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
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
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
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
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富春渚诗。南北朝。谢灵运。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参考资料:
1、金牛江,金向银著.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03:257
2、王友怀 魏全瑞主编.昭明文选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01月:304
元嘉三年(426)元月,刘文帝诛徐羡之、傅亮、谢晦,诏谢灵运为秘书监,不就,文帝使范泰致书敦奖,乃出。始宁去京都水陆一千四百七十五里,经绍兴、杭州、湖州、宜兴,谢灵运却枉道新安、宣城。为悼念庐陵王刘义真被废杀于新安而故有此行。这首诗便是作者途径新安的富春渚时所作的,时间是元嘉三年(426)。
参考资料:
1、金牛江,金向银著.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03:257
《庄子》《列子》二书中都记有这样两个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故事。一说,列御寇为伯昬(昏的异体字)无人射,列子技艺精湛,手平如砥,甚至能放一杯水在肘上,箭方去而未至靶,杯水又重新落到肘上。然而伯昬无人说“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于是他“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于外”,列子惊怖,伏地汗流至踵。伯昬无人就说:“那些与天道同一的至人,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现在你害怕得直瞬眼睛,可见你内心未明自然之理,不够充实啊。”另一则故事说孔子观乎吕梁,悬瀑三十仞,流沫三十里,连鼋黾鱼鼈之属都不敢过,然而却有一个男子在其中戏水,孔子以为他想自杀,命弟子去岸边救他,那人却上了岸,披发而歌,游于塘下。孔子问他:“游泳有“道”没有?”那人回答:“并无所谓道。只因从小生长于水边,所以能安于水。唯因顺从水之道而无我见存在,所以下水就能不知其然而然,与水化为一体。”这两个故事,曾被历代诗人无数次地运用过,但是却很少见有人能像谢灵运《富春渚》诗这样,用得如此灵活而贴切。
别过了始宁故宅,灵运又浮舟西南行,进入桐庐富阳县境的富春江。富春江有两个特色,一是清,二是险。梁吴均《与宋元思书》曾状其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正写出了这两方面的特色。山水是自然形态的东西,而以之入诗文,则不可避免地染上作者的主观色调。既清且险的富春山水,在卓荦不羁的吴均眼中合成了自由竞荣,勃勃生气的清奇,所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在游子羁旅的孟浩然笔下则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片清怨;然而在刚为险恶的政治风浪抛掷出来,恃才傲物,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谢客眼中,则是另一番景象。
夜中,诗人渡过了富春东三十里的渔潭浦,清晨舟抵富阳城外。六七十里外的定山、赤亭山是富春名胜,但诗人并不往游,只是向峰顶那缅渺的云雾远远一望,又匆匆驶去。起四句连下“宵济”,“旦及”、“无淹薄”三字,可见富春秀色,此时对意兴索寞的诗人来说并引不起多大兴趣,而远山上那萦青际白的云雾,似乎正象征着他不绝无尽的愁绪。忽然水势突变,逆流而上,惊浪急湍撞击着去舟;而崖岸曲折,参差凹凸,更处处阻遏着行程。这景象真是惊心动魄,诗人自己也不知如何飘过了这一段险泷,不禁深自庆幸:尽管自己并没有伯昬无人那种履险若夷的定力,却竟然如吕梁男子般惊险地闯过了这难关。待得惊魂稍停,他倒是悟出了一条至理。《易·习卦》:“水洊至习坎”,《艮卦》又说“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其止,止其所止”。意思是,虽有重险悬绝,而水仍相继而至,这是因为水性已习惯了山坎的缘故。