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宋代。司马光。林葩积浮脆,烟雾矜春姿。山桂结芳坚,冰霰横秋枝。夫君名卿嗣,华实双葳蕤。如何仕不偶,通籍鬓生丝。岂非秋桂类,不足烦嗟咨。我今三十余,汩没无他奇。正恐食浮人,敢言位犹卑。同登天子廷,自视诚非宜。清朝正注治,谏路方坦夷。太平可立致,此任非君谁。
《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林葩积浮脆,烟雾矜春姿。
山桂结芳坚,冰霰横秋枝。
夫君名卿嗣,华实双葳蕤。
如何仕不偶,通籍鬓生丝。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林中的花朵娇嫩而多,烟雾弥漫,春天的美丽姿态被夸耀。山上的桂花结出了坚实的果实,冰霰横陈在秋天的枝条上。诗中提到了作者的朋友名叫卿嗣,他的才华和品德都很出众。然而,作者自己却感到自己的仕途并不如意,他的头发已经开始出现白丝。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不满。
岂非秋桂类,不足烦嗟咨。
我今三十余,汩没无他奇。
正恐食浮人,敢言位犹卑。
同登天子廷,自视诚非宜。
清朝正注治,谏路方坦夷。
太平可立致,此任非君谁。
作者认为自己像秋天的桂花一样,不值得烦恼和悲叹。他说自己已经三十多岁了,却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成就。他担心自己会被那些虚浮的人所取笑,因为他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觉得自己的地位仍然很低微。他认为自己不适合与那些登上皇帝的朝廷的人一起,他觉得自己的才华和地位与他们不相称。他希望朝廷能够清明正直地治理国家,让谏言之路变得平坦,这样太平盛世才能实现。他认为这个责任不应该由他一个人来承担,而是应该由更有能力的人来担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的不满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对自己才华的自卑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四月之初风雨凄冷如穷秋兀坐不夜堂二首。宋代。张耒。风雨四月初,正作穷秋寒。朱明方更修,阴沴时相干。阴阳天自便,寒暑无必然。玄冥与祝融,政事谁得专。江乡累岁饥,一饱望今年。不知谁不仁,探喉夺其餐。柯山穷老人,方暑愁衣单。似闻林笋立,矗矗戈戟攒。但知饮美酒,折取共朝盘。
虞美人。宋代。谢逸。风前玉树王瑲金韵。碧落佳期近。疏云影里鹊桥低。檐外一弯新月、印修眉。星河渐晓铜壶噎。又是经年别。此情莫与玉人知。引起旧家离恨、泪珠垂。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唐代。刘得仁。帝里余新第,朱门面碧岑。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江南好 伊园八咏,为六舟丈赋 其一。清代。冯煦。伊园好,寸草向春晖。永忆射湖栖隐地,晨馨夕絜恋庭闱。曾补白华诗。
惆怅 其四。明代。王邦畿。花枝先折不逢春,月镜初圆又缺新。天下语将如此事,亦教肠断路边人。亲承泪眼为长别,似有馀言未尽陈。惆怅几时消得了,碧山无影海无尘。
次韵答季通。金朝。路铎。华颠何意软红尘,霄汉聊收退鹢身。方喜长松倚东野,又从净社得遗民。高山流水知音少,霁月光风发兴新。赖有好诗相慰藉,不然开口欲谁亲。
