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花新开五首。宋代。杨万里。老子观书倦,昏然睡思来。梦中谁唤醒,牖外瑞香开。只道花头细,能追国艳回。殷懃伴幽独,渠与一瓶梅。
《瑞香花新开五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子观书倦,昏然睡思来。
梦中谁唤醒,牖外瑞香开。
只道花头细,能追国艳回。
殷懃伴幽独,渠与一瓶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杨万里在阅读书籍时感到疲倦,于是他昏昏沉沉地入睡。在梦中,他被一阵芳香唤醒,发现窗外的瑞香花开放了。诗人认为这朵花虽然很小,却能追溯到国家的繁荣盛世。他感到非常珍惜这份幽静的陪伴,就像他与一瓶梅花一起度过时光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诗人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他对生活中细小而美好事物的感悟。诗人在疲倦的时候,被窗外的瑞香花香味所唤醒,这种突如其来的美好感受让他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诗人通过瑞香花的细小之美,联想到国家的繁荣和辉煌,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向往和祝福之情。诗人将自己与一瓶梅花相比,表达了对寂寞与孤独的接纳和珍惜。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微小而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赞美之情,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寄黔中刘从事。明代。胡应麟。崔嵬铜柱乱峰前,迢递乡书隔岁传。醉卧桄榔明月底,不知人在夜郎天。
姚孟长学士睹余前诗谓诸同人曰读水山诏远客之语胜于北山移文感其言复有此作。明代。郭之奇。仕宦多岐途,水山无定位。幽人肆其怀,水山不可避。此怀忽中易,水山安能媚。余亦干进者,安知达隐事。因思禹穴奇,适与淡衷值。先生味其言,欲向水山示。未获水山情,聊求读书意。此中大有佳,捷径毋相累。
尽社咏留春者并函寄复赋二首 其二。明代。徐渭。西施石上老红茵,贺监湖头款绿蘋。去卜犹能啼故主,风光应亦恋吾人。天涯一燕衔花转,酒畔双蛾对雨颦。并是断绳千尺井,大家无计挽银瓶。
初发嘉州寓题。唐代。薛能。劳我是犍为,南征又北移。唯闻杜鹃夜,不见海棠时。在闇曾无负,含灵合有知。州人若爱树,莫损召南诗。
病中诗十五首。送嵩客。唐代。白居易。登山临水分无期,泉石烟霞今属谁。君到嵩阳吟此句,与教二十六峰知。
越来溪上暮潮过,饮马桥头春水波。出郭喜知尘事少,吹箫无奈月明多。
华飞断岸冲归燕,柳荫长沟泛白鹅。儗送一琴临水榭,扣弦同奏《竹枝歌》。
用杨铁厓新居书画船亭韵与玉山同赋二首 其一。元代。郯韶。越来溪上暮潮过,饮马桥头春水波。出郭喜知尘事少,吹箫无奈月明多。华飞断岸冲归燕,柳荫长沟泛白鹅。儗送一琴临水榭,扣弦同奏《竹枝歌》。
寄隐者。唐代。韩偓。烟郭云扃路不遥,怀贤犹恨太迢迢。长松夜落钗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王教之端册业。明代。何瑭。慈闱高行并南山,文母徽音尚可攀。孝子誊书驰驿骑,圣君闻奏动天颜。玉阶遣使纶音重,金殿承恩羽扇间。莫道寻常内家事,帝王风化正相关。
得省榜,见罗仲谋曾无逸策名,夜归喜甚,通。宋代。杨万里。两日阴晴较不常,嫩寒轻暖杂花香。今晨天色休休问,卧年红光点屋梁。
春日早朝应制。唐代。戴叔伦。仙仗肃朝官,承平圣主欢。月沈宫漏静,雨湿禁花寒。丹荔来金阙,朱樱贡玉盘。六龙扶御日,只许近臣看。