艮即止义,两山相重,正象征着止息之义,君子当因此而引起思索,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不要越过了自己的本位。《易》象正揭示了刚才经历凶险一举的内在含义。如果自己真能像伯昬无人与吕梁丈夫一样,内心元气充实,与自然合一,完全忘掉物我、利害、险夷之间的差别,顺乎自然之理,使行动与之不期而合,那么虽然多历风险,也可达到履险若常的境地。推而广之,生活亦正同于行舟,也当顺应自然之理,那么对不久前经历的仕途风波正不必如此耿耿于怀,怨天尤人。自己平生之志本在幽栖养生,二纪之前只因意志薄弱而出山,从此就困顿于世俗之事。希求为入仕干禄已过久了,直至今天总算有了机会实现对友朋许下的远游轻举的诺言。想到这里,诗人感到蛰伏已久为世事蒙蔽的宿愿渐渐得到了舒展生发,顿时眼前的万事就如枯叶朽枝般零落不足道了。思念及此,诗人感到胸怀开张,心地光明,就如庄子所说的神明虚空无所怀的神人一样,忘掉了自身存在而任物推移。从此就只要如那蛰伏以存身的龙蛇,以屈而求伸的尺蠖那样与世委蛇,善养天年就是了。
经过了富春渚后,谢客其实没有真能如诗中所说那样达到超人的境界。甚至就在浮江之际,他恐怕也未曾真正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诗中所言,充其量,也只是即景生想,从理念的观照中得到一种感情的宣泄,这在谢诗其他各篇中不难看到。然而就作诗时一刹那间的感触而言,他却确实达到了情景理的圆融无碍。
全诗实分三个层次,前六句纪行写景;“平生”以下的最后八句是对自身人生道路的检讨与悟参。二者之间本不相涉,但却因中间四句的四个典故而连成了一体,这四个典,尤其是前面《庄》《列》二典用得十分巧妙。舟行富春山水际,而伯昬一典为山、吕梁一典为水,联想十分自然,且同用《庄》《列》更十分工致。山,水之典甚多,不用其它,而偏用这两个,则是因它们既在形象上深切富春山水的凶险,又暗蕴所以能履险若夷的理念。这个理念在诗中是用“亮乏”、“险过”的形式反说的,更切当时诗人的实感。由反到正,则再接用《易经》中一水一山两典,从而顺理顺章地引出了以下对生活历程的检讨。诗歌用典,从诗骚起即有,建安以后更渐成风气,但是用得典雅、精严,炉锤工致,成为作诗一大法门,却不能不说自大谢始,当然由此也带来了谢诗有时稍嫌晦涩之病。得失二方面在此诗中都反映得甚典型。这又是陶、谢诗风的一大区别。
参考资料: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09:632-633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梦归还 其一。唐代。殷济。春来相思每随风,万里关山想自通。梦里宛然归旧国,觉来还在虏营中。
黑帝 其三。南北朝。谢朓。关梁闭,方不巡。合国吹,飨蜡宾。统微阳,究终始。百礼洽,万祚臻。
渔歌子。五代。顾夐。晓风清,幽沼绿,倚阑凝望珍禽浴。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四块玉·浔阳江。元代。马致远。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次帘山黄门韵约游杏庄二首 其二。明代。谢迁。阳和旋逐斗杓回,雨后波㴠绝岸隈。横野被风翻麦浪,空庭粘絮落蜂媒。酒须家酿先春熟,门待朋簪竟日开。赤壁重游携二客,洞箫兰桨几时来。
夜渡盘江。明代。陈克侯。暑夜犹驰瘴疠乡,盘江桥下水如汤。渴来虚望双茎露,病里真疑五月霜。徼外有天偏毒热,人间何地是清凉。薰风殿阁应先到,伫候虞弦解愠章。
夏景 莲房坠粉红。宋代。刘辰翁。莲欲成房去,三三两两空。摘来中有子,坠处粉尤红。已镂冰为藕,谁将翠作蓬。半妆摇越棹,一水腻秦宫。濯濯含秋露,亭亭立晓风。么荷因见忆,憔悴感青铜。
贺必远叔四月八日洗儿。宋代。杨万里。年年四月初八日,水沉汤浴黄金佛。今年大阬当此时,真珠水洗白玉儿。吾家英杰相间起,胄出关西老夫颞。公家宣和中大夫,大江之西推名儒。六十年来谁继渠,愿儿长成读祖书,再起门户光乡闾。
跋陶渊明归去来图。宋代。葛胜仲。小邑弦歌始数旬,迷涂才觉便归身。欲从典午完高节,聊与无怀作外臣。
东轩即事二首 其一。宋代。赵鼎。投闲非避世,导引学修真。物外元无事,壶中别有春。水声清梦寝,山色上衣巾。已矣将安往,乡关渺战尘。
雪後晓过八盘岭诣东宫谢受左司告二首。宋代。杨万里。扶业梢上上朝暾,起早行迟却载奔。玉作宫城三万雉,呼僮换马入金门。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宋代。陆游。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冠盖联翩胜地来,登高便觉好怀开。金陵王气传千古,玉署文光烛上台。
祖饯莫辞今日醉,使槎将及晚秋回。人生会晤浑无几,一任昏钟落日催。
灵谷寺与汪庶子平江伯司马侍御王给事严正学联句 其四。明代。程敏政。冠盖联翩胜地来,登高便觉好怀开。金陵王气传千古,玉署文光烛上台。祖饯莫辞今日醉,使槎将及晚秋回。人生会晤浑无几,一任昏钟落日催。
