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君俞知宿迁。宋代。黄庭坚。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前日见贤後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
《送魏君俞知宿迁》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魏侯有声望,能管治剧务,
在江湖中任职,声名显赫。
人们说他的才能,堪比古代的钜鹿侯爵,
皇帝下诏书,提拔他为二千石官员。
前不久他受到了贤臣的指责,后来又犯了错误,
他深感愧疚,悔过自新。
他像割鸡一样毫不犹豫,决定前往宿迁。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送别魏君俞知宿迁的作品。诗中主要描绘了魏君俞知官职的经历和他在江湖中的声望。魏君俞知以其出色的才能和治理剧务的能力在人们中间享有盛誉,被人们称赞有如古代的钜鹿侯爵。他在官场上得到提拔,成为二千石级别的官员。然而,魏君俞知在前一段时间因为得罪了一位贤臣而备受责难,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丧志,反而深感懊悔,并决定改过自新。最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往宿迁,继续他的官职工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魏君俞知的经历和内心的挣扎。诗人通过对魏君俞知的赞美和描写,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诗中的"钜鹿公"是指古代的钜鹿侯爵,是一个具有杰出才能和声望的人物,将其与魏君俞知相提并论,暗示了他的非凡才能和出色表现。诗人还描绘了魏君俞知对自己过失的反思和悔过态度,表现出他的坚强意志和追求进步的决心。最后,诗人通过描述魏君俞知毫不犹豫地前往宿迁,展示了他勇于面对挑战和承担责任的品质。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魏君俞知的描绘,传递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勇于自我反省和追求进步的品质的推崇和认可。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病中寄北郭诸友。元代。徐贲。病中长日惟思睡,家僻因怜寝舍幽。山暗园林多夏蝶,树荒城郭少晴鸠。药囊卧具聊重整,酒债诗缘得暂休。却忆故人居咫尺,可能相过慰深愁。
和元章春风三绝。宋代。郑刚中。一扫园林寂寂空,抱枝蝴蝶尚寻红。摧残老物无人惜,不比穷秋九月风。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九。南北朝。庾信。将军息边务,校尉罢从戎。池台临戚里,弦管入新丰。浮云随走马,明月逐弯弓。比来多射猎,唯有上林中。
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宋代。黄庭坚。明窗盘礡万物表,写出人间真乘黄。邂逅今身犹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满江红九首 其六。清代。奕绘。砖老苔荒,高寒外、斜阳影卧。蹑危蹬、级寻鱼贯,梯旋蚁磨。山海万重秋万里,虚空如寄云如堕。瞰齐州、九点渺茫烟,如星大。金刚顶,莲花朵。转轮藏,须弥座。省禅机、又且胡卢提过。天会九年名姓在,老僧百岁袈裟破。唱新词、独立最高头,无人和。
