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筹堂寿。元代。李俊明。落落琼林人物,飘飘鹤氅仙风。渡江以後见英雄。那在悬刀一梦。雾恰山中隐豹,云还天上从龙。太行直枕大河东。犹比声名不重。
《西江月 筹堂寿》是元代的一首诗词,作者是李俊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落落琼林人物,
飘飘鹤氅仙风。
渡江以后见英雄,
那在悬刀一梦。
雾恰山中隐豹,
云还天上从龙。
太行直枕大河东,
犹比声名不重。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豪情壮志的意境。作者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和英雄豪杰的形象,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声名的淡泊。
赏析:
该诗以景物描写为主,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英雄豪杰的形象。诗开头的“落落琼林人物,飘飘鹤氅仙风”形容人物飘逸高雅,宛如仙人。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渡江后见到英雄豪杰,但他们的英勇事迹仿佛只是一场梦境,悬刀的豪情已经消逝。
接下来的几句运用了山、云、龙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景仰之情。雾隐山中的豹象征着英雄的隐匿和神秘,而云从天上飘过的龙象征着英雄的崇高和卓越。
最后两句“太行直枕大河东,犹比声名不重”表达了作者对声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太行山直接枕着东流的大河,暗示了作者追求高尚境界的追求。他认为这种高尚追求比声名和名利更重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山水和英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景仰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同时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它展现出元代士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李俊明。
赠无择老禅因观稼。宋代。郑霖。两年风雨为民愁,那得偷閒物外游。谁谓秋鸿留爪甲,吴侬一稔殿眉头。
江行吊宋齐邱。宋代。辛弃疾。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咏古 其十一。清代。屈大均。维昔二周君,皆以诛秦亡。大义帅诸侯,王朝亦有纲。惜哉无良将,九鼎归咸阳。是时秦亦灭,嫡裔止庄襄。政也实奸生,吕代嬴氏兴。二世不旋踵,赵高撼其吭。前秦祖蜚廉,后秦祖文信。无德易颠覆,虎狼总推刃。诗书亦何罪,儒生同一烬。痛绝骊山坑,多言说尧舜。
残腊。明代。钟芳。残腊不少住,青阳暗相催。大运固有然,劳生亦奚为。亭亭山上松,化作爨下灰。灼灼苑中花,扬芬弄朝晖。鼓铸同一橐,群汇焉能违。愿从安乐翁,弄丸闲往来。
过洞庭二首。宋代。孔武仲。杳杳湖天极目中,波光日暮两陶溶。舟离庙步湾环水,帆指东山缥缈峰。昔日南征期饮马,今朝北去想骑龙。归来若得醉乡隐,愿化春醪万顷醲。
