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丞相坐赠歌者虞姹

淮南丞相坐赠歌者虞姹朗读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赵嘏朗读
()

猜你喜欢

南游忽忽与谁言,共笑谋生识最昏。
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
友中惟子长招隐,世上何人可避喧。
千里秋风相望处,皖公溪上正开樽。
()
天涯随意绿匆匆,只与牛羊践踏空。
挽着便堪供药味,谁令汝不遇神农。
()

玉锁宫扉三十六,谁识连昌满宫竹。内苑寒梅欲放春,龙池水暖鸳鸯浴。

宣和殿后新雨晴,两鹊飞来向东鸣。当时妙手貌不成,君王笔下春风生。

()

小院閒香婉娈情,夜凉入梦较分明。与君别后怀中事,枕畔喁喁彻五更。

()
十万全师一战擒,谷盘苍硖路幽深。
凄凉今古兴亡事,辽阔英雄割据心。
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
文皇功业今何处,磨灭荒碑蔓草侵。
()

闭门亦已静,零雨亦凄情。映牖增寒色,鸣除急暮声。

乱云时聚散,浅溜漫纵横。湿突烟难起,荒庭草欲生。

()

郁金臂上香,龙烛帐中光。
昔时愁夜短,今时怨夜长。
长夜怨,彻旦思。

()
列岫峥嵘栋宇连,平栏曲砌俯氓廛。
坐谈风月三千里,直傍云烟咫尺天。
栗里尚怀陶靖节,竹林还想杜樊川。
冷官幸有田园乐,笑谢苏公乞酒钱。
()

池草梦难成,风蝉断又鸣。衰年惟有睡,浮世自多惊。

映日携书近,分泉滴砚清。如何牙齿落,更欲较诗名。

()
君来同客馆,把酒夜相看。
动是经年别,能辞尽夕欢。
雪明窗促曙,阳复座销寒。
世路今如此,悬知后会难。
()

天上房星空不动,人间画马亦难逢。
当年笔下千金鹿,此日窗前八尺龙。

()
君似便风船,千里才一瞬。
我如久眢井,湮没不可浚。
愧君力推挽,令我去鄙吝。
加我以数年,庶几乎少进。
()

郁萧宴罢列仙归,彩凤青鸾各自飞。敕赐珍珠三百斛,满身璎珞绕天衣。

()
裕陵故物秦家得,再拜麻挲老墨潘。
今代廷珪那复见,纸窗蛛络半乌丸。
()

柔条长百尺,秀萼包千叶。
不惜作高架,为君相引接。

()

仰止高风不可攀,且图生出鬼门关。稽首台前无复过,归家斩却钓鱼竿。

()

吴门烟水接清秋,仙客飘然赋远游。星采夜随青雀动,波光朝抱衮龙浮。

中朝尔自承新渥,歧路谁堪绾别愁。天上故人如问讯,江湖忧思总悠悠。

()

雨歇楼台湿未乾,一轮明月出云端。总誇素女开妆镜,谁识仙家露玉盘。

影落金樽清醑滟,光摇银汉露华寒。年年此夜偏堪赏,听彻更筹兴未阑。

()

雨雪寒窗下,孤灯夜不眠。
衰残如旧日,荣达是何年。
已觉观书妄,方参入世缘。

()

契阔芝眉两月中,往寻一笑思春融。
知君近日能寻乐,款我昨宵多发蒙。
快得联诗到侯喜,何当载酒过扬雄。

()

节物重阳近,殊方困久晴。翻盆一宵雨,赴壑众溪声。

瘴岭忽凉至,畬田方睌耕。萧寥到庭竹,愁滴客中情。

()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

鸟道盘空上,松根抱石生。
羽人分两舍,鸡犬自闻声。

()

车马俨何之,东冈旧有陂。
三年别亲意,千里达家时。
去仕元戎幕,来为太学师。

()
昔年有语双白头,弃我忽作齐梁游。
云鸿不飞音信断,宝镜尘昏秋鬓乱。
君心一去如飘风,妾心死与黄河东。
清霜昨夜入庭树,欲寄寒衣不知处。
()

谋生乏术抑何堪,纺织工夫女助男。一自官商渔利甚,万家机杼阁东南。

()

俗耳未容听滴沥,水瓶聊遣挹泓澄。晴轩小酌煎新茗,纱帽笼头似管宁。

()

