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泛潇湘。宋代。范成大。六桨齐飞急下滩,碧琉璃上雪花翻。越来溪色清如此,只欠矶头一钓竿。
诗词:《初泛潇湘》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译文:
六桨齐飞急下滩,
碧琉璃上雪花翻。
越来溪色清如此,
只欠矶头一钓竿。
中文译文:
六只桨齐心协力地迅速划过滩涂,
碧蓝的水面上飞舞着雪花。
沿着溪流而来的水清澈明亮,
只差一根钓竿在岩石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潇湘美景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六只桨快速划过滩涂的情景,水面上雪花飞翻的景象给人一种美丽而瑰丽的感觉。溪水清澈明亮,如此清澈的溪水令人赞叹不已。整首诗给人以清新、纯净的感觉,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赏析:
《初泛潇湘》是范成大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词作品。通过描绘水面上雪花翻飞、溪水清澈的景象,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潇湘之中,感受到了自然景色的清新和宁静。整首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赞美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给人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可以体味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西游书怀。唐代。温庭筠。渭川通野戍,有路上桑干。独鸟青天暮,惊麏赤烧残。高秋辞故国,昨日梦长安。客意自如此,非关行路难。
愁怀聊藉酒驱除,潦倒翻成一笑娱。正惜年光蛇赴壑,渐看春思燕将雏。
山中猿鹤非无意,梦里熊罴会有符。自恨一身遭两误,聪明何必胜愚夫。
岁暮失子应麟孤闷中和时敷妹丈除夕韵以自慰云 其二。明代。倪岳。愁怀聊藉酒驱除,潦倒翻成一笑娱。正惜年光蛇赴壑,渐看春思燕将雏。山中猿鹤非无意,梦里熊罴会有符。自恨一身遭两误,聪明何必胜愚夫。
和泛池三首 其一。明代。边贡。窈窕回塘西郭边,濯缨人上采莲船。鸟鸣花放一尊酒,云白山青万里天。昼锦堂前真宰相,蓬莱顶上旧神仙。极知匡辅平生力,骨鲠原来不是偏。
书声斋。元代。郭翼。幽人一室开风露,坐想瀛洲玉为署。把书夜诵秋满空,徘徊花影蟾蜍树。莲叶艇子风泠泠,太乙下照藜火青。笙簧万耳洗不醒,漻哉太音谁得听。
南广郡行人语。清代。佚名。犹溪赤水,盘蛇七曲。盘羊乌栊,气与天通。看都护泚,伫柱呼伊。庲降贾子,左檐七里。
投赠徐平江三十韵。宋代。韩元吉。上圣恢方载,吴门翊帝京。千秋季子国,百雉阖闾城。屏翰资良牧,文昌辍贰卿。龙墀虚紫橐,虎节驻红旌。河润功初洽,棠阴政已成。农桑归恺悌,弦管乐升平。世仰韦公誉,人高白傅名。云楼凌月府,花岛烂蓬瀛。香雾凝春昼,桥虹卧晓晴。清规三不惑,盛事二难并。旧俗宁论化,重临倍有声。向来宣使指,曾是格刑清。自觌铜鱼拜,欣闻竹马迎。五湖歌吹满,两郡吏民争。严助书频赐,萧卿治欲更。还应对宣室,俱议直承明。鼎席犹虚位,戎亭正息兵。安危均注意,中外等持衡。补衮才猷壮,康时智略宏。天津飞骥足,云路逸鹏程。畴昔参宾从,顽疏荷鉴评。驰驱奉刀笔,谈笑接簪缨,梦结闽陬远,心惊涨潦横。寄身侔困鲋,尽室逭长鲸。官牒沾微禄,因波拯再生。膺门怜旧契,祢荐及难兄。未释盐车驾,徒怀瓦釜噜。几年良自哂,一饱定谁营。洛下裘空敝,新丰酒独倾。知公行入辅,故吏敢言情。