点绛唇 其一 路德友席上作。宋代。赵彦端。山水乡中,岂知还有中原笑。醉歌倾倒。记得升平调。旧日年光,试把华灯照。心情好。有些怀抱。拟向梅花道。
灯夕二首。宋代。刘克庄。久矣庞公懒入城,偶逢节序尚牵情。盛鸱夷酒出行乐,铸褭蹄金难买晴。不与贤豪竞华毂,且随儿女看优棚。老儒更为明时喜,闻说西南黑祲清。
送沈元诚赴临漳主簿。宋代。陈傅良。终藏怀未已,欲去事多违。士友方推毂,乡邻但挽衣。冥鸿寒汲汲,霜菊晚晖晖。何限春蜚动,君看果是非。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其二。宋代。何绛。笋蕨春肥养道颜,劳师石火煮松间。饱餐香积伊蒲饭,又遣啼莺送出山。
夜坐和曲江感遇诗韵四首 其三。明代。丘浚。南极有名相,风度邈难得。鸱枭群刺天,孤凤戢其翼。韶石佳山水,因之增秀色。班班青史间,流誉靡终极。庄诵感遇诗,临风三叹息。
旅兴(四十首)。明代。刘基。庭前草华发,夜凉萤火流。有怀不能寐,超望女与牛。那无一苇航,繁念空悠悠。泪如宵露零,散漫不可收。¤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其一。宋代。苏辙。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赞历代天师·第八代讳迥字彦超。宋代。白玉蟾。丹篆才书泣鬼神,年逾九十脱红尘。至今岩上结庐处,夜半凤凰栖绿筠。
登虎丘寺。宋代。赵善俊。我有家山与茂林,闭门肯复事幽寻。偶来千古云岩寺,洗尽三生宦海心。竹绠不停泉溜暗,苔花难掩剑痕深。秋晴借得重阳意,领客登高共醉吟。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唐代。岑参。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晖。色借玉珂迷晓骑,光添银烛晃朝衣。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稀。
题砺峰思先垄卷。明代。高拱。薤露哀歌远,松云客梦悬。祗违鼎釜愿,长废蓼莪篇。月明思鹤唳,风暖忆牛眠。独有君恩重,余辉耀九泉。
纪梦。明代。释函是。无端身在碧巃穹,俗气惭登法座隆。绿鸭江升三十万,慈云阁上最高空。梵音直透青霄外,衣袖逍遥白日中。龙象几人还有约,他年无负与心同。
废处山中友人沈哲先以诗见询依韵奉酬。清代。万斯年。与子精神洽,时形梦寐间。赏音若流水,回首独青山。云卧随时过,鹏飞计日还。钟期幸谋面,高辙许同攀。
阳华岩。宋代。桂如虎。天作高山势已空,地开岩窦巧玲珑。卷成璆屋垂琼佩,擘破苍崖漱玉虹。云气拥时来座上,尘埃飞不到亭中。品题自有元郎句,我辈聊书一笑同。
南剑值雪。宋代。陈宓。一夜茅檐冻雨声,晓来千岫照人明。真同煮海盐花瑞,不见因风柳絮轻。游子不愁衣短薄,农夫剩喜岁丰成。竹篱草舍犹堪赏,况映镡津一水清。
九禽言 其六。宋代。薛季宣。泥滑滑,山冈路。一步一踌躇,行前复回顾。如膏兮小雨,胶胶兮薄土。失足无多来往人,扑落洪崖不堪数。战兢驱驴行不前,苦是昏黄无逆旅。
樛木。清代。佚名。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宋景文。宋代。岳珂。既有史才,又得墨妙。今古言辞,事功谈笑。蜀人之藏,曰维甘棠。我时其传,以著不忘。
问杨琼。唐代。白居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向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继韵为答。宋代。耶律铸。日日浮沈卖酒家,不知寒力战风沙。又谁知道新春色,开到南枝弟几花。
申思三首 其三。明代。顾璘。南征上衡岳,长顾望旧都。日月光回薄,钟陵郁苍梧。朱凤何葳蕤,竹实日摧芜。虎豹对我号,枭鸱噭相呼。我行迫日暮,驽马忽匍匐。战兢伤心魂,慄慄忧道途。朅投主人舍,胁息告勤劬。怜我客异县,携我就大巫。服我勾漏砂,佩我太乙符。再拜谢主人,归来始安居。弃置勿复道,多忧令人老。
富阳道中二首 其一。宋代。项安世。云破天开雪欲晴,橹声争出满江鸣。牵绳直上高崖去,想见瞿塘百丈行。
彩云归 九日城东亭登高。清代。郑文焯。危亭锁翠倚崇冈。带虚岚、故国斜阳。看冷枫、暮色馀霞散,波路迥、暝入秋乡。更堪催、小城寒信,到西风雁行。向此念、旧游天远,立尽昏黄。茫茫。登临百感,镇销凝、海涨尘荒。昨宵酒醒,何处残笛,又绕空梁。甚百年、悲秋未了,只恁风物凄凉。伤心是、簪到黄花,绿鬓先霜。
霖雨歌七首 其二。明代。顾璘。赫赫皇邑,戢戢王基。亢阳肆烈,下民其咨。天子有德,百僚师师。奏假且严,受于神祗。霖雨既降,百物咸熙。鞠哉之咏,媲美周诗。
冬日同王茂翁联句二首。宋代。白玉蟾。风箭射壁缝,寒稜入被单。幽栖悄无梦,神思静常安。纸帐悬冰帘,霜华结玉盘。窗外竹敲竹,坛前旛动旛。青灯寒燄短,红炭冷灰残。暗香何处梅,彻夜相檀栾。
木公书来极言乾公近状同难蒙福志喜。明代。释函可。白昼轻裘度玉门,须眉耿耿暗声吞。此行不为乡情重,携取春风散五原。