闰正月二十五日送客寻春集裴氏园。宋代。宋祁。寻春送客共留连,雨罢春郊物物妍。黄抹柳梢初遍后,紫粘花萼未开前。朋襟自为交欢悴,醉斝谁能辨圣贤。犹赖斜阳催跋马,不然离恨损丝絃。
眉峰碧二首 其二。清代。奕绘。芦叶藏茅屋,屋里伊谁宿。浓点寒鸦淡画山,正枯尽、江边木。一代君王族,千载乌栖曲。弹指金元明已非,萋萋芳草当春绿。
题寄南华寺 其一。明代。庞尚鹏。曾道南宗胜北宗,天王岭上秀高峰。卧游笑指曹溪路,宝树花前意万重。
杂咏 其一。明代。韩上桂。朝上东门城,念与浮云驰。四海若兹大,放意惟所之。东有青琅玕,西有紫玉芝。秉性得所欲,仙人为我期。青阳不相待,日月渐亏迟。且教饮美酒,莫学竞蛾眉。吾望羡门子,俯仰慰吾思。
贞女吟。明代。苏仲。妾生阅数龄,有志古人风。侧闻窦氏女,死事厓壑中。明心照寒潭,烈气横苍空。淑慎遵姆训,贞懿安贫穷。奈何恶少年,一朝肆狂凶。淩我至毒手,惧我飞霜锋。顾我冰雪姿,岂汝墦壤同。顾我金石操,岂汝犬彘从。誓将此心曲,淩寒比高松。誓将白玉躯,不与尘埃封。坚志如重城,三军莫能攻。寄语犷徒党,徒尔心忡忡。汝为泉壤蚓,我为天上龙。今生有时尽,再世难相逢。
送吴司令知金州。宋代。王炎。曩时异姓新安王,中兴功烈书旗常。边兵不敢窥蜀塞,至今恃此为金汤。我生久恨在王后,幸识王孙人物秀。立朝日浅即西还。自诡一州宜试守。妫墟北望临咸阳,往事令人多感伤。清时乘障姑缓带,试问浇瓜兼采桑。湖上花光浓似酒,紫微惜别同携手。一杯为寿谢不能,千里关山漫回首。春秋鼎盛握虎符,此行善保千金躯。筹边熟虑得全策,归来却献平戎书。
宇文氏庄观海棠时海棠未甚开而余旦夕归矣赋。宋代。李流谦。雨猛几终夕,风狂遂彻朝。眼缘春色醉,魂为客愁消。泽国空留滞,山房恐寂寥。平芜烟一望,乡梦太迢遥。
大愁。清代。吴希鄂。天荒荒,地眑眑,寥落万年豪圣少。一旦有之坐以槁,令此革党更扰扰,君臣日旰益草草。我今忽有怨,怨天不速老。不然手揭浮云,喝破青天十万丈,置我牢愁天之上。我愁置天上,炯炯瞳瞳,亿千万年,任汝下人瞻以望。
高丽指堂讲师画像赞。宋代。释居简。岩岩指堂,破尘出经。惟其能然,曰聪慧人。堤圆顿之颓澜,会中下于通津。横说竖说,匪亏匪盈。全提半提,匪坏匪成。夫是之谓全体之用兮全体之真。
题渊明像寄刘仲脩。元代。刘崧。斯人管乐俦,而分山泽槁。岂无园中菊,念此霜露早。衡门卧日晏,幽径时自扫。芳晨有旨酒,客至即倾倒。兹言乐游衍,春服丽轻缟。古道少人行,杖藜入秋草。神閒韵自适,意远色逾好。鼎鼎百世师,遗荣以为宝。
寒食后一日作和林秀才。宋代。苏颂。寒食初过一百五,陌上风轻敛微雨。宫花铺绣浅深红,蜀柳垂丝千万缕。都人士女趁时节,郡圃山樊乐樽俎。肯教容易度春光,来日清明更妍煦。
寄忠玉提刑。宋代。黄庭坚。市骨蕲千里,量珠买娉婷。驽骀参逸驾,西子泣深屏。吾人材高秀,胸次列渭泾。严能喜剧部,持节按祥刑。萑蒲稍衰息,郡县或空囹。读书头愈白,见士眼终青。今时斤斧地,虚次待发硎。早晚紫微禁,占来有使星。
湘中纪行十首·洞山阳(一作洞阳山)。唐代。刘长卿。旧日仙成处,荒林客到稀。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空谷无行径,深山少落晖。桃园几家住,谁为扫荆扉。
欧阳文忠索碑遣居二帖赞。宋代。岳珂。公于率更,每秒吾家。是书之传,似耶非耶。书出于心,既劲且方。世多公书,行或未藏。易方而圆,飘飘若仙。楷以其人,行以其天。堂堂斯文,维轲与雄。我观二书,如或见公。