秘阁郑公移节乡部置酒饯别诗以侑之。宋代。张栻。嗜僻寡同好,意合难语离。倾盖今年年,盍簪惬心期。况复王事可,退食陪委蛇。窥君肺腑中,落落无藩篱。独有见义勇,褰裳欲从之。忧时多苦语,怀古更余悲。坐使岭海间,冰雪映清规。我拙倚君重,孤怀良自知。正如乘雾行,不觉蒙其滋。人生岂无别,念此尤依依。维闽号蕃庶,今亦困茧丝。平时里社游,耳目到隐微。想当入境初,不待褰车帷。昼绣匪所荣,民瘼要深医。看培邦本强,讵止乡国肥。还归报明主,庙论资扶持。原坚岁寒节,慰我别离思。
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唐代。赵嘏。无地无媒只一身,归来空拂满床尘。尊前尽日谁相对,唯有南山似故人。玄发侵愁忽似翁,暖尘寒袖共东风。公卿门户不知处,立马九衢春影中。
生日和竹溪二首。宋代。刘克庄。暮年量减怯杯深,客饷村醪且浅斟。衰惰仅存已残锦,清贫安得未挥金。朱弦有味馀三叹,丹扆无阶献六箴。留取平生一筇竹,约公遍访大丛林。
寻幽居不遇。唐代。庄翱。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汉厦非无论道毡,自惭老去鬓皤然。闲愁似海藏皮里,往事如风过耳边。
几度班荆谁与话,一朝倾盖□相怜。柴门近日多来客,火速移床待孝先。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 其一。金朝。李俊民。汉厦非无论道毡,自惭老去鬓皤然。闲愁似海藏皮里,往事如风过耳边。几度班荆谁与话,一朝倾盖□相怜。柴门近日多来客,火速移床待孝先。
挽师步理。宋代。牟巘五。卓尔见成鐻,超然惊绝尘。形骸脱边幅,肝膈炯精神。正自关天分,应难语俗人。谁收身后稿,隽逸更清新。
送江阴郡博周元浩归平阳。元代。郑东。君不见苏秦昔上秦王书,嫂不下机妻不炊。青灯长夜股流血,黄金六印何累累。又不见陶渊明,富贵视之鸿毛轻。腰宁不折五斗米,归来篱菊秋盈盈。周君妙年江海客,几度吴花醉中摘。蒲帆半幅风飕飕,长啸一声江月白。我家亦在蒲海头,此时春酒浓如油。堪怜千里尚飘泊,恨不共买东归舟。
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清风吹动钓鱼船,鼓起澄波浪拍天。堪笑锦鳞争戏水,到头俱被钓丝牵。
和陈新之雪后见贻。明代。卢龙云。晓起琼花扑素琴,开帘犹道月华侵。书云合奏丰年瑞,歌雪先倾下里心。物候正随灰管动,客怀偏仗酒杯深。知君复有官梅兴,清赏何由并汝阴。
送阮叔文上福州司理。明代。于慎行。六月征尘满玉鞍,闽方南路尚漫漫。名家自擅词人赋,望郡重簪法吏冠。过岭回看鸿雁白,逢秋应识荔枝丹。中丞部曲无多在,忍问当时旧将坛。
尖月赠朱几仲。宋代。袁甫。天上月,三月盈兮三五缺。湖中月,无缺无圆无生灭。天上月,虾蟇妖精敢作孽。湖中月,能使痴蟇踪影没,岂是蟾兔不如龙,不知龙有何秘诀。甓社湖中看明月,湖中天上双皎洁。湛卢令我书大字,老来百事懒且拙。惟有作字气如虹,写罢森森清彻骨。神龙见之应骧首,共伴寒光千古揭。夜夜明月照我字,我字照湖两相埒。更得湛卢著佳句,便与盂城成三绝。
晋祠泉。宋代。范仲淹。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皆如恶祠下,生民无旱年。
读宣枢南山朱公遗集二首。元代。方回。疽根蟠阃内,命也可由人。蜀雪犹坚壁,江风已震邻。功名拘气数,文字见精神。仰药临危日,何曾爱此身。
姑苏阻雪用郑于汉韵奉寄。明代。林廷模。朔风吹雪满苏台,羁旅愁肠日几回。梅寄陇头凭驿使,桃开洞口忆天台。王郎剡曲辜兰棹,天女空中碎玉钗。却笑长安贫杜甫,门前风雨更谁来。
