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禀正字归萍川

送唐禀正字归萍川朗读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朗读
()

猜你喜欢

()
尊者何曾得蕴空,罽宾徒自斩春风。
桃花雨后已零落,染得一溪流水红。
()

秩秩宾筵,玉潭春涨玻璃满。旆霞风卷。可但长安远。夏木成阴,路袅薰风转。空留恋。细吹银管。别意随声缓。

()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
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
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
()

苍翠似经娲后炼,昂藏肯受秦王鞭。岩瞻壁立风尘表,端笏谁当拜米颠。

()
老儒致聘女师儒,二十言归四十夫。
令弟阶庭骈两玉,贤郎门户俨双珠。
摽梅迨吉年虽浅,泛柏维仪志不逾。
冠帔笏袍相照映,称觞真可画成图。
()

埋骨千年近路尘,路傍碑号晋将军。

当时若使无功业,早个耕桑到此坟。

()

丹崖峭壁欲回澜,直插中流作柱看。影落江心疑燕度,根连钟岭隐龙蟠。

逍遥尽日机全息,花鸟逢春兴未阑。况是皇家礼芑地,河山长巩万年安。

()
殊乡寒食亦风柔,桃李在香掩燕楼。
周子墓头谁拜扫,岳家园里自嬉游。
云连阃节旌旗暗,水泛商船鼓笛浮。
江国日长饶客思,不知何事阻归谋。
()

莲落红衣玉露秋,萧萧鹤发映中流。若非太华峰头种,那得乘风稳似舟。

()

幽罄数声空径静,乱峰围处曲廊盘。醉来独拥蒲团睡,一枕涛风万壑寒。

()

女娲补天炼不尽,错落五色堆人寰。尧波九载涤磊块,秀出神骨争巉颜。

昆山太巧灵壁顽,么么琐屑几案间。不见洞庭高峰一百尺,万古长含太虚碧。

()
伯牙非不善鼓琴,指下能写山高而水深。
亦有师旷号精绝,蜚雪白昼为重阴。
吾琴不以与二子,二子不过衰季愁叹而悲吟。
后夔安在九嶷远,南风不竞凤鸟瘖。
()

榕城好,处处听吹笙。月黑寻郎苗女秀,花红赐觋竹王灵。

庙火夜犹青。

()

()
六龙既惊轸。
二鼠复驰光。
衰龄难慎辅。
暮质易凋伤。
()
小园虽有四般梅,不似江南迎腊开。
长恨东君少风韵,先时未肯放春来。
()
俗缘未断念家乡,回首仙源竟渺茫。
野鸟自啼春自好,桃花应是怨刘郎。
()

二十三年厕玉堂,执经曾忝侍明光。新衔又逐青云伴,旧侣深怀白鹭行。

岂谓长嘶思故枥,却看远翥在高冈。可能丽泽仍相及,得遂寅清答圣皇。

()

将石星空堕,灵山凤不飞。惟馀灞头水,西去复东归。

()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二寸横波回慢水,

一双纤手语香弦。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

妆阁深深锁碧苔。春眠娇倚避风台。海棠着雨未全开。

金蝶暗宽文绮带,玉钩微卸锦綦鞋。檀郎莫自䛏人来。

()
晚立苕溪溪上头,往来无数采菱舟。
采菱归去明朝卖,安识人闻乐与愁。
()

百里歌谣化已深,改辕何以慰民心。情高未减蓝田记,道重宜横单父琴。

姑射月高秋寂寂,素汾霜落晚沉沉。福星今夜西南望,一片闲云思不任。

()

锦绣湖山世绝稀,东风不放赏心违。
芙蓉杨柳临清浅,佛刹仙宫绕翠微。
画舫载春天上坐,紫骝驮醉月中归。

()

欲驱残腊变春风,自有寒梅作选锋。
莫把疏英轻门雪,好藏清艳月明中。

()

得彼柔性,契兹佛乘。岂无众木,我喻垂藤。

()
疾起自肝家,眵昏认物差。
昔如虹贯日,今隔雾看花。
暝鹊惊飞匝,凉蟾瞥露些。
庙堂见章奏,应笑字欹斜。
()
仪凰当瑞九韶成,何事栖鸾滞碧城?
公退萧然真吏隐,文名藉甚更诗声。
句从月胁天心得,笔与冰瓯雪碗清。
书到石湖春亦到,平堤梅影縠纹生。
()
秋萧索。
别来先自情怀恶。
情怀恶。
日斜庭院,月明帘幕。
()
蓬门相直是南山,傍着丹梯尚可攀。
野兴旧同流水远,道心今共白云閒。
()
烂肠五斗对狱吏,白发千丈渥沧浪。
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