新秋夜坐。明代。文徵明。空尘月落夜苍苍,还见枯桐下井床。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疏萤时映青灯灭,短发初沾白露凉。鸿雁不知年岁恶,满天萧瑟自南翔。
坡公渡海夸罗浮,凉天佳月皆中秋。铁桥石柱我未到,黄湾胥口先句留。
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南阳尚书清兴发,约我载酒同扁舟。
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清代。林则徐。坡公渡海夸罗浮,凉天佳月皆中秋。铁桥石柱我未到,黄湾胥口先句留。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南阳尚书清兴发,约我载酒同扁舟。日午潮回棹东指,顺流一苇如轻鸥。鼓枻健儿好身手,二十四桨可少休。转眸已失大小虎,须臾沙角风帆收。是时战舰多貔貅,相随大树驱蚍蜉。炮声裂山杂鼓角,樯影蘸水扬旌斿。楼船将军肃钤律,云台主帅精运筹。大宣皇威震四裔,彼伏其罪吾乃柔。军中欢宴岂儿戏,此际正复参机谋。行酒东台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郁攸。莫疑秋暑酷于夏,晚凉会有风飕䬟。少焉云敛金波流,夜潮汹涌抛珠球。涵空一白十万顷,净洗素练悬沧洲。三山倒影入海底,玉宇隐现开琼楼。乘槎我欲凌女牛,举杯邀月与月酬。《霓裳曲》记大罗咏,广寒斧是前身修。试陟峰巅看霄汉,银河泻露洗我头。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龙穴龙为愁。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三人不假影为伴,袁宏庾亮皆吾俦。醉归踏月凉似水,仍屏傔从袪鸣驺。褰帘拂枕月随入,残宵旅梦皆清幽。今年此夕销百忧,明年此夕相对不。留诗准备别后忆,事定吾欲归田畴。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宋代。司马光。十万貔貅士,旌旗晋水阳。元戎倚耆硕,别乘选才良。秀直寒松节,精明利剑芒。知君留滞久,从此欲腾骧。
夏夜登小蓬莱阁同丽生二弟晋作。清代。宗婉。近水花如梦,当窗树作屏。玉箫閒一弄,夜气忽吹醒。衫薄萦香雾,鬟低坠素馨。隔墙谁笑语,扶月悄然听。
访吴登不值承见寄三绝句赋此为答 其二。明代。王世贞。蹈海惜珠沈,归来偶溪涨。忽见明月光,居然开老蚌。
集虚书院。元代。仇远。筑室东臯野水滨,室中生白坐生春。了知空洞元无物,须信清明自有神。幽径草花聊适趣,閒窗笔砚不留尘。酒经丹诀非吾事,万卷书藏一老身。
和徐伯远无为道中。宋代。王之道。江南五月稻抽芒,想见含花带露香。底事淮乡太迟晚,一犁新雨正开荒。
食荔枝贻李季常兼柬欧经季欧子耕。明代。黎民表。火齐出南海,累累荫房栊。虽蒙侧生诮,移植甘泉中。琼浆一入口,五内生泠风。枳橘有常性,气味将无同。君子幸见赏,饱食宁伤中。虽云悦颜色,亦能热丹宫。密脾间清汲,调燮乃见功。神农疏草木,尔雅诠鱼虫。烹芼失其宜,伐性兹无穷。作诗贻北客,细咽无匆匆。
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二首 其二。元代。胡助。骏马行翩翩,青丝络锦鞯。美人向何处?言往苕之壖。苕溪绕城春水发,楼阁重重花漠漠。酾酒哦诗掀紫髯,水精宫里芙蓉幕。弁山如龙天际来,七十二朵青莲开。小娃双歌荡舟剧,沤波滉漾青于苔。君不见王孙宅,百年乔木高千尺。愿君种德及湖民,会见高文勒贞石。
当置酒。宋代。曹勋。置酒临芳观,张筵继落晖。选妓调丝竹,迎宾奉酒卮。月影移歌扇,花光照舞衣。霞觞飞白羽,高论吐虹霓。人生不满百,行乐当及时。当歌期酩酊,谁能较是非。
文成死。明代。李东阳。文成封,五利封,神仙只在东海东。文成死,五利死,天下神仙皆妄耳。汉家武皇帝者英,昔何懵矣今何明。君不见百年身,万年计,前秦皇,后唐帝。