讷斋为泥田周仲升作。明代。金幼孜。君子尚古道,制行戒多言。谨口不妄发,恒以讷为先。酬酢合典则,终身远尤愆。交游重敦朴,乡里推仁贤。嗟彼寰中人,辨给若涛翻。往往速咎戾,身名弗自全。以兹贵守默,操制若管键。高斋揭华扁,图史相周旋。往来接朋好,终岁谢尘喧。愿言服古训,永永期弗谖。
蔡村。清代。鳌图。一夜秋风起,轻罗已觉凉。微云孤晓月,疏影瘦垂杨。近水鱼虾贱,沿堤车马忙。京东人语熟,入耳更思乡。
春晚言怀寄聪上人。宋代。释智圆。晚树归禽乱,翛然古院空。清谈远君子,幽兴寄丝桐。短发全成雪,残花半逐风。终期结真侣,归老乱云中。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聊题两绝。唐代。义净。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题谢景思少卿药寮二首 其二。宋代。曾惇。维摩示清羸,宴坐丈室中。静观世上人,百邪所交攻。我有一丸药,得之无是公。人人各安乐,淡然心地空。脱复未办此,济物存阴功。南山千岁苓,托根万丈松。下有青青草,其名为救穷。愿君时举手,采取置药笼。
汴京纪事。宋代。刘子翚。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 其四。唐代。卢纶。比翼和鸣双凤皇,欲栖金帐满城香。平明却入天泉里,日气曈昽五色光。
摇窗灯影绝尘埃,若见斯翁劳案台。腑底箴言呵手写,诗中奥境为人开。
风流早许倾多士,渥泽居然到散才。欲报青眸真愧我,心香一瓣托新梅。
仰斋老寄示眉批拙作时已岁杪感动莫名长句谢之。清代。陈忠平。摇窗灯影绝尘埃,若见斯翁劳案台。腑底箴言呵手写,诗中奥境为人开。风流早许倾多士,渥泽居然到散才。欲报青眸真愧我,心香一瓣托新梅。
晚眺灵岩山一首。明代。黄省曾。吴王有绮阁,昔日馆蛾眉。一旦繁华歇,千春使我悲。不见采香径,已无玩花池。落日洗绿苔,青山拂残碑。
滇云叹三首 其三。明代。郭之奇。满目愁看雾若氛,经旬每畏日沉云。鹏飞海外初求友,羊触藩中久散群。痛饮黄龙人何在,伤心白马客谁云。五城万里销魂辙,朔雁悲号那可闻。
邻湖。明代。皇甫汸。君向明时学为圃,不独操嬴称善贾。鱼鸟相忘但一丘,江山信美非吾土。分畦插槿引清渠,燕坐应怜抱瓮馀。开尊自喜烹葵荐,堆几聊看种树书。古来知有蒙庄叟,漆园似接芳邻后。花时欲访隐人居,春水桃源迷渡口。
招西楼秋魂。正沧波雁瘦,故苑鸦昏。早是愁填碧夜,梦销青春。
归伴我,牛衣人。洗布裙。河边天孙。但补屋萝疏,渡江桃远,锦瑟易生尘。
寿楼春 其一 和菽问秋感,用冯梦华同年原韵。清代。易顺鼎。招西楼秋魂。正沧波雁瘦,故苑鸦昏。早是愁填碧夜,梦销青春。归伴我,牛衣人。洗布裙。河边天孙。但补屋萝疏,渡江桃远,锦瑟易生尘。吴王国,空斜曛。让渔樵野局,沙际开尊。十里江村暑退,豆花遮门。看万鸭,如归军。带绿萍。来栖篱根。拚买醉山塘,斜阳一痕。红上巾。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宋代。周麟之。向来烧饭起中都,已觉胡星堕玉除。罪恶贯盈天不赦,区区犹欲祷医闾。
一般落红作春殿,不向树底向溪砚。花神应是好文雅,笔公墨君邀缱绻。
如眠似起意韵骄,石床作枕藤纹荐。谁言陌上少残芳,不衬马蹄扑人面。
斋中瓶花吹落案间探韵得变字遂成二首 其二。明代。范景文。一般落红作春殿,不向树底向溪砚。花神应是好文雅,笔公墨君邀缱绻。如眠似起意韵骄,石床作枕藤纹荐。谁言陌上少残芳,不衬马蹄扑人面。岂特花开有高低,花谢亦自分贵贱。