次韵苏主管小礬山歌。宋代。项安世。大字峥嵘如石柱,小字参差似钗股。醉中写出礬山歌,梦中飞入礬山路。恍然身在空林间,壶公八柱横当前。并州剪刀色如水,剪取一半壶公烟。袖归阁置晴窗著,相伴匡床閒企脚。浑家惊喜看不休,一拳寒雪春未收。但怪长身成缩瑟,不见当年倚天立。昔如四辅朝帝乡,今如侏儒栏楯旁。元是山灵有诗癖,要来丈室亲词客。帝令费老下教之,千仞高崖缩盈尺。又怪素发垂冰肤,不见当年青玉腴。昔如婑{左女右上左下月}春风髻,今如点滴银盘酥。元是山灵生老思,时世梳妆非所喜。帝令河汉下濯之,洗尽烟岚见云子。四翁相对凛不他,正味森森酸齿牙。更著瑒花成五友,同名共色相辉华。
题水月台。唐代。李涉。平流白日无人爱,桥上闲行若个知。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碧琉璃。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 其五。宋代。晁补之。并直仪曹前后厅,当檐种竹已青青。平生不试南宫笔,可忍图公地下铭。
重阳不见菊二绝。宋代。范成大。节物今年事事迟,小春全未到东篱。可怜短发空欹帽,欠了黄花一两枝。
陈使君八十一举孙。明代。欧必元。美哉陈使君,燃藜向天禄。避世甘陆沉,一挥乃出牧。政成领郡最风流,不减昔时陈太丘。拂衣一日轻轩冕,招隐山中丛桂秋。归来图书悬四壁,酌酒赋诗堪自适。社同五柳陶先生,卧有平泉宰相石。八十今年寿域开,释氏麒麟天上来。幔亭似宴曾孙处,芝兰玉树长阶苔。况复碧桃三熟时,亲随阿母宴瑶池。酒罢群仙归紫府,壁间尽是留题诗。君不见五色凤毛产丹穴,渥洼千里啼汗血。又不见泰山之巅偃盖松,上摩苍天下凌雪。君家振振多麟趾,千秋万祀皆如此。
和仇雄川幽居十咏 其三 读史。明代。任环。淳风悲日短,天意竟何如。怕到浇漓处,令人长叹吁。
得雪斋所遗竹箭因以此寄时雪斋南游未回。宋代。耶律铸。适足堪申意,浮游亦识机。未应为信往,著处即忘归。
寄唁张乔喻坦之。唐代。薛能。何事尽参差,惜哉吾子诗。日令销此道,天亦负明时。有路当重振,无门即不知。何当见尧日,相与啜浇漓。
题墨窗卷。明代。郑真。盛代文明日丽天,墨卿窗户爱穷年。未容庄叟谈虚白,欲约扬雄草太玄。翠琰凝香传宝刻,华笺点漆粲瑶篇。研磨自是经纶手,祇合青云友列仙。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明代。王惟俭。买得先秦镜,发函还作悲。可怜清似水,其奈素如丝。麟阁应无分,鸡林浪有诗。嵩山饶石室,藏副与相期。¤
忆旧游。清代。张玉珍。记当时听雨,小阁联吟,三是寒天。不尽清游兴,仅敲棋斗茗,何限缠绵。漏声纵催深夜,刻烛竟忘眠。被一霎西风,惊分雁侣,隔断荒烟。情牵。片帆远,怅越尾吴头,尺素茫然。碧海珠难合,便芳魂入梦,梦也堪怜。断肠暗垂清泪,蘸墨写云笺。想如寄人生,多愁乃尔空少年。
题县八景 其二 仓冈夕照。明代。梁养正。开明耀永昼,返照冈之麓。羡君桑榆功,芳名入奏牍。
山中奉寄太宰梦山杨公四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为慕仙家九节筇,白云秋色远相从。那知黄石山头月,犹隔丹丘海畔峰。
临江仙。宋代。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题杂画 其十五。明代。郑文康。曾夺麻池厌老拳,十年深抱死生冤。石郎亦是英雄客,握手平生不讳言。
浣溪沙。宋代。朱淑真。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江神子·丹华虚托假形骸。元代。侯善渊。丹华虚托假形骸。久沈埋。惹非灾。冗冗蜉蝣,都被死生催。顿觉悟知亡彼我,任空色,眼中来。海底金乌初出现,碧天开。绝纤埃。密布天光,光奕面前回。交灿瑞童颜胜玉,似雪映。一枝梅。
寿平江伯六十。明代。罗玘。眩人掣紫㹸,伶工吹玄笙。驼峰下天厨,璚液篘青城。宝鼎祥云浮,锦笼众星明。氍毹履流丸,罘罳目眯饧。流苏缀珠帘,水晶贯苍缨。人皆诧瑶池,我已登玉京。群公际休沐,诸将解垒营。系马鞍高山,解带玉充楹。谈玄动誇椿,介眉皆及铿。千劫建万劫,先庚累后庚。云谷恒谽谺,终南镇峥嵘。千秋传国储,百年本邦兵。善饭壮不如,披甲老觉轻。用持桓桓威,可汗敢渝盟。