荦确疲行役,肩舆得暂眠。邮程榕记里,番俗黍为年。

鲎柱通沟尾,蚝山出屋颠。乡心托飞鸟,已在夕阳边。

()

当年卜近虎溪侣,领略闲心笑相许。
岂图云水各一方,回首向来苦怀古。

()

良工指君疑,真玉却非玉。寄言怀宝人,不须伤手足。

()
冬温气苦盭,玄冥未书勋。
薄雪殿余腊,一夜收楚氛。
欢欣想农圃,润泽到蒿芹。
我亦破晓出,唤客来卷云。
()

爱酒渊明,无钱休对黄花语。一杯谁举。寂寞空归去。

屋上青山,山上行云度。悠然处。是中真趣。欲写还无句。

()
骨相坐一寒,仕宦经百谪。
晚入文昌省,又坐烦言啧。
诏昼复收召,付以大典册。
期年甫奏篇,皇恐亟自劾。
()

()
珠帘怕卷春残景。
小雨牡丹零欲尽。
庭轩悄悄燕高空,风飘絮、绿苔侵径。
欲将幽恨传愁信。
()
万里江山万里天,沙平雁落远相连。
西风吹断云衣细,一叶飞不是钓船。
()

渺渺万里涛,风疾乱帆驶。惆怅对金焦,愁心满江水。

()

十五叠兮歌已终,声微泪尽心难穷。九原钟逢不可作,高山流水悲枯桐。

英雄去矣馀浩气,万古潺潺江汉东,魂兮为我流长风。

()

使节重来省昔年,旧游零落一凄然。山川在眼空陈迹,歌舞催人又别筵。

风捲潮声全海起,雨分虹影半空悬。酒醒惟有斜窗月,偏照姚江独夜船。

()

盛名不易居,直道我所遵。虽枉嘉遁志,未渝白圭言。

罢钓出沧海,迥帆溯江濆。城闉远灭没,风水屡崩奔。

()
懒逐轮蹄走市廛,却来林下重盘旋。
天开图画丹青绕,岚近楼台紫翠连。
春水落花孤岛外,夕阳归鸟片帆前。
闲情不独耽幽僻,为喜山僧似皎然。
()

虽扼咽喉□□间,犹□□脉得良医。
□□□平成报按,重读磨崖□字碑。

()

东风吹鬓,韶光暗去,怕难支、羁怀情绪。自听沙弥拂玉轸,缭垣低处。

恍潇湘、泪啼姚女。

()

太素原头,广寒山后。平沙堤畔雕鞍骤。宫监传宣下御墀,奚桥控引来天厩。

玉带螭盘,绯袍蟒绣。封章日对天颜奏。君臣相遇古来难,唐虞千载今方又。

()

()

滟预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预大如牛,瞿塘不可流。

()

()

梦里忽惊春去。帘外日高佣起。中酒病恹恹,辜负踏青心绪。

憔悴。憔悴。花褪一庭红雨。

()

洛中移小景,亭北倚新妆。题处皆名品,开时正艳阳。

露凝酣酒色,风度返魂香。解道称姚魏,繁华压众芳。

()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我不出应,客去而嗔。从者语我,

子胡为然。我不厌客,困于语言。欲不出纳,以堙其源。

()
莲荡层层镜样方,春来嫩玉斩新光。
角头一一张芦箔,不遣鱼虾过别塘。
()
把麻宣读趁朝参,百辟争传两相衔。
便觉太平元有象,肯教梦卜羡商岩。
()

缅焉兴怀,古道是式。惟心之宜,至当有则。

()

河伯夸秋涨,舟人健晚凉。橹声摇落月,山气郁苍苍。

()

园林啼鸟倦,江海羡鸿冥。归兴情初洽,酣歌酒未停。

帘垂新燕扑,笛奏有龙听。爱客欢何恨,厌厌夜不扃。

()

十载从公鬓似蓬,羡公英气老犹充。
生时别得星辰力,晚岁仍加鼎灶功。
世事不堪开眼看,劳生渐恐转头空。

()

