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赵嘏。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偈颂十四首。宋代。释印肃。木匠休愁无酒肉,大家免得落群魔。但管来年了,应教不动波。随心做个殿,别事莫多罗。更有一般好,只个阿弥陀。
筇竹寺。明代。彭而述。六诏彫残旧战场,青山无恙一松长。王孙老去荒祠在,颇耐兴亡是夕阳。
偈三首。宋代。释道如。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芜城歌。明代。王廷相。莫向隋宫问六朝,琼枝玉蕊已烟消。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送陈子之闽中。清代。李英。都门频送别,此别更踌躇。闽海诸天尽,燕山万里馀。莺声情不断,春色意何如。后夜能相忆,殷勤一寄书。
送樊秀才归安州。宋代。梅尧臣。开元有谪仙,酒隐向安陆。子尝慕其人,文字不拘束。月下每醉吟,落纸辄数幅。今当安陆归,白酒村中熟。一名犹未成,双亲泪盈目。切莫苦衔杯,无心不择禄。去去烟水间,野禽嗥古木。闻声不得名,将投山舍宿。此趣自可嘉,非口走尘毂。
移寓东亭有感。清代。陈式金。避地五迁过,穷途万事魔。矫情喧白昼,妄语倒清波。铁面南人少,欺心北地多。僮奴皆变性,懊恼奈愁何。
送孙长倩归辉州。宋代。王安石。溪涧得雨潦,奔溢不可航。江海收百川,浩浩谁能量。溪涧之日短,江海之日长。愿生畜道德,江海以自方。
赋得李。唐代。李世民。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
调笑。宋代。晁补之。时,亦欣愉于儿女。欲识风谣之变,请观调笑之传。上佐清欢,深惭薄伎。西子江头自浣纱。见人不语入荷花。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游冶谁家少年伴。三三五五垂杨岸。紫骝飞入乱红深,见此踟蹰但肠断。肠断。越江岸。越女江头纱自浣。天然玉貌铅红浅。自弄芙蓉日晚。紫骝嘶去犹回盼。笑入荷花不见。
閒居 其二。明代。区怀年。兀坐黯无语,空阶闻鸟啼。墨痕沾席透,峦影入窗低。槛竹清修侣,瓶花法喜妻。比邻精舍好,何处觅招提。
次归耕堂稀字韵。宋代。杨冠卿。精忠贯日古来稀,帷幄从容扈六飞。风虎云龙方际会,故乡未许我公归。