瑞鹤仙。宋代。史浩。是花堪爱惜。谢天教、花信添花颜色。花红衬花碧。灿朝阳花露,鲛珠频滴。花光的白乐。映花下、□裀百尺。趁花时,手捻花枝,饱嗅此花消息。常恐,一番花褪,失了花容,怎生寻觅。花神效力。将花貌,尽留得。更移花并植,仙家玉圃,不许花阴过隙。向花前,长把蕉花,为花主席。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其一。宋代。苏辙。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虹。明代。陈子壮。仲夏雷方出,晡惊螮暕长。半天雨犹积,四海日相望。施伐空蝼蚁,观觇在犬羊。高明当位列,不敢对穹苍。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宋代。苏轼。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导引 贞元元年三月驾幸中都姑洗宫。唐代。无名氏。銮舆顺动,嘉气满神京。辇路宿尘清。钩陈万旅随天仗,缥缈转霓旌。都人望幸倾尧日,鳌*溢欢声。临观八极辰居正,寰宇庆升平。
虏中作三首 其三。宋代。宇文虚中。不堪垂老尚蹉跎,有口无辞可奈何。强食小儿犹解事,学妆娇女最怜他。故衾愧见沾秋雨,短褐宁忘拆海波。倚仗循环如可待,未愁来日苦无多。
送孙明府。宋代。刘克庄。三年于赤子,摩拊极殷勤。令尹留方寸,吾民受一分。宛如小滕国,突过大冯君。四境风谣美,诸公必采闻。
送崇教大师回天台。宋代。阮思道。碧云高价彻天涯,珪璧清无一点瑕。双阙再承新雨露,三吴重赏旧烟霞。水轩散味朝贤句,松院分尝御府茶。闻说赤城终未见,画图何日寄京华。
术有号莘野钓滨者求诗各与一绝。元代。艾性夫。撷青日日饭疲牛,识字耕夫已白头。束帛不来山鬼笑,有人马上觅封侯。
减字木兰花。宋代。倪偁。超然远览。是我辈人方俱眼。默想江湖。何处山川略得如。凉秋最胜。万顷芙蕖盖明镜。更乞清诗。要见胸中一吐奇。
响应山。宋代。葛立方。一派寒滩度白云,几重危磴远红尘。奇礓烟合松筠古,绀殿香浮栋宇新。玉响碧潭鸣地籁,瀑垂苍岭挂天绅。潜虬未用升云去,乞取晴天畀散人。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 其三十二。明代。陈淳。气禀微有偏,积习日蕃衍。矫厉工弗深,其末必犹反。
赠照老。宋代。李流谦。旧矣闻名熟,欣然识面初。只求一转语,不用五车书。出屋茶烟密,临溪树影疎。地偏吾所爱,庭草不须锄。
答兴隆周方伯次韵。明代。祁顺。惜别愁肠日九回,青山迢递有诗来。数缄珍重披云锦,五色光芒烁斗魁。郢下阳春真妙曲,濂溪风月属多才。疏愚独幸承清教,山径蓬茅次第开。
龙华感事。明代。林俊。忆昔龙华几到门,稻田流水似江村。帝城山色中天见,海寺钟声隔岸闻。准办黄灯传法祖,会留遗钵付僧孙。题诗丈室依然在,荔壁秋荒隐篆文。
为张大赠妓。明代。佘翔。柳亸莺啼夕照间,黄金买酒醉红颜。双眉不用张郎扫,翠黛分明似远山。
清明鑽火烹茶。宋代。李洪。客舍垂杨依旧青,自鑽新火应清明。故山紫笋谁能摘,倒箧云龙手自烹。
咏史诗·涿鹿。唐代。胡曾。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寄题水阳山二亭 其二。明代。符锡。静爱山亭好,青枫远市居。林秋万籁□,郊月四窗虚。客访弹琴谱,儿雠种树书。传闻建溪叟,莫浪比经畬。
登太华山·东峰。清代。颜光敏。东峰不可极,乃知造化尊。屹然鼎彝峙,势如虎豹蹲。松气望蔚蓝,无人践霜根。巨灵拓太古,高掌谁能扪。晨光没河汉,似有云车痕。阴风折秋花,吹落洗头盆。蜷局念乡国,久客伤精魂。且复望虞渊,散发晞朝暾。
好事近。清代。魏元戴。星斗隔寒云,行过夜深月黑。万片燐燐鬼火,共孤灯明灭。数行嘹唳雁声来,天末晚风急。破我一床残梦,绕江南江北。