树木沈沈翠作堆,瘦筇缓步首频回。天平山水真佳矣,文正祠堂亦壮哉。
碧落高寒超下界,白云清煖隔浮埃。长怀往事成悽断,为读残碑剔藓苔。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 其六 游天平。明代。陶宗仪。树木沈沈翠作堆,瘦筇缓步首频回。天平山水真佳矣,文正祠堂亦壮哉。碧落高寒超下界,白云清煖隔浮埃。长怀往事成悽断,为读残碑剔藓苔。
奉和随王殿下诗 一。南北朝。谢朓。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闲阶涂广露。凉宇澄月阴。婵娟影池竹。疏芜散风林。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闇道空已积。干直愧蓬心。
如梦令。宋代。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少年游。宋代。李甲。江国陆郎封寄后,独自冠群芳。折时雪里,带时灯下,香面讶争光。而今不怕吹羌管,一任更繁霜。玳筵赏处,玉纤整后,犹胜岭头香。
雪后送殷介持归疁城。清代。谢方琦。朔风萧萧林竹折,晓来门外千山雪。有客淹留阳羡城,愁听旅馆鸡声咽。仲文儒雅旧知名,漂泊江湖百感生。故园东归岁云暮,断冰寒月他乡路。村桥早发行人稀,冻浦舟横不敢渡。朱门重裘被僮仆,文章不救穷途哭。短衣冲雪君毋悲,寒士何当谢荒谷。君不见少陵广厦空高歌,江上秋风卷茅屋。
宿海云寺 其一。明代。屈修。雷峰峰外翠,四面湿人衣。落叶不舍去,归禽殊懒飞。木棉千岁老,菜甲及冬肥。白发奚为者,劳劳过古稀。
七爱诗·李太尉(晟)。唐代。皮日休。吾爱李太尉,崛起定中原。骁雄十万兵,四面围国门。一战取王畿,一叱散妖氛。乘舆既反正,凶竖争亡魂。巍巍柱天功,荡荡盖世勋。仁于曹孟德,勇过霍将军。丹券入帑藏,青史传子孙。所谓大丈夫,动合惊乾坤。所谓圣天子,难得忠贞臣。下以契鱼水,上以合风云。百世必一乱,千年方一人。吾虽翰墨子,气概敢不群。愿以太平颂,题向甘泉春。
芝朮歌。宋代。周邦彦。华阳之天诸洞府,阿穴便门迷处所。三君谒帝不知还,帐冷祠空遗鹤羽。玉津宝气久成腴,灵朮神芝时出土。日精潜烛山自明,人力穷搜神不与。前年栋挠作新宫,坎坎空岩响斤斧。君来胎禽舞海雪,君去山云杂川雨。是生朱草示尘寰,故遣樵青入林莽。檗膏紫漆自坚栗,下附天苏蟠石坞。肉人但恐奇祸作,药笼复忧神物取。庐陵太守蕴仙风,健骨清姿欲飞举。阴功除瘼民已悦,灵药引年天亦许。愿因服饵断膏粱,未让南华养生主。
七十九吟十首。宋代。刘克庄。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春溪水。宋代。韩维。阳生溪谷温,坼坼冰面破。渌随波色还,白放云光堕。野鸥岂知此,终日忘形坐。
送冯圆仲入蜀。宋代。章甫。我本山中人,早信云无心。卷舒随清风,或作三日霖。十年江湖游,复识水之性。东西因地形,圆折初无定。却来阅世人,惟公多古风。用舍不系怀,略与云水同。还乘明月舟,西泝弄云水。云水远送迎,鸥鹭皆知己。我今与公别,亦若云水然。相望渺江湖,万里同青天。
东风不住。几阵黄梅雨。风外晓莺声,怨飘零、花残春暮。鸳鸯散后,供了十年愁,怀旧事,想前欢,忍记丁宁语。
尘昏青镜,休照孤鸾舞。烟锁凤楼空,问吹箫、人今何处。小窗惊梦,携手似平生,阳台路。行云去。目断山无数。
蓦山溪。宋代。朱敦儒。东风不住。几阵黄梅雨。风外晓莺声,怨飘零、花残春暮。鸳鸯散后,供了十年愁,怀旧事,想前欢,忍记丁宁语。尘昏青镜,休照孤鸾舞。烟锁凤楼空,问吹箫、人今何处。小窗惊梦,携手似平生,阳台路。行云去。目断山无数。
拟西北有高楼。宋代。吴泳。高楼可岧嶢,一柱西北隅。横当子午道,峻直参井墟。曲琼卷飞霞,俨俨仙人居。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傍楼玉箫女,织翠纷华裾。仙人雇之笑,授以青琅书。遡言欲从之,媒拙而于理疎。丹梯目成久,须凭大垂手。
南归诗十八首。明代。李流芳。客舍东城隅,西山眺望闲。朝见积雪斑,暮见落日殷。平生爱山心,对之了不关。今朝穀城下,春水始一湾。麦畦绿照眼,上有青螺鬟。忽如逢故人,一笑开襟颜。山永只如此,值我归兴间。归亦有何好,试问此青山?。¤
温民怀宫谕许于浣别墅相招恐失佳约作此戏简。明代。杨慎。春来无伴访烟霞,忽忆仙人在浣花。棋局几时随涧竹,钓船何处倚江沙。兴怜隐浪金壶仄,醉想临风玉树斜。旧日草堂君地主,还须折简到山家。
寄友。元代。郭钰。东岸桃花西岸柳,来往扁舟共杯酒。去程易远情易疏,长亭落日空回首。南山山下黄菊丛,采采寒花霜露浓。蝶恨蜂愁时节去,老怀且复相为容。风雨昨朝篱竹倒,牛羊乱蹴荒山草。草木无情难自保,人事悠悠何足道,黄金多贮交情好。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一 夏。宋代。宇文虚中。翠密围窗竹,青圆贴水荷。睡多嫌昼永,醒少得风和。