柳梢青。清代。李慈铭。满院朱藤。一庭垂柳,同做花秾。小设方床,略安横几,前后东风。摊书闲对珠丛。看坠荚、时时点红。乍换青编,又疑粉指,印满行中。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周郑交质。先秦。左丘明。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游人久不归(一作贺朝或贺朝清)。唐代。刘孝孙。乡关渺天末,引领怅怀归。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稍觉私意尽,行看蓬鬓衰。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
自题南洋行教图 其一。清代。丘逢甲。莽莽群山海气青,华风远被到南溟。万人围坐齐倾耳,椰子林中说圣经。
范觉民挽词四首 其三。宋代。张嵲。有位居台铉,无年究远猷。共怀三入望,忽叹九原幽。归葬新阡远,追荣恤典优。兴衰春梦短,人世谅何求。
周祀方泽歌 皇夏。南北朝。庾信。司筵撤席。掌礼移次。回顾封坛。恭临坎位。瘗玉埋俎。藏芬敛气。是曰就幽。成斯地意。
早秋过斌公山房和许彦明三首 其三。明代。顾璘。济胜无强足,幽寻亦据梧。僧门远市井,秋色澹菰蒲。定息看香篆,逃禅托酒壶。浮名百年祟,遣尽莫重沽。
春晦送客(一作三月晦日郊外送客)。唐代。雍裕之。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唐代。白居易。书意诗情不偶然,苦云梦想在林泉。愿为愚谷烟霞侣,思结空门香火缘。每愧尚书情眷眷,自怜居士病绵绵。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校于君六七年。
夜坐。元代。王冕。夜深山馆冷,风雨满江城。老客不成寐,感怀无限情。蛮烟迷五岭,王气属三京。休问泥涂事,荆榛处处生。
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宋代。岳珂。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药糜。青阳动新晴,兀兀厌坐驰。静闻箫鼓闹,翠幰行春堤。柔风吹帘旌,杲日浮屏缇。行厨依竹里,绣幙联江湄。为问来者谁,板舆双侍姬。光彩照路傍,拍舞襄阳儿。病翁禅定心,久矣沾絮泥。一念忽随喜,联复相追随。家人治尊罍,夜漏觇晨晞。拥被起跃然,不知筋力痿。破晓始三弄,冲寒才一卮。爚如满天星,湛湛开青池。晨光透户牖,纤尘寂不吹。倏焉云头催,随以雨脚垂。汀苹振淅沥,岸柳惊纷披。度塘如度桥,跬步窘且危。往谒乘驿使,席间如鼓鼙。主宾无软语,僮仆侵寒肌。一坐礼敬疎,四雇面包{黎去氽加黑}。亟就儿女曹,疾驾掀重帷。拥炉共炙手,悔游仍攒眉。须臾呼酒炙,稍觉春融怡。棠湖暂纾望,苜盘充疗饥。一末复两杯,肤粟欣平治。先登浔阳楼,次读琵琶诗。来往信底忙,吟哦聊自欺。江柁昼摇兀,市声晚哑咿。估客维岸傍,樵径行歌归。宿霭了未收,溟蒙沾人衣。落莫兴易阑,扶舆力将疲。却从名园游,款户访故知。蔬甲拆青嫩,池光摇碧漪。桑颠宿鸡鸣,柳畔新莺啼。主人相雇笑,谓此亦足栖。曾留长者辙,更著名人题。庐山三万峰,一碧天与齐。千古真面目,庶几今见之。遂开成趣轩,夕宴陈尊彝。疱鲭诧雕俎,幻火后眩奇。沙苑出细肋,好音来赫蹄。纸尾有醉字,恍如写乌丝。意者天机全,落笔惊倾欹。长鳄白浪卷,踞蛤青云期。佳客不我从,逸兴何所为。整鞅固已屡,鸣漏将何其。九衢月似霜,乌鹊仍绕枝。风乾路犹湿,云淡星不移。已成归兮赋,更作怅然疑。诘朝益明媚,一瞬弯四时。天机岂易测,我惑宁不滋。尝闻士之遭,皋夔异周伊。如何不后先,翻覆成嘘唏。昨何为而寒,今何为而熙。中间出一夕,乃尔变惨凄。吾昨解印绶,一舸来自西。天道皆自然,肯以阴晴窥。况此瞬息观,讵可分两岐。为言独醒者,今昔无町畦。从今好天色,更请还一鸱。东寻五云谷,西渡三峡溪。杏开董奉坛,桃映康俗祠。景物看吐吞,冷暖随呵撝。以此青田酿,酌之沧海蠡。蓝舆乘两肩,倒载白接{上四下离}。真意浃三益,和气重四支。持之药吾疾,正可扶衰赢。明窗睡久酣,旧业荒於嬉。正当出呓语,走笔萦虹蜺。追书浃旬事,幸免然豆箕。