愁阑。宋代。晁说之。淮南初客初尝起,久客淮南愁亦阑。秋夜无闻喜风雨,柴门自掩醉江山。诗书不读谈常到,香火如劳意更闲。北望归期殊未可,却思南渡沧浪间。
晚泊扬州。宋代。杨万里。扬子桥西转彩航,粉城如练是维杨。百年旧观兵戈後,近岁新开草木荒。杰阁高台云上出,野梅官柳雪中香。史君领客周遭看,走马归船却夕阳。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宋代。苏轼。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论诗三十首·二十三。金朝。元好问。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二首。唐代。陆畅。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万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齐登明月楼。少妆银粉饰金钿,端正天花贵自然。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台前。
酬章云李寄怀之作。明代。徐倬。一夜西风朔雁号,故交书札念同袍。短人豪气三条烛,把尔新诗八月涛。过眼浮云随燕雀,多情明月下蓬蒿。凭君宦达还须早,世路由来重佩刀。
满庭芳 赠小胡村李姑。金朝。马钰。姑姑修炼,听予重告。先要断除烦恼。擒捉心猿意马,休使返倒。如同男儿决裂,莫踌躇、更休草草。速下手,仗十分苦志,免参阎老。万种尘缘一削,得真欢真乐,渐通玄奥。密护无为清静,自然之道。应物真常幽*,气神相结成丹宝,功行满,跨祥云,归去三岛。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三。明代。王世贞。为问夹毂周道,何如耦耕老农。六州铁铸成错,一尺布尚可缝。
金陵行送余局官。元代。王冕。李白题诗旧游处,桃花杨柳春无数。六代衣冠委草莱,千官事业随烟雾。大江西下秦淮流,石头寂寞围荒丘。原田每每尽禾黍,青山不掩诸公羞。高楼如天酒如海,触景令人生感慨。红堕香愁燕子飞,风流王谢今安在?我欲去寻朱雀桥,淡烟落日风萧萧。交疏结绮杳无迹,但见野草生新苗。小儿纷纷竞豪纵,区区割据成何用?芙蓉水冷燕支消,千古繁华同一梦。伤今吊古如之何?头上岁月空蹉跎。君行喜有丝五紽,宦情不似诗情多。江南故事可知否?白云霙霙变苍狗。休论平生锦机手,浩歌且醉金陵酒。
山亭。明代。于慎行。雨晴多物态,秋敞坐山亭。旧竹泠泠翠,新萝裔裔青。荷锄分药径,散帙闭柴扃。挂树双言鸟,繁辞尽日听。
迈陂塘 蓉江舟夜。清代。姚燮。认残烟、隔江筛雨,山眉横瘦秋色。鱼罾晴闪枫边影,远岸沙痕一碧。回晚汐。带帆底风丝,卷到遥楼笛。离愁今夕。只藕叶横塘,烛花吹绿,梦小傍鸥翼。谁怜我,泛泛天涯兰鹢。故人千里迢隔。四条弦子秋心在,指软擘来无力。云乍拭。又丸月浮空、万树摇凉湿。飘篷安适。却输与邻船,樵青渔妇,拥被话岑寂。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宋代。晁补之。霏雨晚沾裳,零霜晓被路,驱车叹时迈,所遇一无故,悠悠天地宇,万物各有聚,閟我冰雪姿,幽居从可住,
题柯学士所种二柏在翰林院后。明代。王缜。竹岩先生爱清逸,玉堂南畔裁双柏。盘根得地凡几年,直干淩空绕百尺。交加错落势欲飞,偃蹇向人如对立。色嫩秋含阆石奇,气清晓带瀛波湿。一生叹赏属名贤,纵是徒叶亦可传。雨来似拥长安盖,风过疑听幽涧泉。炎蒸满地金石烁,空翠拂云阴可濯。冰寒雪冻天地凝,苍髯含霜叶不落。郁郁葱葱贯四时,羞与桃李争春姿。节坚自是冰霜操,心苦不容蝼蚁欺。君不见巴东县,莱公德泽化及民,柏树常为人眷恋。又不见乌台传,朱传风威泣鬼神,至今见柏人犹羡。此柏托根得所之,玉堂旧老人中龙。端直不惭君子德,恩荣曾荷大夫封。莫言材大难为用,作栋梁向明堂东。
