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朗读

《砧》是宋代赵崇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谁家夜月响秋砧,
一段清愁不自禁。
况是客中欹枕听,
声声捣碎故乡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描绘了秋天里一个家中的砧杵发出的声音。砧杵是一种制作衣物的工具,它们敲击的声音在静夜中回荡,给人一种清冷、凄凉的感觉。诗人的内心充满了一种清澈的忧愁,这种忧愁无法自制,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

诗中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诗人身处客居他乡,枕着枕头倾听着砧声,每一声敲击都像是在敲击他的故乡之心,让他的思乡之情愈发强烈。诗中的"一段清愁"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夜晚的砧声,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词通过对声音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离愁和思乡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只把南枝作雪看,一般风韵照人寒。
当年儿女还知此,定借君来答谢安。
()
淮烟漠漠夕阳收,楚树昏昏翳客舟。
风度钟声来北固,帆将灯影过扬州。
云消碧海天无际,波撼金山地欲浮。
独恨壮游非昔日,满江风露夜如秋。
()

万里天涯客,归奔亦可怜。摩挲新泪眼,指点旧山川。

狐兔眠孤冢,音容隔九泉。如何江树上,夜夜有啼鹃。

()

簠簋既陈,吉蠲登薦。
洗心防邪,肃祗祭典。
陟降惟寅,笾豆有践。

()
去梁无故又辞齐,弟子纷纷益不知。
天下未平虽我事,己身已枉更何为。
後来谁是闻风者,当世何尝不召师。
士要自高无顾世,遗编今亦有人疑。
()

抚琴白云端,声透岩谷里。山空夜未央,长天色如洗。

喧啾百鸟吟,萧瑟孤舟雨。万壑鸣松风,千江泻流水。

()

秦扁不南游,医方略岚嶂。茅黄秋两淫,与疟盖同状。

咒师乌能神,适市半扶杖。吾欲养黄婆,母壮子亦王。

()
村东买牛犊,舍北作牛屋。
饭牛三更起,夜寐不敢熟。
茫茫陂水白,纤纤稻秧绿。
二月鸣搏黍,三月号布榖。
()

半生书痴虫蠹木,不管瓶无旧储粟。
青灯竹屋雪村寒,声鸣益悲梦难续。
晚菘早韭有书味,诗腹冰清鄙梁肉。

()

君王斋戒集灵台,玉露金茎不满杯。宫里琪花千万树,那能承露一齐开。

()

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千龛道傍古,一鸟沙上白。

何事还山云,能留向城客。

()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

()

纷纷世俗言,病客久厌听。
圣贤没已远,是非久无定。
六经纸上言,黑白欲谁证。

()

遥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

往还瑶台里,鸣舞玉山岑。

()
两重江外片帆斜,数里林塘绕一家。
门掩右军馀水石,路横诸谢旧烟霞。
扁舟几处逢溪雪,长笛何人怨柳花。
若到天台洞阳观,葛洪丹井在云涯。
()
亿万民灵四百州,衔恩哀慕几时休。
惜回长夜钧天梦,归侍仙都泰帝游。
苍野路遥斑竹恨,翠微宫冷白杨秋。
国人雨泣西郊暮,烟惨风悲亦为愁。
()
月生鲸海上,人在雁苍中。
一巘环村转,双溪到海同。
百年能几见,七十有三翁。
为此当心恻,诗成走递筒。
()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

()

雁霜苔雪冷飘萧。断魂潮。送清桡。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江南江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愁多病多腰素消。倚清琴。调大招。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

()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
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
()

郁罗耸空上,青冥风露凄。聊乘白玉鸾,上与九霄期。

激烈玉箫声,夭矫餐霞姿。一回流星盻,千载空相思。

()

满目凄凉秋思生,寒香万本绿畴盈。风回兰蕙由来远,露浥蔷薇分外清。

取次梳妆呈素面,等閒流落惜芳英。凤楼大手须公等,好把蛮笺寄老兄。

()

东风庭院夕阳斜,静对疏篁玩物华。忽见夭桃笑相向,始知春色到寒家。

()

廨宇清如水,时平案牍稀。阶前幽鸟下,帘外白云飞。

易简民从化,廉平吏息机。鸣琴过日夕,玩月澹忘归。

()
近市铜章泊近郊,炯无尘虑挂秋毫。
含宏品彙知天大,照鉴容光仰日高。
市舍柔桑围幄幙,弄风新麦泛波涛。
巷歌野哭应听取,珍重吾家制锦刀。
()

积雨湖田没,居人生事微。
白鱼休市早,乌鬼载船归。
月黑村舂尽,林深岸火稀。

()

国邑有大繇,康庄行猾褢。海内扬戈兵,凫徯下鹿台。

宛彼鴸鸟鸣,贤豪逐草莱。鼎沸固有自,放士真堪哀。

()