道人天姿心匠妙,漆瞳含秋看飞鸟。气和不减华林风,韵高胜却霜岩晓。

心胸冰壶不隔尘,争传落笔如有神。不画凌烟大羽箭,来写山林梦幻身。

()
越山东来万烟鬟,馀姚为邑山四环。
客车细穿市井间,邑屋更绕龙泉山。
佛阁翚飞最高处,远近岚霏随指顾。
小留开船有新句,君知可是囚山赋。
()

怆怆绪独兴。
祁祁族云布。
严气集高轩。

()

莫讶泪频滴,都缘心未灰。

()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
山水娱人未拟归,撷兰轩里看图画。
中峰九叠开芙蓉,春云盘盘上高松。
苔径未逢秋雨屐,石楼似听霜晨钟。
()
同云漠漠雪霏霏,安乐窝中卧看时。
初讶后园罗玉树,却惊平地璨瑶池。
未逢寒食棃花谢,不待春风柳絮飞。
酒放半醺帘半卷,此情无使外人知。
()

虚岩苍壁古苔斑,潇洒清深六月寒。三伏流金无处避,暮天将去更盘桓。

()
丽春园甲召公城,池想游鱼恨至清。
一簇楼台如画出,数群鸥鹭似家生。
芰荷香里垂纶坐,杨柳阴中把卷行。
不领管弦唯静憩,相门年少有高情。
()
小白奖周室,夷吾致其君。
各竭当时力,未免后儒言。
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
更欲加勉策,折髀与摧辕。
()

寄遁匪云远,清溪即故栖。崇楼邀月近,列岫泄云齐。

鸟至自相悦,人来乍欲迷。言访蓬瀛路,丹丘倘可梯。

()

荣华恩爱弃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

今古虽殊同一法,瞿昙抛却转轮王。

()

富贵致身良独难,寄书空复走长安。谁能东郭双穿履,径出都门一挂冠。

家事田庐随几杖,君恩班序接鹓鸾。颜生尚少时无用,长铗因公慨屡弹。

()

晓天光霁动千山,回首英灵见二难。铁鹤夜留玄露饮,金童朝煮白云餐。

笔头澜涌文翻水,镜里春回酒上颜。谁在青霄望牛斗,可教长剑倚虚寒。

()

新诗读罢烛频弹,东壁垂光照夜阑。已有声名高谏院,况兼风雅擅骚坛。

心降合作低头拜,病起还思洗眼看。巴客纵能歌下里,其如郢曲和皆难。

()
万里燕云虑正深,赭袍衿甲被黄金。
思文圣主师文母,归徕州下拆泥封。
()

人中仪表黄东阿,华词藻辩如悬河。
秋波千顷挠不浊,但觉四坐春风和。
早年通籍丝纶阁,诏选儒臣拯民瘼。

()

伏中伏处动累日,乘兴追凉忽同出。荷塘联袂一延伫,红衣离披杂莲实。

夕阳略波弄金彩,西眺南开极蒙密。水乡渺渺入无际,安得扁舟逐明瑟。

()

砑光帽舞催寒妆,满径飘香晚更狂。绿叶成阴还有子,探春仍许马蹄忙。

()

荆树分开连理枝,萼楼长枕异当时。琴床明日春风到,坐念徽之悼献之。

()

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

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

()

惠来佳茗冬泉好,一滴清凉到梦魂。自是癖深同陆羽,非关渴疾拟文园。

香逾觉院惊雷荚,甘出光明金掌盘。添兴幸逢不请友,军持数寄岂嫌繁。

()

畏日赫赫天南隅,漫漫白道盘郁纡。过蛇摇毒宿莽死,阴崖发赭悬泉枯。

沉迷未省招楚些,激越可是歌吴趋。目送长云指萋茜,辙鲋愁绝西江濡。

()
二子俱从宦,重亲足自怡。
汝能行幼学,吾岂恨轻离。
平日自知己,真心更与谁。
临文有遗忘,此是忆儿时。
()

