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九。宋代。裘万顷。俗书本作于湖样,野鹜家鸡强自分。王氏无人鲁公死,只今何处觅云仍。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九》是宋代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俗书本作于湖样,
野鹜家鸡强自分。
王氏无人鲁公死,
只今何处觅云仍。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些生活琐事和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形象都寄托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活场景,但其中蕴含了一些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描述了一种寻常的情景,指的是人们习惯将俗世间的事物归类于某种样式,以示区分和定义。这里的“湖样”可能指湖州的书籍样式,意味着人们对于书籍的归类和分类,但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世俗事物的刻板印象和惯常思维。
第二句中的“野鹜家鸡”和“强自分”是对寻常事物产生了一种对立和对等的关系。野鹜是野生的鸟类,而家鸡则是人工饲养的家禽,它们本来属于不同的领域和身份,但在这里却被放在一起,暗示了人们对于身份和地位的争夺和强求。
第三句中的“王氏无人鲁公死”是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这里的“王氏”指的可能是王安石,而“鲁公”则指的是鲁迅,暗示了现实世界对于历史人物的遗忘和忽视。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历史的追寻和思考,对于过去事物的思念和追求。
最后一句是对于现实世界的质问和反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困惑和不解,对于现实中的种种变化和迷失感到疑问。通过“云仍”一词,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也可能寓意着对于追求理想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寥寥数语,折射出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困惑和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它传达了一种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念和期待。
裘万顷。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至东阿已迁谷城旧县水潦之馀民物萧条可感。元代。刘崧。日落高原起暮尘,风回残烧入荒榛。榆林古道馀双堠,草屋人家少四邻。野枣有秋惟酿酒,园桑无主半为薪。遥怜频岁罹河患,往事空馀旧俗淳。
赠江西吴定夫。宋代。刘宰。定夫江海士,瘦骨如臞仙。翩然及吾门,不假左右先。我方厌尘埃,一笑喜相延。肩县两破囊,既见始解缠。我欲具杯酒,割鸡烹小鲜。自言乃长斋,不受世荤膻。少休入西山,幽寻遍崖颠。山空四无人,白眼问青天。洞口得老翁,守死易一编。高谈慰寂寞,其然岂其然。去去不忍别,解衣示勤拳。及归已弥旬,为我少留连。道逢一病媪,背偻两足挛。津头见羁旅,数口依败船。料理穷晨昏,奔走环市廛。足挛不良行,结庐倚墙垣。船败不可航,卖舟捐万钱。为虑极靡密,要使终安全。诘旦拟东还,既夕重周旋。嗟子尘外客,而结区中缘。吾衰不能尔,愧汗与涕涟。或疑破囊中,探用若流泉。子岂费长房,一壶挂檐前。或疑瞿晕老,济世法无边。勤君为此来,昏顽警沈绵。君师鲁东家,二说当舍旃。理一而分殊,先儒有遗言。君归更商略,书来慰残年。
和端式十题·春塘冰。宋代。司马光。春塘含薄冰,淅沥隐隈曲。晴日射寒芒,柔风折哀玉。草树曾未知,波光已先绿。
书座右。宋代。宋伯仁。蛮触小功名,须教一念轻。受恩知报饭,临事贵徵羹。寿域惟仁宅,心田以道耕。泰然忘然我,无使狎鸥惊。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六十七。宋代。曹勋。叶落复叶落,冲飙黯寥廓。重叠响瑟缩,翩翻下纷泊。倦客行脩涂,幽人倚高阁。归来故山休,冰霜欲萧索。
呈万菴十章·温养。宋代。白玉蟾。金翁姹女结亲姻,洞口桃花日日春。拾得一轮天上月,炼成万劫屋中珍。黄婆即是母之母,赤子乃其身外身。龙汉元年消息断,威音前面更何人。
和尘异松下春兰诗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春兰松下放,弱质倚松盘。岂易承春暖,曾经怯岁寒。枝蟠香自结,月照影成澜。大树知能护,寻源人共看。
