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首)。明代。朱高煦。疏泬带小雪,皎皎当前楹。暗香袭罗幕,诗怀浩然清。呵手写新句,异彼尘俗情。追咏古帝王,得失相与评。污青究心迹,丹铅分重轻。知我及罪我,愧彼春秋名。寒月照绮窗,冏冏为我明。整襟重自警,凛冽如怀冰。
《感兴(二首)》是明代朱高煦创作的两首诗词。下面是这两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疏泬带小雪,
皎皎当前楹。
暗香袭罗幕,
诗怀浩然清。
呵手写新句,
异彼尘俗情。
追咏古帝王,
得失相与评。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诗词创作的思考。作者以疏泬(稀疏的波痕)带着轻盈的小雪,皎洁的光辉照在当前的楹柱上,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罗幕间传来淡淡的幽香,使诗人的思绪纯净而清晰。
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用手执笔写下了新的诗句,与世俗的情感产生了明显的区别。他指出自己的诗怀是宏大而纯净的,与尘世间的琐碎情感有所不同。
接下来,作者回溯古代帝王的事迹,对其得失进行评价。通过追咏古代帝王的经历,作者希望对照自己的心境和行为,反思自身的得失以及与古代帝王的相似之处。
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诗词创作的追求。他以清新明亮的景色烘托出自己内心的纯净和宏大,通过追咏古代帝王的故事,寻求对自己的自省和反思。
第二首:
污青究心迹,
丹铅分重轻。
知我及罪我,
愧彼春秋名。
寒月照绮窗,
冏冏为我明。
整襟重自警,
凛冽如怀冰。
这首诗词继续探讨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身的反思。作者用污青(污损的墨迹)来探究自己内心的心迹,用丹铅(红色的颜料)区分重要和轻微之处。
作者深知自己的过错和罪责,对此感到愧疚,对古代春秋时期的名士也抱有敬意。他在寒冷的月光下照亮绮窗,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启迪和照耀。
作者整理衣襟,表达了他对自己行为的严格要求和自我反省的态度。他的内心如同冰一般冷酷,凛冽的态度使他能够警醒自己。
这首诗词通过探究自己内心的心迹和对自己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和自我警醒的态度。他用污青和丹铅来比喻内心的纯净和过错,通过寒月的照耀以及整襟的动作,表达了他追求清澈和自我警醒的决心。
...
朱高煦。
临江仙·和韵答锦全、罗炽。唐代。萧萐父。弹指华年怜逝水,罗浮疏影阑珊。采珠宁畏海风寒。苍凉诗外语,潦倒醉中颜。蓬岛仙游迷远近,双成笑指嫣然。雪莱冬咏记胸间。童心犹未泯,蝶梦醒应难。
诗偈 其十九。唐代。庞蕴。识业人稀少,迷途者众多。苦中生乐想,无喜强弦歌。不饮寻常醉,昏昏溺爱河。含笑造殃咎,后苦莫由他。