香奁八咏 其二 香颊啼痕。元代。凌云翰。伤心何事损铅华,玉露无声玉箸斜。獭髓凝膏痛如意,胡沙吹面泣琵琶。愁淹锦字和衣揾,怕界妚妆倩酒遮。翻忆昨宵残烛暗,一帘春雨湿梨花。
巾车。宋代。张镃。听说小巾车,形模似竹舆。双轮毡裹去,三壁帽开舒。僮矮行携砚,鬟娇坐奉书。岢峨回径处,轣{左车右录}度桥安装。鹤引青莎软,莺看翠柳疎。袖炉香正喷,背榼酒多储。过爱凉轩敞,停因燕馆虚。直须教画看,全似出尘居。缓驾终调鹿,忙牵莫命驴。只缘心荡荡,自到境如如。剩有真堪写,时无愤可摅。尚惭销粟帛,何事免缲锄。命驷邀朋客,笼鹅谢里闾。屏星前日梦,不枉赋归欤。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 其六。明代。金幼孜。巀嵲凌丹阙,迢遥跨紫台。龙香浮日动,凤盖拂云来。叠巘参差出,层崖隐映开。幽寻不可极,临眺重徘徊。
虞美人·摩挲紫盖峰头石。宋代。姜夔。摩挲紫盖峰头石。上瞰苍崖立。玉盘摇动半崖花。花树扶蔬、一半白云遮。盈盈相望无由摘。惆怅归来屐。而今仙迹杳难寻。那日青楼、曾见似花人。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三举酒用瑞鹤之曲。宋代。崔敦诗。彼肃者羽,名纪仙经。芝田下啄,容止安停。引吭警露,响彻青冥。圣德格物,来仪帝庭。
喜迁莺·晓月坠。五代。和凝。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建章钟动玉绳低,宫漏出花迟。春态浅,来双燕,红日渐长一线。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白头公。明代。张宁。生来便唤白头公,名物相依偶此同。满地东风自春色,非关临老入花丛。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唐代。李白。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遣闷二首 其一。宋代。刘攽。好饮本来身少事,徒歌非是曲弥高。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次韵刘明远移家。宋代。徐玑。躬耕儒者事,甘苦自能便。叩角吟山际,休锄坐竹边。长年多涉沥,丰岁少尤煎。一一旧所好,知君能弃捐。
水调歌头。宋代。葛长庚。一个江湖客,万里水云身。鸟啼春去,烟光树色正黄昏。洞口寒泉漱石,岭外孤猿啸月,四顾寂无人。梦魂归碧落,泪眼看红尘。烟__,风惨惨,暗消魂。南中诸友,而今何处问浮萍。青鸟不来松老,黄鹤何之石烂,叹世一伤神。回首南柯梦,静对北山云。
忍非馆为李扶乾表侄步韵。明代。黄公辅。人间何必问凡仙,洞里翛然别有天。忍得非来心自豁,非能忍处物皆妍。无怀氏与葛天氏,醉亦眠时懒亦眠。梦回纸帐蘧然觉,人间何必问凡仙。
钱德载以临江朱玠笔见赠以诗谢之德载与李先。宋代。晁说之。清江长官空书来,朱玠妙笔空悠哉。恐是怕上万言书,恶嫌并命憎不才。
题宜兴闾邱令巢凤亭二首 其二。宋代。孙觌。少年有殊相,瓠白非臞儒。三吴山水窟,见此紫凤雏。家无儋石储,腹有万卷书。陈编践刍狗,博具抵牧猪。手持半段枪,伎痒始一呼。倒海探龙颔,据地捋虎须。有客持钧枢,大书表其闾。盛事传不朽,画入荆溪图。
乙卯二月二日从川举吟社邀予同赋。明代。高应奎。碧社梅花散,春泉细细流。晴岚浮谷口,好鸟语枝头。海迅波无溢,时占麦有秋。醉来仍散步,遐想洛中游。
泊大孤山作。宋代。黄庭坚。汇泽为彭蠡,其容化◇鹏。中流擢寒山,正色且无朋。其下蛟龙卧,宫谯珠贝层。朝云与暮雨,何处会高陵。不见凌波袜,靓妆照澄凝。空余血食地,猿啸枯楠藤。高帆驾天来,落叶聚秋蝇。幽明异礼乐,忠信岂其凭。风波浩平陆,何况非履冰。安得旷达士,霜晴尝一登。