芭蕉。唐代。钱起。幸有青丝用,宁将众草同。心虚含夕露,叶大怯秋风。细响安禅后,浓阴坐夏中。由来何所喻,持以问支公。
入秭归界。宋代。范成大。山根系马得浆家,深入穷乡事可嗟。蚯蚓祟人能作瘴,茱萸随俗强煎茶。幽禽不见但闻语,野草无名都著花。窈窕崎岖殊未艾,去程方始问三巴。
杨柳枝·秋夜香闺思寂寥。五代。顾夐。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贞女吟。明代。苏仲。妾生阅数龄,有志古人风。侧闻窦氏女,死事厓壑中。明心照寒潭,烈气横苍空。淑慎遵姆训,贞懿安贫穷。奈何恶少年,一朝肆狂凶。淩我至毒手,惧我飞霜锋。顾我冰雪姿,岂汝墦壤同。顾我金石操,岂汝犬彘从。誓将此心曲,淩寒比高松。誓将白玉躯,不与尘埃封。坚志如重城,三军莫能攻。寄语犷徒党,徒尔心忡忡。汝为泉壤蚓,我为天上龙。今生有时尽,再世难相逢。
闻亲征一首。宋代。刘一止。十万貔貅同日出,君王英武古无双。而今将士争豪甚,为报胡儿莫觑江。
杂感三首 其二。明代。张煌言。即看江鸟尽流离,精卫何从借一枝;最恨蹛林秋祭后,天骄犹自灼羊脾。
和黄士明太史辽左闻报六首己未九月 其二。明代。邓云霄。梦破霜天角一声,起凭残月望边城。徒誇门下三千客,谁具胸中十万兵?地僻云深高士榻,时危泪满逐臣缨。心长发短惭图报,匣里双龙莫浪鸣。
临顿里十首 其二。明代。高启。应爱山斋好,秋风不卷茅。凿渠侵蚁穴,移树带禽巢。人世真浮梗,吾生岂系匏。不逢皮从事,谁结岁寒交。
送宪奏差丘鲁瞻还浙江二首 其二。元代。叶颙。人才天下望,岂但鲁观瞻。清冷双溪水,高寒半夜蟾。时贤多自逸,吾子独能廉。去去西湖路,荷香漾酒帘。
史遂良索诗。金朝。李俊民。立身有道邦,谁似直哉史。流传百世后,各各异行止。许史有何厚,在汉势如彼。安史有何薄,在唐乱如此。人之贤与愚,皆为类所使。近从侪辈中,偶得一狂士。未能通一经,谓可拾青紫。时时出俚句,技痒不自己。只恐落调歌,难入知音耳。纵横言世事,不顾剌舌耻。焉知阮嗣宗,口不挂臧否。年高鬓如雪,乡曲所不齿。试与阿戎谈,咄哉犁之子。
冬日淮上别文上人(一作酬和友人见寄)。五代。慕幽。家国各万里,同吟六七年。可堪随北雁,迢递向南天。水共行人远,山将落日连。春淮有双鲤,莫忘尺书传。
燕京秋怀 其四。明代。黎民表。万木萧森带夕阳,澄江偏使客心伤。能文贾谊终投楚,作赋相如已倦梁。勋业独看青鬓在,羽翰空羡碧霄长。沧江岁晚归来好,岸芷汀兰尚有芳。
新楼诗二十首。望海亭(在卧龙山顶上越中最高处)。唐代。李绅。乌盈兔缺天涯迥,鹤背松梢拂槛低。湖镜坐隅看匣满,海涛生处辨云齐。夕岚明灭江帆小,烟树苍茫客思迷。萧索感心俱是梦,九天应共草萋萋。
王尧韭持怪石数颗置盘池中云自楚江携来者。明代。李之世。怪石清泉傍草庵,何年拾得自湘潭。苔痕似带离乡泪,撩我乡心转不堪。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唐代。元稹。吾闻黄帝鼓清角,弭伏熊罴舞玄鹤。舜持干羽苗革心,尧用咸池凤巢阁。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讶玄功薄。汉祖过沛亦有歌,秦王破阵非无作。作之宗庙见艰难,作之军旅传糟粕。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沉著。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雅弄虽云已变乱,夷音未得相参错。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同谊夫国才饯季然于普门院取壁间五字诗各探。宋代。王灼。来时金兰集,去日风雨散。别语慎勿忘,短书寄泽畔。
清德晚归。元代。金涓。酒留诗恋意迟迟,回到中途已落晖。小蹇引秋行落叶,老渔隈冷坐危矶。山间明月随人出,松外閒云伴鹤归。试问夜深何处宿,欲从山下扣禅扉。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 其四。元代。陈樵。长歌望吴越,不道出无车。明节固所尚,清门难可居。春帆移暮雨,晚饭半江蔬。何地非乡社,终期返故庐。