玄珠歌 其十七。唐代。张果。逍遥常饮月魂津,灌溉灵根道德新。留宝去尘光不散,玄珠照耀五通身。
送写神李肖岩入道。宋代。许棐。一掣尘缘去学仙,鹤程风露渐高寒。白玉楼中逢鼻祖,为传吟貌寄予看。
送宁侍者参方礼祖。元代。梵琦。佛祖丛中无位次,参方行脚谁家事。随兴一念便乖张,莫向禅门探意旨。须知真正道人家,到处忘怀悯自他。烂沙浮沤盛满钵,閒来石上种莲花。
上元夜效小庾体。明代。区大相。长安行乐人,上节赏游新。楼台宵向曙,弦管夜惊春。宝勒灯前度,金妆月下亲。别有河桥上,争看洛川神。
紫阁峰。唐代。邵谒。壮国山河倚空碧,迥拔烟霞侵太白。绿崖下视千万寻,青天只据百馀尺。
晦日夜集。明代。薛蕙。晦日归休晚,良游惜后时。却拚长夜饮,更赋早春诗。云雾窗中入,星河阁上垂。何须花与月,行乐始相宜。
真州听角。宋代。赵庚夫。画角听时恨最深,戍楼偏在女墙阴。声寒恐有新霜落,意远未随红日沉。凉月一天孤雁影,秋风万里狂夫心。连宵只解搜诗意,哀怨何曾动羽林。
过三衢,徐载叔采菊载酒,夜酌走笔二首。宋代。杨万里。疾风动地雨倾荷,一事商量君信麽。试问糟床与檐溜,雨声何似酒声多。
咏梅三十首 其十八 烟梅。元代。冯子振。谁家吹笛苦悲凉,断却佳人铁石肠。回首泪痕看不得,离情分付返魂香。
韩干二马图。宋代。朱翌。飞龙翔麟夜不关,房星之精下人间。一鸣堕地势千里,四十万匹中如山。皇天生此意何在,天意在平百蛮。百蛮款塞皆稽首,干戈包尽於菟斑。剪成三鬃代官字,濯之太液登王闲。紫坛谒天五使出,玉辂扶日双轮还。宝鞭不用绣鞯稳,扇筤前开曲盖弯。方知徐行备天仗,绝胜疾走周人寰。开元距今四百载,人物风流无一在。如何两骥今何尚存,好手传神能不坏。请从此画究规模,便见当时似三代。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三。宋代。周麟之。松桂亦华颠,瓦石背玉表。造物不作难,夜半月出皎。书窗互照映,瓮牖惊易晓。举头忽弥望,万里绝飞鸟。
筑堤诗 其七。明代。释今无。已分僧俗路,难爱浅深田。石破通山气,风吹入海烟。乞人移树色,借贷散工钱。抱膝吾还乐,艰难过六年。
故人。清代。顾印愚。不信西湖在眼前,故人同上总宜船。耻居王后成新赏,驾勒刘回合放颠。山冷便思携鹤住,官高未任伴鸥眠。西溪闻道宜招隐,卜筑何当共一廛。
谢陈彦廉惠绵。明代。袁华。三吴蚕缫甲天下,阴阴百里连桑柘。鸣鸠拂羽戴胜飞,曲箔爰施墐庐舍。春阳煦妪子渐肥,摘花汲水奉浴时。终朝内薄在怀抱,宛若玄蚁初生蚳。弱翎轻拂籧筐内,早凉风戾柔桑脆。榾柮烟浓帘幕垂,三俯三眠将委蛇。簇上濈濈秋莲房,功立身废茧如霜。栏灰涚水实泽器,缲丝䌟纩寒冰光。古者筑宫临水曲,大昕之朝君乃卜。缲三杯手布三宫,黼黻文章成祭服。又闻炎汉中兴年,萧条千里无人烟。群凶扫荡己灭迹,野桑成茧橹生田。秪今风尘清海㝢,五日一风十日雨。深村何地不桑麻,青镫比屋闻机杼。我耕且学居岩阿,两鬓刁骚柰老何。短布单衣才掩骭,饭牛扣角病身多。楚夷抚巡江上屯,三军皆如挟纩温。古来壮士树名节,感慨能忘一饭恩。
觉溪八景 其五 隆福晚钟。宋代。徐经孙。山围古寺阴,曙隔鲸音发。悠扬三四声,唤上东林月。
饮马长城窟。宋代。吴龙翰。汉兵北伐时,饮马长城窟。此城何以高,中填战夫骨。此池何以深,战血化为洫。秋风吹水腥,马闻亦辟易。马渴可奈何,要马载金戈。长安有游冶,走马燕支坡。