相见欢 柬雯卿妹。清代。汪淑娟。这番上了香车。抵天涯。侍奉北堂欢笑、要君家。从别后。肥与瘦。不多差。只是评花妆阁、又闲些。
赠蔡二户部广平人 其二。明代。王世贞。参差鹓序进贤冠,不独兄难弟亦难。解道滹沱饶紫气,至今双璧在邯郸。
关祠。明代。顾璘。汉季昔鼎沸,孙曹窃王疆。帝胄拥剑门,龙虎争奋张。桓桓万人敌,东盼无荆襄。运移见倾覆,孰云谋匪臧。生为吴国仇,死食吴人乡。烈气横四海,遗灵戴今王。江边庙门古,松柏寒苍苍。英爽如有临,风起旌旗翔。君看祠前水,万古东流长。
太湖诗。石板(在石公山前)。唐代。皮日休。翠石数百步,如板漂不流。空疑水妃意,浮出青玉洲。中若莹龙剑,外唯叠蛇矛。狂波忽然死,浩气清且浮。似将翠黛色,抹破太湖秋。安得三五夕,携酒棹扁舟。召取月夫人,啸歌于上头。又恐霄景阔,虚皇拜仙侯。欲建九锡碑,当立十二楼。琼文忽然下,石板谁能留。此事少知者,唯应波上鸥。
白头江令还家,吴天极目迷残照。归心何处,桐阴井识,柳前门到。
家国苍凉,人天悲愤,江山凭吊。付残碑翠墨,坏人千里,图画里,西风悄。
水龙吟 夔笙拓江总碑残字,半塘得之,因为秋窗忆远图徵题。清代。沈曾植。白头江令还家,吴天极目迷残照。归心何处,桐阴井识,柳前门到。家国苍凉,人天悲愤,江山凭吊。付残碑翠墨,坏人千里,图画里,西风悄。太息骚人潦倒。总一例雨啼烟啸。暮年词赋,暮秋行旅,昔愁今抱。如此江山,数行雁落,一钩月皎。感余怀天末,芳馨脉脉,引幽兰操。
九日宿丞相峰。明代。何南凤。丞相峰高不可攀,秋风吹我入云间。白浮远水天边净,翠列群山月下閒。九日好怀开胜地,十年痴梦醒禅关。每从静里观人世,逐逐红尘那肯还。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 其六 中台。清代。胤禛。五朵青莲簇翠鬟,峨峨一朵涌中间。近来若个宗风彻,至此方知佛日闲。采菊梵仙归洞去,踏花狮子自空还。法身宝塔门门现,毕竟游人未到山。
台湾竹枝词 其十。清代。郁永河。不是哀梨不是楂,酸香滋味似甜瓜。枇杷不见黄金果,番檨何劳向客誇。
咏史 其二。明代。卢若腾。韩非韩公子,说秦欲亡韩;谋策未见用,身先死说难。李斯师荀卿,燔书发难端;富贵三十年,三族并诛残。非死因斯谮,斯死坠高奸;中怀既不祥,祸伏似锋攒。伟哉张子房,报韩心力殚;功成从赤松,身退名亦完。悠悠千载下,去取随所安。
重答竹坪、柳汀。清代。丘逢甲。绝妙丹青王太常,一枝健笔老风霜。座中正有江南客,黄叶村边认故乡。
感赋八首 其八 蟀秋。清代。缪焕章。芳草庭前绿未删,声声啼近琐窗间。万金游戏誇三捷,一代平章误半閒。写入琴丝商调苦,催成锦字泪痕斑。笑他儿女偏多事,篱角呼灯屡往还。
浮家野老双眉厖,捩柁欲度吴淞江。东将入海钩涛泷,玉山山中别老庞。
西池之屋如艂艭,左图右书堆满窗。灯花摇摇落银釭,葡萄滟滟倾玉缸。
玉山以余欲徙居淞江之东设席书画舫邀袁子英陆元祥恢上人用江东日暮云分韵赋诗以饯余得江字用以留别。元代。谢应芳。浮家野老双眉厖,捩柁欲度吴淞江。东将入海钩涛泷,玉山山中别老庞。西池之屋如艂艭,左图右书堆满窗。灯花摇摇落银釭,葡萄滟滟倾玉缸。四檐白雨飞流淙,若裂娲石银河洚。主人长歌客按腔,翕然钟鼓相击撞。酒酣捉笔如长杠,千军可扫鼎可扛。诸公大才齐楚邦,骚坛老将森麾幢。客来投戈乞受降,乃辱赠以白璧双。明朝短棹缆解桩,冯夷前驱鼓逄逄。海滨怀人倚石矼,书筒好寄黄耳尨。
金明池。清代。朱祖谋。裂帛通波,褰裳唤侣,望极瑶池路近。尘不到、冰奁半展,露微泫、粉靥未褪。是何年、锦幄牵丝,占画里、三十六陂芳讯。看倚盖亭亭,鸳鸯无数,未许凌波人问。拗折西风丝寸寸。漫觅醉仙浆,碧筒深引。霓裳舞、今宵叠遍,槃泪影、明朝吹尽。尽相思、太液秋容,但坠粉空房,石鳞沈恨。怕玉井峰头,月昏烟淡,翠被馀香愁损。
同陈道襄宪使诸君集清泉精舍。明代。黎民表。衡门还枕碧山栖,溽暑初销信杖藜。天外白云团作扇,雨中黄叶下成蹊。疏钟入夜东林静,远树生烟北垞迷。不有风流同小阮,玉壶谁为使君携。
校番禺萧少熙大令近体诗集题句四首 其一。清代。张洵佳。不须藻彩绘新词,自有生花笔一枝。省识温柔敦厚意,性情以外本无诗。
杂诗 其六。魏晋。陶渊明。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四。宋代。裘万顷。 不见诗仙何逊来,春风几度早梅开。竹篱茅舍自清绝,未用移根东阁栽。
答刘禹锡白太守行。唐代。白居易。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我秩讶已多,我归惭已迟。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襦袴无一片,甘棠无一枝。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小饮公瑾舟中。宋代。苏轼。青泥赤日午相烘,走访?一作和?船窗柳影中。辍我东坡无限睡,赏君南浦不赀风。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此去澄江三万顷,只应明月照还空。?郑,滁人也。是日坐中观邸报,云叟已押入门下省。?