寄何无咎二首。明代。邓渼。风涛潮汐未应虚,腹字那无径寸鱼。海上老兵韦蠙褶,山中隐士竹翘书。品泉石磴迎凉早,丸药春林坰露初。婚嫁不关儿女累,却烦羔雁到庭除。四壁图书自觉尊,不从人俗竞朝昏。荒庭尚隐玄微子,素业应传洛诵孙。农扈劝春同布谷,壸人争旦有清猿。似闻椎髻能偕隐,操作常穿犊鼻裈。
秋心和任公。唐代。张鸿。秋心原万族,有触泪先潸。倡和汝风萚,艰难彼露菅。古人忧讽语,自得独游间。至意谁欣赏,微吟聊破闲。
题百叶桃花。唐代。韩愈。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题赵子固墨兰。元代。邓文原。承平洒翰向丘园,芳佩累累寄墨痕。已有《怀沙》、《哀郢》意,至今春草忆王孙。
效唐近体二首奉贽云门张布政 其二。元代。陈雷。异乡身世寄飘零,毕娶犹惭向子平。云外青山他自好,雨中苍葑若为耕。盐车困骥思刍秣,涸辙穷鳞待水生。重觅西湖旧游路,舞堤杨柳不胜情。
和栗应宏送张子言游北岳一首。明代。黄省曾。我客长安日,君攀紫岳云。饯琴挥鹤绪,离剑把星文。傲掇金膏药,狂呼赤鲤群。桃花明月馆,千里忆高芬。
题富郑公画像。宋代。李纲。天骄自昔难羁縻,凭陵中夏侵北垂。秦城万里堑山谷,汉女远嫁为阏氏。赫然武帝事征伐,天下骚动士马疲。古来制禦无上策,本朝镇抚诚得宜。祖宗守边有良将,胡骑远遁不敢窥。澶渊之役起仓卒,当时众议何其危。莱公庭争乃亲讨,貔虎百万从六飞。弩机暗发虏酋殒,震怖屈膝祈完归。欢盟从此到今日,生灵休息诚赖之。中间桀骜邀岁赐,悬河之辩亦莫支。笃生郑公为民社,一言剖决遂不疑。莱郑之功实终始,配入太庙铭鼎彝。我生后公不及识,再拜图像涕泗洟。安得如公之人在廊庙,坐使德泽渐烝黎。
临江仙 寒柳。清代。曹景芝。一别西风憔悴尽,江头系马无人。漫天飞絮冻烟昏。归鸦三四点,风雪认孤村。瘦损腰支非旧样,谁怜舞态温存。笛声哀怨不堪论。好留蛮样在,重斗小眉痕。
春暮。宋代。林季谦。日萼红无几,烟条翠欲深。殷勤连夜雨,牢落暮春心。洗盏愁惊醉,摛毫瘦耐吟。晚来幽梦破,啼鸟尚余音。
秋夜。明代。李之世。重纩亦不暖,辗转对空房。谁谓百年促,偏令此夜长。白露涂前除,崇兰委令芳。端居独无偶,坐惜此时光。
春色将阑花更明,枝头求友亦争鸣。自怜性癖诗为祟,不信吾衰酒是兵。
壮志未销歌宝剑,柔肠欲语谱银筝。遥思把臂翩翩客,领略花神几许情。
陈集生太史以便面赏花及游诃林二诗见贻用来韵赋答 其一。明代。张萱。春色将阑花更明,枝头求友亦争鸣。自怜性癖诗为祟,不信吾衰酒是兵。壮志未销歌宝剑,柔肠欲语谱银筝。遥思把臂翩翩客,领略花神几许情。
送王幼安赴举。南北朝。邹浩。几年幽径委榛芜,此去寒生孰子如。笔下奔腾三峡水,胸中突兀五车书。岂惟丽赋欺弘正,会使清时识仲舒。富贵由来皆骨相,门闾高处莫趑趄。
展江亭海棠四首 其三。宋代。韩维。红糁妆条袅袅长,人间不合有天香。千觞未足酬佳丽,回首东风更断肠。
天历戊辰前续咏贫士一首。宋代。虞集。目昏畏附火,枯坐寒窗中。破褐著絮重,虚豆兼冰崇。病骨于此时,浮屠屹撑空。呼儿检馀历,记日待春风。虽欣解冻近,翻惊纪年穷。贳酒欲自广,无钱似陶翁。
题王君静斋崇慕堂二首 其二。明代。钟渤。谁遣台星坠海隅,秣陵无力挽金枢。韶华未睹形容尽,风物无情泪眼枯。绕屋慈乌声共苦,照人寒月影同孤。无端更树坟前竹,看取他年长凤雏。
韩寅仲以湘潭令解组还里赋赠 其二。明代。张萱。翩翩两袖挹湘君,携得苍梧几片云。我已烟霞能占断,君今丘壑好平分。携尊共赴鸡豚社,把臂须寻鹿豕群。千古灵光还我辈,儿童项领任纷纷。
山僧以枸杞椒芽初笋为肴饭我一首。明代。黄省曾。芳椒采自青岩细,神杞求之紫洞新。谓道郤超斋一五,竞将山蔌供山人。