巴东西。元代。仇远。巴东有杜鹃,杜鹃啼春花正妍。巴西有杜鹃,杜鹃啼血花可怜。巴东巴西久为客,目断江南归未得,月明满地山花白。
携琴访友图。明代。张子翼。松下迢迢一径寻,丝桐自昔喜知音。丹青独解无弦意,曲奏薰风太古心。
感寓 其五。宋代。刘弇。㛹娟谁家子,粲粲生辉光。弄姿俯春兰,临风振微芳。秋水扬清矑,白玉双明珰。问渠家何许,笑指南山阳。去去不辍轨,恍若游云翔。遥看入缥缈,明月断人肠。
夜坐读书闻瓶梅之香口占五绝。宋代。赵蕃。客去门扃未作眠,续灯添火了残编。此时孤绝谁相与,能送幽香亦可怜。
醉落魄。宋代。石孝友。鸾孤凤支。而今怎忍轻抛掷。知他别后谁怜惜。一味凄惶,辜负我思忆。云山万叠烟波急。短书频寄征鸿翼。相逢后会知何日。去也奴哥,千万好将息。
景纯浩然见过径饮成醉夜中雨作比近五鼓月色满空晓起书长语赠二子。宋代。段克己。退之方北归,见蠍即成喜。东坡还泗上,铎声欣入耳。而况羁旅中,解后遇知己。东风淡荡百草芳,游丝飞絮白日长。一杯相祝对流水,白酒微带溪芹香。渔歌樵唱竟相属,不觉半山无夕阳。醉卧山堂听山雨,冰雪对床挥夜语。一镫照壁映悠悠,恰似孤舟泛青楚。梦回酒醒明月高,风雨向来无处所。人生哀乐本皆空,莫令身世如飞蓬。
和张宪吴园山居二首。宋代。彭龟年。参天乔木镇山川,栽种成阴知几年。仰止名园今老矣,卷舒画轴思悠然。
满庭芳。金朝。元好问。腊雪融酥,春冰浮玉,素蟾三五绕过。晚来庭户,何事五云多。尽道九天麟坠,锵环佩、声袅鸣珂。风标爽,胸中嵬垒,豪气挽天河。平生横槊志,指挥夷虏,平□千戈。□他年功业,翠琰应磨。福海寿山难老,金尊满、鲸吸沧波。歌声溢,玉山扶起,拦取醉颜酡。
人日道中口占。宋代。喻良能。竹篱茆舍水边家,窗牖虚明小迳斜。草色未多春意好,疏梅映竹两三花。
陈用之学士挽词。宋代。秦观。迢嶢芸阁上参天,直舍相依欲二年。愿写此情砍挽者,泪沾亮素不成篇。
隐庵夜坐。明代。陈瑚。时危兼岁俭,身世两茫然。避地穷依佛,休粮馁学仙。虫吟将晓夜,雁叫欲霜天。兀坐临窗竹,挑灯照不眠。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五 白云亭。宋代。韦骧。路作两岐分,亭多聚白云。无心本无恋,于此尚纷纷。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长庆二年,裴度罢)。唐代。韩愈。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至馆视芳洲读处因书所见二首 其一。明代。王慎中。斋閤本来无长物,读书人去各依然。唯有一床经坐处,两当自膝已皆穿。
狂吟。宋代。陆游。浮世何须宇宙名,一狂自足了平生。秋风湘浦纫兰佩,夜月缑山听玉笙。学剑惯曾游紫阁,结巢终欲隐青城。年来自笑弥耽酒,百斛蒲萄未解酲。
送刘推官可成归长沙。明代。郑真。云杳长沙客思孤,凉风千里赋归欤。五雷曾阐神明秘,一卷犹存法律书。岳麓天高抟化鹤,屈潭水满荐嘉鱼。作官何似还家乐,仍有丹心恋玉除。
朝夕看山山暂亲,苍玄眼际划然陈。自缘丘壑关情素,转觉风烟入望新。
随意行云思就客,无心去鸟巧先人。稍需明镜飞天上,更作千峰一片春。
薄暮将至涿鹿诸峰片片可数明月忽自东相映矣。明代。郭之奇。朝夕看山山暂亲,苍玄眼际划然陈。自缘丘壑关情素,转觉风烟入望新。随意行云思就客,无心去鸟巧先人。稍需明镜飞天上,更作千峰一片春。
