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

偈颂二十五首朗读

译文:《偈颂二十五首》
洞门无钥,剑阁崔嵬。
风露高寒,且非人世。
是则是,天上人间知几几。
者僧一问不将来,黄蘖通身是泥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来自宋代佛教僧人释普岩的《偈颂二十五首》。通过诗词的简洁明了的表达,诗人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世俗世界的超越。

诗中的“洞门无钥”和“剑阁崔嵬”是隐喻,表达了进入这个境界的难度,意味着普通人无法进入这样的境地。接着,诗人描述了这个境地的特点,即“风露高寒”,可以理解为清凉,纯粹,超越尘世的存在。诗人再次提问,这种境界究竟是在几何范畴内的?它既存在于天上,又存在于人间,但并不被所有人所知。

最后两句“者僧一问不将来,黄蘖通身是泥水”是诗人对修行者的疑问。诗人问修行者是否能预知未来,是否可以看透凡尘的真实。然而,诗人却得出结论,即修行者只是沉浸在黄蘖的水中,表示修行者只是在其中洗涤,却无法洞见真实的境界。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世的超脱追求,并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本质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绣榻近来闲。似整如欹欲卸鬟。自把毛诗教小凤,关关。

鹦鹉偷传唤阿蛮。

()

一角红窗低嵌月,矮屏山蹙罗纹。梨花情性怕黄昏。

泪怜银蜡浅,心比玉炉温。

()

一德登黄阁,三台烛紫霄。化功兼衮补,和气作羹调。

运轴推元老,持钧序庶僚。赓歌应可嗣,赖尔协箫韶。

()

五朵青莲簇翠鬟,峨峨一朵涌中间。近来若个宗风彻,至此方知佛日闲。

采菊梵仙归洞去,踏花狮子自空还。法身宝塔门门现,毕竟游人未到山。

()

树杪暮烟收,晴光逐水流。浅沙闲立鹭,轻浪稳眠鸥。

心月双圆镜,湖天一色秋。恍疑星汉里,缥渺玉京游。

()

殿角星疏报曙钟,乾乾无逸每忧农。葭灰协律云占岁,粉絮翻阶雪应冬。

时对神明持敬念,日临兆庶用中庸。愿言四海升平共,莫道尊安属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