为题小灵隐修广师法喜堂。宋代。郑獬。浮屠藏家多在山,飞舟跨海烦往还。不如广师开此堂,清旷不减山中间。前有怪石天所鑱,莓苔模糊苍鬼颜。我时跨马来扣关,访师对石终日閒。
次韵李节惟九日登南山。宋代。陈师道。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鸣钟报夕阳。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包山祠。唐代。陆龟蒙。静境林麓好,古祠烟霭浓。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百里波浪沓,中坐箫鼓重。真君具琼舆,仿佛来相从。清露濯巢鸟,阴云生昼龙。风飘橘柚香,日动幡盖容。将命礼且洁,所祈年不凶。终当以疏闻,特用诸侯封。
菩萨蛮 对月同纬青妹作。明代。张绉英。轻风吹落枝头雪。杜鹃啼彻枝头月。宝鸭暗香消。开帘花影摇。白云流不尽。一片横斜影。闲倚画屏看。更深翠袖寒。
庆杜东原寿。明代。徐庸。甲子才周古鹤清,浣花重见草堂成。吴门结社无惭德,杜曲传家有盛名。林下□冠长笑□,□中□□惯经营。东山不为苍生起,南极多缘隐士明。日月光华开寿域,文章声价动神京。百篇□□□兰友,满□歌钟□□生。玉洞桃花和霞采,青田芝草带云耕。得来共是延年物,却老从容健步行。
时宰生日诗三十绝 其二十四。宋代。周紫芝。四海文衡孰主张,半随西路擅词章。三君八俊今何处,知有宗师在庙堂。
白雪曲。宋代。张玉娘。帘白明窗雪,风急寒威冽。欲起理冰弦,如凝指尖折。霜帏眠不稳,愁重肠千结。閒看腊梅梢,埋没清尘绝。
点绛唇。宋代。张抡。阳气初生,万花潜动根_暖。暗藏芳艳。未许东君见。恰似温温,铅鼎丹初转。功犹浅,九回烹炼,日月光华满。
五和 其一。宋代。刘克庄。雾扫山如泼黛浓,一开口笑古难逢。斩新种柳辋川水,火急移莲玉井峰。甚爱名花当辇致,远求佳果莫函封。人生惟有田园乐,未可轻将仕易农。
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宋代。魏野。玉韵重听倍爽神,银钩忽睹更躬亲。郡侯喜是风骚主,野客惭为唱和人。积雾曾侵红绣旆,异香犹惹白纶巾。两篇箧里贞珉上,频拂看宁有蠹尘。
纸阁午睡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黄紬被暖青毡稳,纸阁油窗晚更妍。一饱无营睡终日,自疑身在结绳前。
江南曲(度新声·三之三)。宋代。贺铸。小苑浴兰,微波寄叶。石城回首山重沓。绮窗烟雨梦佳期,飞霞艇子雕檀楫。楼迥披襟,廊长响屟。供愁麝月眉心帖。紫箫闲捻度新声,有人偷倚阑干掏。
听李山人弹琴。明代。范景文。无言先有韵,竹下坐弹琴。忽尔清烦想,渊然思正襟。听泉来石上,引露就桐阴。曲罢还疑续,空林对语禽。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其八 黄帝降神用《高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坤舆厚载,黄裳元吉。宅中居正,含章抱质。分王四季,其功靡秩。育此群生,首兹六律。
送仲和师归雪窦兼简颖禅师。宋代。梅尧臣。野钵归松下,将亲闻道师。风沙不堪寄,霜笴自相宜。
投辖风流近属君,坐淹鹳鹤摩宵氛。天河总没鸡三唱,盆酒还浇豕一群。
舞是公孙新弟子,剧多优孟旧传闻。安知红袖非优孟,好学三闾哭楚濆。
章孟公招陪葛韩二丈特徵酒姬妙解雄舞辱贶嘉篇率尔次韵 其二。明代。徐渭。投辖风流近属君,坐淹鹳鹤摩宵氛。天河总没鸡三唱,盆酒还浇豕一群。舞是公孙新弟子,剧多优孟旧传闻。安知红袖非优孟,好学三闾哭楚濆。
游仙词十首,并引 其四。宋代。郑元祐。煌煌珠树四时春,树影玲珑月满身。理罢玉笙朝斗去,就中谁是避秦人?