鹧鸪天 绕花台。宋代。何澹。庾岭移来傍桂丛。绕花安敢望凌风。癯儒合作孤芳伴,四面相看一笑同。冰照座,玉横空。雪花零落暗香中。有人醉倚阑干畔,付与江南老画工。
再饯何子。明代。李梦阳。武场重布席,文士此分襟。人世东西路,秋天旦暮阴。杯光摇弱草,庭色下饥禽。他日关中使,无忘汴上音。
月夜纳凉。宋代。于石。天地空无半点尘,翛然池馆浸虚明。几更今古月常在,一片襟怀水共清。风定波摇晴树影,鱼翻露泻翠荷声。炎凉圆缺须臾事,我独於斯感世情。
白河。清代。恩华。饮马河流没马蹄,轻风吹浪听澌澌。龙沙古渡余磷火,鳞瓦前村忘鼓鼙。落日尚疑旗影动,角声凄。昔时战垒今何在,叱犊春畴雨一犁。
留仲谦。宋代。钱时。二十年前旧诗友,子居仲谦真耐久。少时怀抱易过逢,老去云林难聚首。去年广垫得子居,论心岂但相煦濡。咫尺仲谦招不得,有园日涉将毋娱。风吹原头动春色,招携肯为山翁出。恰恰子居来日来,岿然暮展遥天碧。
悼甥女叶琼章二首。明代。沈倩君。不见妆台伫玉姿,春风何必到花枝。绣笼鹦鹉语,犹是儿家旧教诗。¤
永遇乐 己巳三月初四寿绿腴君次坡公韵。宋代。单人耘。有书百卷,小瓯一勺,清趣无限。石侧蒲腴,梅根榈绿,唯我钟情见。穆然对此,风恬画静,诗思绵绵不断。念村畴,几年岑寂,凄烟苦雨笼遍。将台飞峙,江涛遥挹,一展乾坤倦眼。尘患撄人,洁衿在己,栖止双劳燕。待挥健翰,淩霄踔野,更扫古愁今怨。任驰骋、两心映照,十方赞叹。
筵上遇雪赠人。宋代。韩维。前贤遇雪方乘兴,何况雪飞欢兴时。自古难并惟美景,人生不饮是痴儿。颠狂故态无先舞,淡薄幽怀子独诗。安得琼花更飘洒,常令此物及蚩蚩。
红楼梦十二曲——晚韶华。清代。曹雪芹。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陈夫人哀诗。宋代。刘克庄。龙川天下士,女子节尤奇。孟母迁邻训,共姜誓己诗。生无封国分,殁有表阡时。曾识双珠树,聊为补些辞。
长乐集总序。宋代。谢泌。潮田种滔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闽中元夕。宋代。姜特立。晴色动春晖,春宵三五时。无风开菡萏,有月莹瑠璃。老境逢佳节,他乡赋小诗。囝妻浑勿药,灶妇亦开眉。
盛母孀节诗为思达思弘题。明代。胡应麟。盛世高孀节,光增婺女奇。志坚初矢日,年倍未亡时。片玉怀中抱,双珠膝下遗。桃花三月近,戏彩傍瑶池。
人月圆。宋代。双渐。碧纱低映秦娥面,咫尺暗香浓。瑶池春晚,长天共恨,烟锁芙蓉。夭桃再赏,流莺声巧,不待春工。樽前潜想,樱桃破处,得似香红。
书长春观二首 其一。明代。卢楠。万里天风海水高,三山不动驾群鳌。青霄漠漠闻鸾啸,白日翩翩见鹤翱。岩下琼浆留卫叔,山中瑶草寄卢敖。怀纡金紫人不见,日日吹笙对碧桃。
得建业倅郑觉民书言虏乱自淮以北民苦徵调皆。宋代。陆游。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风云助开泰,河渭荡腥臊。日避挥戈勇,山齐积甲高。煌煌祖宗业,只在驭群豪。
宋楼道中。金朝。刘从益。十里羊肠路诘盘,过花穿柳几回还。马头忽转青林角,绿绕人家水一湾。