贫居自警三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赤粟黄齑味最深,此生不恨老云林。鬼神每瞰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夸士燃脐犹殉货,先贤覆首或无衾。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动心。
柳梢青 青梅。清代。孙荪意。细雨阑珊。江城四月,犹剩馀寒。青粉墙头,绿阴枝上,一点如丸。拈来个个匀圆。心怯处、盈盈味酸。笑蹙双蛾,画栏斜倚,纤手轻搏。
以爱汝玉山草堂静七字分韵诗成者五人 得草。明代。顾晋。客从桃源游,爱此玉山好。清文引佳酌,玄览穷幽讨。流莺答新歌,飞花落纤缟。分坐有杂英,醉眠无芳草。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二七。宋代。释居简。牛头横说竖说,不曾动舌。鲁祖见僧面壁,自纳败阙。净慈败缺,钉橛向空,熨斗煎茶铫不同。
送舍弟。唐代。李嘉祐。诸谢偏推永嘉守,三何独许水曹郎。老兄鄙思难俦匹,令弟清词堪比量。叠嶂入云藏古寺,高秋背月转南湘。定知马上多新句,早寄袁溪当八行。
猛虎行。宋代。陈杰。北平山头羽穿石,将军醉眼横夜色。高堂白昼坐眈眈,想见负嵎俱辟易。铜环锁深双古槐,霍地啸舞含风雷。三生得非故人积,变化为我腾空来。目光射庭威百步,童奴近前初不怒。再三未敢尺箠麾,生绡张罗红打围。头如可编须可捋,约莫留皮是浑脱。世上丹青得许神,向来叶公龙乃真。笑渠槛中直摇尾,不动齿牙犹咀尔。乾坤意气空峥嵘,饥鼠倒齧云母屏,论功有不如狸狌。人间猛者何暇像,韩公歌行最知状。
久雨闲闷,对酒偶吟。唐代。白居易。凄凄苦雨暗铜驼,袅袅凉风起漕河。自夏及秋晴日少,从朝至暮闷时多。鹭临池立窥鱼笱,隼傍林飞拂雀罗。赖有杯中神圣物,百忧无奈十分何。
和北吴歌 其二十五。明代。范景文。乡里儿郎也解歌,时兴曲子土音哦。最难听是声哀急,不为关情唤奈何。
次蒋颖叔韵。宋代。李孝博。维舟亭下号三湾,万叠青山一水间。偏爱澄江照天碧,飞来几片白云闲。
铁索桥。明代。陈琏。灌阳西接羌夷路,岷江湍急舟难渡。昔人以竹为索桥,风雨飘淋岂能固。献王因之用意深,改造不惜千黄金。挽拖巨石出山麓,叠作厚址依江浔。铁柱东西列相向,铁縆平施逾百丈。木板横铺若砥平,夷夏之人任来往。我军千里戍松潘,长说岷江渡最难。自从铁索桥成后,馈运之人咸喜欢。君不见驱石为桥桥岂成,掷杖为桥空有名。何如此桥坚且久,献王之功垂不朽。
陇头吟。明代。朱成泳。万里奔驰陇头水,日夜呜呜乱人耳。黄沙白草两茫茫,怕听水声愁欲死。一从结发戍凉州,铁甲磨穿已秃头。儿孙养得谙胡语,不如陇水解东流。
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宋代。范成大。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赖有贻牟堪饱饭,道逢田畯且眉伸。
食鹧鸪。宋代。杨万里。江南厌听鹧鸪曲,岭南初尝鹧鸪肉。年年细雨落花春,钩輈格磔恼杀人。竹鸡泥滑报行客,鹧鸪更道行不得。方兄百辈买一只,可惜羽衣锦狼藉。
次韵重令升四咏·竞秀亭。宋代。朱翌。山阴道士顷留宫,应接烟云马不前。君说江南亦如此,我虽未到想当然。
四年…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唐代。李商隐。爱景人方乐,同雪候稍愆。徒闻周雅什,愿赋朔风篇。欲俟千箱庆,须资六出妍。咏留飞絮后,歌唱落梅前。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映书孤志业,披氅阻神仙。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玉京应已足,白屋但颙然。
学中与诸公饮酒分韵得晴字。明代。郑真。藻頖波光漾午晴,煌煌庠序蔼簪缨。樽前未觉刘伶醉,席上还推许劭评。翠釜传庖夸禁脔,银刀斫鲙胜侯鲭。斯文共际千年运,儗咏菁莪乐太平。
游开元寺憩绿阴堂(为开元寺长老秀石公赋)。元代。杨维桢。韦郎句中寻昼寂,劫灰不尽绿层层。鸿文重记青城客,内典新传瀑布僧。石佛浮江轻似叶,神珠照钵隐如灯。杪椤树子风前落,吹傍恩公旧毾。
批周宗书后。唐代。李建勋。偶罢阿衡来典郡,固无闲物可应官。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
朝饮马送陈子出塞。明代。李梦阳。朝饮马,夕饮马,水咸草枯马不食,行人痛哭长城下。城边白骨借问谁?云是今年筑城者。但道辞家别六亲,宁知九死无还身。不惜身为城下土,所恨功成赏别人。去年贼掠开山县,黑山血迸单于箭。万里黄尘哭震天,城门昼闭无人战。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长城前。城南城北秋草白,愁云日暮鸣胡鞭。
水调歌头 其一 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宋代。辛弃疾。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秋思三首 其三。唐代。鲍溶。季秋天地闲,万物生意足。我忧长于生,安得及草木。试从古人愿,致酒歌秉烛。燕赵皆世人,讵能长似玉。俯怜老期近,仰视日车速。萧飒御风君,魂梦愿相逐。百年夜销半,端为垂缨束。
