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

牛渚朗读

诗词:《牛渚》

作者:王安石(宋代)

历阳之南有牛渚,
一风微吹万舟阻。
华戎蛮蜀古百川,
合为大江神所躔。
山盘水怒不得泄,
到此乃有无穷渊。
朱衣乘车作官庥,
操制生杀非无权。
阴灵秘怪不欲露,
毁犀得祸岂偶然。

中文译文:
历阳城的南方有座牛渚,
微风吹来,阻碍了万船的航行。
华夏、戎狄、蛮荆、蜀地,古老的百川,
汇聚成为大江,受到神灵的守护。
山势绵延,水势湍急无法泄洪,
到了这里,便有了无尽的深渊。
红衣官员乘车巡视治理,
掌握着生杀大权。
神秘的阴灵和怪物不愿暴露,
毁坏珍贵的犀牛带来的灾祸岂是偶然的。

诗意和赏析:
《牛渚》是王安石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通过描绘历阳城南的牛渚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人类的权力与神秘。诗中运用了山水之势和人事之权的对比,凸显了自然界的威力和人类的局限。牛渚是一个自然景观,微风吹来却能阻挡万船前行,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百川汇聚成大江,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灵,守护着这片地域。山势绵延,水势湍急,形成了难以泄洪的局面,这里有着深不可测的深渊。而人类的权力则由朱衣乘车的官员所代表,他们掌握着操纵生杀的权力。诗中还提到了阴灵和怪物,暗示着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神秘的力量,它们不愿意被人所知晓。最后,诗人以毁犀带来的灾祸来点明人类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幸,并质疑这是否是偶然的巧合。

整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人类的权力与局限,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类行为的思考和感慨。诗意深远,给人以启示,读者可以从中体味到自然界的伟力和人类的渺小,以及权力所带来的责任和可能的灾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天晴木叶下,溪上不知还。
日晚收寒雨,云轻出断山。
野情双鸟外,秋水乱鸥间。

()

闻说高楼夹路遮,楼头酒旆驻行车。如今鞭指笙歌地,蔓草斜阳无一家。

()
早岁元于利欲轻,但余一念在功名。
白头不试平戎策,虚向江湖过此生。
()
氣壓伊吾一劍鸣,風生銅柱百蠻驚。
君家自有堂堂陣,我欲周旋恐曳兵。
()

自爱閒居带小园,不堪多难似荒村。年年愁雨理蓬翳,日日伤春芸草根。

秋种渐看鸡哺子,夏阴犹待竹生孙。依栖倘逐禽鱼乐,来往毋烦车马喧。

()

张子久离索,城南天一隅。孤吟原有癖,雄辩不妨迂。

武库春秋传,交门孔李徒。宣州笺记好,投报切踌躇。

()

相交十载不相疏,只数能诗一老逋。曲径不缘花落扫,清尊端为客来沽。

剪将春韭露华湿,吟到寒梅月影孤。对饮不妨

()

居士病从何处起,我今往问与谁俱。室中三万二千座,更许卢溪下语无。

()

缘树云林窅窕,青苔石磴萦纡。两人杯下曳长裾。

应是山中巢许。

()
柏叶松其身,在时公手植。
杂树谁所栽,一钱初不值。
()

危根瘦尽耸孤峰,珍重江僧好笔踪。

得向游人多处画,却胜涧底作真松。

()
水竹园林秋更好,忍把芳樽容易倒。
重阳已过菊言开,情多不学年光老。
阴云不动杨柳低,风递轻寒生暮草。
无涯逸兴不可收,马蹄慢踏天街道。
()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为政残苛兽亦饥,除饥机在养疲羸。
人能善政兽何暴,焉用劳人以槛为。
()

绿阴垂地晓闻莺,山雨溪岚郭外情。
正恼病怀无绪久,远风吹作送春声。

()

行道出深树,空庭秋飒然。
风来人不见,青子落僧前。

()
高挂朝冠返故乡,静延真侣创新堂。
不容閒草依阶砌,已许归云宿栋梁。
爱客定须添酒病,惜春应未减诗狂。
肯同阮巷分南北,松竹交阴隔藓墙。
()