赠歌者。唐代。薛能。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将归。近现代。钱钟书。将归远客已三年,难学王尼到处便。染血真忧成赤县,返魂空与阙黄泉。蜉蝣身世桑田变,蝼蚁朝廷槐国全。闻道舆图新换稿,向人青只旧时天。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宋代。方蒙仲。肠断当年古吹台,酒酣欲叫谪仙回。夜深落月照颜色,端的宫袍入梦来。
重庆府。宋代。汪元量。铁作篙师铁作舟,风撞浪涌可无忧。林间麋鹿遥相望,峡里蛟龙横不休。目断吊桥空悄悄,头昏伏枕自悠悠。锦城秋色追随尽,好处山川更一游。
寄远。唐代。张迥1。锦字凭谁达,闲庭草又枯。夜长灯影灭,天远雁声孤。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几回愁不语,因看朔方图。
登庞公读书堂。宋代。陈居仁。相君事业慕皋夔,被遇王家泰定时。曾向云窗研汉简,故应画栋产灵芝。文镵金石流芳在,像托丹青亘世垂。盛烈丰功难具述,烂然国史著猷为。
送董卿赴台州。唐代。张蠙。九陌除书出,寻僧问海城。家从中路挈,吏隔数州迎。夜蚌侵灯影,春禽杂橹声。开图见异迹,思上石桥行。
辞筵独坐漫柬诸子。明代。郭之奇。偶作辞筵客,堪疑惯酒人。阶庭贪暑退,冠履畏烦真。子夜花留梦,深宵月在邻。此怀应似雪,所思欲成春。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三 二生塔。元代。张翥。塔寺前朝旧,山林宿业空。法身无幻坏,藏骨自神通。宝供珊瑚碧,珠花舍利红。无缘香一瓣,回首佛堂中。
月下感怀(1)。清代。费墨娟。萧萧寒气逗罗裳,挑尽银釭倚竹床。倦绣转嫌春昼永,无眠翻恨夜更长。月移曲槛蔷薇动,风静疏帘豆蔻香。愧我年来忙里度,吟情大半已全荒。
柳梢青。宋代。张孝祥。碧云风月无多。莫被名缰利锁。白玉为车,黄金作印,不恋休呵。争如对酒当歌。人是人非恁么。年少甘罗,老成吕望,必竟如何。
毛国镇生日二绝。宋代。苏辙。生日元同小赵公,里闾相接往还通。怪公日夜归心切,欲寄此生丹灶中。〈世谓叔平大赵参政、阅道小赵参政赵公善养生,故有丹灶之句。闻公归橐尚空虚,近送《楞严》十卷书。心地本无生灭处,定逢生日亦如如。
风流子(咏钱塘)。宋代。杨泽民。佳胜古钱塘。帝居丽、金屋对昭阳。有风月九衢,凤皇双阙,万年芳树,千雉宫墙。户十万,家家堆锦绣,处处鼓笙簧。三竺胜游,两峰奇观,涌金仙舸,丰乐霞觞。芙蓉城何似,楼台簇中禁,帘卷东厢。盈盈虎貔分列,鸳鹭成行。向玉宇夜深,时闻天乐,绛霄风软,吹下炉香。惟恨小臣资浅,朝观犹妨。
杂言寄杜羔。唐代。赵氏2。 君从淮海游,再过兰杜秋。归来未须臾,又欲向梁州。梁州秦岭西,栈道与云齐。羌蛮万馀落,矛戟自高低。已念寡俦侣,复虑劳攀跻。丈夫重志气,儿女空悲啼。临邛滞游地,肯顾浊水泥。人生赋命有厚薄,君但遨游我寂寞。
符园对月。明代。王九思。微风袅袅动花园,皓月娟娟照酒尊。且听玲珑歌白雪,宁劳阿段报黄昏。凉生芳草游人卧,影挂柔枝宿鸟翻。乘兴便为行乐地,青鞋何必到龙门。
传言玉女 白门久客春事将阑倩客为梅谱此遣兴。清代。庄棫。肠断崔徽,偏写淡妆人面。游丝冉漾,又嬉春情倦。昨夜三更,梦向西洲曾见。一枝枝,映杂花如霰。直到今朝,觉馀香、尚眷恋。小窗横幅,锁重重幽怨。飘香未似,缭绕杨花满院。怕被香、把梦儿吹转。
触龙说赵太后。两汉。刘向。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