送刘幼云。。陈三立。皇云遘屯邅,丕变竞兴学。四方被声教,绣衣出差错。坐图昧根据,廷谋脱羁缚。东邻弦歌盛,望洋指先觉。裹粮遣就之,翕合饱谘度。虚往而实归,群公亦垂橐。刘侯骞腾姿,影海耸片鹗。爰整关中驾,过憩浔阳郭。乡井有斯人,夙心契冥漠。把袂奋谈舌,灯摇涕欲落。邹鲁道经天,万冶护其跃。刮磨发光精,九州岛可照爚。沉沉龙养渊,浩浩鱼纵壑。因时为污隆,阖辟在筦钥。恢疏慎所持,族命顾有托。飘鬓庐峰旁,积痗写一酌。
闻金之一邓牧心叶去文皆羽化山中。元代。仇远。独居学道坐柘禅,鹿豕交游七十年。能以幻躯当雨雪,终无虚腹坐神仙。平生文字知谁爱,老死山林绝可怜。他日钱塘耆旧传,三高宜入画图传。
归朝欢 其二 喜沈穆如归里。清代。俞士彪。此日与君重执手。藉草问君无恙否。腮边已有数茎髭,老亲发白娇儿幼。奚囊何所有。去来赢得诗千首。叹休文,征尘污面,更比旧时瘦。荒原驴背秋霜厚。旅枕鸡鸣寒月透。人生岂愿久离家,饥驱不觉天涯走。中原方囗斗。虎争龙攫风雷骤。喜归来,柴桑小隐,松菊还如旧。
初食杨梅。明代。杨循吉。杨梅本是我家果,归来相对叹先作。往来南北将十年,久不餐汝几忘却。忆从年少在吴中,食以成伤难疗药。年年端午即有之,街头卖折先附郭。初间生酸带青色,次见熟从枝上落。吴侬好奇不论钱,一味才逢倾倒橐。生时熏蒸喜烈日,所怕狂风阴雨雪。有红有白紫者佳,大如弹丸圆可握。生芒刺口易破碎,到牙甘露先流腭。黄船奉贡昼夜走,数枚出赐惟台阁。其余官小那得预,说着江南怀颇恶。吴人盐蜜百计收,不知本味终枯涸。肉存液去但有名,夺以酸甜无可嚼。我今到家又遇夏,正是高林雨方濯。满盘新摘恣狂啖,十指染丹如茜着。细思口实亦小事,其来乃以微官博。使余不有故山归,安得香鲜列惟错。人生百年有适意,忍口劳劳何所乐。
西塞山泊渔家。唐代。皮日休。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南北朝。庾信。竟日会春台,芙蓉承酒杯。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行云数番过,白鹤一双来。水影摇丛竹,林香动落梅。直上山头路,羊肠能几回。
雨中闻鼎仪翰友归近。明代。张泰。五年滨海卧,思见故人难。忽报青绨近,都忘白纻寒。翻书符昨梦,觅酒待新欢。犹恨西江雨,深秋阻木兰。
呈王子蒙隐者。宋代。华岳。国士还须为国忧,肯同儿女作身谋。存无补世亡无异,生不惊不死不休。秦鹿须还屠狗逐,楚猴犹为烂羊羞。如今若论西都事,却与中唐风马牛。
题班姬秋扇图。元代。陈泰。摇落秋梧十二阑,掌中心事扇中看。君恩不似齐纨薄,无奈瑶台风露寒。
夜阑风雨搅离心,啼鸟荒鸡梦可寻。春草漫生莺不醒,碧天无际月空沈。
刘晨再到难求药,扁鹊当时忆下针。镫火楼台三妇艳,棠梨邱垄二桃吟。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二十。明代。王夫之。夜阑风雨搅离心,啼鸟荒鸡梦可寻。春草漫生莺不醒,碧天无际月空沈。刘晨再到难求药,扁鹊当时忆下针。镫火楼台三妇艳,棠梨邱垄二桃吟。
鹊桥仙(周监旬会上作)。宋代。郭应祥。六人欢笑,六姬讴唱,六博时分胜负。六家盘馔斗芳鲜,恰两月、六番相聚。特排整整,华筵楚楚,终是不如草具。赏心乐事四时同,又管甚、落花飞絮。
步凉飔绿野,□钟鼓、□园林。有骑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棠阴。金鞭半横玉带,爆神人、风度五云深。大耐自应鹤骨,活人总是天心。
