月初,正作穷秋寒。
朱明方更修,阴沴时相干。
阴阳天自便,寒暑无必然。
玄冥与祝融,政事谁得专。
()
风前玉树王瑲金韵。
碧落佳期近。
疏云影里鹊桥低。
檐外一弯新月、印修眉。
()

帝里余新第,朱门面碧岑。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
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

()

伊园好,寸草向春晖。永忆射湖栖隐地,晨馨夕絜恋庭闱。

曾补白华诗。

()

花枝先折不逢春,月镜初圆又缺新。天下语将如此事,亦教肠断路边人。

亲承泪眼为长别,似有馀言未尽陈。惆怅几时消得了,碧山无影海无尘。

()

华颠何意软红尘,霄汉聊收退鹢身。方喜长松倚东野,又从净社得遗民。

高山流水知音少,霁月光风发兴新。赖有好诗相慰藉,不然开口欲谁亲。

()

嗜僻寡同好,意合难语离。
倾盖今年年,盍簪惬心期。
况复王事可,退食陪委蛇。

()

无地无媒只一身,归来空拂满床尘。

尊前尽日谁相对,唯有南山似故人。

()

()
暮年量减怯杯深,客饷村醪且浅斟。
衰惰仅存已残锦,清贫安得未挥金。
朱弦有味馀三叹,丹扆无阶献六箴。
留取平生一筇竹,约公遍访大丛林。
()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

汉厦非无论道毡,自惭老去鬓皤然。闲愁似海藏皮里,往事如风过耳边。

几度班荆谁与话,一朝倾盖□相怜。柴门近日多来客,火速移床待孝先。

()
卓尔见成鐻,超然惊绝尘。
形骸脱边幅,肝膈炯精神。
正自关天分,应难语俗人。
谁收身后稿,隽逸更清新。
()

君不见苏秦昔上秦王书,嫂不下机妻不炊。青灯长夜股流血,黄金六印何累累。

又不见陶渊明,富贵视之鸿毛轻。腰宁不折五斗米,归来篱菊秋盈盈。

()
清风吹动钓鱼船,鼓起澄波浪拍天。
堪笑锦鳞争戏水,到头俱被钓丝牵。
()

晓起琼花扑素琴,开帘犹道月华侵。书云合奏丰年瑞,歌雪先倾下里心。

物候正随灰管动,客怀偏仗酒杯深。知君复有官梅兴,清赏何由并汝阴。

()

六月征尘满玉鞍,闽方南路尚漫漫。名家自擅词人赋,望郡重簪法吏冠。

过岭回看鸿雁白,逢秋应识荔枝丹。中丞部曲无多在,忍问当时旧将坛。

()

天上月,三月盈兮三五缺。
湖中月,无缺无圆无生灭。
天上月,虾蟇妖精敢作孽。

()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
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
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

()
疽根蟠阃内,命也可由人。
蜀雪犹坚壁,江风已震邻。
功名拘气数,文字见精神。
仰药临危日,何曾爱此身。
()

朔风吹雪满苏台,羁旅愁肠日几回。梅寄陇头凭驿使,桃开洞口忆天台。

王郎剡曲辜兰棹,天女空中碎玉钗。却笑长安贫杜甫,门前风雨更谁来。

()
大字峥嵘如石柱,小字参差似钗股。
醉中写出礬山歌,梦中飞入礬山路。
恍然身在空林间,壶公八柱横当前。
并州剪刀色如水,剪取一半壶公烟。
()

平流白日无人爱,桥上闲行若个知。

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碧琉璃。

()

并直仪曹前后厅,当檐种竹已青青。平生不试南宫笔,可忍图公地下铭。

()

节物今年事事迟,小春全未到东篱。
可怜短发空欹帽,欠了黄花一两枝。

()
如如皆合道,休向外边讨。
大地作纤尘,万里无茎草。
()

美哉陈使君,燃藜向天禄。避世甘陆沉,一挥乃出牧。

政成领郡最风流,不减昔时陈太丘。拂衣一日轻轩冕,招隐山中丛桂秋。

()

淳风悲日短,天意竟何如。怕到浇漓处,令人长叹吁。

()

适足堪申意,浮游亦识机。未应为信往,著处即忘归。

()
何事尽参差,惜哉吾子诗。
日令销此道,天亦负明时。
有路当重振,无门即不知。
何当见尧日,相与啜浇漓。
()