饮马长城窟行(壬辰岁,闻西师失利作)。明代。史鉴。羽书日夜至,匈奴寇三边。候骑至朝那,烽火照甘泉。车攻马亦同,兵精甲且坚。挟辀起微衅,拔棘终为愆。解怨殉国难,不闻廉蔺贤。师克贵在和,力分由不专。行行靡神速,观望谁当前。一败竟涂地,兵甲满山川。献俘既无闻,饮至亮茫然。我生抱微志,夙览孙吴篇。虽非肉食者,国忧躯欲捐。上书求自试,请为士卒先。长组系单于,穷追过祁连。功成报明主,辞赏归园田。
朝中措。宋代。李之仪。翰林豪放绝勾栏。风月感雕残。一旦荆溪仙子,笔头唤聚时间。锦袍如在,云山顿改,宛似当年。应笑溧阳衰尉,鲇鱼依旧悬竿。
柳枝辞十二首。宋代。徐铉。仙乐春来案舞腰,清声偏似傍娇饶。应缘莺舌多情赖,长向双成说翠条。
鹧鸪天(丙寅岁寿内子)。宋代。郭应祥。贺了生辰却贺冬。今年乐事又重重。寿香喷处芝兰馥,寿酒斟时琥珀浓。偕桂隐,到花封。迎长介寿恰三逢。明年此日称觞罢,稳上肩舆九里松。
次韵阳行先游招隐。宋代。苏颂。古屋萧森数十间,禅扉幽寂叩常关。少微处士遗尘远,灵鹫高僧得地间。穿石到池泉滴滴,磨崖生藓字斑斑。山林真趣谁能辨,乘兴时来兴尽还。
闰月二日雨三日复雨寄斯远三首。宋代。赵蕃。夏雨多骤止,晚洒苦易乾。阴乎不能释,膏尔殊未阑。疎疎政檐溜,浩浩忽木端。沈疴顿如失,甘寝不自安。迟明复大集,平地如涌湍。戏作拥鼻调,以歌田父欢。
六十吟五首。元代。方回。昼暑微遒暮已凉,中秋近□更重阳。少时痛饮不胜乐,老病积忧无此狂。岁六十翁扶药饵,家三百指望裘裳。空庭月侧荒山梢,起望星河夜慨慷。
李钧寿花堂〈并叙〉。宋代。苏辙。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菖蒲花开寿之符,白发变黑颜如朱。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
秋亭夜坐和吕冬官祖邦韵。唐代。杨廉。公署能閒四钓矶,静中心地看危微。谁游碧落风生腋,我在冰壶月浸衣。篱下寒花惊渐满,院东高柳觉全稀。百原山里尧夫坐,世虑无端尽一挥。
范参军挽词。宋代。张耒。力学志不就,多才宦可嗟。生平叔知己,身后妇成家。温洛新阡茂,东吴庆系赊。功名付儿子,文史旧生涯。
凤栖梧(施司谏冬生日)。宋代。林伯镇。破腊星回春可数。天佑中兴,岳降神生再。造膝一言曾寤主,翱翔历遍清华路。盖代功名知自许。倦把州麾,小向琳宫住。早晚诏催归禁署,致身宰相双亲具。
满庭芳(影)。宋代。杨樵云。只道空烟,又疑流水,依依却是行云。了然相对,又是梦纷纭。半面春风图画,黄金在、难铸昭君。溪桥断,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真真。难唤醒,三年抽藕,织得榴裙。甚徘徊窥镜,交翼鸾文。一片飞花来去,并刀快、翦取晴纹。无情处,分明著眼,强半带春醺。
赠陈无逸秀才。宋代。梅尧臣。良犬不取鼠,其人苦尤之。近识固未辨,善相又能知。在鹿忘守八,挃足乃焉而。士有志功名,局缩秉书诗。憔悴未得展,磬折忽言卑。举酒一以赠,愿无羞尔为。
经废寺(前半首一本作五言绝句)。唐代。顾况。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念奴娇(酬王城山)。宋代。刘辰翁。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阳羡山人。明代。孙一元。阳羡山人戴鹖冠,偶来白日游尘寰。云霞一夜忽入梦,却骑麋鹿还青山。
东溪钓隐。明代。李昌祺。东溪不减浣溪名,竹径柴门事事清。只与渔樵长混迹,自缘轩冕久忘情。夕阳晒翅鸬鹚饱,秋水浮滩舴艋轻。肯使身名入城府,沧浪日日濯尘缨。
窗前竹。宋代。杜范。拔地停空翠削成,与凡草木不同荣。无心到彼难教曲,有节防身只自清。本是孤根穿草壤,谁令弱杪上云程。碍檐敲瓦宜芟去,好伴寒松涧壑声。
游少林寺。唐代。戴叔伦。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屟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鲁恭治中牟。南北朝。范晔。 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