倦寻芳(上元)。宋代。吴文英。海霞倒影,空雾飞香,天市催晚。暮靥宫梅,相对画楼帘卷。罗袜轻尘花笑语,宝钗争艳春心眼。乱箫声,正风柔柳弱,舞肩交燕。念窈窕、东邻深巷,灯外歌沈,月上花浅。梦雨离云,点点漏壶清怨。珠络香销空念往,纱窗人老羞相见。渐铜壶,闭春阴、晓寒人倦。
宿扬州水馆。唐代。李绅。舟依浅岸参差合,桥映晴虹上下连。轻楫过时摇水月,远灯繁处隔秋烟。却思海峤还凄叹,近涉江涛更凛然。闲凭栏干指星汉,尚疑轩盖在楼船。
赴粤途中述 其一。明代。戚继光。四十年来汗血间,征鞍重度穆陵关。如今南北多良将,何日天王为赐环?
送黎君选同龙友北上 其四。明代。陈子壮。莫小蓬弧射五云,百年麋鹿岂堪群。长安大有同游兴,无那花时独忆君。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
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润墨空题,惆怅醉魄难醒。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愁未了,听残莺、啼过柳阴。
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别本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宋代。张炎。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润墨空题,惆怅醉魄难醒。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愁未了,听残莺、啼过柳阴。
烛影摇红四首 其一。清代。项鸿祚。叠鼓收寒,试灯风小珠帘卷。玉梅消瘦倚窗枝,蟾月窥人浅。十里银笙钿管,簇行云铜街绣软。不如休去,花影重门,繁星一院。谁念何郎,宿醒未解吟诗倦。枕屏清泪溅潇湘,蜜炬香心短。闲里华年自换,漏沈沈、天长信远。春眠困顿,犹梦婆娑,舞葱歌茜。
拟矫志篇。明代。王廷陈。 龙虬虽困,不资鳝鳅。鸑鷟虽孤,不匹鹜雏。虽有香草,当户必除。虽有仁人,在敌必诛。狐白虽美,炎暑必置。舟车之用,易地则弃。蕙兰不采,无异蓬蒿。干将不试,世比铅刀。以骥捕鼠,曾不如狸。饿夫获璧,不如得糜。郭生纯臣,鲁连高士。彼乃登台,此则蹈海。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啜盗泉。
五羊秋夕怀韩四伯举 其二。明代。张萱。客舍秋高雁影斜,萧条双眼自天涯。思君半枕潮头雨,落尽邮亭一夜花。
大热泊乐温,有怀商卿、德称。宋代。范成大。暑候秋逾浊,江流晚更浑。瘴风如火焮,岚月似烟昏。城郭廪君国,山林妃子园。故人新判袂,得句与谁论。
柳梢青 春情。明代。欧阳铉。春去杨花,无情有思,闲到窗纱。暮雨急催,峭寒轻透,香屑慵加。小楼孤倚堪嗟,风一剪、云欹鬓斜。燕子飞来,青梅如豆,不奈天涯。
次韵转运使鲜于侁新堂月夜。宋代。苏辙。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
浣溪沙。唐代。无名氏。北固江头浪拍空。归帆一夜趁秋风。月明初上荻花丛。渐入三吴烟景好,此身将过浙江东。梦魂先在鉴湖中。
偈颂一百零二首。魏晋。释慧远。咄咄牯牛儿,森森头角露。姿贪肥腻草,胀杀孃生肚。忆昔未离群,已作牛王步。今既离群去,触讳没回互。没回互病最堪忧,灌澉依前是好牛。有时喜,未跨门栏先撒{尸下加叁去三}。有时瞋,掉尾昂头不顾人。有时好,舌端揽尽千峰草。有时恶,掣断鼻头双服索。而今风和日暖,江南江北去何之,伫看深耕浅种拕犁杷正当时。稍乖角,觅便宜。老夫不惜操刀手,生捉归来活剥皮。
火后。宋代。戴表元。当年歌酒留连处,火后来看一惘然。傍水几家初饮马,入春三月未闻鹃。炎凉世事残城树,歌哭人声去客船。不是危肠拼醉得,颠狂无处著诗篇。
良乡察院夜次壁间韵。明代。储巏。徘徊沙苑夕,更喜驷星明。杂虏犹遮塞,王师未筑城。春田榛莽迹,夜枕鼓鼙声。宛种虽神骏,何须慕汉京。
再过金陵。唐代。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挽刘学谕玗。宋代。廖行之。诗礼家传旧,箕裘世袭良。蚤同花萼秀,晚并桂椿芳。方恨违同气,那知叹肯堂。斯文今已矣,继踵属贤郎。
兴安县。元代。傅若金。乱峰如剑不知名,篁竹萧萧送驿程。转粟未休漓水役,负戈犹发夜郎兵。百蛮日落朱旗暗,九岭风来画角清。空使腐儒多感慨,西南群盗几时平?