怀故山 其一。清代。孙元衡。为爱逃名念采薇,百年无恙一荆扉。行随远水何关乐,坐对南山似不饥。披草往来存礼数,提壶吟啸答芳菲。大都阅世难胜此,窘吏缨緌况墨徽。
又和。宋代。王之望。尘劳汩没老尤顽,遍走岷峨杳霭间。筋力已疲难报国,田园有许即归山。何期俗驾经时出,却得浮生数日閒。已请一麾江海去,故应生入玉门关。
为云壑题雪友墨梅。明代。蓝仁。欧阳笔下开冰雪,竹外横斜见一枝。庾岭独怜春色早,罗浮相忆月明时。山间自伴幽人隐,林下长歌处士诗。老我岁寒频对此,白云幽壑共心期。
退朝观御沟上杂花赠陆四。宋代。刘攽。沟水去无穷,宫花映日红。惜阴犹宿露,照影独衰翁。燕语晴明外,风香锦绣中。为非温室问,心赏幸君同。
二月十五日朝拜建隆桥上偶作。南北朝。邹浩。单衣迎犯晓风清,斗柄回南月尚明。柳密行人看不见,轮蹄相属但闻声。
社日两篇 其一。唐代。杜甫。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宋代。李曾伯。尧山举目见於墙,群玉森森拱巨梁。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韶石舟中 其十。明代。释今无。今岁菊花候,舟行未暂停。枫林秋岸赤,石色峡中青。身倦重朝梦,鸥寒集晚汀。微愁无计遣,力不到参苓。
登白石塘高峰三首 其一。元代。刘崧。西北群峰势最雄,云霞倒影落塘中。几年却上岩前石,坐看匡山出日红。
醉太平。清代。陈去病。黄花韵长。榴花蕊香。花花叶叶相当。傲王郎赵郎。画图满床。钗鬟两行。烟波去去微茫。胜鸳鸯一双。
兰谷。宋代。释斯植。空谷寄深云,灵根自不群。地闲平草长,香远隔溪闻。静与骚人佩,清同楚客分。唯庆千载后,余韵在湘汶。
送刘其发入蜀。宋代。文天祥。秋风凄已寒,蜀道阻且长。虎狼伏原野,欲济川无梁。客从何处来,云我之西方。萧萧骕骦鸣,熠熠湛卢光。昔时荣华地,今为争战场。将军扬天戈,壮士发戎行。江南有羁鸟,悠悠怀故乡。驾言与子游,云天何茫茫。
人生长有两般愁。宋代。邵雍。人生长有两般愁,愁死愁生未易休。或向利中穷力取,或于名上尽心求。多思唯恐晚得手,未老已闻先白头。我有何功居彼上,其间掉臂独无忧。
元旦词 其八。明代。李之世。薰风袅袅度屠苏,争道新年景物殊。莫怪荜门贫似旧,竹窗糊纸换桃符。
东荒田舍。清代。魏儒鱼。云吟月啸尽徘徊,未与人间断往来。绕屋惟闻深柳合,过桥便见杂花开。隐书摊处长为主,钝榜悬时暂占魁。续聚桂如容入会,尚当寻尔向溪隈。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 天下乐。明代。陆深。万灵朝拱接清都。享南郊,钦天法祖。愿圣人,承乾纳祜。中和位育,龟范马陈图。
三月三日诗。魏晋。庾阐。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清泉吐翠流,渌醽漂素濑。悠想盻长川,轻澜渺如带。
泊盂城驿简仲辋庄。明代。金銮。盂城驿口射阳西,水国风烟似五溪。万井落花春后发,几家垂柳雨中齐。时临野店炊晨黍,渐入荒村报午鸡。见说辋川多胜事,经过原许一相携。
宿巫山庙二首。唐代。李群玉。寂寞高堂别楚君,玉人天上逐行云。停舟十二峰峦下,幽佩仙香半夜闻。庙闭春山晓月光,波声回合树苍苍。自从一别襄王梦,云雨空飞巫峡长。
哭次儿天叙寄两弟五首 其一。明代。顾清。孤根托浅土,所赖众叶扶。斧斤日相寻,谁能不伤枯。根伤叶乃落,叶落根转孤。不知天地仁,根也真何辜。仰天天苍苍,扣地惟黄垆。有语不可道,泪下如倾珠。
汨罗遇风。唐代。柳宗元。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