南浦月 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弘一。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谁道销魂,心意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归田述感 其六。清代。孙毓汶。秋水通沟洫,亭深到芰荷。霏红洲蕊乱,隐映野云多。花动朱楼雪,风含广岸波。玉尊移晚兴,君子意如何。
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元代。杨载。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茶磨二首。宋代。梅尧臣。楚匠斲山骨,折檀为转脐。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吐雪夸春茗,堆云忆旧溪。北归唯此急,药臼不须挤。
次韵和致仕李殿丞寅见寄之什因以纪赠。宋代。杨亿。乡国驰名几十春,鸣皋一旦九天闻。翔鸾栖棘曾为吏,金鼎调梅未致君。百里象雷嫌碌碌,片言折狱厌云云。诗名已是齐康乐,笔力何曾减右军。抗表忽然干凤扆,拂衣殊欲谢人群。都缘梁苑慵为赋,且免钟山被勒文。清夜独吟牛渚月,高秋时望帝乡云。鲤庭禀训门逾盛,兰畹传芳气益薰。尽室远依洪井侧,直钩犹钓楚江濆。西山有药应须饵,待看蜺旌入紫氛。
感春。宋代。李处权。春风欲裂石,春云如鼓涛。况复横来雨,檐溜声连宵。畸人早盥帻,散目临亭皋。挽折户外柳,吹残竹间桃。慨然念芳物,摧抑适所遭。因之感时节,幽愤空忉忉。少年亦弃置,自引瓶中醪。醉后眼生缬,孤坐清吟高。
挽黄惟器。明代。柯潜。深筑溪堂赋考槃,轻蓑小艇事纶竿。胸无俗气吟诗好,家有清风遗子安。巢凤竹枯秋月冷,卧龙人去暮云寒。悠悠往事凭谁问,抱得瑶琴不忍弹。
奉寄杜侍郎先生。明代。岳正。文场昔日旧持衡,玉笋班尘第一名。交谊敢同金谷醉,宦游偶伴玉堂荣。心知散地淹豪杰,首在先朝荐老成。十载相违双鬓雪,不才今已负门生。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其三。宋代。刘克庄。虏哨无宁处,龙颜有隐忧。未曾御戎服,已报走旃裘。地拓黄河土,天烧赤壁舟。奈何投柱斧,不待献俘囚。
古砚。明代。张嗣纲。古砚传千载,英山石更奇。水流鸲鹆眼,质润鸊鹈脂。藏自焚书日,出逢布露时。右军挥兔笔,应勒岘山碑。
黄贞甫读书灵隐寺禅楼赋赠。明代。佘翔。之子穷经处,高楼拱翠峦。龙疑盘洞壑,凤欲啄琅玕。星斗挥毫乱,烟霞拂枕寒。支床鸡骨在,临别劝加餐。
淮阴阻风寄呈楚州韦中丞。唐代。许浑。垂钓京江欲白头,江鱼堪钓却西游。刘伶台下稻花晚,韩信庙前枫叶秋。淮月未明先倚槛,海云初起更维舟。河桥有酒无人醉,独上高城望庾楼。
除日。宋代。朱淑真。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春光不一般。
赠别李非熊侍御。明代。申佳允。姑射山人退食馀,紫微十载昼翻书。玉皇凭几浮香篆,金殿开轩曳绣裾。万里风烟西粤外,九天雨露北辰居。翩翩骢马秋声迅,明月相思客梦蘧。
禁门待漏。宋代。宋祁。破月馀光淡禁街,驻车聊候九门开。双蟠晓阙苍龙动,斜倚春城北斗回。漏箭急传催叠鼓,酒炉争拥卖寒醅。元规尘影真堪畏,已傍游人要路来。
西江月 李元让赴广东帅幕。元代。白朴。皎皎风前玉树,煌煌腰下金符。陈琳檄草右军书。香满红莲幕府。政自雄心抚剑,不妨雅唱投壶。长缨系越在须臾。看扫蛮烟瘴雨。
采桑子·红窗碧玉新名旧。宋代。晏几道。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
乌栖曲四首 其二。南北朝。萧纲。浮云似帐月成钩,那能夜夜南陌头。宜城酝酒今行熟,停鞍系马暂栖宿。
辛卯入杭呈王察判。宋代。陆文圭。古人糟粕在遗经,圣学非由积累成。每向同中参孔释,时于异处别朱程。一川水满源头活,半夜天高月色明。下学工夫迟十载,小儒终是雾中行。
红门扫役所观河。宋代。赵鼎。砥柱西倾朔野宽,鱼龙掀舞去漫漫。润蒸霏雾一川暗,怒激惊风千里寒。九折势须回故道,三山天为障狂澜。寻源不作乘槎计,沧海他年一钓竿。
长沙感事寄黄军门 其二。清代。谭钟钧。三千世界经三徙,四十年华历四朝。未必奇才天竟忌,果然清品贵何骄。达官厚禄皆缘定,处士虚声要福消。几度开函敩殷浩,书空咄咄怪无聊。
徵招 题梦轩师江上闻筝图。清代。冯煦。离声蓦带归潮起,天涯冷帆初转。夜鹤引冰弦,恁霜空云乱。玉尊休更款。怕赢得、一衿幽怨。昨梦西津,雪回孤棹,暗尘先换。谩遣。此时情,哀琴咽、桓郎渐惊萧散。坠绪入荒烟,剪凉飔不断。曲中秋正远。又添了、隔江啼雁。峭歌掩、水驿镫凄,奈旧怀都倦。
一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晏子使楚。两汉。刘向。一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二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三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