感寓 其八十六。明代。朱诚泳。吾人有正气,养之曰浩然。充之塞天地,失养则靡全。反身而理缩,万人吾往焉。不缩乃自馁,褐夫亦难前。燕丹不善养,谋报何拳拳。虎狼一相犯,父子竟弃捐。亦有廉将军,争功怒填填。负荆终见屈,无乃相如贤。恒思战国君,奋师日相牵。往往就囚虏,所见何其偏。容忍乃君子,庶几保天年。血气圣所戒,吾人当勉旃。
题盐仓壁。宋代。葛立方。破贼须缗钱,箕敛困郡县。孰若严矩矱,溟海恣煎炼。僚寀课惰勤,息入计亏羡。连艘走群商,金帛委神甸。小人堪底用,吏鞅縻卑贱。怪来符似火,法制适中变。省览几牛腰,十日了未遍。凫行摘纸尾,挥扫同掣电。盈车笔摧颖,溢匣印销篆。壮士缚朱墨,食废枕弗奠。忍饥危肠吼,失睡两眼眩。我本丘壑姿,素乏封侯面。胡为浪自苦,刚作五斗恋。会当还此笏,归云送苍弁。
步蟾宫。唐代。无名氏。垂弧门左当今日。恰过了、元宵六夕。喜妙龄秀发步蟾宫,信富贵、荣华莫敌。纪年甲子才三七。即翰苑、从容西掖。便从兹、谈笑觅封侯,更管取、寿延千亿。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宋代。黄庭坚。亲依为日浅,爱不舍我眠。教我如牧羊,更著後者鞭。得吧迩梅岭,开花向春妍。碌碌幸苟免,称觞大人前。
题法云寺双桧。唐代。方壶居士。 谢郎双桧绿于云,昏晓浓阴色未分。若并亳宫仙鹿迹,定知高峭不如君。
和陶饮酒二十首。宋代。苏轼。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
雨还。宋代。梅尧臣。雨蒙蒙兮欲暮,路险绝兮深泥。嗟予仆兮甚馁,畏予马兮颠蹄。关已度兮心缓,家将至兮涉溪。喜膝前兮童稚,饷灯下兮女妻。
溪上杂题 其九。明代。李之世。柔风澹澹漾微澜,轻泛崇兰露乍漙。偏是撩人难寐著,半帘疏月碧阑干。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宋代。陈傅良。深衷何自见。宽诏不胜书。当宁延方岳,逢人问里闾。岁为周委积,家被汉蠲除。巷哭弥天远,长江泪不如。
银烛摇红,兽烟喷翠,正小春时候,爱日和融。玉□法日生英杰,天付与、道骨仙风。文章冠世,词倾峡水,笔扫秋虹。更□福寿无穷。喜克家有子,孙又英雄。算人问何物,可以形容。除非后夜团圆月,年年共、皎洁相同。捧卮□寿,殷勤□□,满泛金钟。
金菊对芙蓉·银烛摇红。金朝。元好问。银烛摇红,兽烟喷翠,正小春时候,爱日和融。玉□法日生英杰,天付与、道骨仙风。文章冠世,词倾峡水,笔扫秋虹。更□福寿无穷。喜克家有子,孙又英雄。算人问何物,可以形容。除非后夜团圆月,年年共、皎洁相同。捧卮□寿,殷勤□□,满泛金钟。
和考功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宅之作(以下六首一作卢纶诗)。唐代。常衮。静忆溪边宅,知君许谢公。晓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涧鼠喧藤蔓,山禽窜石丛。白云当岭雨,黄叶绕阶风。野果垂桥上,高泉落水中。欢荣来自间,羸贱赏曾通。月满珠藏海,天晴鹤在笼。馀阴如可寄,愿得隐墙东。
上蔡太师生辰二首 其二。宋代。汪藻。宇宙将昭泰,风云必会同。帝师黄阁老,人羡黑头公。庆节同尧历,新阳应嶰筒。仪韶来彩凤,占梦得真熊。寿考天资鲁,神灵岳降嵩。曲仪尊赤舄,歌咏美彤弓。夷险无殊节,诚明信保躬。济川先众楫,遵渚集飞鸿。炳炳丹青笔,堂堂社稷忠。斗杓还列宿,廉陛倚层穹。文武俱为宪,诗书孰比隆。规模三代远,谋略万夫雄。字画诸王品,文章两汉风。早登青琐闼,频入紫微宫。器敏无馀刃,才豪妙吐虹。声光连日月,气概俯华戎。天上经纶合,人间制作工。向来凝庶绩,谁复简清衷。弦诵三雍富,舟车四海通。地归铜柱北,春满玉关东。养士菁莪盛,论才骏马空。圣时方密勿,贤业助昭融。螭纽乾符正,龙文帝鼐崇。伊汤咸有德,房杜不言功。礼秩群臣异,恩波此日丰。宸章颁琬琰,相第列帡幪。东壁文昭烂,西昆气郁葱。节旄藏棨戟,茅土启龟蒙。衮绣卿云里,貂蝉瑞霭中。御奁金宝带,神厩玉花骢。蓬岛波全阔,天钧乐未终。禁香纷缥缈,朝佩杂玲珑。芝草盈田紫,蟠桃照海红。后彫凝秀发,难老湛方瞳。冰质期姑射,丹砂唤葛洪。潜机神宇定,睟表德符充。瑞鹤千年羽,灵蓍五色丛。旧传调鼎客,今识钓璜翁。世世联台衮,年年拱帝聪。欲知耆算永,元气等无穷。
雁。明代。刘祖满。一声嘹呖动闺愁,顾影连翩直过楼。不分世途争冷暖,却从天外避春秋。书空漫借云为纸,草圣何怜月作钩。关塞久无持节使,上林休作致书邮。
洞仙歌。宋代。李元膺。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全真以斯远所寄文卷后夜赋两绝句元韵作诗寄。宋代。赵蕃。行时取别太匆匆,别后经怀数载中。赖有书函与文卷,不然何地可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