蚤向南山除芜秽,更从负郭饶菑畬。长吟却笑南阳子,三顾何劳到草庐。

()
满地云山皆幻住,此心若了始为僧。
草茅径昃须扶杖,雾雨堂昏要续灯。
警露鹤鸣穿壁月,弄花猿引挂岩藤。
闭门细究《楞严》旨,镜像年芳未可凭。
()
客里愁如积,朝来意亦欣。
鸣阶无宿雨,度隙有归云。
且免泥盈尺,犹祈岁十分。
中原念淮浙,不忍话传闻。
()

静中面壁打坐,倦后抛书投床。
认自家一尺棰,管渠侬万丈光。

()

妙年失手未须恨,白璧深藏可自妍。
短发我能今种种,晓妆他日看娟娟。
千金市帚宁论价,万户分封信有年。

()

渺渺西湖映绿袍,相携临水试连鳌。已教颍上居风下,未许杭州索价高。

波接玉河通御气,云流银浦见秋毫。芙蓉万顷皆蒙泽,不信东风在杏桃。

()
君到江南梅正开,折梅称寿亦佳哉。
平安傥遇重湖便,并把新诗写寄来。
()

暑霁名王会,台成上客过。清秋疏草木,落日上笙歌。

天地衔杯尽,风云傍槛多。圣明今御极,谁复虑干戈。

()

六朝云物旧淹留,更向咸阳作壮游。万首诗编秦楚地,半生官领帝王州。

未知两陕谁吾土,孤负三吴说故侯。到得函关应四月,行人争耐一春愁。

()

云鬟白玉酥,人道胜罗敷。所念前鱼泣,宁知别鹤孤。

同心误綵繸,如意妒珊瑚。往日西陵柏,萧萧长夜徂。

()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

流水高山一曲琴,松涛竹籁和清音。都从静里参谐趣,谁识仙翁太古心。

()

维扬初记接英躔,日月飞驰已十年。政路翱翔常在后,祠宫闲退蚤输先。

欲陪清会时颙首,辱惠新诗思涌泉。幸有会稽栖隐地,约公归老钓鱼船。

()

贺老晚乞一曲湖,绝胜叔平千头奴。端直自是功名人,未用早计此索居。

()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

甲寅良月初,为拜帅垣檄。
遍走三荡所,村落怪荒寂。
人谓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

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

净镜空山晓,孤灯极浦昏。边城不是意,回首未终恩。

()

鳌载三峰拥客槎,采真访古意无涯。云山夜雨棠梨树,宇宙春风棣萼花。

龙洞远分丹井水,鹤松高映赤城霞。宗师应帝光前绪,仙馆新开第一家。

()

我与东风作主宾,忍教负却太平春。一觞一咏酬佳景,也未输他世上人。

()

峤南之武溪,其深不能测。
潭潭滀瘴疠,水色重如墨。
昏然潦雾作,上下毒气塞。

()

秋日留题翠壁层,出山聊近在山僧。肩舆又上沙头渡,隔水人家两岸灯。

()

日西阶影转梧桐,帘卷青山簟半空。
金鸭火销沈水冷,悠悠残梦鸟声中。

()
间关穿木杪,诘屈转山腰。
自昔形清梦,于今到紫霄。
容仪粲冰雪,环佩响琼瑶。
安得顾吴手,凭渠图素绡。
()

郭生在童稚,已得方外心。绝迹遗世务,栖真入长林。

元和感异类,猛兽怀德音。不忆固无情,斯言微且深。

()

霜沾草径寒风急,雁度秋林落叶频。

()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万里飞沙咽鼓鼙,

三军杀气凝旌旆。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

不见紫芝今几年,朅来眉宇照山川。关南关北风流在,犹得时时一举鞭。

()
舟下丰城十里余,树烟鸥泊尽人居。
是间欲画已不得,况有乱舟来捕鱼。
()
记凤凰城下,走飞骑、扈龙舟。
正春水生波,头*落雪,风偃貂裘。
西南*司高选,自并汾以去数君侯。
处处随车有雨,行行白简生秋。
()