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简朱元弼 其二。宋代。王令。怃怃庭下树,阴影日已敷。癯癯闭门人,簟席自卷舒。高枝就远冠,曲枝挂裳裾。还来从此息,卧视诗与书。桓桓门外客,从徒驾骊驹。不知来何闻,乃肯顾我闾。呼儿往应门,谓言出在涂。非我敢厌客,非客与我疏。以予拙语言,无以得客娱。一不当客意,恐与世患俱。不如两相忘,何能效纷如。
倅车送海棠。宋代。张九成。瘴雨蛮烟西复东,海棠岭下占春风。清肌本自同梅洁,晕脸应知是酒红。澹著燕脂春未透,半匀胡粉日初烘。此花不与凡花并,桃李休矜造化工。
裁衣寄夫。明代。谢五娘。灯下裁衣寄远人,漫拈针线倍伤神。愁多心绪牵成病,日久形容想未真。长短只依前日样,窄宽犹记旧时身。知君命走红尘外,劳碌于今瘦几分。
次宋省斋木犀二首。宋代。杨公远。西风生桂子,香色总关情。篱菊宜交友,山礬可弟兄。惯承秋露重,独占楚天清。对此须吟句,呼童索管城。
出东门 其二。元代。艾性夫。驱车出东门,客问将何之。遗我黄鹄羽,举我栗木枝。勿谓一羽轻,横翔以相期。勿讶一木微,谨畏堪自持。一拜感客意,再拜领客辞。何以报知己,奉之千岁龟。
丁酉八月十三日夜以经筵官番宿翰苑予十五年前曾为学士 其三。宋代。史浩。青烟漠漠已潜收,但见银潢双派流。白玉一轮尤皎洁,始知后夜是中秋。
宗人缄见过。宋代。宋庠。慈恩题墨七彫年,霰雪相逢倦客天。男子诣曹羞会课,秃瓮无版欲归田。爻占后笑馀艰象,书入穷愁有剩篇。闻道汉家求失职,可能梁甲信灰然。
题北园主人壁。清代。李沧瀛。春山青似螺,春水绿于鸭。一屋围短篱,秾花数枝压。客来幽兴长,同话武陵业。
和王景文 其二。宋代。张孝祥。斯文到之子,砥柱阅颓波。致主规模别,伤时疾疢多。大臣谗贾谊,逆旅欠常何。无路排阊阖,聊当扣角歌。
闻蝉和彦时兄。宋代。王之道。浮光我家尉,近处惟高安。尝欲为亲择,敢作非意干。忆昔从东来,飞雪凌羁单。青春不可挽,明月裁齐纨。三釜竟何地,一囊今屡殚。我有醉翁吟,试从徽外弹。古人骨已朽,知音果哉难。挛拳抱枝蝉,未露先号寒。缅想江南山,瓊梳碧成攒。僧窗开南熏,俯仰天地宽。诗成有佳句,往往胜得官。
题画梅四首 其二。元代。贡性之。美人别后动深思,春到南枝总未知。记取灞桥明月夜,忍寒花下立多时。
满江红 吴中秋。明代。韩邦奇。时序惊心,庭皋下、梧桐一叶。才回首、春光几许,早来秋色。遥忆去年燕市酒,忽看今夕吴中月。最飘零、无定似浮萍,功名客。江千折,山万叠。壮志寒,归心切。算人间业帐,何时了绝。百岁奔忙愁里过,楚台汉冢君知得若。待黄粱、梦醒始知休,真痴惑。
菩萨蛮。宋代。蔡伸。花冠鼓翼东方动。兰闺惊破辽阳梦。翠被小屏山。晓窗灯影残。并头双燕语。似诉横塘雨。风雨晓寒多。征人可奈何。
送冷朝阳还上元。唐代。韩翃。青丝dh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劝酒(以下见《文苑英华。唐代。白居易。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颜如花腰似柳。今与美人倾一杯,秋风飒飒头上来。年光似水向东去,两鬓不禁白日催。东邻起楼高百尺,璇题照日光相射。珠翠无非二八人,盘筵何啻三千客。邻家儒者方下帷,夜诵古书朝忍饥。身年三十未入仕,仰望东邻安可期。一朝逸翮乘风势,金榜高张登上第。春闱未了冬登科,九万抟风谁与继。不逾十稔居台衡,门前车马纷纵横。人人仰望在何处,造化笔头云雨生。东邻高楼色未改,主人云亡息犹在。金玉车马一不存,朱门更有何人待。墙垣反锁长安春,楼台渐渐属西邻。松篁薄暮亦栖鸟,桃李无情还笑人。忆昔东邻宅初构,云甍彩栋皆非旧。玳瑁筵前翡翠栖,芙蓉池上鸳鸯斗。日往月来凡几秋,一衰一盛何悠悠。但教帝里笙歌在,池上年年醉五侯。