今昌父之弟成父,於所居凿池筑亭,榜以旧名。昌父为成父作诗,属余赋词,余为赋哨遍。庄周论於蚁弃知,於鱼得计,於羊弃意,其义美矣。然上文论虱吒於豕而得焚,羊肉为蚁所慕而致残,下文将并结二义,乃独置豕虱不言而遽论鱼,其义无所从起。又间於羊蚁两句之间,使羊蚁之义离不相属,何耶!其必有深意存焉,顾后人未之晓耳。或言蚁得水而死,羊得水而病,于得水而活,此最穿凿,不成义趣。余尝反复寻绎,终未能得。意世必有能读此书而了其义者。他日倘见之而问焉,姑先识余疑於此词云尔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鱼兮、无便於此。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说蚁慕於_,於蚁弃知,又说於羊弃意。甚虱焚於豕独忘之。却骤说於鱼为得计。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
子固非鱼,噫。鱼之为计子焉知。河水深且广,风涛万顷堪依。有纲罟如云,鹈鹕成阵,过而留泣计应非。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更任公五十_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似鹍鹏、变化能几。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

莲生污泥中,其叶何郁郁。

人生有恒性,云胡蔽於欲。

()
列哉圣神,成功微妙。
迺兗迺裳,以供郊斋。
百未旨酒,嘉觞逢炤。
灵徕宴乡,不嚬以笑。
()

五十尚无闻,岂敢为人师。区区章句末,腐儒吾不为。

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老莱事嬉戏,自视如婴儿。

()

白勣含闺怨,吴蚕五月空。
但知桑叶绿,不识茜花红。

()
海坞秋风裹,无悰眼亦开。
潮卫乌屿长,雨过象山林。
畲父收牛种,渔丁拾庳胎。
乘桴吾岂敢,人说近蓬莱。
()
自是山林僻,何心与世疏。
土铛三合米,竹牖半床书。
月树迷归鹤,沙泉数过鱼。
无人觅巢许,不必更深居。
()
四山秋色冷银床,燕坐高斋兴味长。
何物与公堪比德,寒花晚节最馨香。
()

春风动郊墟,村村事农务。桑柘荫比邻,鸧鹒鸣高树。

访旧入城稀,持馌归田暮。鸡犬识井闾,牛羊谙村路。

()

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犁。清晨向市烟含郭,

寒夜归村月照溪。炉为窗明僧偶坐,松因雪折鸟惊啼。

()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
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
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
茂陵书奏晚,不及议东巡。
()

海天吹雨未曾收,曾上云楼努力休。收敛此心归寂寞,一方明月烂沙头。

()

画舸、荡桨,随浪箭、隔岸虹。□荷占断秋容。疑水仙游泳,向别浦相逢。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罗袜凌波成旧恨,有谁更赋惊鸿。想媚魂香信,算密锁瑶宫。游人漫劳倦□,奈何不逐东风。

()
松江胜集。
中秋载酒,幽人闲客。
云将迟疑,桂娥羞涩,一欢难得。
天怜我辈凄凉,借万里、晴空湛碧。
()
清江郭内千竿竹,爱此浑如屋上乌。
我亦山中富此物,若何奔走为饥驱。
()

去年残腊天雨霜,吾子墨缞登我堂。踯躅哽咽声不扬,边尘染衣风透裳。

为言乃父殁异乡,仁宦致此心摧伤。生前故交殁后忘,昔周人急今空囊。

()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隤。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飞鸢跕跕曾见,底事又重来。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

夜久无与适,块然坐空堂。白鸟一何多,营营来我傍。

静言聊假寐,遂以袭单裳。噆肤犹可忍,聒耳谅难当。

()

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
凡圣通同共一家,寂光田地看生涯。
而今选佛心空去,自有丘园开觉华。
()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

门停剡溪棹,萧史特相过。揽辔有黄鹿,藏笼无白鹅。

秋云来禹穴,寒月向清河。轩冕归相访,西山看薜萝。

()

八年一柱屹长城,此老胸中百万兵。
有造於西棠播颂,穷荒之北草知名。
喧天笳鼓归时乐,揭日旗常旷世荣。

()

金风淡荡,渐秋光老、清宵永。小院新晴天气,轻烟乍敛,皓月当轩练净。对千里寒光,念幽期阻、当残景。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每高歌、强遣离怀,奈惨咽、翻成心耿耿。漏残露冷。空赢得、悄悄无言,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

()
珍蔬解佐盘餐馆,妙剂真令病骨轻。
锺乳茈姜皆楚产,荐芹聊致野人诚。
()
乡来识面苦无因,今日升堂叙所亲。
岂爱潇湘为隐地,故嗟伊洛涴风尘。
周程授受源流远,广受声名物望均。
诏旨已闻班郡绂,徵书看即动蒲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