小院霏霏雨过,新梧叶叶阴清。宿蝶倒栖犹未稳,雏燕低飘便觉轻。

午阑天半晴。

()
清晨坐堂上,文书常满前。
皆自公府来,徵发何纷然。
不闻问养民,但闻横索钱。
按籍为之课,独求最多年。
()

神庙好题清雅字,永安禅寺挂东轩。更看海淀虚亭上,笔力端严体势尊。

()

雁门春曙战尘收,骢马当年说壮游。冰解滹沱胡骑去,草青沙漠塞鸿留。

单于台下无耕耒,苏武城头有戍楼。归卧沧洲聊极目,庙堂筹策为云州。

()

黄帽贪程夜泊迟,市楼灯火歇多时。满怀风月无分付,却借渔翁短笛吹。

()

金榜朱扉此帝居,旧游恍似梦清都。可怜白首充修撰,到了藏山一字无。

()

风沙眯行人,日脚黄无光。
愁鸱蹲古木,冻雁拾馀粮。
荒城难犬寂,古堠荆蒿长。

()
濩落非时用,栖迟送此生。
只知求醉死,何惮得狂名。
伏枥天涯老,吞舟海澨横。
眼前交旧尽,有泪对谁倾!
()

荒原无历览,直视但丘陵。斥鴳飞盈步,波臣水仅升。

莽烟孤晚岫,疏树出寒灯。目断钟山色,空馀望里登。

()
哦诗只道更无题,物物秋来摠是诗。
著意染须玄尚白,梳头得虱素成缁。
()

灵屿孤悬巨浸中,如拳嵂兀峙苍穹。飞涛日散山阴雪,激浪时兼广莫风。

天成粒粟王图并,地设丸坭禹甸同。何日建桥观日出,秦皇驱石此神工。

()
立石标溪界,疏荷限水香。
此翁三十载,看了几人忙。
()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
枫叶霜余霞灿烂,苇药风起雪纵横。
铜陵江上秋容好,两绝新诗取次成。
()
曰岂不欲,效彼群龙。
润泽万物,助成岁功。
潜而不用,夫岂自封。
惧将有悔,不显其踪。
()

张公一生云水客,往岁孤踪寄苕霅。故人刺史眼为青,愿为泛宅浮清泠。

当时鸥鸟难问迹,尚有水村名泊宅。碧蓑青笠宁在无,公今仙去当传余。

()

隐侯之郡成公宅,辞流屈注回理窟。
前辈渊骞晚凋谢,后进远求蚤超绝。
圣朝论士皆公卿,千乘何足留高名。

()
投林倦鸟暮知还,傍水人家户半关。
烟柳露荷摇动处,岸花樯燕送留间。
依稀似识城头鹤,仿佛曾游海上山。
张翰有灵应笑问,东归今见一人闲。
()

余生不偶世,块处空山久。木末出岑楼,青旻一挥手。

高云翳我裾,明月入我牖。坐见松树阴,群然麋鹿走。

()

野溪清浅度危桥,径策枯筇上紫霄。
晓雾暗蒸山寺雨,松风深隐海门潮。
浮杯水涨人何在,洗钵池清意已消。

()

只在边尘里,年年老别离。冰霜原共苦,山水岂余私。

有命荷皇泽,无家感佛慈。愿言各努力,庶足慰相思。

()
团团样学天边月,汩汩声回地底泉。
剩贮黄金还屋税,此功宁止见山钱。
()

精卫精卫,朝衔西山木,暮衔西山石,去填东海头。

东海常年流,吁嗟,东海之流有时尽,只恐西山一日化为海水何时收。

()
梅经御史鞫成案,村荷先皇敕扁堂。
少日不容人入社,暮年甘被子侵疆。
不应愚谷知名姓,惟许孤山擅影香。
岂独江湖酬唱者,卷中诸老半存亡。
()

老病幽栖不厌閒,未须消息梦长安。
一春意淡连墙竹,终日清香小槛兰。
红蕊便惊风里尽,青林犹惬雨中看。

()