盛代文明日丽天,墨卿窗户爱穷年。未容庄叟谈虚白,欲约扬雄草太玄。

翠琰凝香传宝刻,华笺点漆粲瑶篇。研磨自是经纶手,祇合青云友列仙。

()
买得先秦镜,发函还作悲。
可怜清似水,其奈素如丝。
麟阁应无分,鸡林浪有诗。
嵩山饶石室,藏副与相期。
()

记当时听雨,小阁联吟,三是寒天。不尽清游兴,仅敲棋斗茗,何限缠绵。

漏声纵催深夜,刻烛竟忘眠。被一霎西风,惊分雁侣,隔断荒烟。

()

开明耀永昼,返照冈之麓。羡君桑榆功,芳名入奏牍。

()

为慕仙家九节筇,白云秋色远相从。那知黄石山头月,犹隔丹丘海畔峰。

()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

曾夺麻池厌老拳,十年深抱死生冤。石郎亦是英雄客,握手平生不讳言。

()

春巷夭桃吐绛英,
春衣初试薄罗轻。
风和烟暖燕巢成。

()
丹华虚托假形骸。
久沈埋。
惹非灾。
冗冗蜉蝣,都被死生催。
()

眩人掣紫㹸,伶工吹玄笙。驼峰下天厨,璚液篘青城。

宝鼎祥云浮,锦笼众星明。氍毹履流丸,罘罳目眯饧。

()

为爱逃名念采薇,百年无恙一荆扉。行随远水何关乐,坐对南山似不饥。

披草往来存礼数,提壶吟啸答芳菲。大都阅世难胜此,窘吏缨緌况墨徽。

()
尘劳汩没老尤顽,遍走岷峨杳霭间。
筋力已疲难报国,田园有许即归山。
何期俗驾经时出,却得浮生数日閒。
已请一麾江海去,故应生入玉门关。
()

欧阳笔下开冰雪,竹外横斜见一枝。庾岭独怜春色早,罗浮相忆月明时。

山间自伴幽人隐,林下长歌处士诗。老我岁寒频对此,白云幽壑共心期。

()

沟水去无穷,宫花映日红。惜阴犹宿露,照影独衰翁。

燕语晴明外,风香锦绣中。为非温室问,心赏幸君同。

()

单衣迎犯晓风清,斗柄回南月尚明。柳密行人看不见,轮蹄相属但闻声。

()

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

尧山举目见於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

今岁菊花候,舟行未暂停。枫林秋岸赤,石色峡中青。

身倦重朝梦,鸥寒集晚汀。微愁无计遣,力不到参苓。

()

西北群峰势最雄,云霞倒影落塘中。几年却上岩前石,坐看匡山出日红。

()

黄花韵长。榴花蕊香。花花叶叶相当。傲王郎赵郎。

画图满床。钗鬟两行。烟波去去微茫。胜鸳鸯一双。

()

空谷寄深云,灵根自不群。
地闲平草长,香远隔溪闻。
静与骚人佩,清同楚客分。

()

秋风凄已寒,蜀道阻且长。
虎狼伏原野,欲济川无梁。
客从何处来,云我之西方。

()
人生长有两般愁,愁死愁生未易休。
或向利中穷力取,或于名上尽心求。
多思唯恐晚得手,未老已闻先白头。
我有何功居彼上,其间掉臂独无忧。
()

薰风袅袅度屠苏,争道新年景物殊。莫怪荜门贫似旧,竹窗糊纸换桃符。

()

云吟月啸尽徘徊,未与人间断往来。绕屋惟闻深柳合,过桥便见杂花开。

隐书摊处长为主,钝榜悬时暂占魁。续聚桂如容入会,尚当寻尔向溪隈。

()

万灵朝拱接清都。享南郊,钦天法祖。愿圣人,承乾纳祜。

中和位育,龟范马陈图。

()

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清泉吐翠流,渌醽漂素濑。

悠想盻长川,轻澜渺如带。

()

盂城驿口射阳西,水国风烟似五溪。
万井落花春后发,几家垂柳雨中齐。
时临野店炊晨黍,渐入荒村报午鸡。

()

寂寞高堂别楚君,玉人天上逐行云。

停舟十二峰峦下,幽佩仙香半夜闻。

()

孤根托浅土,所赖众叶扶。斧斤日相寻,谁能不伤枯。

根伤叶乃落,叶落根转孤。不知天地仁,根也真何辜。

()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
存三四齿皆碎,落第二牙尤衰。
渠能更斫鲸脍,何不姑食肉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