金精橘子旧传名,仙女峰头记漫生。十月铅霜凝绛色,千年石乳结玄精。

丹房蜜渍琼脂满,赤颗汤浮火齐明。幸托灵泉注芳烈,肯随包贡侈光荣。

()

冈城遥望剑气横,中有何人早吐英。洒却上池清露滴,润将泮水紫芹茎。

国香不与凡花伍,笔彩还从阆苑荣。自昔子云称度越,长杨词赋古今名。

()
物贵皆缘自币轻,丝身谷腹费经营。
公卿文学方矛盾,黔首何时见太平。
()

燕山风高白草枯,月明何处夜吹芦。边人戍久不忍听,泪湿腰间金仆姑。

()

月宇临丹地,云窗网碧纱。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

水向浮桥直,城连禁苑斜。承恩恣欢赏,归路满烟霞。

()
雨涨秋池三尺水,亦有秋风到池里。
荷花颜色不如故,零乱寒芦并折苇。
鸂鶒飞来依晚红,荡桨徐徐莫惊起。
擘蓬截藕尚堪餐,一醉何辞碧筩美。
()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

王孙昔未遇,垂钓在江干。腰下鹿卢剑,夜夜冲星寒。

朝受丞相知,暮登大将坛。坛上隆准公,回席愿交欢。

()
桂影满空庭。
秋更廿五声。
一声声、都是消凝。
新雁旧蛩相应和,禁不过、冷清清。
()

病卧碧山久,愁添白发新。一冬无雨雪,四海有风尘。

妻子移家远,亲朋折简频。梅花应笑我,出语欲惊人。

()
曾对寒炉细尽灰,岁番回首重徘徊。
山间已有幽人占,门外宁教俗子来。
老杜名留修览寺,东坡诗在妙高台。
新凉拟洲登山屐,莫待黄花逸与催。
()

僧院城南僻,禅林夜见分。观心方有悟,演法似无闻。

灯影欺微月,帘阴护宿云。偶因来问竹,况得此逢君。

()
绿鬓先生自出林,孟光同乐野云深。
躬耕为食古人操,非织不衣贤者心。
眼众岂能分瑞璧,舌多须信烁良金。
君看黄阁南迁客,一过泷州绝好音。
()

未妨关法急,来就使君期。胜算藏彄戏,遍师刻烛诗。

闻歌两岸近,荡桨百壶移。野烧侵沙灭,疏钟渡水迟。

()

金乌拂羽扶桑晓,白驹远策壶关道。纤尘不敢到征衣,花柳低垂日杲杲。

君心寒贮万斛冰,君才水涌三江清。宦途夙抱林泉兴,垂髫已负文章名。

()

南窗不作裹足卧,出门万里随所之。宝书长剑岂无意,白日高歌应自奇。

杨子草玄遭客骂,杜陵痛饮真吾师。百年事业不须问,随地看山筇一枝。

()

有弟留南楚,经年不寄书。天涯数行泪,独对鹡鸰图。

()
谢事久悬车,为农嬾荷鉏。
破裘寒旋补,残发短犹梳。
槁木忘荣谢,闲云任卷舒。
心知老当逸,先罢夜观书。
()
同住莲花证四禅,空然一笑是横阗。
惟红法雨偶生色,被黑罡风吹堕天。
大患有身无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
年来嚼蜡成滋味,阑入楞严十种仙。
()

宫样鹅黄绿带垂,中州未省见仙姿。
只疑湘水绡机女,来伴清秋宋玉悲。

()

四月天气和且清,绿槐阴合沙堤平。独骑善马衔镫稳,

初著单衣肢体轻。退朝下直少徒侣,归舍闭门无送迎。

()

说道疏时元是密,偶于忙处得寻閒。
宿愁复岭重山外,新趣清风明月閒。

()

赤云西拥火为峰,红日东驱烛作龙。闻道峨眉多积雪,若为飞去荫长松。

()

巅崖出飞泉,百尺散风雨。空质丽晴晖,龙鸾共掀舞。

()

才尽不吟诗,非关象喙危。青山有隐处,白日无还期。

病骨时流恕,春愁古佛知。观河吾见在,莫畏镜中丝。

()

浮屠百尺耸亭亭,落日鸦啼野蔓青。故国尽销熊虎气,荒山空带凤凰形。

金根辇路迎禅驾,玉树歌台语梵铃。惟有钱塘江上月,年年随雁过寒汀。

()
()

王命勤三锡,传宣下六螭。夙韬隆赤芾,新宠耀黄池。

柳幕含霜肃,霓旌拥日移。麒麟虚阁日,周召策勋时。

()

南北东西几万峰,郡城如在画屏中。
何人截断湘妃竹,半蘸秋江作钓筒。

()

周王八骏不能留,青鸟飞来汉殿秋。自是桃花非一度,等閒三被朔儿偷。

()
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
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
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
()
霹雳引,丰隆鸣,猛兽噫气蛇吼声。
鹦鹉鸟,同资造化兮殊粹精。
鹔鹴毛,翡翠翼。
鹓雏延颈,鹍鸡弄色。
()