国色天香八朵开,居然八座上春台。同荷并列非凡艳,与竹为邻绝俗埃。

()
浮家泛宅古无多,只有高人张志和。
心似虚舟元不系,泊然聊与世同波。
()

江心秋月白,起柁信潮行。蛟龙化为人,半夜吹笛声。

()

秋成田里自人烟,刁斗声中又一年。王莽货泉成底事,东都仍用五铢钱。

()
凉淘要结。
妙手轻团才如握雪。
要结凉淘。
琼药纷纷入宝槽。
()

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半雨半风三月内,

多愁多病百年中。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
西南万里地,诏属大行台。
秦树浮天去,巴江带雪来。
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需才。
台幕风流美,书签想尽开。
()

流年衮衮拥头浪,萧骚白发三千丈。
人生劳禄底须多,何嗟及矣负米养。
沧溟不禁尾水汇,养素略窥道家说。

()

霓裳。羽衣谱未详。玉貌何人无力,绕珠珰。曳得钿缨累累,履跷裙自扬。

犹自曲终徐立,听声长。

()

讲经台畔水淙淙,有客乘春觅旧踪。山带半随青嶂绕,螺鬟长倩白云封。

笔点石幢题露叶,厨分香积剪春茸。自怜亦是攒眉者,却向溪桥曳短筇。

()

空为梁甫吟,谁竟是知音。风雪生寒夜,乡园来旧心。

沧江孤棹迥,白阁一钟深。君子久忘我,此怀甘自沈。

()
中郎不眠仰看屋,得此古椽围尺竹。
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
流传几处到渊明,卧枕纶巾酒新漉。
孤鸾别鹄谁复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
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郢曲弥高和转难,酒酣拔剑气如山。谁怜骐骥盐车下,不在君王十二闲。

()
一叶莲舟泛渺瀰,诵观音也戴阿弥。
希奇妙相毫端上,五濁众生知未知。
()

法护金田故不悭,何须更买沃洲山。精蓝半割云霞表,飞锡长留天地间。

花里闭关中酒倦,柳边携榼施茶还。亦知身世元无染,为拟医王迹未閒。

()
旭日照高岑,天风振远林。
不分沧海色,那识白云心。
瑶树空香满,珠林积翠深。
坐来明月上,何处起潮音。
()
晓行竺山心,草露濡衣襟。
稽留虽在眼,谢客难重寻。
灵木逾千龄,斤斧日见侵。
侵伐残未已,使我老气瘖。
()

马蹄遍踏陇头云,炎日驰驱入夜分。野鸟高栖随处稳,啼声远度任时闻。

不堪反侧烽烟扰,赖有菑畲菡萏芬。客里正逢蒲酒候,凭谁共酌三闾君。

()
旧时阡陌荆榛底,十载纵横豺虎群。
绛帐并游那更得,乌衣群从断相闻。
尚传是是非非语,翻坐奇奇怪怪文。
谀墓平生吾岂敢,了无一物寿刘君。
()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
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
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
李法师,听予劝。
休苦哀人,自先救援。
把心灯、剔正光明,照个中宫殿。
大丹成,功夫遍。
()
上国曾倾盖,文闱昔盍簪。
科名终在子,章服果何心。
朝露悲蒿里,遗风上竹林。
人琴俱不见,哀挽为沾襟。
()

半世安贫家自宜,瀛洲进退本观时。随身况有居山服,傍涧宁惭采藻诗。

案上镜奁今寂寞,林间风日倍凄悲。山公取友先嵇阮,永愧论才得误知。

()
著我春江听雨眠,沤波亭下水如天。
当时度得参差玉,吹起春风满钓船。
()

望红渠影里,冉冉斜阳,十里堤平。唤起江湖梦,向沙鸥住处,细说前盟。水乡六月无暑,寒玉散清冰。笑老去心情,也将醉眼,镇为花青。
亭亭。步明镜,似月浸华清,人在秋庭。照夜银河落,想粉香湿露,恩泽初承。十洲缥缈何许,风引彩舟行。尚忆得西施,余情袅袅烟水汀。