呈章通判。宋代。陈宓。蚤岁曾从诸老游,温恭儒雅更风流。闽中善政皆堪纪,身外虚名底用求。满榼载春行乐处,长途未暑候如秋。经年每恨过从少,况是难为两月留。
和丁端叔书怀韵二首。宋代。袁说友。养花藏日半笼晴,尚有娇红照眼明。却恨中年怕离别,好诗撩动故乡情。
春日谒少鹄殿下燕饮复惠花醴侑以诗篇依韵奉谢。明代。陈一松。贤王有佳趣,词客独相过。园胜春披画,林芳鸟竞歌。馀尊沾后渥,名朵赏来多。不尽清狂兴,其如候骑何。
云根。宋代。徐安国。出岫俄生一片阴,拄筇行到水穷寻。千年留得深根在,盘古埋藏古涧心。
次韵王得之方池父子玩月。宋代。葛胜仲。先生夜不眠,爱月真痴绝。呼儿饮文字,桃黍聊一雪。清光入酒堕胸次,照见万卷非涉躐。商容颢气寒彻骨,况是冰轮圆不缺。中宵影倒万顷池,上下金盘两澄彻。广寒灵媛多飞琼,烟凝露暧收群声。鱼冷跳波闻静岸,鹊惊绕树当前楹。辞直道山来膝上,郎君吟兴纷纵横。诗成父子定知已,门有佳儿真宁馨。不须灵液玻璃盌,一梦瑶台亦非远。
和金怡静见寄韵二首 其二。明代。张弼。十载音书百度脩,飞鸿无便祗增愁。安西幕府誇新策,蓟北琳宫忆旧游。白屋谁怜青草没,青山不逐暮云浮。西风一棹俞溪道,来醉黄花倒玉舟。
清平乐(对晚菊作)。宋代。晁补之。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
题王宣子新作吉州学前咏归亭。宋代。杨万里。使君见处我何言,且上斯亭一笑还。便有醒然新气象,何曾改却旧江山。咏归风味谁知点,克已工夫未减颜。个里诸生高著眼,仕和不仕得相关。
送日者黄学海归江西。元代。吴景奎。黄君旧饮西江水,太华黄河归眼底。移家直上黄金台,袖染天香五云里。神游碧落鞭雷霆,六丁呵护青囊经。蓝袍掩映苍水佩,剑光倒射天冥冥。前身金华老仙伯,此生还作金华客。却厌缁尘点客衣,解组竟寻山水癖。生男有室女有家,买田筑室栽桑麻。秋风吹醒故园梦,清江碧嶂天之涯。去路不辞烟水隔,骨肉相欢头雪白。千年老鹤今来归,閤皂山前令威宅。
偈三十五首。宋代。释祖珍。自惭疏拙百无能,下板长行粥饭僧。岂谓因缘有侥幸,千斤担子若为胜。
题子因双鸠百叶桃画。宋代。叶梦得。百叶缃桃照眼明,繁枝似见雨新晴。故知睡足聊相并,不作林间逐妇声。
宴清都。清代。李慈铭。绮幔笼雕槛,晶屏隔、蜜梅花下香浅。金炉麝火,煎茶细语,暗催壶箭。当头壁月还满,问今岁、尊前几见。况画廊、两两华灯。媚红刚映人面。回眸又是春来,幡摇彩蝶,钗簇珠燕。遥知镜里,银蟾对影,黛眉先展。分明语近香远。更玉笋、藏钩送暖。莫管它、锦帐兰薰,消停翠盏。
牡丹和潘养大韵。宋代。陈傅良。看花喜极翻愁人,京洛久矣为胡尘。还知姚魏辈何在,但有欧蔡名不泯。夕阳为我作初霁,佳节过此无多春。更烧银烛饮花下,五陵佳气今方新。
蓬瀛台二首。宋代。张耒。苍烟乔木古台荒,下见蓬瀛六月凉。过雨谁知非峡女,好风应是为襄王。欢来未放流年老,事去却寻陈迹伤。飘泊南游未能返,兴来回首独凄凉。
长思仙 与刘处玄并示孟四元。金朝。马钰。看阳刘。看阳刘。福杖心持占岸头。眠云枕逆流。万缘休。万缘休。金木相生性转柔。丹成赴十洲。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其三鹊山亭。宋代。苏辙。筑台临水巧安排,万象轩昂发瘗埋。南岭崩腾来不尽,北山断续意尤佳。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更欲留诗题素壁,坐中谁与少陵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