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酌。清代。佚名。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82-783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94-695
《周颂·酌》大约作于西周初年。《毛诗序》云:“《酌》,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它是《大武》中的一个乐章的歌辞。《大武》原作于周武王伐纣成功告庙之时,当时只有三成。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82-783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94-695
《酌》是《大武》五成的歌诗,《毛诗序》云:“《酌》,告成《大武》也。”(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可参看《周颂·我将》一篇的鉴赏文字)《大武》五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平定东南叛乱回镐京以后,成王命周公、召公分职而治天下的史实。当时天下虽然稳定,但仍不能令人放心,所以成王任命周公治左、召公治右,周公负责镇守东南、召公镇守西北,即所谓“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楚先祖熊绎此时受封于丹阳(今秭归附近),为子爵,盖亦有协助镇守江南的用意。就《酌》诗的内容而言,前五句是成王歌颂王师的战绩,并对统兵出征的统帅表示感激之情,也就是感激和歌颂周公。后三句是成王任命周公、召公分职而治天下。当然,这时仍是周公摄政,但任命之事则不能不以成王的名义,告庙仪式的主人公也不能不是成王。故该诗的主人公表面上是成王,而实际上还是周公。《酌》向来多被认为是周公的乐舞(如郑笺云:“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归政成王,乃后祭于庙而奏之。”),也可证实这一点。前人或以为此诗是颂武王伐殷的,但武王并无“周公左召公右”的任命,而且诗中的“晦”也是泛指,不一定特指殷纣王。故不从。诗名为“酌”,《毛序》以为是“斟酌”之意(即“斟酌文武之道”),云:“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恐不妥。“酌”亦可作汋、彴、勺等,就是以勺舀酒灌祭祖先神灵,说明该诗是灌祭祖先时所唱的歌。以歌诗而言则曰《酌》,以乐舞而言则曰《勺》,《仪礼》、《礼记》皆言舞《勺》,《勺》即《酌》。郑觐文《中国音乐史》云:“(《礼记》)《内则》曰:‘十三舞《勺》。’又:‘成童舞《勺》舞《象》。’……《勺》为武舞,其诗为《酌》之章。按诗歌之节以为舞,列为学校普通教科,故曰成童则舞《勺》舞《象》。”可见《酌》作为乐舞,在当时是与《象》舞一样颇具代表性的。它可以作为《大武》的一成与其他五成合起来表演,就像现代舞剧中的一场,也可以单独表演。具体的舞蹈动作,参见《周颂·我将》一篇对《大武》的全面介绍。
此诗文句古奥,今人读来多不解其妙。若拈出孙鑛“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原为《孙子》中语)的评语以为启发,恐怕读者对其前半部分弦乐柔板般的从容与后半部分铜管乐进行曲般的激昂就会有一定的感悟。欣赏《颂》诗,所当留意之处,就在这如斑驳的古鼎彝纹饰的字句后所涵蕴的文化张力。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694页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偕彭雅林游翠即席求和。宋代。陈宗礼。往事镌镵一梦同,游人聊此可从容。神仙已逝境犹在,洞府虽深户不封。阅遍古今云木老,洗空尘土石泉舂。此怀清白堪超世,何必星精特地逢。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色。唐代。封行高。夫君敬爱重,欢言情不极。雅引发清音,丽藻穷雕饰。水结曲池冰,日暖平亭色。引满既杯倾,终之以弁侧。
徐审知置酒会者三人以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分韵作诗蕃得介眉字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纷纷春来华,渺渺动行迈。浮川向吴会,走陆转江介。酒勤三釂爵,礼重百其拜。既慰推迁悲,亦劳驱驰债。
乘凉。元代。黄镇成。借屋依乔木,乘凉惬病身。日回山有影,风远竹无尘。除地平施榻,攀条侧挂巾。应携庞老宅,真作鹿门人。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唐代。皎然。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宋代。黄庭坚。眉目云开月静,文章豹蔚虎炳。逢世爱憎怡怡,五朝公忠炯炯。
挽亡友李瑾卿 其四。宋代。章甫。屈指还乡数夕晨,那知哀逝已三旬。香魂久著金风去,犹是思归话旧人。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宋代。张嵲。中原无事不粟马,散牧春皋荐草中。何必西来三万里,龙媒二骏是追风。
义鹘行。元代。朱希晦。林深结暝色,苍翠摇烟霏。维时春夏交,众鸟巢高枝。于中有双鹳,卵育常及时。舂锄亦有托,旦夕欣相依。雄飞远求食,雌来哺其儿。啁啾聒人耳,坐厌腥风吹。群雏半黄口,翅短争习飞。间或遭弹射,滋味焉足奇。弱者强之食,感慨徒伤悲。海鹰何从来,鸷猛一何酷。骞腾复盘旋,意欲喂饥腹。老拳不空施,利嘴贪食肉。鹳兮善护巢,飞鸣急驱逐。鹰兮虽善扬,饕馋岂知足。鸟雏赖生全,脱祸免茶毒。扶弱在抑强,足以厉风俗。岂不见兄弟怒阋墙,夫妻雠反目。恤怜当救灾,敦姻须睦族。禽鸟尚急义,人情何反覆。吾言非箴规,履行宜自勖。
闻雁寄故人。宋代。徐铉。久和他乡客,深惭薄宦非。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隤。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飞鸢跕跕曾见,底事又重来。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水调歌头·骤雨送行色。宋代。李曾伯。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隤。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飞鸢跕跕曾见,底事又重来。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一。明代。杨巍。人与家齐坏,城空真若屠。百年无此变,万命亦何辜。天为冤魂黯,地将肝脑涂。夜深闻鬼哭,不独恨匈奴。
青溪晚霁。宋代。吴涟。天晚雨初霁,隔溪闻碓舂。山僧归夜月,幽鸟落长松。风静砧声急,花攲露气重。良宵思沅芷,尊酒话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