令尹才高寺为空,岁时行乐与民同。
旋开小坞藏春色,更制新声写土风。
客向樽前忘尔汝,路穿花去失西东。

()

世上驽骀眩凡目,祇今谁识马中龙。昂头振鬣长鸣处,似向秋风诉未逢。

()
彭祖八百乞延寿,秦皇登位更求仙。
昨向天津桥上过,石崇犹自送穷船。
()

红雨斑斑竹外蹊,黄金袅袅水边丝。举头拣遍低阴处,带叶青梅摘一枝。

()

瓶花忌,蛛网与香烟。得样枝梢嫌造作,动人态度在天然。

最忌水全干。

()

日日拖舟上碧溪,寒滩水浅草离离。
尺书雁断岁行尽,五两风轻帆去迟。
白路导吾如有志,丹枫愁客亦何为。

()
杨监全胜贺监家,赐湖岂比赐书华。
四环自斸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
门外有田聊伏腊,望中无处不烟霞。
却惭下客非摩诘,无画无诗只谩夸。
()

一夜满城三尺雪,寒林枯木尽生春。盆池水窄成冰鉴,庭竹枝低扫玉尘。

()
名不得,状不得,复是何物。
见得到,用得亲,不由别人。
有时恁麽,有时不恁麽,无毛鹞子贴天飞,带角大虫当路卧。
()
数朵山如削,青烟起墓墟。
圣朝惟大度,蛮党亦安居。
练卒来呈箭,生儿遣读书。
更须看榜示,一与省人如。
()
愧尔求师,为吾弟子。
学虽无闻。
道亦可拟。
平飞辩月,照复流水。
()

仙人吹木叶,一半作鸾声。夜夜碧空外,风泉相与清。

苏门无此啸,太上有馀情。谁识元音好,多从茉莉生。

()

曙烟带柳日希微,一簇鱼虾市井迟。莫讶上官深致志,云龙曾说锁牙旗。

()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
明功借位,起幻入尘。
百草头边有芳信,纵横指点自家春。
()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
病侵腰膂两经秋,欲下绳床不自由。
客至难令三握发,佛来仅可小低头。
安禅还我闲蒙衲,怒气从渠勇挟輈。
亦欲署门还嬾去,死生贵贱本悠悠。
()
三分光阴二早过,灵台一点不揩磨。
贪生逐日区区去,唤不回头争奈何。
()

祖风门法在坤维,早厌京尘杖锡归。已大化缘兴佛事,更穷真际得禅机。

人观相好咸生信,师顾庄严亦谓非。冈指牛眠今果验,益知囊诀尽精微。

()

插向书窗小小瓶,看来看去眼增明。
花瓶莟子能多少,占却人间无限情。

()

丹崖深处五云连,幽境中开别洞天。壁险时闻猿啸月,草青疑觉钵生莲。

红尘迥隔蓬莱晓,匹练空明河汉悬。不向鹿门期九转,褰衣到此悟真禅。

()

沅州相送意何如,正是秋风八月初。兰芷香来飘客袂,芙蓉花发照征车。

丹砂水碧登天府,洞獠林蛮入版图。万里山川游览遍,好将风土载成书。

()

云气昏昏雨脚垂,客行终日倦奔驰。竹间小阁临清濑,俯槛观鱼立许时。

()

传老元来有世芳,孙枝分出几星霜。姮娥只解誇仙桂,不道人间有鞠黄。

()
过了衡阳雁北回,乡书迢递托谁哉。
岳山石鼓皆辞去,惟有湘江作伴来。
()

匡山有豆叶,因以名其坪。岂知大漠间,豆叶乱纵横。

物遇各有时,感兹双涕零。中原易见知,芳洁荐神明。

()

闻说金华渡。
东连五百滩。
全胜若耶好。

()

古崧台,双阙杳无踪。忆潮平、细浪溶溶。龙舟渡马,依然先帝玉花骢。

冲冠发指,旗挥星落,血斩蛟红。怨苍梧,班管泪,沈白日,瘴云中。

()

鱼浦龙洲五百年,几家文献故依然。岁寒人共梅花好,始是吾宗清白传。

()

扁舟吾暂系,把袂尔何期。斗酒相逢处,天涯问所之。

淮阴人罢钓,吴市客吹篪。遇合千秋事,君王正好奇。

()

猎犬已为兔死烹,犹向汉俎分杯羹。脚靴手板冻欲裂,尚立唐阶没膝雪。

三寸舌为帝者师,终比赤松见事迟。相看一笑在目击,何用左思招隐诗。

()
中兴遗此老,梦寐亦中原。
泣血两朝事,披肝一万言。
名方登禁掖,身已谪南源。
苦学无寒暑,双趺片石存。
()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
河水清且涟,河上多芳草。
春风二月时,千里交河道。
交河汉家营,荒莽少人行。
日暮凄风起,黄沙与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