寿蒲香晚尚堪斟。梧竹对潇森。早问道燕城,衣裁绣衮,台筑黄金。天瓢正消几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却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横琴。
木兰花慢(寿周耐轩府尹)。宋代。邓剡。步凉飔绿野,□钟鼓、□园林。有骑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棠阴。金鞭半横玉带,爆神人、风度五云深。大耐自应鹤骨,活人总是天心。寿蒲香晚尚堪斟。梧竹对潇森。早问道燕城,衣裁绣衮,台筑黄金。天瓢正消几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却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横琴。
和用韫七夕二首 其四。明代。余继登。星桥云拥彩鸾归,莫遣龙梭罢夜机。闻道西征诸将士,秋风犹着旧时衣。
和智伯绝句 其一。宋代。谢逸。平生学道慕裴休,投老无心赏莫愁。特买扁舟载明月,谁人伴我五湖游。
鹊桥仙(寿宗女)。宋代。王大烈。银潢流派,嫦娥出世。正是麦秋天气。荧煌一点寿星明,又恰向、今宵呈瑞。佳儿龙跳,荣封迩止。试问遐龄知几。从今旋数一千年,待足了、依前数起。
再次交代韵四首。宋代。陈造。漫叟当年臼作樽,侑樽青嶂漫嶙峋。与君屡共山前醉,似觉清欢胜昔人。
梅花三绝。宋代。郑刚中。水边寂寞一枝梅,君谓高标好似谁。洁白不甘鞠秽没,屈原孤立佩兰时。
桃花马。宋代。张宪。房星下饮瑶池清,神光夜化花龙精。东风满背骑不得,冰痕净洗黄鱼腥。斑斑朱英点晴雪,滴滴真珠汗凝血。高蹄蹴蹋花雨香,仰面嘶春春正热。周家穆满游玄圃,万里西驰觐王母。青丝系树摇玉珂,锦绣丛中五云舞。归来复入玄都观,紫陌韶华政零乱。天闲不数连钱骢,路人只作文彪看。天台九曲溪流芳,解鞍春水浮丹光。刘郎牵入落花去,扑面玉鞭蝴蝶忙。风流自许王武子,未信叔痴痴不语。千年骏骨作铜声,燕昭台高金似土。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宋代。黄庭坚。往日三语掾,解道将无同。我观李校书,超迈有古风。谈道屡入微,闭门长蒿蓬。谁能赏远韵,太守似安丰。
玉山谣奉送王隐者。唐代。鲍溶。凤凰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攒峰胎玉气色润,百泉透云流不尽。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有客师事金身仙,用金买得山中田。闲开玉水灌芝草,静醉天酒松间眠。心期南溟万里外,出山几遇光阴改。水玉丁东不可闻,冰华皎洁应如待。秋风引吾歌去来,玉山彩翠遥相催。殷勤千树玉山顶,碧洞寥寥寒锦苔。
昉启昉世虽积善身匪怀才川岳粹灵固非禀受朝。宋代。李昉。九重天子搆明堂,凡木那堪作栋梁。生世固非贤者出,佐时空遇帝图昌。略无声望朝廷重,宁有功名史册芳。罗列儿孙共为寿,老年难诉满金觞。
张伯雨赠黄精。元代。吾丘衍。山中有灵草,乃云太阳精。况闻天老言,饵之可长生。故人赤松意,分赠慰我情。玉津比玄芝,采采三秀英。我愿服此久,飘然出寰瀛。绿发无秋霜,身如羽翰轻。举臂入霄汉,丹台列高名。手把金芙蓉,与君游太清。
感怀二十首。近现代。陈独秀。取士必取骨,相马莫相毛。淮南养宾客,所重斗与筲。照蝉不明火,振树将徒劳。哀哉蒙鸠子,托命于苇苕。
游莫愁湖徐氏庄 其四。明代。王世贞。一葫芦酒一沙鸥,唤作卢姬与劝酬。陌上少年知自悔,青楼抛尽锦缠头。
林正惠公挽词。宋代。楼钥。百辟素归重,三朝俱受知。风稜振台省,名字落戎夷。召节叨同命,几廷踵旧规。隧铭书不尽,归泣岘山碑。
泛吴松江。宋代。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