送郑阳春。宋代。白玉蟾。前身莫是郑安期,井灶重来迹已遗。涧底菖蒲无可採,共君细读汉时碑。
胥江曲 其二。明代。陈子壮。三水西南舟已迟,不知郎去定回歧。声声山鹧行不得,日日江头歌竹枝。
岁时荆楚,渺淮海、相望竹林清逸。挂了豸冠归去也,侧耳中郎消息。见说旌旗,行春江上,也报归来日。婵娟千里,如今犹共天北。应是南国甘棠,绿阴新长,未放春风歇。料得清香凝燕寝,兵卫森然画戟。回首尘踪,转蓬未了,又欲驰京陌。浩歌金缕,殷勤遥寄铜狄。
酹江月 寄寿京山宣慰叔。元代。程文海。岁时荆楚,渺淮海、相望竹林清逸。挂了豸冠归去也,侧耳中郎消息。见说旌旗,行春江上,也报归来日。婵娟千里,如今犹共天北。应是南国甘棠,绿阴新长,未放春风歇。料得清香凝燕寝,兵卫森然画戟。回首尘踪,转蓬未了,又欲驰京陌。浩歌金缕,殷勤遥寄铜狄。
合溪新亭。宋代。章炳炎。每到双溪兴自招,新亭况是隔丹嚣。水中山色都如画,风里湍声却似潮。欹枕几回眠尽夜,凭栏不厌立终朝。人生何用千钟酒,万古间愁向此消。
答许明经。清代。周仪炜。荆山山前三日雪,老树奇僵竹枝折。县南许子寒闭门,惠我新诗句清绝。玄言如环笔如铁,论说波翻思云谲。琅琅掷地金石坚,诩诩回春肺肝热。宣州栗炭红地炉,步廊深幕交流苏。十千美酒二八姝,风力不到年光殊。不如此诗温且腴,暖气袭我心神愉。窗前坐对两峰白,恍是吉贝铺天衢。秦淮八月胜流集,一万人中与君揖。花光两行尽回首,山翠四围皆拱立。此时奇气不可当,龙剑矢矫空天翔。长风挂帆去无迹,江水漠漠烟苍苍。晨星萧条怅何及,十六年来成瞬息。去年重见蒋山旁,已改故人须鬓色。今来访君卞和洞,抱璞前机有余痛。酒酣慷慨话昔游,尚觉飞腾意殊众。栖隐聊为小言赋,乘时合奏河清颂。不见枯原草色新,东风已破春池冻。
送王乐道太丞应瀛州辟。宋代。梅尧臣。相如既击剑,仲宣亦从军。二人当其时,皆以能赋闻。韩公守武垣,迟兵若屯云。幄中欲寄画,才智莫有君。请之天子所,朝奏夕离群。为沽斗酒饮,为买赤鲤焚。鱼尽酒亦尽,醉起衣袂分。
次韵韩太卿春昼见寄。明代。潘希曾。一官閒散共天涯,忽忽春风已落花。不为绿苔怜踏破,杖藜终日话君家。
和家字韵呈同社诸公。宋代。廖行之。平生四海鲁东家,貌敬谁能礼有加。试问离歌谈狗曲,何如艳曲唱山茶。广平似铁诗犹好,河内闻箴喜更夸。惟有谪仙堪痛饮,世间佳处乐无涯。
姑苏杂咏 甫里即事四首。明代。高启。唼唼绿头鸭斗,翻翻红尾鱼跳。沙宽水狭江稳,柳短莎长路遥。人争渡处斜日,月欲圆时大潮。我比天随似否,扁舟醉卧吹箫。¤
鱼上冰。唐代。王季则。北陆收寒尽,东风解冻初。冰消通浅溜,气变跃潜鱼。应节似知化,扬鬐任所如。浮沉非乐藻,沿溯异传书。结网时空久,临川意有馀。为龙将可望,今日愧才虚。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沧浪亭记。明代。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瀼西。宋代。陆游。千载瀼西路,今年著脚行。匆匆衰已具,渺渺恨难平。绝壁猿啼雨,深枝鹊报晴。亦知忧吏责,未忍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