()
望雪年年似撒珠,令虽小晚亦匀铺。
且须七尺封山路,人马同饥草稗枯。
()

雨雪天山夜,征夫阅壮丁。将军犹转战,属国尽来庭。

试比临关月,还同陨石星。借问寄衣使,何时过五陵。

()

忆年三五在妆台,曾亦东涂西抹来。今日头颅成老丑,平生意气转迟回。

桐琴只作南音写,芰服还依旧样裁。尊酒论文重许我,雅怀从此为君开。

()

枣实离离谥洞箫,黄钟春转柳条条,长干来路是江皋。

手冷玉靴诗合谱,心凉绿绮缦初调,对镫人影补离骚。

()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

蝤蛴领上诃梨子,绣带双垂。椒户闲时,竞学摴蒲赌荔支¤

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无事嚬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
旗尾飘所山烧裂,马蹄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

()

故国山河入望寒,新亭风景自漫漫。江楼月放深宵眼,星洞云浮五夜冠。

寒树依微霜乍染,秋潮转盛露加繁。心随流水悠悠去,愁对商飔动晓澜。

()
平生羞狗监,何啻失羊斟。
与子风期尚,相要林壑深。
分甘驹在谷,宁事鹤鸣阴。
此日胡为乐,诗成改又吟。
()

貂冠朝彩振,乌署晓光分。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

庭虚麦雨润,林静蕙风薰。嵇驾终难仰,梁凫且自群。

()

伐树商丘去被围,似于庭桧特勤斯。禹腰尧颡应遗魄,柏叶松身异曩时。

恭梓二三千学士,爱棠四十六孙枝。摄衣下马低回久,更就清风一诵诗。

()

秋晚横塘路,方舟转港频。渔人心不极,落日未收纶。

水宿无常处,江行自作邻。因悲倦游客,远道独逡巡。

()

高唱拍铜斗,舞态复婆娑。云烟起灭万状,世路是风波。

懒许吞胸八九,快到平头六十,不乐待如何。合眼且放步,皱面莫观河。

()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击惨舒。

()

观心要与月同明,觅句应须水样清。老去不妨文豹隐,郎君已见角犀盈。

()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昔爱兰芳助倩妆,曾教银插种天香。祇今倾国谁相识,欲傍红窗树白杨。

()

饮酒资红裙,其乐未为至。欢然文字饮,兴逸不知醉。

放怀溪山间,雅饮亦其次。裸裎岂是达,温克乃足贵。

()

吾能舟淤河,吾能梁老圮。要使保定府,周道荡如砥。

前之守者谁,此语恐有矣。九年梦寐中,日月去奔驶。

()

凤飞楼伎绝,鸾死镜台空。独怜脂粉气,犹著舞衣中。

河伯怜娇态,冯夷要姝妓。寄言游戏人,莫弄黄河水。

()
路险劳人杀,侬须下轿行。
石从何代落,蕨傍旧根生。
古树无今态,幽泉有暗声。
只言章贡近,犹自两三程。
()

华构新成讲席深,河间礼乐重推寻。南荣日晷三冬近,东壁星光午夜临。

黄卷圣贤常对语,青灯兄弟久潜心。金枝玉叶承家训,都在青年惜寸阴。

()
牛屋渔矶在履封,晚将身世托春风。
荒原拾穗谁怜我,小队寻花屡屈公。
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
明时各遂飞潜性,去矣鞭鸾碧落中。
()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
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三得伯恭佳词。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

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

()
不向金山作主人,春江鸥鸟定相亲。
凭君与问寒岩树,今见桃花几度新。
()
小桥官树绿无英,袖手东风日正长。
料理只今谁到我,只宜煎茗坐僧房。
()
镜中日日鬓毛衰,八十还思七十时。
风月不知人意绪,酒醒梦断又催诗。
()
岩中二子已飞仙,药臼丹炉尚俨然。
无奈故乡心正切,末由此地结清缘。
()
爱此庭下菊,萧萧何及时。
郊原一秋暵,麦种待荣滋。
今年真有秋,禾菽实累累。
老农笑谓予,不复悯汝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